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01T
026-2008
奶牛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026
2008
奶牛
规模化
饲养
管理
技术规程
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8-07-25实施
2008-07-25发布
奶牛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401/T 26—2008
DB3401
合肥市地方标准
1
前 言
本标准由合肥市畜牧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九牛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智深、胡士明、刘彩霞、沙开友、冯小宏、张良银、张尚坤。
I
奶牛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奶牛舍建设、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疫病监控、生产记录等涉及到中国荷斯坦牛饲养管理的各环节应遵循的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栓系式或散放式饲养的规模化中国荷斯坦牛场,主要是针对一个泌乳期305d产奶量6000—8000kg、乳脂率3.4%(或相当)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奶牛群。低于或高于上述产奶水平的奶牛群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分群管理:
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和产奶量等的营养需要将奶牛分成若干群体的饲养方法。
3.2 栓系式饲养:
是指通过栓系将所有奶牛各自定在牛舍内固定床位上饲喂的一种饲养模式。
3.3 管道式挤奶:
是指通过真空管道延伸到饲养牛舍床位上边饲喂边挤奶的挤奶方式。
4 奶牛场建设
4.1 场址选择
4.1.1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尤其要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必须适应现代化养牛业需要。环境条件符合NY/T 388的规定,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地势高燥:奶牛场要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的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风口处,以免积水和利于防寒。
b) 土质良好:以沙质土为好。土质要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便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治蹄病及乳房疾病等发生。
c) 水源充足: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良好,无毒物,确保人牛安全和健康。
d) 草料丰富:奶牛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奶牛场应距秸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
e) 交通方便:为利于草料、牛奶、粪尿的进出,奶牛场应建在离公路、铁路相对较近的地方。
f) 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m以上,一般交通道路200m以上。还要避开对奶牛场有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如铝厂、塑料厂等。
g) 避免地方病:地方病对奶牛生长和牛奶质量影响很大,主要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如硒—VE缺乏症,铜中毒等。
4.1.2不宜建场的地方: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家畜疾病和干旱、洪涝灾害常发区。
4.2 牛场布局
4.2.1 生活区:职工生活或住宅区。应在牛场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距生产区有100m以上距离。
4.2.2 管理区:为牛场办公、管理、采购、销售区域。管理区和生产区应严格分开并有50m以上距离。
4.2.3 生产区:设在牛场的下风处,场外人员、车辆、牲畜应严禁入内。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牛舍布局要整齐合理,便于防疫和防火。分阶段分群饲养要按泌乳牛舍、干奶牛舍、产房、犊牛舍、育成牛舍顺序排列。粗饲料、干草棚库可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它建筑保持50m以上防火距离。饲料厂库、青贮窖和牛舍距离要适中。
4.2.4 粪尿污水处理、病牛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和地势较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m卫生距离。病牛区应便于隔离,有单独通道,便于消毒、污物处理等。
4.3 牛舍建设
4.3.1 朝向:牛舍一般坐北朝南,通风向阳。要求牛舍冬季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夏季高温时保持在27℃以下。
4.3.2 建筑方式:牛舍可采用双列、半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有顶棚南面向阳敞开,设有围栏,建筑面积按5m2/头~6.5m2/头计算。双列式牛舍跨度为12m~14m,对头式中间为饲料通道,两边各一条清粪通道;对尾式中间为清粪通道,两边各一条饲料通道;
4.3.3 基础: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下沉、发生裂缝和倾斜。
4.3.4 墙壁:要求坚固、抗震、防水、防火、保温、隔热,同时要卫生,便于清洗和消毒,多采用砖墙。
4.3.5 屋顶:可采用双坡、单坡式屋顶,要求质轻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保温、隔热,抵抗风雪、强风等。现多采用轻钢结构。
4.3.6 门窗
4.3.6.1 门:泌乳牛门宽1.8m~2m,高2.0m~2.2m;犊牛门宽1.4m~1.6m,高2.0m~2.2m。
4.3.6.2 窗:窗户的设置应符合通风采光需要。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比成母牛1:12 ,后备牛1:10~14。一般窗户宽1.5m~2.0m,高2.2m~2.4m,窗台距地面1.2m。
4.3.7 牛床
泌乳牛长(1.65~1.85)m×宽(1.1~1.2)m;围产期牛长(1.8~2)m×(1.2~1.25)m;青年母牛长(1.5~1.6)m×宽1.1m;育成牛长(1.6~1.7)m×宽1.0m;犊牛长1.2m×宽0.9m。
牛床地面要清洁平整、干燥。一般为坡度1%的水泥地面。
4.3.8 饲槽
一般设在牛床前面,可采用混凝土,上宽0.6m~0.8m,底宽0.35m~0.4m,呈弧形,内缘高0.35m,外缘高0.6m~0.8m。为便于机械操作,可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槽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4.3.9 通道:对头式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2.9m~3.3m,道宽以通过送料车为原则。若建饲槽与道槽合一式,道宽4.5m为宜(含料槽宽)。
4.3.10 牛栏
分为自由卧栏和拴系式牛栏两种。自由卧栏的隔栏结构主要有悬臂式和带支腿式,一般使用金属材质悬臂式隔栏。拴系饲养根据拴系方式不同分为链条拴系和颈枷拴系,常用颈枷拴系,有金属和木制两种。
4.3.11 排污系统
牛舍设有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地面向清粪方向倾斜1%~2%以便清洗,走道宽与清粪机械(车)宽度相适应。如用水冲洗牛粪,走道应用漏缝地板,漏缝地板下面设粪沟,粪沟应有30度倾斜,以便将粪冲到舍外粪池或沉淀池。
4.3.12 消毒池
设在饲养区入口处,其构造应坚固,并能承受通行车辆的重量。消毒池底面应平整,耐酸耐碱,不透水,大小为长3.8m,宽3m,深10cm。使用2%烧碱或煤酚皂液。如消毒池仅供人和自行车通行,大小为长2.8m,宽1.4m,深5cm。可用药液浸润踏脚垫进行消毒。池底应有一定坡度,内设排水孔。同时,在消毒池两侧墙壁上宜设有紫外线消毒设备。
4.4 运动场
4.4.1 面积成年乳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5 m2~30m2;青年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0 m2~25m2;育成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15 m2~20m2;犊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8 m2~10m2。运动场可按50头~100头的规模用围栏分成小的区域。
4.4.2 饮水槽应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按每头牛20cm计算水槽的长度,槽深60cm,水深不超过40cm,供水充足,保持饮水新鲜、清洁。
4.4.3 运动场内还要设补饲槽,大小按成母牛每头0.2m~0.3m,宽0.8m~0.9m,内缘高0.6m,外缘高0.8m,槽深0.4m~0.5m。
4.4.4 地面地面平坦、中央高,向四周方向呈一定的缓坡度状。
4.4.5 围栏运动场周围设有高1m~1.2m围栏,栏柱间隔1.5m,可用钢管或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4.4.6 凉棚凉棚面积按成年乳牛4 m2~5m2,青年牛、育成牛3 m2~4m2计算,应为南向,棚顶应隔热防雨。
4.5 配套设施
4.5.1 电力
牛场电力负荷为2级,并宜自备发电机组。
4.5.2 道路
道路要通畅,与场外运输连接的主干道宽6m;通往畜舍、干草库(棚)、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及化粪池等运输支干道宽3m。运输饲料的道路与粪污道路要分开。
4.5.3 用水
牛场内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水质符合NY 5027的规定,保证每头奶牛每天的用水量300L~500L。
4.5.4 排水
场内雨水采用明沟排放,污水采用暗沟排放和三级沉淀系统。
4.5.5 草料库
根据饲草饲料原料的供应条件,饲草贮存量应满足3个月~6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精饲料的贮存量应满足1个月~2个月生产用量的要求。
4.5.6 青贮窖
青贮窖(池)要选择建在排水好,地下水位低,防止倒塌和地下水渗入的地方。无论是土质窖还是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作的永久窖,都要求密封性好,防止空气进入。墙壁要直而光滑,要有一定深度和斜度,坚固性好。每次使用青贮窖前都要进行清扫、检查、消毒和修补。青贮窖的容积应保证每头牛不少于7立方米。
4.5.7 饲料加工车间
远离饲养区,配套的饲料加工设备应能满足牛场饲养的要求。配备必要的草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械。
4.5.8 消防设施
应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各牛舍的防火间距为12m,草垛与牛舍及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应大于50m,且不在同一主导风向上。草料库、加工车间20m以内分别设置消火栓,可设置专用的消防泵与消防水池及相应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应确保场内道路与场外公路畅通。
4.5.9 牛粪堆放和处理设施
粪便的贮存与处理应有专门的场地,必要时用硬化地面。牛粪的堆放和处理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 繁殖育种
5.1 繁育目标
5.1.1 生产性能
初产牛305d产奶量7000kg以上,经产牛305d产奶量8000kg以上。乳脂率3.6%以上,乳蛋白率3.1%以上。
5.1.2 体型结构
整体呈契形,体深、强壮度好,棱角分明,后躯容积大,四肢键壮。初产牛体高140cm以上。
5.1.3 乳用特征
乳腺发达,乳静脉粗大弯曲,乳房前伸后延呈浴盆状,四乳区匀称,乳头大小适中,乳流速度快。
5.1.4 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无遗传性疾病。
5.2 实施方案
5.2.1 核心群的建立
5.2.1.1 根据改良目标要求,选择在群成母牛的80%和适当比例的优秀青年牛作为核心群。
5.2.1.2 每年10月份将全场成母牛按谱系进行分类,结合外貌鉴定,DHI报告,对全场牛只优劣进行分析排队,确定核心牛群。
5.2.2 种公牛的选择
根据改良目标,结合奶牛群的状况,选择对应性状育种值较高的种公牛,制定选配计划。使用公牛比例以在群成母牛头数的2%为宜。
5.2.3 选配
根据个体母牛性状,选择最适宜的公牛进行交配,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品质优良的后代。选配时应考虑公母牛的体型、生产性能和亲缘关系等。
6 饲养管理
6.1 犊牛(0—60日龄)的饲养管理
6.1.1 犊牛的饲养
6.1.1.1 新生犊牛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初乳,喂量为2 kg~2.5kg,温度为39±1℃,第二次应在出生后6小时~9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喂3d初乳。如果成母牛患病或是头胎牛,可饲喂日期相近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保存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3d后喂混合奶或代乳粉。
6.1.1.2 一周后训练吃草料,逐渐增加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