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7T 1194-2020 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规范.doc
下载文档

ID:2612717

大小:771.12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7T 1194-2020 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194 2020 皱纹 苗种 繁育 技术规范
ICS 65.150 B 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194—2020 代替 DB37/T 1194—2009 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 breeding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 2020 - 09 - 30发布 2020 - 10 - 3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19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1194—2009《皱纹盘鲍(杂交鲍)苗种生产技术规程》,与DB37/T 1194—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修改了苗种培育的盐度(见第3章,2009年版5.3); ——修改了亲鲍来源要求(见4.1.1,2009年版3.1.1); ——删除了亲鲍的充气运输方法(2009年版3.1.4.3); ——修改了亲鲍培育所用的网笼与网箱规格(见4.3.1.2,2009年版3.2.5); ——删除了过氧化氢海水浸泡催产方法(2009年版4.1.1.2); ——删除了采苗板投放时间的计算公式(2009年版4.2.4.2); ——增加了幼虫培育中选优的时间要求(见6.1); ——增加了底栖硅藻的接种与培养要求(见6.4.2); ——增加了苗种剥离要求(见7.4.1.5); ——修改了剥离后管理中的培育器要求(见7.4.2.1,2009年版5.6.2.1); ——修改了剥离后管理的培育密度要求(见7.4.2.2,2009年版5.6.2.2)。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鲁TC 17/SC 0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艳微、刘相全、王忠全、姜绪、孙春晓、徐晓辉、常丽荣、刘义豪、刘光谋。 5 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育苗过程中亲鲍的选择和培育、产卵与孵化、幼虫培育、苗种培育。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皱纹盘鲍苗种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2004—2014 皱纹盘鲍 亲鲍和苗种 SC 2011—2004 皱纹盘鲍 3  水质要求 海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培育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要求。盐度28~33。 4  亲鲍的选择和培育 4.1  亲鲍选择 4.1.1  来源 人工养殖或者自然海区的2~4龄的健康成鲍,雌雄比例为3:1。 4.1.2  种质要求 亲鲍形态特征、遗传学特征符合SC 2011—2004的要求。 4.1.3  质量要求 亲鲍感官、规格、伤残率、病态率等指标符合SC/T 2004—2014的要求。 4.2  亲鲍运输 亲鲍放入塑料泡沫箱内,海绵或棉织品吸海水后轻轻挤出多余水分,覆盖鲍体;放入冰袋,泡沫箱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15 ℃以下。 4.3  亲鲍培育 4.3.1  培育池和培育器材 4.3.1.1  使用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以容积10 m3~20 m3为宜,水深80 cm~120 cm。 4.3.1.2  采用多层网笼或网箱(箱底放带孔的黑色波纹板)为培育器材。网笼分3层,直径60 cm,高80 cm。网箱规格为80 cm×80 cm×30 cm,波纹板长75 cm,宽75 cm,孔直径5 cm~7 cm。网目为1 cm~1.5 cm。 4.3.2  培育密度 2 kg/m3~3 kg/m3。 4.3.3  光照强度 不得超过800 lx。 4.3.4  控温 亲鲍入池后维持原海区水温饲养2 d~4 d,之后每日升温1 ℃,直至18 ℃~20 ℃。 4.3.5  投饵 投喂干海带、盐渍海带、新鲜海带或裙带菜。每日傍晚投饵1次,投喂量为亲鲍体重的20 %~35 %。 4.3.6  倒池 每日上午倒池1次。水温温差不应超过1 ℃,临近催产时不应超过0.5 ℃。 4.3.7  充气 连续充气。充气量宜为80 L/(m3·h)~100 L/(m3·h)。 4.3.8  积温 有效积温达到1 000 ℃~1 500 ℃进行采卵。 5  产卵与孵化 5.1  催产 在室温下阴干1 h,雄鲍诱导时间比雌鲍晚0.5 h~1 h。将雌、雄亲鲍分别放入紫外线照射过的21 ℃~23 ℃海水中。1 h后更换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待产。 紫外线照射剂量为300 mW·h/L~800 mW·h/L。 5.2  授精 卵子周围应有2~4个精子。应在产卵1 h内完成授精。 5.3  洗卵 受精卵静置下沉后,排掉上层海水,加满新鲜海水。如此反复2~4次。 5.4  孵化 孵化密度宜为每毫升15~30粒。水温为20 ℃~22 ℃。 6  幼虫培育 6.1  选优 受精卵经11 h~12 h发育至担轮幼虫后进行选优。 6.2  培育条件 密度每毫升不得超过3个。水温为20 ℃~22 ℃。 6.3  日常管理 6.3.1  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二分之一;或对底部注水进行流水培育,日给水量为培育水体的2~3倍。 6.3.2  每日连续微量充气。 6.4  采苗 6.4.1  采苗板的规格与处理 6.4.1.1  宜采用规格为42 cm×33 cm的聚乙烯波纹板或70 cm×70 cm的聚乙烯薄膜。 6.4.1.2  使用前用0.5 ‰的氢氧化钠浸泡并冲洗干净。 6.4.2  底栖硅藻的接种与培养 采苗前30 d~45 d,将40~50片波纹板捆绑放入育苗池中,注入沙滤水,将藻种液均匀泼洒于池中,24小时后翻转采苗板,再接种1次,使底栖硅藻在采苗器上均匀生长,直到采苗板上可见一层浓褐色藻膜。 6.4.3  采苗密度与管理 每张波纹板投放苗500~750个。 投放采苗板后,应适当加大换水量,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二分之一。逐渐加大充气量,水温保持在18 ℃~22 ℃。检查附着情况,当完全附苗后可流水培育。 6.4.4  用药 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 7  苗种培育 7.1  水温 18 ℃~25 ℃ 7.2  光照强度 1 000 lx~4 000 lx。 7.3  用药 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 7.4  日常管理 7.4.1  剥离前管理 7.4.1.1  流水 日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3~5倍。 7.4.1.2  充气 用散气石连续微量充气。 7.4.1.3  氮磷管理 保持水中含氮量1 mg/L,含磷量0.1 mg/L。 7.4.1.4  敌害防治 桡足类大量繁殖时,用1 mg/L~2 mg/L的敌百虫药浴15 h,之后进行全量换水或倒池。 7.4.1.5  苗种剥离 稚鲍壳长达到5 mm左右时,将采苗板放入质量浓度为5 g/L~15 g/L的大蒜汁溶液中。待鲍苗全部脱离采苗板后,提出筛绢网,转到另一养殖池中培育。 7.4.2  剥离后管理 7.4.2.1  培育器 脊瓦或四角砖。 7.4.2.2  培育密度 应随苗种规格进行调整,见表1。 表1  培育密度 苗种规格 培育密度 5 mm~10 mm 每平方米2 500~3 500个 10 mm~15 mm 每平方米1 500~2 500个 15 mm~20 mm 每平方米700~1 500个 7.4.2.3  流水 日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6~10倍。 7.4.2.4  充气 充气量宜为80 L/(m3·h)~100 L/(m3· h)。 7.4.2.5  饲料投喂 7.4.2.5.1  培育前期使用微颗粒配合饲料;后期使用颗粒饲料。粒径大小应随鲍苗大小进行调整。 7.4.2.5.2  每日傍晚投饵1次,次日上午清除残饵。日投饵量为稚鲍体重的 3 %~8 %。 7.4.2.5.3  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要求。 7.4.2.6  倒池 倒池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水温15 ℃以下时,每4 d~5 d倒池1次; b) 水温15 ℃~20 ℃时,每3 d倒池1次; c) 水温20 ℃以上时,每2 d倒池1次。 8  苗种检验 苗种规格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计数方法以及运输方法按照SC/T 2004—2014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