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SNT
1452-2004
鹰嘴豆象检疫鉴定方法
1452
2004
鹰嘴豆
检疫
鉴定
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 1 4 5 2-2 0 0 4鹰 嘴 豆 象 检 疫 鉴 定 方 法Me t h o d s f o r t h e q u a r a n t i n e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n C a l l o s o b r u c h u s a n a l i s (F a b r i c i o u s)2 0 0 4-0 6-0 1 发布2 0 0 4-1 2-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S N/T 1 4 5 2-2 0 0 4月9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寸东义、刘忠善、丁元明、王龙文。S N/T 1 4 5 2-2 0 0 4鹰 嘴 豆 象 检 疫 鉴 定 方 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对鹰嘴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豆类中鹰嘴豆象的检疫和鉴定。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 N/T 0 8 0 0.1-1 9 9 9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抽样和制样方法原理3.1 鹰嘴豆象C a l l o s o b r u c h u s a n a l i s(F a b r ic i o u s)属鞘翅目(C o l e o p t e r a)、豆象科(B r u c h i d a e),瘤背豆象属(C a l l o s o b r u c h u s)。该虫为害多种豆类的种子,成虫将卵产在豆粒表面,卵孵化后,幼虫咬破卵壳蛀入豆粒内,幼虫共四龄,在豆粒内完成发育并在其中化蛹,羽化时成虫顶破豆粒上的羽化孔盖而出。成虫善飞,但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其寄主豆类种子的运输进行。3 2窟 嘴 百 象 的 十 物 学 习 J阵 乃 形 杰 特 征 失 制 宁 茸 墓 宁 卞 浩 操 件 了 裱 抿 _4 仪器及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测微尺、指形管、样品筛、白瓷盘、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小毛笔、标签、吸水纸、玻璃瓶、培养箱、小烧杯、酒精灯。5 试 剂及溶液配制5.1 1 0%氢氧化钾(KO H)或 1 0%氢氧化钠(Na O H)溶液。5.2 霍氏封片液:将 3 0 g阿拉伯胶加人5 0 m L蒸馏水中,水浴加热,待胶完全溶解后,逐渐加人 2 0 0 g水合三抓乙醛,边加边搅拌均匀,最后加人 2 0 mL甘油调匀。6 0 温箱中放置2 4 h,用洁净玻璃棉及纱布过滤,黑 暗中保存备用。6抽查6.1 一般要求6.1.1 抽查在现场进行。6.1.2 抽查前应对待检豆类的有关单证、产地、包装、啧头、品种、数量进行核实。6.1.3 核查货物的产地及途经地是否为疫区。6.1.4 用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查,开件检查包装物内外部、四周、缝隙等处有无虫。6.2 抽查件数 按照 S N/T 0 8 0 0.1-1 9 9 9 的规定执行。7 取样7.1 取样结合抽查进行。S N/T 1 4 5 2-2 0 0 47.2 每件中抽取的样品不少于 1 0 0 g,总样品量不少于 2 k g,对产地或途经地为疫区的产品应适当加大抽样量。7.3 发现带虫豆粒作为样品带回检疫实验室检验。8检验方法8.1 表面检验 仔细检查豆粒上是否带有虫卵、成虫羽化孔和半透明的圆形“小窗”,豆内是否有幼虫、蛹和成虫。8.2 过筛检验 对豆粒过筛,检查筛下物,检查是否有虫危害造成的粉末、排泄物,是否有成虫和老熟幼虫头壳。8.3 饲养检验 将豆粒样品和可能带虫的豆粒装在玻璃瓶中,放置于室内培养箱(2 0 0C-3 0 0 C,相对湿度 5 0%-7 0%)内,逐日观察是否有成虫出现。8.4镜检8.4.1 将卵、幼虫和成虫置于体视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外部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8.4.2 将成虫若干头置于适量 1 0%氢氧化钾(K OH)或 1 0%氢氧化钠(N a OH)溶液中,水浴加热3 mi n-5 min 后取出,置体视显微镜下解剖,挑出完整的外生殖器制片,置生物显微镜下镜检,如需永久保 存可用霍 氏封片液封片。形态特征1 瘤背豆象属(C a l l o s o b r u c h u s)成虫的主要特征(见附录 A)1.1 体短小,卵圆形。1.2 头在眼后狭窄,额中间有明显的纵隆脊,触角 1 1 节,锯齿状,有的种类雄虫栉齿状。1.3 前胸背板圆锥形,隆起,前端强烈狭窄,侧缘直或略凹,后缘中间有一对长卵圆形的瘤状突起,上9孰象分孰覆较密的白毛。9.1.4 鞘翅有斑纹,臀板弯向下方。9.1.5 后腿节有两个隆脊,每个隆脊上有一个明显的齿,齿前端凹陷;后跄第一节长于其余各节之和,略弯 曲。9.2 鹰嘴豆象的主要特征(见附录B,附录 C)9.2.1 成虫9.2.1.1 体形:体长2.5 m m-4 m m.卵圆形,体壁黄褐色至暗红色,被灰黄色及暗褐色毛。9.2.1.2 触角:1 1 节,雌虫弱锯齿状。9.2.1.3 前胸背板:黄褐至暗褐色,金黄色毛极少 近后缘中央有两个并列的瘤突,上面着生白色毛。9.2.1.4 鞘翅:赤褐色,长约为宽的两倍,每鞘翅中部和后部各有一黑斑,两黑斑在鞘翅的外缘相连,其间有一椭圆形白毛斑。9.2.1.5 臀板:黑色,雄虫臀板与体轴近垂直,雌虫臀板倾斜,具有一白色纵毛带。9.2.1.6 后足腿节:外缘脊上的端齿尖,内缘脊上的端齿小或缺,与同属其他种类相比明显弱小。9.2.1.7 雄性外生 殖器:阳茎侧突端 部着生 刚毛1 0 余根;内阳茎端部的骨化区呈 矩形,端部不凹 人;囊区有2 个椭圆形的骨化板。9.2.2卵 椭圆形,扁平,长约。.6 3 m m,宽约。.4 1 mm,9.2.3幼虫 老熟幼虫长约3.6 m m-4 m m,宽1.9 m m-2.0 m m。足退化,身体弯曲 呈“C,形,淡黄白色。头圆形,两侧及后面骨化较强;有小眼一对;额区每侧有刚毛三根,排成弧形,具感觉窝一对。上唇 2S N/T 1 4 5 2-2 0 0 4卵圆形,基部骨化,前缘有多数细刺及四根长的亚缘刚毛,基部每侧有一根刚毛和一个感觉窝。上内唇中部有两对短刚毛,稍弯曲,前缘有四根缘刚毛。前颊具一圆形骨片,前端呈双叶状,在凹缘两侧各有一根短刚毛;唇舌有一对感觉窝。前、中、后 胸节上的环纹数分别为3,2,3。足三节.腹部一至八节上各有环纹两条,第九至十节上各有环纹一条。气门环形。十.;结果判定 凡成虫形态符合9.1和9.2.1 所有特征,可鉴定为鹰嘴豆象。卵和幼虫形态特征可为鉴定提供参考。S N/T 1 4 5 2-2 0 0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豆象亚科分属检 索表1 前胸背板横形,侧缘近中部凹人,其前方有一齿突;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有一齿突;雄中足胫节端 部 有 一 齿 突 或 片 状 突;雄 外 生 殖 器 囊 部 仅 密 生 微 毛,无 骨 化 板 豆 象 属 B r u c h u s 前胸背板圆锥形,端部狭窄,侧缘直或凸出,无齿突,极少有微齿数个;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无齿突 或内外缘均有齿突;雄中足胫节端部无齿突或片状突;雄外生殖器囊部无密生微毛,有时有骨化 板或齿突 。22 前胸背板基部中央纵列一对有白毛的长形瘤突,瘤突间呈沟状;后足腿节腹面内外缘均有一明 显齿突 ,瘤背豆象 属 C a l l o s o b r u c h u s 前胸背板基部中央无上述瘤突;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无齿突 ,33 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有大齿突一个及小齿突一至三个;雄外生殖器囊部端部无附生物 4 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无齿突或仅有一小齿突;雄外生殖器囊部端部有各种附生物 54 前胸背板基部有侧纵隆脊一对或一对以上 脊背豆 象属 S p e c u l a r i u s 前胸背 板基部扁平或略隆起,无明 显纵隆脊 一 三齿 豆象属 A c a n t h o s c e l i d s5 后足腿节腹面呈沟状,内 缘无 齿突 沟足豆象属 S u l c o b r u c h u s 后足腿节腹面不呈沟状,或呈沟状而内缘有一小齿突 66 腿节细;后足腿节 腹面不呈沟 状,内 缘有或无一小齿突 锥胸豆象属 C o n i c o b r u c h u s 腿节粗;后足腿节腹面呈沟状,内缘有一小齿突,极少无齿突或在小齿突端部另有微齿一至二个 .,.多型豆象属B r u c h i d i u s(引 自陈耀溪 仓库 害虫)4S N/T 1 4 5 2-2 0 0 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瘤背豆 象属分种检索表背面 表皮全部黑色 ,2背面表皮大部分黄褐色、赤褐色、黑褐色或黑色 ,3前胸背板和鞘翅有灰白毛,其间杂生黄揭或赤褐色小毛斑;臀板赤褐色或黄褐色 .,.,.野葛豆象a d e mp t u s前胸背板后部和鞘翅基半部密生白毛,其余部分密生黑毛,鞘翅基半部的白毛沿内缘向后伸人黑色 毛间;臀 板黑色 白 毛瘤背豆象 a l b o b a s a l i s鞘翅第二、四、六、八间室各 有细长 黑色斑点二至三个 木豆象 c a j a n i s鞘翅毛斑不如上述 .4雄性外生殖器囊部有骨化板两对 ,可可豆象 t h e o b r o m a e雄性外生殖器囊部有骨化板一对或三对 5鞘翅全部黄褐到赤揭色,或基部、中部、端部 自侧缘至 内缘呈宽阔的暗赤褐色、黑褐 色或 黑色 鞘翅端部及肩部小部分黑色、其余黄褐色,或中部自 侧缘至三至五间室亦黑色 ,76 雄性触角栉状,雌性锯齿状;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长而直,两侧近平行,与腿节纵轴 近垂 直;阳 基侧突端部有刚毛约 1 5 根;外阳茎瓣箭头状,两侧各有刚毛三根为一列;内阳茎内基半部有多 量小刺突 绿豆象。h i n e n s i s 两性触角均锯齿状;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短而钝;阳基侧突端部有刚毛九根;外阳茎瓣三角 形,两侧在端 部与基部中间 各有一刚毛;内阳茎内 无刺突 罗得 西亚豆象 r h o d e s i a n u s7 雄性触角栉状,雌性锯齿状;触角基部四节和末节黄赤色,其余黑色;内阳茎囊部有骨化板三对 .灰豆象p h a s e o l i 两性触角强或弱锯齿状;全部黄赤色或第一至第三节、第一至第四节、第三至第五节黄赤色、黄 褐色,其余黑色;内阳茎囊部有骨化板一对 .88 小盾片上生不显著的金黄色毛;后足腿节腹面内缘的齿突极小或全缺,沿内缘基部五分之三有 多量小齿突 .,鹰嘴豆象a n a l i s 小盾片上生白毛;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有一显著齿突,基部无小齿突 99 雌性前胸背板散生白毛斑;雄性臀板暗褐色,主要为白毛,混杂金黄色毛;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 突大而 弯曲;体长4.5 m m-5.5 m m ,南非豆 象 s u b i n n o t a t u s 雌性前胸背板全部为金黄色毛;雄性臀板黑色或两侧黄褐色而中纵纹黑色,着生淡黄褐色或灰色 毛;后足 腿节腹 面内缘齿 突尖而长,不弯曲;体 长2.5 m m-3.5 m m 四 纹豆 象 q u a d r i m a c u l a t u s(引 自陈耀澳 仓库害虫)S N/T 1 4 5 2-2 0 0 4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度嘴豆象成虫及部分分类特征图图 C.1 鹰嘴 豆象成 虫图1 一一触角;2 后足腿节(示内缘齿);3-雄虫外生殖器.4 内阳茎囊部骨化板。(以上图形仿张生芳、刘永平等 中国储藏物甲虫7)图 C.2鹰嘴豆 象的部分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