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61T 509.5-2011 秦岭猪苓栽培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13897

大小:351.20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61T 509.5-2011 秦岭猪苓栽培技术规程 509.5 2011 秦岭 猪苓 栽培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 38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509.52011 秦岭猪苓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s of Qinlings Polyporus 2011-01-04 发布 2011-02-01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509.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为DB61/T 509.162011的第5部分。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起草规则制定。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宁陕县质监局、宁陕县科技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峻志、祁鹏、李安利、戴璐、王友洲、刘宝田、韩耀辉、马玉平、郑强、丁仕刚。本标准首次发布。DB61/T 509.52011 1 秦岭猪苓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秦岭猪苓的栽培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秦岭猪苓的林下半野生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32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培养基 medium 培养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3.2 栽培 cultivate 种植并培养具有商品性能的猪苓菌核的过程。3.3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休眠孢子。3.4 孢子 spore DB61/T 509.52011 2 真菌经无性或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体。3.5 菌棒 armillariella stick 选择一定长度的木棒接上蜜环菌,在适宜条件下长出菌索即称为菌棒。4 场地与整地 4.1 选择场地 按照DB61/T 509.1的求进行选择。4.2 场地整理 选地并清理杂物后顺坡挖窖,长度70cm,宽度60cm,深度35cm-45cm,将坑底土壤挖松整平,窝距50cm。5 栽培技术措施 5.1 栽培季节 311月。5.2 菌种选择 选择符合DB61/T 509.3中规定合格的蜜环菌栽培种,DB61/T 509.4中规定合格的猪苓栽培种或种苓进行栽培。5.3 猪苓菌棒制作 选择符合DB61/T 509.4第4.1章规定的树种,截成直径8cm10cm、长度50cm60cm的段木,晾晒10-15天,使含水量70%左右。将其每隔5cm,环打三行孔,将猪苓栽培种塞满孔内。或砍上鱼鳞口,将猪苓栽培种摆放在鱼鳞口边,上下铺盖树叶或细枝条再用沙土填实缝隙,培养管理中保持土壤水分30%40%,培养6090天即可获得猪苓菌棒。5.4 蜜环菌菌材制作 按照DB61/T 509.5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制作。6 播种 6.1 方法一:用培养好的蜜环菌棒与种苓栽培 选择适生场地中树木侧根和毛细根较为发达的土壤环境,距离树木主根80120cm挖深2030cm、长宽各60cm左右的栽培坑,挖坑过程注意保留侧根并在侧根上间隔10cm砍口。坑底铺1cm厚阔叶树落叶,将培养好的蜜环菌捧5根间距5cm、尽量对准侧根砍口处摆放在树叶上,将约400g种苓紧靠于蜜环菌捧摆放,隙缝填满腐殖质砂壤土,覆盖腐殖土1015cm至地平,顶部再覆盖一层3cm厚落叶。DB61/T 509.52011 3 6.2 方法二:用培养好的蜜环菌棒与猪苓栽培种栽培 选择适生场地中树木侧根和毛细根较为发达的土壤环境,距离树木主根80120cm挖深2030cm、长宽各60cm左右的栽培坑,挖坑过程注意保留侧根并在侧根上间隔10cm砍口。坑底铺1cm厚阔叶树落叶,将培养好的蜜环菌捧4根间距10cm、尽量对准侧根砍口处摆放在树叶上,将23袋猪苓栽培种脱袋后紧夹于蜜环菌捧摆放,隙缝填满腐殖质砂壤土,覆盖腐殖土1015cm至地平,顶部再覆盖一层3cm厚落叶。6.3 方法三:用培养好的蜜环菌棒与猪苓菌棒栽培 选择适生场地中树木侧根和毛细根较为发达的土壤环境,距离树木主根80120cm挖深2030cm、长宽各60cm左右的栽培坑,挖坑过程注意保留侧根并在侧根上间隔10cm砍口。坑底铺1cm厚阔叶树落叶,将培养好的蜜环菌捧4根间距10cm、尽量对准侧根砍口处摆放在树叶上,将34根培养好的猪苓菌棒间隔23cm并排夹于蜜环菌捧摆放,隙缝填满腐殖质砂壤土,覆盖腐殖土1015cm至地平,顶部再覆盖一层3cm厚落叶。7 田间管理 7.1 温度管理 7.1.1 当 10cm 深处地温稳定在 12以上时,蜜环菌和猪苓菌开始萌发;此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如达到 26以上,二者的生长均受到抑制,达到 30时,即进入高温休眠。7.1.2 遮阴管理 依靠原有树木和杂草类进行遮阴,夏季日最高气温30时在栽培坑上覆盖秸秆、柴草等遮阴。7.1.3 浇水降温 夏季日最高气温32时适量浇水降温,将10cm深处地温控制在26以下。7.1.4 增温管理 冬春低温季节采取覆盖草苫、柴草、秸秆类,或在栽培沟上搭盖塑膜等进行增温、保温,使将10cm深处地温保持在12以上,猪苓即可缓慢生长。尽量不要使温度降至8以下,以最大程度地延长猪苓的生长时间。7.2 水分管理 7.2.1 播种期管理 播种后不要即时浇水,7天后方可浇透水。7.2.2 生长期管理 根据土质状况及气候状况,约每710天浇一次水,保持沙土含水率保持在3045之间。如有干热风、大旱天气等,则应加大浇水频率,并需每月应至少灌透水一次,避免过度干燥导致蜜环菌菌索生长缓慢、活力降低或死亡。7.2.3 防涝措施 夏、秋季汛期雨水频繁且雨量较大时,将栽培坑稍加屯高,并及时开挖排水沟,以免栽培坑过量积水。7.2.4 防旱措施 冬、春季气候干旱时,将栽培坑下游方向稍加围高,以适量保存水分。7.3 通气性管理 DB61/T 509.52011 4 防止栽培场地周边壅塞和人畜践踏,以保证相应的土壤通气性。8 病虫害防治 8.1 病虫害的预防 8.1.1 选用健壮、抗病虫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菌种。8.1.2 严格依据 DB61/T509.1-2011 第 5 章的要求选择栽培场地。8.1.3 搞好栽培场地周围环境卫生,病虫害威胁较高场地处周边喷洒石灰水。8.2 虫害的治理 8.2.1 物理方法 可采用表1所列方法进行物理防治。表1 常见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 害虫种类 防治方法 蛴螬 蝼蛄 整地、采收环节人工捡拾幼虫。利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安装防虫网。8.2.2 化学方法 表2 常见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参考)害虫种类 防治方法 蛴螬 蝼蛄 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在窝内喷洒防治。马陆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37天选择傍晚对栽培场地周围喷洒一次,即可预防和切断害虫来源渠道。8.3 病害防治 8.3.1 物理方法 采收期间人工清除带有病斑或腐朽的罹病菌核。8.3.2 化学方法 主要防治对象及防治方法见表3。表3 主要防治对象及防治方法 名称 防治对象 使用方法 石灰 霉菌 520%澄清物喷洒;直接撒粉;与硫酸铜合用 漂白粉 真菌、细菌 1%4%水溶液浸泡材料,0.5%1.0%喷雾 9 采收 9.1 采收时间 DB61/T 509.52011 5 一般23年即可收获,收获期为23年。9.2 采收季节 选择211月份晴好天气采收,如冬季确需采收,应选择气温高于0的晴好天气。9.3 采收方法 用锹轻柔地挖出猪苓成熟的黑色菌核,用毛刷轻轻刷除沙土与杂质,不得用水清洗,晒干或通风处晾干。采收后留少量与蜜环菌连接的灰苓作为种苓,恢复栽培窖至原状。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