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T
2487-2013
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013生产技术规程
2487
2013
优质
杂交
籼稻
扬两优
013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22 备案号:41183-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4872013 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ood Quality Indica Hybrid Rice of Yangliangyou013 2013 12 30 发布 2014 01 2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32/T 24872013 I 前 言“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2009 年通过国家和江苏、湖北省审定定名(国审稻 2009031,苏审稻 200901,鄂审稻 2009010),20102012 年在全国应用面积达 100 万亩左右。鉴于扬两优 013 生产技术,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规范扬两优 013 生产技术,保证其稻谷的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江苏省扬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存红、姚立志、谭长乐、戴正元、李爱宏、周长海、肖宁。DB 32/T 24872013 1 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稻谷品质指标、产量、产量结构、生育指标、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收获、干燥、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NY 5116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 5116 的规定。4 稻米品质指标 符合 GB/T 17891 中三级的指标。项目 品种 糙 米 率(%)整精 米率(%)粒 长(mm)长 宽 比 垩 白 率(%)垩 白 度(%)透 明 度(级)碱 消 值(级)胶 稠 度(mm)直链 淀粉 含量(%)扬两优 013 73.1 64.1 6.9 2.9 19 3.1 1 6.9 62 16.7 5 产量 600kg/667。6 产量结构 有效穗(1617)万/667,每穗粒数(150155)粒,结实率 85%,千粒重 28。DB 32/T 24872013 2 7 生育指标 7.1 秧苗 秧龄(3540),叶龄(7.07.5)叶,苗高(2025),带蘖率 100%,单株平均带蘖数 2.5个以上。7.2 分蘖期 栽后(57)始蘖,栽后 20够苗,够苗叶龄(10.011.0)叶,最高茎蘖数为穗数的 1.4 倍。7.3 拔节长穗期 拔节初期叶色自然褪淡,剑叶露尖时封行,出穗期单茎绿叶数5.5 叶。7.4 成熟期 单茎绿叶数1.5 叶。8 栽培技术要点 8.1 秧田期 8.1.1 秧田培肥 旱育苗床有机肥在播种前 60施用腐熟的厩肥(23)t/667;在播种前(1015)施用速效肥纯氮(69)kg/667,磷(P2O5)(57)kg/667,钾(K2O)(710)kg/667。湿润秧田在播前 60基施腐熟厩肥(12)t/667,磷(P2O5)(57)kg/667,钾(K2O)(710)kg/667。播前面施速效肥纯氮(89)kg/667。8.1.2 播期播量 5 月上旬适期播种,旱育秧播量(1520)kg/667,湿润秧播量 10kg/667。8.1.3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4404.1-2008 规定旱育秧稻种宜选用药肥缓释籼稻专用型种衣剂包衣后播种,确保杀菌和培育壮苗效果。湿润秧稻种使用杀菌、杀线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等种传病害。8.1.4 苗床肥水管理 8.1.4.1 旱育秧 播前窨足底墒水,播后及时覆膜保墒,齐苗揭膜后浇足水,4 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4 叶期以后以旱管为主,如中午出现卷叶到傍晚不能展开应及时补水。看苗追肥,可追施稀粪水,或喷施(12)%的尿素液。8.1.4.2 湿润育秧 1 叶 1 心期前保持秧板湿润,1 叶 1 心期后间隙灌水,逐步搁实秧板。苗旺控制灌水,移栽前(57)恢复水层。1 叶 1 心期施断奶肥,移栽前(34)施送嫁肥。8.1.5 病虫草害防治 旱育秧及湿润秧于播后出苗前用丁恶乳油等除草剂封闭灭草。用锐劲特或吡虫啉雾防治秧田螟虫、飞虱、稻蓟马等。DB 32/T 24872013 3 8.2 大田期 8.2.1 大田整地 在秸秆机械还田(300400)kg/667 的基础上,施有机肥于地表,耕翻晒垡,上水后施无机肥旋耕整平,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 3。8.2.2 栽插规格 行距(2730),株距 13,667 栽(1.61.9)万穴,每穴(45)个茎蘖苗。栽插深度(23)。8.3 肥料使用 8.3.1 施肥总量 纯氮(1416)kg/667,磷(P2O5)(67)kg/667,钾(K2O)(78)kg/667,其中有机肥含氮量占总氮量 20%以上。8.3.2 肥料运筹 纯氮肥料基肥、分蘖肥(含平衡肥)和保花肥的用量比例为 7:2:1,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半作基肥一半作穗肥施用。分蘖肥于栽后(57)进行;平衡肥视苗情适量施用;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01.2)叶施用。8.4 水浆管理 灌溉水质符合 NY/T 51172002。移栽时水层深度(23),返青期(35),分蘖期以浅水层为主,视苗情土质露田(12)次;当茎蘖数达到穗数的 90%时开始搁田,至叶龄余数 3.0 期间多次轻搁,达到田面沉实,叶姿上举,总苗数 20 万/667 以内;余叶 2.5 至齐穗期以浅水层为主;齐穗至成熟期实行间隙灌溉,硬板清水,保持湿润,收获前(57)断水。8.5 病虫草害防治 8.5.1 大田杂草 栽后(57)使用除草剂封闭灭草,并建立(35)水层(35)。8.5.2 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病虫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使用方法见附录 A。9 收获 水稻黄熟期露水干后收获。10 干燥 晒谷应保持一定的厚度,以免干燥过速。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烘干机低温干燥,稻谷含水量13.5%。DB 32/T 24872013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优质杂交籼稻扬两优 013 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表A.1 常用农药 A.1 药剂用量及方法 A.1.1 纹枯病 用5%井冈霉素150ml/667兑水60kg喷雾防治。A.1.2 螟虫 用25%杀虫双水剂250 ml/667或90%杀虫单(3540)g/667或锐劲特(3040)ml/667兑水50kg喷雾防治。A.2.3 稻飞虱 用 10%的吡虫啉 50g/667 或 25%扑虱灵 25g/667 兑水 50,对稻株中下部喷雾防治。农药名称 剂型 常用剂量(g/次.667m2或 ml/次.667m2)施药方法 最后一次施药离收获的天数(安全间隔期)丁恶合剂 36%乳油(130150)ml 喷雾 30 井冈霉素 5%水剂(水溶性粉剂)150ml 喷雾 14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50g 喷雾 30 杀虫双 25%水剂 250g 喷雾 15 杀螟丹 50%可湿性粉剂 75g 喷雾 21 扑虱灵 25%可湿性粉剂 25g 喷雾 14 杀虫单 90%可湿性粉剂(30-40)g 喷雾 30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50g 喷雾 14 锐劲特 5%悬浮剂(30-40)ml 喷雾 14 BT 乳剂 150ml 喷雾 14 三唑磷 20%乳油(100-150)ml 喷雾 21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