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51T 1214-2011 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doc
下载文档

ID:2613095

大小:81.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1T 1214-2011 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1214 2011 猴头菇 生产技术 规程
65.020.20 B 3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214—2011 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1-25发布 2011 - 0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 1214—2011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地环境 1 4 生产管理技术 1 5 病虫害防治 3 6 采收 3 7 转潮管理 4 8 菌渣处理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培养料主要成份: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米粉、麸皮、熟石膏、磷酸钙 5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祥钰、唐利民、姜邻、王蓓、李涛、吴传秀、卢戟 II DB51/T 1214—2011 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猴头菇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转潮管理及菌渣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猴头菇熟料袋栽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 5095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DB 51/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 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 3.1  环境选择 生产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358的规定。 3.2  生产用水 培养料配制用水应符合DB 51/336灌溉水质量的规定,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  生产管理技术 4.1  栽培季节 自然条件下,盆地内9月份开始制袋,其他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4.2  培养料配方与配制 4.2.1  原料选择与配方 培养料以杂木屑、棉籽壳等为主料,以麸皮、玉米粉等为辅料,所有原料应符合NY 5099规定。培养料配方参见附录A。 4.2.2  培养料配制 将各种原材料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60%,pH5~pH6。 4.3  装袋与灭菌 4.3.1  菌袋材料与规格 常压灭菌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内袋规格:幅宽15cm~17cm,袋长45cm~50cm,膜厚0.04㎝~0.05cm;外套袋规格:幅宽17cm~19cm,袋长55cm,膜厚0.01cm。 4.3.2  装袋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立即装袋,装料松紧适度、均匀一致,以手捏料袋有弹性为宜。扎好袋口,或套塑料颈环用纸封口。 4.3.3  灭菌 装袋后,当天进行常压灭菌:当料内温度达到100℃后,保持恒温15h~20h。 4.4  接种 4.4.1  接种室(箱)的消毒 用卫生消毒剂喷雾消毒接种室(箱)后,将料袋放入接种室(箱),待料温降至30℃以下后,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接种室2h~3h,接种箱40min)。接种前30min,再用卫生消毒剂喷雾消毒。 4.4.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4.4.3  菌种质量 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洁白、均匀整齐、生活力强,菌种容器无破损。 4.4.4  接种方法 用75%酒精或其它卫生消毒剂对接种操作员的双手、种瓶(袋)外壁进行擦洗消毒;用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上层老化菌种,用无菌打孔器在料袋背、腹面沿袋深方向直线均匀各打2~3穴,背、腹两面口穴错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穴口,用医胶布封住穴口或整袋套上外袋。每瓶菌种接12~15袋。 4.5  发菌管理 4.5.1  培养室的消毒 彻底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喷洒杀菌杀虫剂,关闭门窗,用气雾消毒剂熏蒸。使用药剂应符合DB 51/337的规定。 4.5.2  菌丝培养 培养室内适宜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避光培养,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随时清除污染袋。菌丝长满袋需40d~50d。 4.6  出菇管理 4.6.1  场地准备 空闲房屋、塑料大棚和草棚等均可作为出菇场地。对场地进行杀菌杀虫处理,使用药剂应符合DB 51/337的规定。出菇搭建层架,提高场地利用率。层架长、宽、层数及层间距、架间距60cm~70cm,以操作方便、有利于出菇。 4.6.2  排袋 菌丝长满袋后移入菇房,采用地面立式排袋或层架床面横式排袋,两排菌床之间留操作人行道。 4.6.3  催蕾 菌丝长满袋后,露出接种穴,向地面和空中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5%左右,加强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16℃~20℃。 4.6.4  出菇 4.6.4.1  温度 适宜温度在16℃~20℃。 4.6.4.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 4.6.4.3  光照 给予散射光。子实体形成初期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20勒克斯的散射光,子实体生长阶段给予200勒克斯~400 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为宜。 4.6.4.4  空气 保持菇房空气流通。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把好菌种质量关;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菇房使用前严格消毒;及时清除废弃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5.2  物理防治 出菇棚(房)门、窗、通风口用40目~60目的防虫网罩护;悬挂黄板诱杀菌蝇、菌蚊;糖醋液加杀虫液诱杀螨虫、蛞蝓;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 5.3  生物防治 使用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治病虫害。 5.4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应执行DB 51/337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子实体生长期不得使用农药。 6  采收 6.1  采收期 当子实体菌体饱满坚实、菌刺长1.0 cm~1.5 cm时采收。 6.2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手捏住基部轻轻扭转摘下,去掉基部培养料,置于清洁卫生的容器中。产品质量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 7  转潮管理 每采收完一潮菇,袋口料面清理干净,停水养菌3d~5d后,再喷水增湿、催蕾出菇,按前述4.6.5方法管理,一般可收3潮~4潮菇。 8  菌渣处理 菌渣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培养料主要成份: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米粉、麸皮、熟石膏、磷酸钙 成份 质量 比例(%) 配方类型 杂木屑 棉籽壳 玉米芯 米粉 麸皮 熟石膏 磷酸钙 A1 30 48 5 15 1 1 A2 78 5 15 1 1 A3 28 50 5 15 1 1 V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