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SNT
0383-1995
出口冻河鱼检验规程
0383
1995
出口
河鱼
检验
规程
SN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 N/T 0 3 8 3 一 9 5出 口冻 河 纯 鱼 检 验 规 程R u l e o f i n s p e c t i o n o f f r o z e n p u f f e r f o r e x p o r t1 9 9 5 一 1 2 一 2 5 发布1 9 9 6 一 0 5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 iv/T 0 38 3一 95出 口冻 河 纯 鱼 检 验 规 程R u l e o f i n s p e c t i o n o f f r o z e n p u f f e r f o r e x p o r t代替 z B x2 0 0 0 4-8 7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冻河纯鱼的检验场所和设备、抽样、检验、结果评定等。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冻河纯鱼类的检验。弓1 用标准S N/T 0 3 7 6 出口 水产品 检验抽样方法S N/T 0 3 7 7 出口 冷冻水产品重量检验方法S N/T 0 3 7 8 出口冷冻水产品解冻方法检验场所和设备3.1 检验场所 检验场所应是自然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无异味,清洁卫生3.2 设 备3.2.1 衡器 所用衡器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使用时应按国家商检部门规定的技术规程进行校正。所用衡器最大称量值应低于被衡样品重量的5 倍。特殊情况下,最大称量值可适当放宽,但不得高于被衡样品 重量的1 0 倍。3.2.2 温度计 所用温度计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分度值为0.5 0C.3.2.3 检验操作台 检验操作台应易于清洗、消毒,耐腐蚀。3.2.4 荧光灯 油 长 3 6 5 n m抽样4.,冻前半成品检验抽样 按加工生产日、班分批分别抽取。对不同规格入速冻前的半成品按不少于5%的比例抽取样品。4.2 冻后成品检验抽样4.2 门不解冻检验抽样 按报验批抽样.每批在5 0 0 箱以内的抽取2 箱样品;每增加5 0 0 箱增抽1 箱:增加数量不足5 0 0 箱的也增抽1 箱。4.2.2 解冻检验抽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 9 9 5-1 2-2 5 批准1 9 9 6-0 5-0 1 实施 IS N/T 0 383 一 95按 S N/T 0 3 7 6 抽样。检验51 品种鉴别 出口冻河纯鱼品种必须与合同或标准规定的品种相符,并且应符合进口国(主要是日本)的有关规定 依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表的 中国东方纯属鱼类分类研究 进行品种鉴别,其主要鉴别特征见附录 A,B(补充件)。5.2 包装与标示检验5.2.1 包装检验 检验内外包装是否清洁卫生,完整坚固,适合长途运输;检验与产品直接接触用纸是否含有荧光物质。5.2.2 荧光物质检验 取一定面积(约5 c mz)的试样纸放人暗室内,用波长3 6 5 n m的荧光灯直接照射试样纸.如试样纸中含有荧光物质,则试样纸呈现荧光。5.2.3 标示检验 检验包装上的商品名称、牌号、规格等是否同内容物相符,标示是否清晰,批次是否清楚。5.3 冻品中心温度检验 将样品放在。-2 0 的场所内,用略大于温度计探头直径的钻头钻至冻块几何中心部位,取出钻头,立即插人温度计,待温 度指示不 再下降时读数。5.4 品质检验5.4.1 原料检验5.4.飞.1 色泽 观察河纯鱼是否呈现该品种鲜鱼固有的色泽。特别注意鱼腹是否出现红色。5.4.1.2 气味 鉴别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特别注意鉴别鱼鳃的气味,将鱼鳃放到离鼻孔1 c m以内处,鉴别其气味。5.4.1.3 组织 检验鱼体肌肉组织是否紧密有弹性,用拇指沿侧线压鱼体前部1/3 处(如下图);观察肌肉弹性。并注意检查肛门是否凹陷、紧缩。5.4.2 冻成品检验5.4.2.1 冻品外观检验 检验冻块块形是否完整,鱼体排列是否整齐,冰衣是否均匀;散冻鱼是否平直,鱼体是否完整,冰衣是否均匀。注意表皮有无破碎,有无大肠突出肛门外。S N/T 03 83 一 9 55.4-2.2 鲜度检验 对品质、规格、重量、卫生等情况有可疑需解冻检验的,按 S N/T 0 3 7 8 进行解冻,解冻后按5.4.1 条逐项检验。5.5 杂质检验 将解冻后的鱼倒在操作台上,检验有无杂质。5.6 重量检验5.6.,半成品 直接称重,先称毛重,后称皮重。W=W1 一WZ式中:W一一净重;w,毛重;i v z 皮重。5.6.2 成品 按S N/T 0 3 7 7 检验。5.了 规格检验 以条重定规格:将样品倒在操作台上,逐条称重。结果评定将上述检验结果做好记录,根据合同或标准,综合判定合格与否。S N/T 0 3 8 3 一 9 5 附录A东方豚属鱼类品种鉴别说明 (补充件)A 1 红鳍东方豚 学名:F u g u r u b r i p e s(T e mmin c k e t S c h l e g e l)或 T a k i f u g u r u b r i p e s(T.冻S.).日本用学名 F u g ur u b r i p e s r u b r i p e s(T.e t S.),认为红鳍 东方 豚(F.r u b r i p e s r u b r i p e s)和假睛东方 豚(F.r u b r i p e sc h i n e n s i s)是一个种的二个亚种,而中国学术界则认为是二个不同的种,即 F.r u b r i p e s 和 F.p s e u d o m-英文名 称:O c e l l a t e p u f f e r 或T ig e r p u f f e r 日文名称:卜于7T (虎河豚)分布:中国黄海、东海、日本海西部、日本、朝鲜 体大:8 0 c m以上大型豚。毒性:肌肉、皮、精巢均无毒可食用,其他脏器等具毒禁用。皮刺:头部及体背、腹面均被强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体色花纹:体色花纹变异不大,比较稳定,臀鳍白色,有时为红色,实际上为鱼臀鳍充血所致。说 明:A 1 门该种是出口较多的高档河豚鱼,日本料理中最昂贵的原料之一。A 1.2 与假睛东方豚特征相似,亲缘关系也很近。红鳍臀鳍为白或红色,胸鳍后有一具白边的黑斑,其后具碎斑若干;而假睛东方豚臀鳍为灰或黑色,胸鳍黑斑后无碎斑。另外二者体型也有差异,可根据实际标本自己体会。A 1.3 在自然界中往往存在特征介于红鳍、假睛二者之间的个体,例如体色花纹似红鳍豚而臀鳍却为黑灰色。这可能是由于 自然海区中两种鱼的繁殖场交叉,有杂交个体存在的原因,实际情况待于进一步研究。对干中间类型的个体需要根据经验来判定属于哪种豚。A 1.4 从前述中日对河豚鱼的命名上来看,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日本认为红鳍豚和假睛豚是一个种的二个亚种,王可玲等1 9 8 4 年“东方豚属鱼类肌浆蛋白种间差异及其聚类分析”的研究表明,二种鱼类的电泳图谱无明显差异。而中国成庆泰等通过头骨外部形态分布的研究,认为二者为分别独立的二个种。这一学术上的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影响到出口及检验方面,仅仅是品名上的问题,解决办法建议采用同时列明中日双方学名的办法折中处理,以便顺利通关进口日本。A 1.5 目前,红鳍、假睛豚的人工繁殖、育苗技术及人工养殖生产比较成熟,我们从事进 口及检验工作应充分考虑到这 一 新动向。A 2 假睛东方豚 学名:F u g u p s e u d o m m u s(C h u)日本用学名:F u g u r u b r i p e s c h i n e n s i s(Ab e)或Ta k i f u g u c h i n e n s is(Ab e)英文名称:E y e s p o t p u f f e r 日文名称:力于久(鸟河豚)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很少,而红鳍豚则以 日 本沿海为主要分布中I L,只有少数分布于东海黄海。体长:5 0 c m以上中型豚。毒性:肌肉、皮、精巢均无毒可食用,其他脏器具毒禁用。S N/T 0 38 3一 95 皮刺:头部及体背、腹面均具强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与红鳍豚相似。体色斑纹:臀鳍黑或灰色,体色花纹变异较大,在体长1 7 0 mm以下时,体上具白色小斑点,斑点小于斑间隙,随个体增长至2 0 0 m m左右时,白色斑点逐渐不明显,至2 4 0 mm左右时,日斑消失,体侧呈现不规则黑斑。说明:与红鳍豚相似,详见“红鳍东方豚”。A 3 菊黄东方豚 学名:F u g u f l a v i d u s(L i,Wa n g e t W a n g)或T a k i f u g u f l a v i d u s(L i W a n g&Wa n g)英文名称:C h r y s o-b a n d e d p u f f e r 日文名称:廿i廿了7T (三彩河豚)体长:4 0 c m中型豚。分布:仅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一带海域,是中国特产河豚鱼,日 本研究渤海也有分布,在日本西部海底可以捕到。毒性:肌肉无毒可食用,皮、精巢等有毒禁食用。皮刺:体背面与腹面均具较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背刺区呈舌状,前端始于眼间隔中央,后端不达背鳍起点,中间有一距离。体色花纹:本种因体侧呈菊黄色,故命名为菊黄东方豚,体色和斑纹随个体的增长生长而有显著变化,幼鱼1 5 0 m m左右时,体背侧散布有不规则的白色圆斑,当体长增至2 3 0 mm左右时,白色斑点逐渐不清楚,再增大到2 8 0 m m时,体呈一致的棕黄色 在胸鳍后上方有一横长黑斑,随个体增长变为狭长斑或分散的碎斑块。体侧为深黄色,腹面白色,臀鳍黑色或暗黄色。说明:A3.1 菊黄东方豚的幼鱼具白斑。容易与星点东方豚相混淆,也十分容易与 日本严禁进口的肌肉有毒铅点东方豚相混,三者可根据各自的形状特征来分开。常采用皮刺分布这一简便方法进行区分:菊黄东方豚,背腹刺区分离,背刺区舌状,皮刺粗壮。星点东方豚,背腹刺区分离,背刺区非舌状,向后延伸,绕过背鳍至尾部,皮刺细弱。铅点东方豚,背腹刺区连成一片,布满全身。背部小刺的根部为白色,有明显的微小白点。A 3-2 正是由于菊黄东方豚中易混入肌肉有毒的铅点东方豚,故 日 本官方十分重视菊黄东方豚的进口检验,这往往造成进口商的误解,以为菊黄东方豚不允许进口日 本,这需要我们解释,并加强对菊黄东方豚的挑选和检验工作。A 4 黄鳍东方豚(曾用名条纹东方豚)学名:F u g u x a n t h o p t e r u s(T e m m i n c k e t S c h l e g e l)或 T a k i f u g u x a n t h o p t e r u s(T e m m i n c k Pv.S c h l e g e l)英文名称:s t r i p e d p u f f e r 或Y e l l o w f i n p u f f e r 日文名称:i 77,Y(编河豚)体长:6 0 c m以上的大型豚。分布:日 本相模湾以南、黄海、中国东海、南海及朝鲜。毒性:肌肉、皮、精巢无毒可食用,其他部位禁用。皮刺:头部及体背、腹面均被较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体色花纹:体背侧深蓝色,具3,4 条弧形浅色条纹,最后二条与背缘平行,故被称为条纹东方豚。背鳍基底具一深蓝色大斑,边缘白色。各鳍呈黄色,故名为黄鳍东方豚。说 明:A 4.,该种由于特征显著,较易识别。s x/r 0 3 8 3 一 9 5A 4.2 本品种产量很大,价格不高,属低档鱼类,加工冷藏储存中应注意防止风干。A 5 星点东方豚 学名:F u g u n ip h o b l e s(J o r d a n e t S n y d e r)或T a k i f u g u n ip h o b l e s(J o r d a n P x.S n y d e r)英 文 名 称:G r a s s p u f f e r 日文名称:夕廿7h (草河豚)体长: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