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T
1356-2020
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
1356
2020
鲜食
玉米
早春
栽培技术
规程
DB32/T ××××—2005
DB32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20-11-13实施
2020-10-13发布
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
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of
glutinous baby corn as fresh food
DB32/T 1356—2020
代替DB32/T 1356—2009
江苏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05
1
DB32/T 135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对DB32/T 1356—2009《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修订,主要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调整了病虫害防控技术。
本标准由溧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溧阳市昆仑瓜果蔬菜新技术育苗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溧阳市溧城镇农业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石俊、庄黎梅、陈艳萍、姜明贵、赵文明。
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的基地选择、品种要求、播种时期、施肥原则、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糯玉米青穗(棒)的早春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基地选择
3.1 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要求。
3.2 基地周边500 m范围内,不应有花期相近的其他品种的玉米种植。
3.3 基地排灌设施良好,灌、排分开。
4 品种要求
4.1 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
4.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
5 播种时期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加工能力分批播种,每批间隔(10~15)d。
6 施肥原则
6.1 根据土壤肥力、产量目标和玉米生育进程,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使用时间,实行平衡施肥。
6.2 肥料施用应按NY/T 394的规定执行。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针对性施用微肥,避免单纯施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
6.3 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前应经过堆制腐熟、高温发酵。
7 育苗
7.1 苗床选择
选择在地势高爽、排水畅通、管理方便、便于就近移栽的地段设置苗床。每亩大田的苗床净宽1.3 m、净长2.2 m。
7.2 材料准备
a) 每亩大田的苗床备足无污染、无杂草种子的肥熟细土75 kg;
b) 每亩大田的苗床备足561孔的水稻育秧盘9张;
c) 大田备足种子,播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3)d,做到薄摊、晒透。
7.3 播种
a) 在秧盘内先均匀撒入一层干细土;
b) 进行秧盘放种,每孔放一粒种子,大、小种分开播;
c) 苗床整平,浇足水分,并做成糊状;
d) 将放好种子的秧盘平铺苗床,并拼紧贴实;
e) 秧盘上均匀撒盖细土,厚度为(0.8~1)cm,用洒水壶浇足水分;
f) 秧盘周围用土封实;
g) 每批(1~2)d内播种结束。
7.4 搭棚盖膜
播种完毕后,用白色地膜覆盖床面(无需压实),每隔(60~80)cm插一竹弓作棚架,棚架中间高度离床面(50~55)cm,在竹弓上覆棚膜,绷紧并用绳固定,四周用土压实,清理四周排水沟。
7.5 保温出苗
播种覆膜后,做到保温保湿催齐苗。当出苗率达50%时抽去床内地膜,继续盖好棚膜,达到保温保湿促全苗。
7.6 控温控湿
齐苗后,先于苗床两端揭膜通风,以后随温度变化调整通风口,保持棚内温度(25~30)℃,最高不得超过35℃。
见床面盖籽土发白或发生幼苗顶土现象时,应喷粗雾进行补水。
7.7 栽前炼苗
玉米苗移栽前3d,晴天常温揭膜炼苗;遇到低温、雨天应及时覆膜。
8 移栽
8.1 大田准备
8.1.1 熟化土壤
冬季深翻冻垡,早春翻土。
8.1.2 机旋整畦
机旋后,按畦宽2.3 m、沟宽0.3 m整畦,畦沟深20 cm。
8.1.3 施足基肥
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腐熟菜饼(30~40)kg、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15 kg、磷酸二铵10 kg。基肥一次性施入栽培行内,施后进行浅捣翻畦,肥土混合均匀,整平畦面。
8.1.4 铺膜
带墒铺膜,土壤墒情不够的要补墒后铺膜。用70 cm宽的银灰色地膜盖在畦的两边,地膜应紧贴地面,两边压实,同时清理三沟。铺膜应在播种后一周内结束。
8.2 大田移栽
8.2.1 合理密植
采用大小行移栽,每畦4行,中间大行距100 cm,两边小行距50 cm,株距22 cm,每亩(4000~4500)株。
8.2.2 适龄移栽
移栽的适宜叶龄为第二叶与第一叶齐平,不应超龄移栽。
8.3 移栽方法
按株距做标记,按标记在地膜上打孔,孔直径(1.0~1.5)cm,孔深不超过2 cm;玉米叶片统一朝向畦沟进行摆苗,压实后补上少许细土,以堵实膜孔,用洒水壶喷水或喷粗雾的办法,浇足定根水。
9 田间管理
9.1 追施苗肥
栽后15 d左右,视苗情长势情况,用1.5%尿素液点浇幼苗基部。
9.2 重施穗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见叶龄13叶左右),小行间每隔(40~50)cm打穴,深施尿素(20~25)kg/亩。
9.3 抗旱窨水
出现叶片中午生理萎蔫,傍晚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应及时沟灌窨墒抗旱。
9.4 人工授粉
在抽雄后(3~5)d,雌穗花丝吐出期,选择晴天上午(9~11)时,用“T”字形架或拉绳隔日在玉米行间走动一次,触动雄穗,使之散粉,人工授粉一般要进行(3~4)次。
9.5 病虫草害防治
9.5.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393的规定。
9.5.2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换茬,并及时清除田块四周和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孽生地。冬季深翻冻垡土壤,降低在表土中越冬的病虫草害基数。
9.5.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如下:
a) 人工捕捉地老虎。
b)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每20000 m2悬挂一盏,杀虫灯离地面(1.0~1.2)m。
c) 覆盖银灰色驱虫膜,驱除蚜虫。
d) 利用机械、人工松土法,清除杂草。
9.5.4 生物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生物药剂白僵菌颗粒剂或Bt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危害。
9.5.5 化学防治
按NY/T 393的规定执行,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0 采收
乳熟初期以授粉后第18 d开始测定玉米棒的水分含量,水分在70%~73%或抽雄后(22~25)d花丝见黑时即可采摘。采摘时间宜在上午(7~10)时进行。
11 生产记录
建立田间记录档案,包括种植日期、施肥、除草、植保、收获、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等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玉米大田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田病虫草害防治优先使用农业防治,如及时清除杂草、人工摘除病虫害危害枝叶等;宜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如粘虫黄板、灭虫灯,利用生物来源药剂及天敌;必要时在允许使用农药名单中选用适用农药,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并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注意事项:玉米开花吐丝后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A.1 地老虎
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重量的0.3%拌种,苗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以药土比1:200拌细土,每亩撒施30 kg药土;或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灌根。
A.2 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
A.3 灰飞虱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施。
A.4 粗缩病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施防治灰飞虱。
A.5 玉米螟
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柱2g心叶撒施或白僵菌颗粒剂每亩20 g拌河沙2.5 kg心叶撒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