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42T 996-2022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15597

大小:988.43K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2T 996-2022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996 2022 水稻 主要 病虫害 生物防治 技术规程
ICS 65.020 CCS B 16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9962022 代替 DB42/T 996-2014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main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2022-05-26 发布 2022-07-26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996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条件.1 主要病虫害种类.1 主要病虫害发生条件.1 5 防治原则.2 6 防治技术.2 病害防治.2 害虫防治.3 附录 A(资料性)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条件.5 附录 B(资料性)水稻主要虫害发生条件.7 DB42/T 996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对DB42/T 996-2014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进行修订。与DB42/T 996-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对防治原则进行增减和修改(见 5.1);b)病害防治中增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见 5.2.1);c)增加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虫(见 5.3.1-5.3.4);d)防治稻蓟马中增加了微生物农药防治的内容(见 5.3.5);e)防治稻水象甲中增加了植物源农药防治的内容(见 5.3.6)。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春霞、龚艳、李飞、程贤亮、杨自文、黄大野、游艾青、杨妮娜、龙同、朱志刚、姚经武、陈少禹、杨丹、王蓓蓓、郑娇莉、陈二龙。本文件2014年首次发布为DB42/T 996-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联系电话:027-59101919,邮箱:Cao-。DB42/T 9962022 1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条件及生物防治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 27614 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入和释放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4 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条件 主要病虫害种类 4.1.1 主要病害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水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水稻恶苗病(Fusarium spp.)、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dwarf virus)、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等。4.1.2 主要害虫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ogatella furcifera,Laodelphax striatellus)、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稻蓟马(Stenchaetochrips biformis)和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条件 主要病害发生条件见附录A、主要虫害发生条件见附录B。DB42/T 9962022 2 5 防治原则 生物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并按照GB/T 8321.8、GB/T 8321.9和NY/T 1276的防治原则进行。6 防治技术 病害防治 6.1.1 水稻纹枯病 在分蘖末期病丛率达到5%10%或孕穗期病丛率达到15%20%时,选择使用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倍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300倍400倍液进行整株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40 L,连续喷施2次3次,用药间隔期7 d10 d。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则用24%井岗霉素A水剂对水稀释50倍60倍,每667 m2喷施药液量2 L,连续喷雾1次2次。6.1.2 水稻稻瘟病 在秧田在发病初期,即每667 m2秧田出现10个以上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本田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上急性型病斑;预防穗颈瘟掌握在破口初期。使用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40 L,连续喷施2次3次,用药间隔期7 d10 d。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则用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对水稀释40倍50倍,每667 m2喷施药液量2 L,连续喷雾1次2次。6.1.3 水稻稻曲病 在水稻破口期前5 d7 d进行施药,使用12.5%井冈蜡芽菌水剂500倍液或20%井冈枯芽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40 L,连续喷施2次3次,用药间隔期7 d10 d。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则用24%井岗霉素A水剂对水稀释50倍60倍,每667 m2喷施药液量2 L,连续喷雾1次2次。6.1.4 水稻立枯病 在水稻育苗期,以下列方式进行种子处理:a)药剂浸种:播种前,使用 10 亿 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进行浸种,药液种子质量比 2:1,浸种时间为 2 d3 d,每天翻动 2 次3 次,浸种后进行催芽;b)药剂拌种:浸种至种子露白后,使用 10 亿 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拌种,药种质量比为 1:100,催芽处理。6.1.5 水稻恶苗病 在播种前,使用1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进行浸种,药液种子质量比2:1,浸种2 d3 d,每天翻动2次3次,浸种后进行催芽播种。6.1.6 水稻黑条矮缩病 DB42/T 9962022 3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400倍液、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0000倍20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40 L,连续喷施2次,用药间隔期15 d20 d。6.1.7 水稻白叶枯病 在发病前或叶尖及叶缘出现病斑时,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40 L,连续喷施2次3次,用药间隔期7 d10 d。害虫防治 6.2.1 水稻二化螟 在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50块/667 m2时进行防治,使用8000 IU/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125倍250倍液进行喷雾稻株中下部,每667 m2喷施药液量50 L,傍晚喷雾较好,若虫情偏重,隔7 d10 d再喷一次。在二化螟的卵期,每667 m2选择10个点释放稻螟赤眼蜂共计10000粒,点与点的间距8 m,每点释放1000粒,寄生蜂的释放符合GB/T 27614的要求。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则用8000 IU/uL苏云金秆菌悬浮剂对水稀释5倍7倍,每667 m2喷施药液量2 L。6.2.2 稻纵卷叶螟 在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虫量达到30头40头/百丛时进行防治,选择使用8000 IU/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125倍250倍液、甲维 苏悬浮剂稀500倍75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稻株中上部,每667 m2喷施药液量50 L,傍晚喷雾较好,若虫情偏重,隔7 d10 d再喷施一次。在稻纵卷叶螟的卵期,每667 m2选择10个点释放稻螟赤眼蜂共计10000粒,点与点的间距8 m,每点释放约1000粒,寄生蜂的释放符合GB/T 27614的要求。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则用8000 IU/uL苏云金秆菌悬浮剂对水稀释5倍7倍,每667 m2喷施药液量2 L。6.2.3 稻飞虱类 在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幼虫高峰期,虫量达到1000头/百丛时(重点虫源区控制在500头/百丛以下)进行防治,选择使用0.5%印楝素乳油400倍500倍液或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油悬浮剂400倍500倍液进行喷雾稻株中下部,每667 m2喷施药液量50 L,若虫情偏重,隔7 d10 d再喷施一次。在稻飞虱卵期释放稻虱缨小蜂,放蜂点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5 m左右,蜂量与稻飞虱成虫量比宜大于10:1,寄生蜂的释放符合GB/T 27614的要求。6.2.4 水稻三化螟 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40块/667 m2时进行防治,药剂种类及防治方法同水稻二化螟。6.2.5 稻蓟马 在水稻移栽10 d后,选择使用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1500倍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量50 L,若虫情偏重,隔7 d10 d再喷施一次。6.2.6 稻水象甲 DB42/T 9962022 4 在水稻移栽5 d7 d后,选择使用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600倍800倍液或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1500倍2000倍液进行喷雾,可与0.3%苦参碱乳油400倍500倍液混用,每667 m2喷施药液量50 L,若虫情偏重,隔7 d10 d再喷一次。DB42/T 9962022 5 A A 附录A (资料性)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条件 表A.1所示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条件。表A.1 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条件 病害名称 病害循环 发生条件 为害症状 水稻纹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丝在稻秧分蘖期从叶鞘内侧表皮侵入。气温2832、高湿和过度密植条件下易发病。叶鞘发病,自近水面叶鞘开始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逐渐扩展成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枯白色,潮湿时呈深灰色,边缘褐色至暗褐色,严重时病斑会合成云纹状大斑块。水稻稻瘟病 Pyricularia oryzae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氮肥使用过多、多雨阴湿和日照不足易发病。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生灰绿色霉状物。水稻稻曲病 Ustilaginoidea virens 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气温2628,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在水稻破口期遇到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日照少利于病害流行。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逐渐膨大,内外颖开裂,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水稻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在稻株病残体中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进行侵染为害。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稻株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