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3T
550.2-2005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550.2
2005
公害
部分
栽培技术
规程
DB33××/T ××××—××××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5-04-05实施
2005-03-04发布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wing cane
Part 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DB33/T 550.2—20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ICS 67.080.10
B 31
备案号:
1
DB33/T 550.2—2005
前 言
DB33/ 550-2005《无公害马果蔗》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无公害果蔗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义乌市农业科教信息中心、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义乌市义红果蔗研究所、义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 鸿、吴德锋、王文华、叶良松、陶建明、余悦虎、刘 华。
I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果蔗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和定义、术语、蔗田准备、下种技术、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管理措施、果蔗收获、果蔗贮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果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3/T 550.1-2005 无公害果蔗 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芽沟
蔗芽尖端上方凹陷的纵沟。
3.2 土壤湿度
土壤中水份重量占单位土壤重量的百分比。
3.3 露水叶
早晨有水珠粘附于叶尖的叶片。
3.4 果蔗专用营养素
专为果蔗生产配制,含果蔗所需多种元素的专用营养素。
3.5 果蔗专用复合肥
N:P:K比例为15%:9%:11%,专为果蔗配制。
3.6 斩种
把整根蔗种用利刀斩成适当的带芽小段,以利下种。
4 产地选择
4.1 果蔗露地生产产地环境应符合DB33/T 550.1-2005的要求。
4.2 土壤酸碱度宜为pH5.6~pH7.5,含盐量宜在0.2%以下。
4.3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便利的沙质壤土或水稻土种植。
5 蔗田准备
5.1 翻耕
秋茬作物收获后,在冬至前后深翻土层30cm,整地晒垡。
5.2 培土
果蔗下种前15d左右,施腐熟农家肥3500㎏/666.7㎡或不含氯三元复合肥(N:P:K 15%:15%:15%)100㎏/666.7㎡。
5.3 做畦
畦面做成龟背形、南北向为宜,土表平整,畦宽2.0m—2.5m,畦沟宽0.3m—0.5m、深0.3m。
5.4 开沟
种植沟深15㎝,沟间距(行距)1m—1.5m。
6 蔗种准备
6.1 选种
6.1.1 品种:宜选用皮薄、茎粗、肉脆、节间长、水份多、甜度适中、口感好的优质品种。
6.1.2 选用芽饱满芽鳞新鲜、紧贴蔗茎,有明显芽沟,无虫伤、无病变的粗大蔗茎作蔗种。有条件的选用脱毒蔗苗。
6.2 斩种
剥去叶鞘,把种茎放在硬木板上,芽向两侧,用刀口平整锋利的斩刀或铡刀,一刀准确斩断,切口平整,不破裂,不伤芽。种苗节下部留2/3节间,上部留1/3节间,斩成每种段含3个—4个芽苗。
6.3 浸种消毒
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2h,晾干备用。
7 下种
7.1.1 种肥
种植沟内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N:P:K 15%:15%:15%)或果蔗专用复合肥(N:P:K 15%:9%:11%)30㎏—35㎏/666.7㎡作种肥,施后覆浅土。
7.1.2 时间
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时进行;露地栽培的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5℃时进行。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下种。
7.1.3 密度
下种密度为4000芽/666.7㎡左右。
7.1.4 方法
采用单行条植,平放,蔗芽向两侧,蔗芽与土壤紧密接触。
7.1.5 盖种
盖种厚度以3㎝为宜。盖种的土壤要细、松、软,盖种厚度均匀一致。
7.1.6 除草
盖地膜前,可用每666.7㎡用90%乙草胺40ml加40%扑草净20g兑水30㎏均匀喷雾于土表,封杀杂草。
7.1.7 盖膜
下种后全畦覆盖除草地膜或保湿地膜,拉紧盖严,保温保湿。
8 田间管理
8.1 助苗穿孔。
出苗时,勤检查,及时人工破膜,助苗穿孔,破膜孔要小。如遇高温,每天一次人工破膜。苗穿孔出地膜后,用细泥把口封严,防止膜下高温伤苗。
8.2 适时提膜
蔗苗长出3—4片真叶,膜外气温稳定上升到20℃以上时,要揭去地膜。揭膜应把地膜向上提起,不能平拉。揭膜后田间废膜应清理干净。
8.3 查苗补苗
揭膜后发现断垅缺苗,用预先假植的蔗苗补植,或移密补稀。
8.4 中耕除草
揭膜后要立即进行中耕除草,没有盖膜的也应在蔗苗3—4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苗期中耕除草二次。
8.5 定苗
蔗苗拔节后,结合培土去除多余分蘖,把小茎、弱茎、病虫害茎去除,留蔗苗5000株/666.7㎡为宜,最后控制有效茎数4000条/666.7㎡为宜。
8.6 培土
8.6.1 分蘖盛期进行小培土,培高10㎝-15㎝为宜;
8.6.2 拔节始期,蔗苗数达6000条—7000条/666.7㎡,结合间苗进行大培土。先剥除基部蔗叶,去除多余分蘖,施好肥料和农药后,再犁松畦沟土,把行间土壤培在蔗株基部,要求填满丛间,培高20—30㎝,使蔗株分布均匀。
8.6.3 首次剥叶后再进行一次高湿培土,高度15㎝—20㎝,增强抗倒能力。
8.7 追肥
8.7.1 分蘖盛期结合小培土施尿素10㎏—15㎏/666.7㎡或不含氯三元复合肥30㎏/666.7㎡;
8.7.2 拔节开始时结合大培土,并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100㎏,菜籽饼肥100㎏。
8.8 灌溉和排水
8.8.1 苗期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无积水。雨水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渍害;遇旱要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8.8.2 伸长拔节期需水量大,要求土壤持水量保持80%左右,做到晴天泥湿润,雨天不积水。蔗叶不卷起,早晨“露水叶”的好长势。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勤灌浅灌的动态水管理方法。
8.8.3 生长后期注意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
8.9 剥叶
伸长盛期后,每隔半月至一月剥一次枯叶、黄叶、老叶、病叶,并将剥除叶片带出田外。剥叶的间隔时间应相同,以保持蔗茎颜色均匀。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虫害防治原则
根据病虫害和生理性病害发生实际程度对症用药,因防治对象、农药性能以及抗药性程度不同而选择最合适的无公害农药品种和最佳浓度,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少治的不多治,根据防治指标适期防治,选用合理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对果蔗的污染。
9.2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不准使用高毒、高残农药。
9.2.1 禁止使用对后茬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农药。
9.2.2 使用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
9.3 地下害虫
9.3.1 为害果蔗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
9.3.2 下种时防治
在沟内浇施0.5%浓度辛硫磷溶液或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2.7㎏/666.7㎡。
9.3.3 出苗后防治
如发生地下害虫危害,可用米糠或菜饼碾成粉炒熟,每50㎏拌90%晶制敌百虫1㎏,于傍晚撒施在果蔗种植行上诱杀。
9.4 二点螟和大螟
在螟虫卵孵始盛期至1龄幼虫期,可选用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加40%乐果乳油兑水1000倍,或10%杀虫单粉剂1000倍,或18%莰酮·杀双1000倍。药液量要充足,喷洒均匀,并注意农药交替使用。
9.5 糖蓟马、蚜虫
在点片发生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2500倍,或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细喷雾。
9.6 茎腐病
10%新植霉素粉剂1000倍液细喷雾
9.7 虎斑病
40%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细喷雾。
9.8 凤梨病
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倍液浸种
9.9 梢腐病
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雾
9.10 花叶病
选无病蔗种,采用无病脱毒苗,抓好蚜虫防治。
9.11 根腐病
55%敌克松粉剂500倍液250㎏浇根。
10 收获
立冬后,在最低温3℃—5℃前,全茎上下部位含糖分接近,果蔗渐趋成熟,即可收获。果蔗经一次轻霜叶变黄色后收获较好,不仅品质佳,也耐贮藏。不宜重霜或结冰后收获。收获时必须从原种处挖起,除去根部附泥,砍掉蔗梢叶。
11 贮存
11.1 室内贮存
室内温度以5℃—8℃为宜。每10根整齐捆扎成一捆,将果蔗横放在地上,根与根、梢与梢对齐,平地叠放。高度以50㎝-60㎝为宜,茎部用编织塑料布或松软物质覆盖,根部保持潮湿。要定期翻堆检查并挑出病变蔗茎。
11.2 室外坑藏
11.2.1 选址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畅通、四周无污染源、运输方便的田头地边挖坑。
11.2.2 挖坑
坑宽为一捆蔗长,坑深为四捆蔗叠起的高度,坑长视果蔗数量而定,一般坑长10m-20m ,可放果蔗200捆—400捆。
11.2.3 藏种
先在坑底用蔗叶垫放,然后将蔗种整齐堆放在坑内,如气温较高,根部浇些水,蔗面用托布津灭菌。然后盖上蔗叶,细泥严封。坑四周开通排水沟,防止坑内积水蔗种变质。
11.2.4 贮藏管理
围绕“五防”:即防冻、防热、防干、防湿、防鼠,开展室外窖藏管理工作。要勤检查,特别是遇到突发性灾害天气时,要采取“五防”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果蔗推荐使用农药安全标准
农药名称(通用名)
剂型
常用药量(g.ml/667㎡或稀释倍数
施用方法
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
阿维菌素
1.8%EC
33--50ml
喷雾
1
14
苏云金杆菌
8000ug/mg
60—100g
喷雾
3
锐劲特
5%SC
17—33ml
喷雾
2
10
抑太保
5%EC
40—60ml
喷雾
1
10
卡死克
5%EC
40—60ml
喷雾
1
10
捕快(吡·阿)
1.5%WP
1000—1500
喷雾
2
5
吡虫啉
10%EC
10—20g
喷雾
2
7
扑虱灵
25%WP
25—50g
喷雾
2
喹硫磷
25%EC
60—100ml
喷雾
2
1
毒死蜱
40%EC
50—70ml
喷雾
2
7
敌敌畏
80%EC
100—200g
喷雾
3
7
敌百虫
90%晶体
100g
喷雾
2
7
乐果
40%EC
50—100ml
喷雾
1
7
辛硫磷
50%EC
3%GR
50一100ml
2.5-3㎏
喷雾
浇根
沟施
5
1
1
3
17
30
莰酮·杀双
18%WG
1000
喷雾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