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1T
1193-2011
绿色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193
2011
马铃薯
生产技术
规程
65.020.20
B 2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193—2011
绿色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1-25发布
2011 - 0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地环境 1
4 栽培技术 1
5 病虫害防治 3
6 收获与贮藏 4
7 包装 4
8 建立生产档案 4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志农、曾海山、曹晋福、周南华。
DB51/T 1193—2011
绿色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马铃薯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绿色食品马铃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选择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高海拔春薯种植区易选用中晚熟品种;中低海拔地区易选用中早熟品种。提倡使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二级以上良种标准。
4.2 种薯处理
4.2.1 种薯切块和消毒
提倡选用30 g~50 g小整薯作种。50 g以上种薯可切薯,种薯顶芽向上,放在台面上,按薯块上芽眼分布,从下端每块保留2个~3个芽眼。在靠近芽眼处纵切,依次旋转向上,切完为止,每个薯块重20 g~30 g。为防止切刀传病,应用75 %的酒精或5 %的高锰酸钾浸泡切刀,最好两把刀交替使用。将切好种块晾晒或与新鲜草木灰掺混,吸去伤口水分后即可催芽。播种前几小时用广普农药(如多菌灵)或马铃薯晚疫病农药对种薯进行喷洒消毒,晾干后即可播种。
4.2.2 催芽
催芽秋薯作春播用种,或春薯作秋播种时,必须进行催芽,打破休眠。
4.2.2.1催芽时间
一般在播种前5 d~20 d进行催芽。
4.2.2.2 催芽方法
湿润基质法:将种薯切块后用湿沙或锯末等基质分层层积覆盖于土坑或温床上,厚度约10 cm,保持层积物湿润和温度20 ℃~25 ℃,3 d~10 d即可发芽;芽长2 mm~3 mm时使用散射光方法炼苗3 d以上,即避免阳光直射的弱光(1000~4000 lus勒克斯)下炼苗,以利壮芽齐苗,然后播种。
4.3 播前准备
4.3.1 轮作
马铃薯忌连作,实行合理轮作或间套作。实行1年1轮或2年1轮的轮作制。
4.3.2 整地、起垄
冬、春马铃薯在播种前及时进行翻地、耙平耙细。播种时按90 cm~100 cm规格,每垄双行开沟施基肥后整地起垄。秋马铃薯在播种前及时翻地,然后将土壤整平耙细,施肥播种后做成平垄或高垄。如是水稻田秋薯,可采用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一般在前作收获后按200 cm等距开沟排水作厢,施足基肥。
4.4 播种
4.4.1 播种期
播种期应按各地常年的温度情况而定。冬马铃薯和小春马铃薯在10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播种,确保出苗后不受冻害。大春马铃薯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山区气温低、无水源灌溉地块,视温度回升的情况约在3月上旬至下旬播种为宜。秋马铃薯在低海拔沟坝河谷地区,以8月底至9月上旬、当地平均气温在25 ℃以下为播种适期;中海拔山区温度较低,播种期以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宜。
4.4.2 播种方法
播种后覆土深度在干旱地区或疏松深厚的土质条件下,一般为8 cm~10 cm。土质过粘或雨水过多的地方不宜超过15 cm,播种时切块的切面向下。
秋薯播种,若阴雨连绵,不宜播种,待天气转晴后再播。
4.4.3 种植密度
易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密度每667 m2播种4000穴左右。秋、冬作密度适当增加,一般可增加三分之一。
4.5 施肥
4.5.1 施肥原则
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
4.5.2 施足基肥
每667 ㎡施有机肥1500 kg~2000 kg,尿素5 kg~10 kg,过磷酸钙30 kg~40㎏,硫酸钾8 kg~12㎏,种薯和化肥应间隔10cm以上。
4.5.3 追肥
苗期追肥应及早进行,在齐苗前后及时追施肥,以清粪水加少量尿素施用效果为好。现蕾期施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每667 m2追施硫酸钾肥5 kg~7㎏。
4.6 田间管理
4.6.1 中耕、除草和培土
当植株长至15 cm~25 cm高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结合除草。第二次中耕距前次25 d左右,宜稍浅。
秋薯苗期处于温度较高的季节,幼苗生长快,加之整个生育期短,应及时抓好田间管理,在齐苗后应抓紧及早中耕除草,大雨后及时浅中耕疏松表土以免块茎裸露。
4.6.2 块茎形成期的管理
土壤不旱不浇水,只进行中耕保墒。结合中耕逐步浅培土,直到植株拔高即封垄时才进行大培土。
4.6.3 结薯期管理
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收获前7 d~10 d停止浇水。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环腐病等。
主要虫害:蚜虫、地老虎、夜蛾等。
5.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辅助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5.3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和脱毒种薯。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
5.4 物理防治
可采用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杀蚜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5.5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安装性诱剂诱杀夜蛾等害虫。
5.6 药剂防治
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
6 收获与贮藏
6.1 收获
在植株上部生长停止,中、下部叶片发黄时收获。收获后,剔除受伤薯块并摊晾1 d,防止雨淋和长时间阳光暴晒。
6.2 贮藏与运输
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
马铃薯的贮存要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堆放厚度不超过50 cm,表面用麻袋等不透明物遮盖。贮存期间要定期检查、清除病薯。
7 包装
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
8 建立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生产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