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7T 2233-2012 良好农业规范 富硒鲍鱼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15183

大小:214.22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7T 2233-2012 良好农业规范 富硒鲍鱼菇生产技术规程 2233 2012 良好 农业 规范 鲍鱼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01 B 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2332012 良好农业规范 富硒鲍鱼菇生产技术规程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Selenium-inriched Pleurotus abalonus production 2012-12-21 发布 2013-01-15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春燕、万鲁长、张柏松、张海兰、张传坤、任海霞、高燕、郭惠东、李瑾、单洪涛、赵淑芳。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1 良好农业规范 富硒鲍鱼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的产品质量、基地选择与管理、生产技术、有害生物防治和质量安全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富硒鲍鱼菇的安全优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4号2001年5月23日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2006年3月27日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3 质量要求 3.1 感官要求 菇体完整,大小较均匀,有鲍鱼菇特有的菌香味,无异味,裂盖菇、破损菇5%。无碎菇、腐烂菇、病菇、活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及矿物质等异杂物。3.2 理化和卫生要求 符合GB 7096、NY/T 749和GB 2762的规定。其中鲜菇中硒含量0.05 ug/g0.1 ug/g,硒的测定按GB 5009.93 的规定执行。4 基地选择与管理 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2 4.1 基地选择 基地宜选在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土质清洁、无有毒有害污染源、交通方便、排水通畅的地方,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4.1.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4.1.2 栽培设施 栽培设施建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便于生产操作的地方,利于保温、降温、保湿、遮荫和防治病虫害。富硒鲍鱼菇可采用冬暖大棚、遮阳大棚、林地弓棚等多种设施栽培。所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应对环境和富硒鲍鱼菇产品造成污染。4.1.3 工作室 基地建有工作室,放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4.1.4 仓库 应具有多个小型的专用仓库(储藏柜),分别存放施药器械、农药、化肥等。仓库安全、卫生、通风、避光;配备农药配制量具、人员防护服、急救箱、灭火器等,建立农药、化肥的进货、出货记录。4.1.5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清洁卫生的盥洗室。4.1.6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4.1.7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4.1.8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4.1.8.1 病虫危害分析 霉菌污染、侵染性病害、迟眼蕈蚊、瘿蚊、跳虫、菇螨、老鼠等危害。4.1.8.2 关键控制点 栽培设施内外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生产场地的合理分区。4.1.8.3 控制措施 宜采取下列控制措施:a)科学合理的选择栽培场地。栽培设施内部结构利于保温、降温、保湿、通风和防治病虫害。在生产前对生产设施进行全面灭菌、除虫、去除四周杂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b)发菌培养室和出菇棚(房)的通气口处装细网纱窗,防止迟眼菌蚊、瘿蚊等飞入;c)菇棚(房)门窗封闭严密,防止老鼠钻入;将周围杂草、落叶、碎石清除干净,沿四周撒上生石灰粉,防止害虫进入;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3 d)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布局。每季栽培结束后,菇棚(房)彻底清理,及时清除废弃培养料、杂物等,运离产地集中处理,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灭虫工作。处理后,菇棚(房)通风干燥至下次使用。4.2 基地管理 4.2.1 基地档案 每个菇棚(房)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以提供富硒鲍鱼菇生产所涉及的各环节的溯源记录。4.2.2 基地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由生产环境监测授权单位,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评价,评价符合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富硒鲍鱼菇生产。每23年,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均由农业环境监测授权单位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评价。4.2.3 水源管理 每年由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水质检测。具备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喷(滴)灌设备等。4.2.4 基地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基地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栽培方案和周年生产计划等。4.2.5 基地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以保护基地,防止外源污染。4.2.6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记录保留3年以上。4.2.7 上岗培训 制定基地培训计划,所有从事富硒鲍鱼菇生产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每年进行定期针对性培训,保存培训记录。5 栽培季节 山东省采用冬暖大棚、遮阳大棚、林地弓棚等设施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于出菇期前35 d40 d制袋。6 品种选择与菌种质量要求 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有关要求,选用适于当地栽培的鲍鱼菇品种,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使用转基因技术育成的鲍鱼菇品种,应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 528和NY/T 1731的规定。菌种质量符合NY/T 1742的规定。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4 7 生产技术要求 7.1 培养料配方 富硒鲍鱼菇培养料应根据当地原料取材,可选用下列配方之一:a)配方 1:棉籽壳 46%,玉米秸粉 35%,麦麸 12%,玉米粉 4%,石膏粉 1%,磷酸二氢钾 0.5%,生石灰 1.5%,亚硒酸钠 0.003%;b)配方 2:玉米芯粉 58%,棉籽壳 25%,麦麸 10%,棉饼粉 4%,石膏粉 1%,生石灰 2%,亚硒酸钠 0.003%;c)配方 3:阔叶树木屑或棉秆粉 50%,玉米芯粉 26%,麦麸 10%,棉饼粉 6%,玉米粉 4%,尿素 0.2%,轻质碳酸钙 1%,石膏粉 1%,生石灰 1.8%,亚硒酸钠 0.003%。以上配方pH均调至7.27.6,料水比为1+1.51+1.6。7.2 栽培袋制作和发菌培养 7.2.1 栽培袋制作 鲍鱼菇宜采用熟料袋栽。将栽培主料用石灰水预湿后再堆闷处理3 h4 h,按配方加辅料均匀搅拌,调节含水量至65%68%,进行人工或机械装袋。采用聚丙烯筒膜,规格为l7 cm35 cm或20 cm42 cm,每袋装料量0.45 kg0.7 kg(干料)。装袋完毕,料中央打通气孔,两端扎口。在0.15 MPa压力下蒸汽灭菌2.0 h2.5 h。待料袋冷却至30 以下时,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7.2.2 发菌培养 发菌场所应清洁卫生,装袋前进行消毒处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避光培养,保持空气新鲜。发菌期环境温度保持在24 26,如菌袋内料温超过30,应及时倒袋,同时加强通风降温。菌丝长满袋后进行出菇管理。7.3 出菇管理 7.3.1 出菇方式 采用菌袋横向双排或单排立体菌墙方式出菇,排高68层,排间距约70 cm;或采用层架菌袋横排方式单端或两端出菇。7.3.2 头潮菇管理 待栽培袋完全长满菌丝后,端部料面出现少量黑色孢子液滴,移入出菇棚,整齐排列,将袋口筒膜翻卷至接近料面。保持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调控棚温在25 32 范围内,控制菇棚内光照强度400 lx600 lx,增加通气量,4 d6 d现蕾出菇。现蕾后应加强空气湿度管理,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若低于90%,应向菇棚内喷雾化水增湿。避免菇体上积水,防止形成黄水斑。7.3.3 后潮菇管理 头潮菇采收完毕,清理料面,将菇根清除干净,停止喷水,让菌丝体恢复生长2 d3 d,再喷水催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生产第二潮菇。7.4 采收处理 7.4.1 采收 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5 当菌盖直径4 cm8 cm,边缘稍内卷,呈灰黑色或靛黑色、黑褐色,尚未弹射孢子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时,一手压住袋口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转动,将菇体摘下。7.4.2 采后处理 采收后,削去残留在菇柄上的培养料、杂质及柄基变黄部分,留柄长l cm2 cm,装入干净、专用容器内。及时预冷、整理分级、包装或加工处理。鲜菇预冷、保鲜及长途运输的适宜温度为4 5。干制时宜采用风干、晒干或烘干,干菇加工量大时宜采用脱水机烘干。鲜菇包装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塑料箱和内包装塑料膜应符合GB 9687或GB 9688的规定。8 有害生物防治 8.1 防治原则 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规范栽培管理的预防措施为主,达到安全防控。8.2 防治对象 鲍鱼菇主要杂菌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脉孢霉等;老熟子实体主要发生菌蚊、跳虫等害虫。8.3 防治措施 8.3.1 菇棚消毒 采用扣棚前日光晒棚消毒(晴日4 d5 d)、扣棚后高温闷棚消毒(棚温55 以上,连续5 d7 d)处理。在菌袋进棚前7 d,将菇棚地面整平,撒一层石灰粉,然后灌浇一次透水;菌袋进棚前3 d,用1%的漂白粉溶液将菇棚内地面全部喷洒一遍,喷后封闭门窗、通气孔,用烟雾消毒剂熏蒸;菌袋进棚前1 d,打开门窗通风,排除残留气味。8.3.2 生态防控 保持菇棚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使用经高温培养及长期贮存的老化菌种。接种时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接种量充足,避光培养。出菇期间控制菇棚内适宜的出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温差和湿差过大,使用符合GB 5749规定的水源,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和适宜光照,提高鲍鱼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抗病抗逆能力。8.3.3 物理防控 出菇期间进出菇棚应随手闭门,门口地面设置消毒防虫隔离带。菇棚内悬挂粘虫板,安装电子杀虫灯、黑光灯及捕鼠器,菇棚门窗及通风口封装防虫纱网(孔径0.28 mm)。受杂菌污染的菌袋远离菇棚实行封闭式清除、销毁,及时摘除病菇。9 质量安全控制 9.1 危害分析 重金属、农药残留、亚硫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9.2 关键控制点 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开DB37/T 22332012 6 主辅原料及生产用水,以及有害生物防控、加工包装投入品。9.3 控制措施 9.3.1 主辅原料 新鲜、纯净、无霉、无虫、无异味、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培养料及其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中应不含有化学农药或成分不明的物质。9.3.2 农药安全使用 选择高效低毒的微生物源、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用已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上登记的农药品种于发菌期预防,以喷洒地面环境为主,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限用12次。不得使用非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得在鲍鱼菇子实体上使用任何农药及生长激素类物质。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