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7T
3405-2018
动物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检测
3405
2018
动物
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
植物
杆菌
检测
ICS 65.120
B 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405—2018
动物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检测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n animal microbial feed additives
2018 - 08 - 17发布
2018 - 09 - 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40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主要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戴尔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济宁滨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市高新区同心共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局、泰安市新众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泰安市圣达富生物技术推广中心、南京福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根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安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雪鹏、闫硕、常维山、戴培强、孙杰、张洪喜、王焕高、李福昌、刘建柱、马洪超。
9
动物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检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植物乳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和饲料中植物乳杆菌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699.1 饲料 采样
GB/T 20195 动物饲料 试样的制备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是乳酸菌的一种,厌氧或兼性厌氧。菌体为直或弯的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单个、有时成对或成链状排列,最适生长pH 6.2,属于同型发酵乳酸菌。
4 试剂及仪器
4.1 试剂
4.1.1 MRS碳酸钙培养基:见附录中A.1。
4.1.2 厌氧包:商品化厌氧包,根据培养罐容积和厌氧包说明确定用量。
4.1.3 山梨醇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4 棉子糖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5 甘露醇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6 蔗糖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7 水杨苷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8 纤维二糖发酵管:见附录中A.2。
4.1.9 七叶苷发酵管:见附录中A.3。
4.1.10 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中A.4。
4.1.11 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试剂: 见附录中A.5。
4.1.12 明胶培养基:见附录中A.6。
4.1.13 过氧化氢酶检验:见附录中A.7。
4.2 仪器
4.2.1 恒温培养箱:36 ℃±1 ℃。
4.2.2 普通冰箱:0 ℃~4 ℃。
4.2.3 恒温水浴锅:46 ℃±l ℃。
4.2.4 电炉:温度为可调式。
4.2.5 吸量管:容量分别为1 mL、10 mL、25 mL。
4.2.6 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 mL。
4.2.7 培养皿:直径为90 mm。
4.2.8 试管:18 mm×180 mm。
4.2.9 光学显微镜:10×100倍。
4.2.10 高压灭菌锅:使用温度为121 ℃。
4.2.11 烘干箱:使用温度为160 ℃。
4.2.12 厌氧培养罐:2 L~10 L。
4.2.13 玻璃珠:直径为4 mm~5 mm。
4.2.14 振荡箱:可调式,振荡频率为0 rpm~200 rpm 。
5 样品准备
5.1 样品的采集
所采样品真实、具有代表性。采样工具,如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等,灭菌后使用。采样数量和方法按照 GB/T 14699.1 执行。
5.2 试样的制备
按照 GB/T 20195 进行试样的制备。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稀释
准确称取样品 25.0 g ,加入含有 50 个玻璃珠和 225 mL 生理盐水的 500 mL 灭菌三角瓶中。200 rpm 振荡箱振荡处理 0.5 h~1 h ,即得 1:10 初始稀释液。吸取初始稀释液 1 mL 于含 9 mL 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即得 1:100 稀释液。根据样品含菌量,做进一步的十倍系列递增稀释。
6.2 样品接种
选取 3 个适宜的稀释度,吸取 1 mL 6.1 所述稀释液于灭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移种2个培养皿。注入已预冷至 50 ℃ 的MRS碳酸钙培养基 15 mL 左右,混匀。
6.3 培养
植物乳杆菌计数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置于厌氧培养罐中,放入厌氧包,密封后放入 36 ℃±1 ℃ 恒温培养箱内,36 ℃ 培养 48 h~72 h。
6.4 菌落计数
观察菌落形态,选择菌落数30~300的培养皿,计数带有溶钙环的典型菌落。
7 确证试验
7.1 菌落特征
将典型单个菌落在MRS碳酸钙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厌氧培养24 h~72 h,观察菌落形态。
7.2 菌体形态
每个培养皿挑取至少 1 个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方法见附录A.4。
7.3 生理生化确证试验
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棉子糖、蔗糖、七叶苷、水杨苷、纤维二糖的生化反应管,并进行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液化明胶试验。
7.4 确证结果
7.4.1 菌落形态
菌落为乳白色,圆形,不透明,菌落直径 1 mm~3 mm 。菌落周围培养基有透明环,透明环直径 1 mm~3 mm 。
7.4.2 菌体形态
植物乳杆菌应为革兰氏阳性、单个存在的丝状杆菌,无芽孢。
7.4.3 糖发酵试验
植物乳杆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结果见表1 。
表1 植物乳杆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结果
麦芽糖
甘露醇
山梨醇
棉子糖
蔗糖
七叶苷
水杨苷
纤维二糖
+
+
+
+
+
+
+
+
注: + 表示90%以上菌株为阳性。
7.4.4 其他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过氧化氢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液化明胶阴性。
8 结果计算及表述
菌落计数后,随机挑取5个菌落进行鉴定(见第7章),计数证实为植物乳杆菌的菌落数,计算出该皿内的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然后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按式(1)计算:
(1)
式中:
A——测定的植物乳杆菌菌落数,单位为菌落形成单位每克(CFU/g)或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CFU/mL);
B——植物乳杆菌菌落总数 ;
C——5个鉴定的菌落中确认为植物乳杆菌的菌落数;
f——稀释倍数 。
注1: 按照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计算出的结果保留至两位有效数字,也可以将样品中植物乳杆菌的菌落数记录为1.0~9.9乘以10的指数幂表示。
注2: 报告每克或每毫升样品的植物乳杆菌估计数,单位为CFU/g 或 CFU/mL 。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试剂
A.1 MRS碳酸钙培养基
A.1.1 成分
见表A.1。
表A.1 MRS碳酸钙培养基成分
成分
规格
蛋白胨
10.0 g
牛肉粉
5.0 g
酵母粉
4.0 g
葡萄糖
20.0 g
吐温80
1.0 mL
K2HPO4·7H2O
2.0 g
CH2COONa·3H2O
5.0 g
柠檬酸三铵
2.0 g
MgSO4·7H2O
0.2 g
MnSO4·4H2O
0.05 g
琼脂粉
20.0 g
碳酸钙
20.0 g
pH
6.2
A.1.2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入到 1000 mL 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后 121 ℃ 高压灭菌 15 min~20 min 。
A.2 植物乳杆菌糖发酵管
A.2.1 基础成分
见表A.2。
表A.2 植物乳杆菌糖发酵管基础成分
成分
规格
牛肉膏
5.0 g
蛋白胨
5.0 g
酵母浸膏
5.0 g
吐温80
0.5 mL
表A.2 (续)
成分
规格
琼脂
1.5 g
1.6 % 溴甲酚紫酒精溶液
1.4 mL
蒸馏水
1000 mL
A.2.2 制法
按 0.5 % 加入所需糖类,并分装小试管,121 ℃ 高压灭菌 15 min~20 min 。
A.3 七叶苷发酵管
A.3.1 成分
见表A.3。
表A.3 七叶苷发酵管成分
成分
规格
蛋白胨
5.0 g
磷酸氢二钾
1.0 g
七叶苷
3.0 g
柠檬酸铁
0.5 g
1.6 %溴甲酚紫酒精溶液
1.4 mL
蒸馏水
100 mL
A.3.2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121 ℃高压灭菌 15 min~20 min 。
A.4 革兰氏染色液
A.4.1 结晶紫染色液
A.4.1.1 成分
见表A.4。
表A.4 结晶紫染色液成分
成分
规格
结晶紫
1.0 g
95 %乙醇
20 mL
1 %草酸铵水溶液
80 mL
A.4.1.2 制法
将结晶紫完全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A.4.2 革兰氏碘液
A.4.2.1 成分
见表A.5。
表A.5 革兰氏碘液成分
成分
规格
碘
1.0 g
碘化钾
2.0 g
蒸馏水
300 mL
A.4.2.2 制法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 300 mL 。
A.4.3 沙黄复染液
A.4.3.1 成分
见表A.6。
表A.6 沙黄复染液成分
成分
规格
沙黄
0.25 g
95 %乙醇
10 mL
蒸馏水
90 mL
A.4.3.2 制法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A.4.4 染色法
A.4.4.1 将涂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 1 min ,水洗。
A.4.4.2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 1 min ,水洗。
A.4.4.3 滴加 95 % 乙醇脱色,约 15 s~30 s ,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
A.4.4.4 滴加复染液,复染1 min。水洗、待干、镜检。
A.5 硝酸盐还原
A.5.1 培养基
A.5.1.1 成分
见表A.7 。
表A.7 培养基成分
成分
规格
蛋白胨
20.0 g
牛肉膏
3.0 g
氯化钠
5.0 g
氯化钾
1.0 g
蒸馏水
1000 mL
A.5.1.2 制法
溶解各成分于水中,必要时加热。调整PH值,使培养基pH值在 25 ℃ 时为 7.4±0.2 。分装试管,121 ℃ 高压灭菌 20 min~30 min 。
A.5.2 试剂
见表A.8 。
表A.8 试剂成分
成分
规格
甲液
对氨基苯磺酸
0.5 g
10%乙酸溶液
150 mL
乙液
甲萘胺
0.1 g
蒸馏水
20 mL
10%乙酸溶液
150 mL
二苯胺试剂
二苯胺
0.5 g
蒸馏水
20 mL
浓硫酸
100 mL
A.5.3 试验方法
接种菌于上述培养基中,36 ℃±1 ℃培养 2 d~4 d。加入甲液和乙液各1滴,观察结果。如溶液变为红色、橙色、棕色为硝酸盐还原阳性。如无红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