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7T 1585-202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规程.doc
下载文档

ID:2612718

大小:768.03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7T 1585-202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585 2020 苗种 培育 技术规程
ICS 65.150 CCS B 5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585—2020 代替 DB37/T 1585—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rvae rearing of snakehead 2020 - 11 - 10发布 2020 - 12 - 1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585—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7/T 1585—2010《微山湖乌鳢苗种生产技术规程》,与DB37/T 1585—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名称; —— 删除了GB/T 18407.4规范性引用文件和“人工催产用鲤、鲫脑垂体2个”; —— 修改了“鱼种放养密度3~5万尾”、饲料种类“乌鳢专用配合饲料”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鲁TC 17/S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兴华、马国红、董贯仓、张明磊、李壮、张金路、许国晶、孟庆磊。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0年2月首次发布为DB37/T 1585—2010;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5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乌鳢苗种培育的池塘要求、亲鱼培育、产卵与孵化、苗种培育、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乌鳢苗种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52 乌鳢 SC/T 1119 乌鳢 亲鱼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池塘要求 4.1  池塘条件 4.1.1  面积及水深 亲鱼培育池面积667 m2~2 000 m2,水深以1.8 m~2.5 m为宜。产卵孵化池面积15 m2~20 m2,水深以0.6 m~0.8 m为宜。苗种池面积1 334 m2~3 000 m2,水深以1.5 m~2 m为宜。 4.1.2  池塘要求 亲鱼池和苗种池以室外土池为宜,底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底平整,淤泥保持在15 cm左右,不渗漏。产卵孵化池以温室或温棚内池塘为宜,池塘可采用水泥或玻璃钢材质。 4.1.3  清池消毒 鱼入池前15 d左右进行药物清池,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 4.2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独立。 4.3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0 cm左右。 5  亲鱼培育 5.1  亲鱼来源 5.1.1  从湖、库等水域中捕获并经过选育的乌鳢作亲鱼,并进行种质鉴定。 5.1.2  省级以上乌鳢原种场培育的亲鱼、后备亲鱼。 5.2  亲鱼要求 规格在1 kg/尾以上,年龄在2冬龄以上,体形正常,无畸形,体格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种质纯正,符合SC/T 1052和SC/T 1119。 5.3  亲鱼培育 5.3.1  培育时间 4月份中下旬放养乌鳢,保持良好的水质。 5.3.2  培育密度 培育密度为400 kg/667 m2~500 kg/667 m2。 5.3.3  投喂时间 水温15 ℃以上时开始投喂。 5.3.4  投喂数量 日投饵量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 %~5 %。 5.3.5  饲料种类 根据亲鱼来源,确定选用乌鳢专用配合饲料和新鲜野杂鱼。配合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 6  产卵与孵化 6.1  产卵 6.1.1  鱼巢营造 每个产卵孵化池内悬挂一个直径约1 m的圆柱形网笼,网笼底面距池底5 cm~10 cm,网笼顶面高于水面50 cm以上。网笼网眼以0.5 cm~1 cm为宜。网笼内设置鲜活的喜旱莲子草等水生植物作产卵巢,面积约占网笼内水面的30 %~50 %。 6.1.2  亲鱼配组 产卵池水温达到20 ℃以上时,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雄亲鱼按1:1比例配组,每组放入一个产卵网笼。 6.1.3  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一般采用混合催产药物催产,用生理盐水(0.7 %)溶解稀释催产药物,采用体腔注射法,每千克亲鱼注射剂量为1 mL~2 mL。雄鱼用药量为雌鱼的50 %。每千克雌鱼用量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5 μ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 IU。 雌鱼分两次注射,两次间隔约10 h~12 h。雄鱼只注射一次,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 6.2  孵化 6.2.1  孵化设施 在产卵孵化池内设置孵化网笼。 6.2.2  孵化管理 捕出产后亲鱼。受精卵采用静水孵化,保持水位稳定,防止水温突变。适当遮阴,防止阳光长期直射受精卵。 7  苗种培育 7.1  水温调节 放养前1 d~2 d,缓慢调节孵化池水温,使之与室外苗种池水温相近,一般温差以小于2 ℃为宜。 7.2  鱼苗培育 7.2.1  放苗时间 鱼苗孵出3 d~5 d,卵黄消失,集群平游后,可放入鱼苗培育池或网箱进行培育。 7.2.2  捞苗方法 用面盆等光滑容器带水捞取鱼苗。 7.2.3  鱼苗质量 应选择体质健康,无疾病,无畸形的鱼苗。鱼苗应符合SC/T 1119规定。 7.2.4  放养密度 每667 m2水面宜放同批次鱼苗20万尾以内。 7.2.5  投饲 投喂人工培育的或者从自然水体捞取的鲜活的轮虫、枝角类、挠足类幼体等浮游动物,投喂前用30目~40目筛绢过滤清野除杂。每4 h投喂1次,3 d~4 d后每天投喂2次。 7.3  鱼种培育 7.3.1  培育时间 当鱼苗规格达到3 cm左右时,选择体质健康,无疾病,无畸形的鱼苗放养,鱼种应符合SC/T 1119规定。 7.3.2  培育密度 每667 m2放养鱼苗3万尾~5万尾。 7.3.3  分级 如果苗种规格差异较大,应及时筛选放养;如果规格均匀,待鱼种达到50 g/尾左右时适时放养。 7.3.4  投饲 7.3.4.1  饲料种类 新鲜野杂鱼和乌鳢专用配合饲料。 7.3.4.2  饲料质量 新鲜野杂鱼要新鲜、无氧化变质、适口,无污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2 %,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 7.3.4.3  投饵驯化 在池塘一端采用围网隔离出面积约为整个池塘面积5 %~10 %左右的围隔区用于放苗和集中驯食,围隔区内设置食台。鱼种规格达到2 cm~3 cm左右时进行驯食。驯食初期可投喂冰鲜浮游动物、新鲜鱼糜以及少量配合饲料的团块状混合物,之后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增加配合饲料的比例,直至完全投喂配合饲料。驯化过程约为7 d~9 d。驯化完成后及时撤除网围。 7.3.4.4  投喂时间 9:00 am~10:00 am与16:00 pm~17:00 pm各投喂一次。 7.3.4.5  投饵量 日投饵量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 %~5 %。 7.3.5  水质调控 根据水质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3;每20 d~30 d泼洒生石灰一次,每667 m2用15 kg~20 kg;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使水体pH保持在7.5~8.5,溶解氧4 mg/L以上。 8  病害防治 做好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拉网、转塘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新。常见车轮虫病、小瓜虫、水霉病,诺卡氏菌病等,药物使用方法和用量符合NY 5071的规定。 9  日常管理 坚持勤巡塘,观察池塘的水位与水色变化、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有无病害发生,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池塘养殖日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