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5
352-1999
建瓯锥栗
352
1999
建瓯
锥栗
前 言
锥栗,俗称榛子,壳斗科栗属,落叶树种。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到南岭以北地区,尤以福建省栽培最多,其中建瓯锥栗栽培面积占全省锥栗栽培面积的80%以上。
“建瓯锥栗”是福建省重要的优、稀、特色资源。锥栗树全身都是宝,秋后的落叶可以改良土壤,成熟后的种苞是生产活性炭的原料,根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上好药材,树干是工业原料用材;其坚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坚果中富含的17种氨基酸对人体起到了很好的补肾、健脾、强筋、活血的功用。建瓯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锥栗一个种苞仅有一粒坚果的特性,使得“建瓯锥栗”的糯性强,蛋白质丰富,水溶性总糖含量高,因此,它比板栗外观更加美观亮丽,风味更加优美可口,市场更加广泛畅销。但是,由于锥栗在生产销售中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致使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力求通过制定标准,规范锥栗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进一步推动锥栗产业化的进程,使“建瓯锥栗”真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本标准由建瓯市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建瓯市锥栗协会、建瓯市林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光、陈增华、吴贤忠、李宏英、林恒茂、姚清潭、张文毅、刘建斌、姚 青、黄铭利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建 瓯 锥 栗
DB35/352-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瓯锥栗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瓯锥栗坚果的生产、收购和销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762-1994 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
GB 2763-1981 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
GB/T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5009.5-198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T 5009.6-1985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GB/T 5009.7-1985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GB/T 5009.8-1985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
GB/T 5009.9-1985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
福建省技术监督局1999-11-10批准 1999-11-15实施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坚果:果皮坚硬,一室,内含一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
3.2 成熟果:总苞呈棕黄色并自然开裂,坚果是棕褐色或褐色并具光泽。
3.3 风干果:风干失水,果皮失去新鲜果正常色泽,果仁干缩,果肉与果皮间形成间隙。
3.4 虫蛀果:被害虫侵蚀而影响外观或质量的果。
3.5 裂嘴果:由于生理作用的裂果和机械损伤造成的破嘴果。
3.6 霉烂果:因发霉致使果实变黑或变灰,口感有异味的果。
3.7 大型果:坚果平均每千克100粒以下,果径≥2.4厘米以上。
3.8 中型果:坚果平均每千克100粒至160粒之间,果径在1.9厘米~2.4厘米之间。
3.9 小型果:坚果平均每千克160粒~200粒之间,果径在1.0厘米~1.90厘米之间。
3.10 杂质:坚果本身以外的一切杂物。
3.11 果粒均匀:坚果圆锥形,大小匀称,符合等级规定粒数,大、中、小粒的允许误差不超过平均单果重的±20%。
4 技术要求
4.1 坚果等级指标(见表1):
表1 坚果等级指标
等级
指标
优级
一级
合格级
外观
大型果、无缺陷,无杂质果粒均匀,富有光泽。
中型果,无缺陷,无杂质果粒均匀,富有光泽。
小型果,无杂质果粒均匀,有光泽。
平均果重,克
≥10
6.5~9.9
5.0~6.4
种仁颜色
淡黄、黄白
淡黄、黄白
黄白
风味
香甜、富糯性、无异味
香甜、富糯性、无异味
香甜、富糯性、无异味
理化指标
优级
一级
合格
卫生指标
合格
合格
合格
4.2 坚果理化指标(见表2):
表2 坚果理化指标
单位:%
等级
项目
优级
一级
合格
含水率
≤48
48.1~49.9
≥50.0
淀粉
≥65.0
65.1~70.0
≥70.1
蛋白质
≥7.6
6.4~7.5
≤6.3
脂肪
≤2.0
2.1~3.0
≥3.1
水溶性总糖
≥13.1
9.1~13.0
≥9.0
注:表中含水率为鲜果指标,其余项目为干基指标。
4.3坚果卫生指标:按GB 2762、GB 2763规定执行。
4.4产品检疫:坚果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条例执行。
5. 试验方法:
5.1感官指标
5.11 外观:将锥栗展铺在洁净的平面上,观察栗粒饱满度和光泽情况。
a.光泽:果皮具有黄褐色、红褐色、棕褐色的亮丽光泽者为富有光泽,次之为有光泽。
b.缺陷:风干、虫蛀、霉烂果≤5%为无缺陷,≥5%为缺陷,本使用由眼睛观察。
C.果径:用游标卡尺量测短轴方向直径。随机抽取10粒量测果径是否符合等级规定。
5.1.2平均果重:随机抽取100粒,用分度值为0.1克的天平称重,求算平均果重和千克粒数。
5.1.3种仁颜色:用眼睛观察。
5.1.4风味;口感品尝鉴定。香甜、富糯性、无异味。
5.2 理化指标
5.2.1 含水率测定按GB/T 5009.3规定执行。
5.2.2蛋白质测定按GB/T 5009.5规定执行。
5.2.3脂肪测定按GB/T 5009.6规定执行。
5.2.4水溶性总糖测定按GB/T 5009.7、GB/T 5009.8规定执行。
5.2.5淀粉测定按GB/T 5009.9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每批坚果应经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出货。
6.2 坚果检验分交货检验、型式试验两类。交货检验项目为外观、果重、种仁、水分、卫生、包装、重量等;型式试验项目为所有项目。
6.3 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时间、同一片林分交收的坚果为同一个货批,以包装后的件数为一个货批量。
6.4 抽样方法
6.4.1坚果批件抽样数量(见表3)。
表3 坚果批件抽样数量
每件批数
抽 样 件 数
100件以下
抽5件,总取样量为1.5公斤
101~500件
以5件为基数,每增100件增抽2件,总取样量为2公斤
501~1000件
以13件为基数,每增100件增抽1件,总取样量为3公斤
1000件以上
以18件为基数,每增200件增抽1件,总取样量为4公斤
注:抽样方法亦可按合同协商确定。
6.4.2 抽样方法采用随机上、中、下三部位取样。
6.5当品种栽培技术更改对坚果质量有重大影响时应进行型式试验;正常生产中每年收成时应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6.6对不合格项目允许加倍抽样复试,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 包装
坚果运输上市,包装物可以用编织袋、纸箱、塑料箱、也可以用塑料袋、纸盒等,但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7.2 标志
每件包装物应标明品名、产地、等级、重量(毛重、净重)、标准号、生产单位、采摘日期及包装日期等。
7.3 运输
7.3.1 坚果在运输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风干、霉变。
7.3.2 坚果在包装后不宜久置,要快运,以免失水风干。
7.3.3 坚果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曝晒、雨淋,严禁野蛮装卸。
7.3.4 坚果运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和有污染性的物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
7.4.1 坚果采摘后要及时摊凉在阴凉处,不能堆放重压。
7.4.2 坚果可用湿沙贮存,或用树脂涂料保鲜,或置于0℃至5℃的冷库中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