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oc
下载文档

ID:2612503

大小:74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022 2003 公害 蘑菇 生产技术 规程
DB3201/T 022—2003 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3-08-18实施 2003-07-18发布 无公害农产品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DB3201/T 022—2003 DB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ICS 65.020 B 30 1 DB3201/T 022—2003 前 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淳县农林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芳、姜玉财、姜小龙、陈振润、张永青、芮康林。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3年7月18日。 I 无公害农产品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 双孢蘑菇的栽培环境条件、生产流程、生产技术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双孢蘑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407.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气生型菌种 气生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呈直立状,色洁白,细而浓密,菌丝生长速度快。 3.2 半气生型菌种 初期菌丝贴在培养基表面匍匐生长,以后菌丝尖端出现灰色绒毛状,分枝短而浓密呈扇形,生长速度介于气生型与匍匐型之间。 3.3 米粒状原基 菌丝束在培养基表面分化形成的米粒状小白点。 3.4 封面 菌丝长满培养料表面。 4 栽培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 18407.1要求。地势高燥,场地开旷,近水源,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 4.2 菇房 4.2.1 菇房结构 可搭建棚室和砖结构菇房。菇房坐北朝南稍偏东,顶高5.3m~5.5m,宽8.3m~10.0m,长10m~25m,具备窗、门、拔风筒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 4.2.2 床架结构 床架呈南北向,排列在菇房中间,四周留50cm~65cm走道。床架6层~7层,底层离地面不少于15cm,顶层离屋顶不少于150cm。床架宽100cm~150cm,层间距60cm~65cm。 4.3 基质 基质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方法,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4.3.1 配方 4.3.1.1 粪草配方 每111m2,用稻草2000kg,或稻草、麦秸杆各1000kg,干牛粪1000kg,菜籽饼250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40kg,石灰50kg。 4.3.1.2 无粪配方 每111m2,用稻草2250kg,45%复合肥62.5kg,过磷酸钙50 kg,石膏粉62.5kg,石灰75kg。 4.3.2 基质处理 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处理培养料。 4.4 覆土材料 4.4.1 泥炭土、草炭土。 4.4.2 壤土 符合GB15618中4对二级标准值的规定。 5 生产流程 基质准备(上年11月至6月)→ 菇房修建和消毒(6月~7月)→ 堆料(7月下旬~8月初)→ 二次发酵(8月中下旬)→ 翻格、播种(8月底9月初)→ 覆土(粗土9月15~21;细土10月1日之前)→ 秋菇采收(10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主产期10月中旬至11月,12月上中旬结束)→ 越冬管理(12月中旬至翌年3月初)→ 春菇调水(3月中旬)→ 春菇采收(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 6 生产技术管理 6.1 培养料发酵 6.1.1 室外前发酵 6.1.1.1 建堆时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建堆发酵。建堆前2d~3d,粪草需预湿。 6.1.1.2 发酵方法:按常规建堆发酵。料堆规格:宽2m~2.3m,高1.5m~1.6m,长度不限。菜籽饼和复合肥在建堆时加入,从第三层加到第八层;第一次翻堆加入磷肥、一半石膏和石灰;第二次翻堆加入另一半石膏和石灰。共翻堆3次~4次,翻堆间隔应以温度为主要依据,当堆温由70℃~75℃开始下降时,及时翻堆。间隔参考天数为:6d、5d、4d、3d。第一次翻堆后应增加料堆通气量,在翻堆时每隔40cm~50cm距离直立毛竹,堆好后再将毛竹拔出形成通气孔。 6.1.1.3 前发酵培养料腐熟要求:腐熟程度五至六成,颜色呈浅咖啡色,草料有较强的抗拉力,弹性足,略有氨气味。草料的含水量65%(手紧握时,指缝间有6滴~7滴水),pH值7.8~8.0。 6.1.2 室内后发酵 6.1.2.1 进房:最后一次翻堆后2d,中午趁热将培养料进房上架,最上层和最下层不放,料堆成垄型,料厚30cm~50cm。 6.1.2.2 升温阶段:立即关闭菇房所有门窗、拔风筒,用蒸汽加热菇房,使料温达到60℃~62℃,保持8h~12h。 6.1.2.3 保温阶段:料温降至50℃~55℃,保持3d~4d。 6.1.2.4 降温阶段:料温降至45℃~50℃,保持12h。当降料温降至45℃以下时,打开门窗,使料温迅速下降。 6.1.2.5 后发酵培养料腐熟要求:大量白色放线菌遍及整个料层,料呈深咖啡色,无氨臭气,有略带甜面包气味的香味。草有弹性,有光泽,一拉即断。 6.2 播种及管理 6.2.1 翻格 及时翻动料层,使粪草混合均匀,拣去土块、石块、粪块等杂物,然后摊开整平料面,料厚15cm~20cm,床中间稍高、两边稍低,稍加拍紧。将床架、地面打扫干净,准备播种。 6.2.2 菌种类型 选择半气生型和气生型菌种。 6.2.3 菌种质量 采用麦粒菌种,菌种质量应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 6.2.4 菌种用量 每111m2用栽培种150瓶~200瓶(750ml)。菌种随挖随播。 6.2.5 播种方法 播种时料温应在28℃以下。采用穴播和撒播相结合,先用70%的菌种穴播,用消过毒的竹竿插入料中,播下一撮菌种,播深2.5cm~3cm;再将30%菌种均匀撒于料面,轻轻拍平。 6.2.6 发菌管理 重点抓好通风换气和保湿。播种后2d~3d内以保湿为主,少通风,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如遇28℃~30℃以上高温,在早晚开一段时间背风窗,或早晚在棚顶淋水降温。3d~4d后菌丝定植,逐步加大通风量,但仍以开背风窗为主。7d~10d后菌丝封面,要加大通风量,昼夜打开全部门窗,降低菇房湿度至75%~80%。 6.3 覆土及管理 6.3.1 覆土制备 采用稻田土、河泥土或麦地土。取表层20cm~30cm以下的田土,晒干敲碎过筛(筛孔直径:粗土筛孔2cm,细土筛孔1.5cm),每111m2需土3000kg~3500kg、砻糠50kg~75kg、石灰20kg~25kg,将三者混合均匀,调节pH6.8~7.2,含水量17%~18%。 6.3.2 覆土时间 当菌丝发满料层或发到料层3/4时覆土,一般在播种后15d~20d。覆土时菇房适宜温度为20℃,遇到持续高温要推迟覆土。 6.3.3 覆土方法 6.3.3.1先覆粗土,再覆细土。 6.3.3.2 覆粗土:覆土前1d~2d,用手拉平料面。用粗土将料面盖满,土粒要紧密排靠,粗土缝隙用中细土填补,以看不到培养料为宜。粗土层厚度2.0cm~2.5cm,厚薄要均匀。 6.3.3.3 覆细土:粗土调水后6d~8d,土上长出菌丝,再覆细土,细土层厚度1.0cm~1.5cm,厚薄要均匀。 6.3.4 覆土后水分管理 6.3.4.1 粗土调水:应掌握先湿后干。覆土后第二天开始调水,调水2d~3d,土粒含水量达到18%~22%(捏土粘手,土粒内部湿透无白心)。调水时温度宜在20℃以下,在早晚进行,用喷雾器反复轻喷、勤喷,不可一次喷水太多。每次喷水时打开门窗通风,喷水结束后关闭门窗。 6.3.4.2 细土调水:应先干后湿,前期细土调水应比粗土偏干,每天喷一次水。待菌丝充分长入粗土内部,逐渐增加喷水量。一旦菌丝长入细土,要及时通风降湿。 6.3.5 出菇期水分管理 6.3.5.1 结菇水:当菌丝长到与细土平,通风2d~3d后喷结菇水。喷水要足,连续喷2d,让粗土吸足水,细土湿透无白心,土粒含水量在22%~23%。喷水在早晚进行,喷水时打开门窗大通风,停水后减少通风量。室内温度17℃~19℃最适宜喷结菇水,超过22℃应停止喷水。 6.3.5.2 出菇水:覆土10d后,细土间有大量菌丝,并有米粒状原基出现时,喷出菇水。每天喷水量与结菇水相当,连续喷2d~3d,并加大通风量,然后停水2d,减少通风。 6.4 秋菇管理 6.4.1 水分 第一、二、三批菇,每当子实体长到略大于黄豆粒时,均应用一次重水,连喷2d,使土粒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以后每天向空中和地面喷1次~2次水,喷水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一直保持到采菇高峰期结束。三批菇以后逐步减少用水量。 6.4.2 温度、湿度及通风 以保湿为主,菇房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温度控制在15℃~16℃。出菇期间菇房要通风换气,温度较高时,在夜晚和阴雨天通风,低温时白天中午通风。 6.5 越冬管理 6.5.1清理床面 将细土刮在一边,撬动粗土,挑去发黄的死菌丝和老根,补覆细土厚度至1.3cm~1.5cm。 6.5.2 保温通气 菇房温度保持在3℃~4℃,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通风换气。 6.6 春菇管理 6.6.1 调水 6.6.1.1 时间:春季调水应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进行,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始调水。 6.6.1.2 方法:春菇调水总的原则是“3月稳,4月准,5月狠”。开始要轻喷勤喷,可先喷pH8.0~9.0石灰清水,调至细土捏得扁,土层含水量达18%。气温在15℃以下时,可结合调水喷施营养液。4月份气温逐渐升高,需增加喷水量,一般清明前后喷出菇水,要达到与秋菇旺产期相同的土层湿度。5月份气温升高,要加大用水量,土层含水量调到22%~23%,调水在晚上进行。 6.6.1.3 常用营养液配制 a)培养料浸出液:将秋季堆料的边料煮沸,用纱布过滤,使用浓度18%~20%。 b)葡萄糖水:葡萄糖或砂糖50g,加水2.5kg~5.0kg。 c)豆浆水:黄豆0.5kg,浸泡磨浆,加水25kg,过滤。 6.6.2 通风换气 低温时,在中午气温较高时通风;高温时,白天适当少通风,早晚多通风,温度控制在23℃以下。 7 采收 当菌盖长至3cm~4cm,菌膜尚未胀破时采收。采菇时,抓住菌柄轻轻扭下,不要带动过多的覆土。鲜菇要轻拿轻放,用小刀削去菇柄基部,及时分级销售与加工。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抓好菇房消毒、培养料发酵、覆土材料和器具消毒。药剂防治贯彻执行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 8.2 预防措施 8.2.1 菇房清理、消毒 8.2.1.1 清料:春菇结束后及时清料,将培养料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沤制作肥料。 8.2.1.2床架消毒 a)将拆下的床架、垫物,捆扎在一起,沉在河塘水中,浸泡10d~15d。然后洗刷干净捞起晒干,并用1:500倍的多菌灵涂刷。 b)不能拆卸的部分先用水冲洗,待干燥后用石灰浆刷白,或用5%~7%石灰硫磺合剂涂刷,或喷5%碱水。 8.2.1.3 地面消毒:菇房全面打扫后,铲除地面一层老土,撒上石灰,重新填上新土,平整打实。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