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T
2481-2013
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
2481
2013
天然
复合
发酵
养猪
技术规程
ICS 65.020.30 B40 备案号:41177-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4812013 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Fermentation-bed Pig Breeding with Natural Complex Fermentative Bacteria 2013-12-30 发布 2014-01-2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32/T 24812013 I 前 言 发展清洁生态猪养殖,规范使用发酵菌发酵床养猪技术,做到养猪污染零排放,养猪生产节约工时,节省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特制定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地方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规定。本标准由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农林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徐州市贾汪区农业委员会、徐州市贾汪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兆全、刘刚、赵华、吴敬东、刘萍英、康玉玺、张学奎、刘跃。DB 32/T 24812013 1 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的术语和定义、品种的选择、场地选择、猪舍建设、植物营养液的配制、天然复合菌的采集和扩繁、发酵床制作和管理、饲养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天然复合菌发酵床养猪。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1-200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033-200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天然复合菌 采集自然界中可分解猪排泄物的细菌、丝状菌、酵母、放线菌等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组成的菌群的总称。3.2 垫料 由天然复合菌、木屑、土、等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材料。3.3 发酵床 由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有机垫料铺成的圈舍。3.4 植物营养液 DB 32/T 24812013 2 由采集于当地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鲜嫩部分和适量老红糖配置成的具有促进天然复合菌生长作用的液体。3.5 原木屑 指未经化学处理过的树木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木屑。4 猪群的选择 发酵床养猪适用于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等各阶段猪群。5 场地选择 5.1 为节约用地,可选择基本农田之外的岗坡地等。5.2 养殖场周围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3-2001 的规定。5.3 场地应选择一定坡度的高燥土地,确保汛期不受洪水威胁,地下水位在 2m 以下。6 猪舍建设 6.1 建筑方向要求坐北朝南,东西走西,适宜通风。6.2 猪舍的建筑宽度不得小于 8m,建筑高度不得低于 4m,屋顶应采用遮光、隔热、防水的材料制作,并带有屋顶透气窗,前后沿的通风面积不得低于前后沿墙体面积的二分之一,同时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成卷帘,以确保冬季保暖。6.3 猪舍内除走道和猪槽位置外,发酵床和水泥地面得面积比为 3:1。6.4 发酵床应设在走道的南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宜采用半地上槽模式,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宜采用地下槽模式。6.4.1 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 50cm-90cm,保育猪 50cm 左右,生长育肥猪 60cm-90cm。6.4.2 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 40-80cm,保育猪 40cm 左右,生长育肥猪 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割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6.5 食槽应设在靠走道的一侧,饮水器在食槽的对面,在饮水器的下方应设置接水槽,将猪吃水时漏下的水及时排除猪舍外。6.6 两栋猪舍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最好用绿化带隔离。7 天然复合菌的配置、采集和扩繁 7.1 天然复合菌的配置 DB 32/T 24812013 3 采集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新鲜植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集)。每1植物撒上500g红糖拌匀后放入小口陶缸内并用火纸封口,环境温度在20左右时,5d-7d后可取出液体,即成营养液。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待用。7.2 天然复合发酵菌的采集和扩繁 在野外采集无污染土壤中的细菌、丝状菌、酵母、放线菌等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适量,用米糠15和三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水10与之拌匀,平铺在能遮阳挡雨的土地上,环境温度为20左右时厚度以5左右为宜,上面覆盖草苫、稻草或麻袋再淋上适量五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水,经3d-5d长满菌丝后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环境温度变化,天然复合发酵菌的繁殖时间也将有所变化。8 发酵床制作和管理 8.1 发酵床制作 8.1.1 天然复合发酵菌稀释 将天然复合发酵菌原菌2与10的玉米面(麸皮或米糠),充分混合均匀,混合时禁止加水稀释。8.1.2 发酵床的垫料 用9左右的原木屑(最好是晒干除杂的原杂木屑)、稻壳、花生壳。如使用其他植物秸秆,秸秆直径不应大于15mm.然后用10的未污染过的泥土,并按每床面加入8.1.1中稀释好待用的天然复合发酵菌菌种1比例充分拌匀后填入发酵床内,湿度掌握在55左右,地下槽式高度以略高于水泥地地面为宜,经5d-7d发酵后即可进猪。8.2 垫料要求 垫料是否符合要求,通常可以定性标准来判断:发酵过程温度变化正常;发酵堆体应布满菌丝,物料疏松似面包状;发酵料散发曲香或泥土清香,无恶臭或其他异味;发酵结束时堆体温度应明显下降。8.3 发酵床日常管理 8.3.1 垫料通透性管理 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为15-20、生长育肥猪25-35,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50-60天)要彻底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8.3.2 水分调节 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50左右,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8.3.3 疏粪管理 通常保育猪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DB 32/T 24812013 4 8.3.4 补菌 补充天然复合发酵菌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垫料量的0.5左右补充,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8.3.5 垫料补充与更新 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垫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8.3.6 猪舍的消毒 猪出栏后,应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一次,消毒时不应对发酵床进行直接消毒。待完全消毒后,再向猪舍投放猪苗,进行养殖。8.3.7 发酵床垫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限量 发酵床每两年应对垫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进行检测,有害物质及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中猪饲料有关要求,如不符合应更换垫料。废弃的垫料不可还田,应做无害化处理。9 饲养管理要求 9.1 生猪进圈前应先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9.2 生猪的饲养按 NY/T 5033-2001 执行,并根据猪的生长情况,投入 10-15的符合 GB 13078-2001规定的青绿饲料,饲养用水符合 NY 5027-2008 的规定。9.3 生猪饲养过程中防疫按 NY 5031-2001 规定执行。9.4 建立健全养殖生产记录。9.5 饲养过程中发酵床内严禁使用化学药品和消毒药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