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5009.168
2016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脂肪酸
测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5 0 0 9.1 6 8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2 0 1 6-1 2-2 3发布2 0 1 7-0 6-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5 0 0 9.1 6 82 0 1 6 前 言 本 标 准 代 替G B/T 5 0 0 9.1 6 82 0 0 3 食 品 中 二 十 碳 五 烯 酸 和 二 十 二 碳 六 烯 酸 的 测 定、G B/T2 2 2 2 32 0 0 8 食品中总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 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G B5 4 1 3.2 72 0 1 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 B/T9 6 9 5.22 0 0 8 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G B/T1 7 3 7 62 0 0 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备、G B/T1 7 3 7 72 0 0 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S N/T2 9 2 22 0 1 1 出口食品中E P A和DHA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NY/T9 11 9 8 8 油菜籽中油的芥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本标准与G B/T5 0 0 9.1 6 82 0 0 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增加了内标法和归一化法;修改了原标准中的色谱柱,将玻璃柱改为毛细管色谱柱。G B5 0 0 9.1 6 8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总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本标准中水解-提取法适用于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酯交换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乙酰氯-甲醇法适用于含水量小于5%的乳粉和无水奶油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第一法 内标法2 原理2.1 水解-提取法:加入内标物的试样经水解-乙醚溶液提取其中的脂肪后,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和甲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经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依据各种脂肪酸甲酯含量和转换系数计算出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动植物油脂试样不经脂肪提取,加入内标物后直接进行皂化和脂肪酸甲酯化。2.2 酯交换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将油脂溶解在异辛烷中,加入内标物后,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通过酯交换甲酯化,反应完全后,用硫酸氢钠中和剩余氢氧化钾,以避免甲酯皂化。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3.1 试剂3.1.1 盐酸(HC l)。3.1.2 氨水(NH3H2O)。3.1.3 焦性没食子酸(C6H6O3)。3.1.4 乙醚(C4H1 0O)。3.1.5 石油醚:沸程3 06 0。3.1.6 乙醇(C2H6O)(9 5%)。3.1.7 甲醇(CH3OH):色谱纯。3.1.8 氢氧化钠(N a OH)。3.1.9 正庚烷CH3(CH2)5CH3:色谱纯。3.1.1 0 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浓度为1 5%。3.1.1 1 无水硫酸钠(N a2S O4)。3.1.1 2 氯化钠(N a C l)。G B5 0 0 9.1 6 82 0 1 62 3.1.1 3 异辛烷(CH3)2CHCH2C(CH3)3:色谱纯。3.1.1 4 硫酸氢钠(N a H S O4)。3.1.1 5 氢氧化钾(KOH)。3.2 试剂配制3.2.1 盐酸溶液(8.3m o l/L):量取2 5 0m L盐酸,用1 1 0m L水稀释,混匀,室温下可放置2个月。3.2.2 乙醚-石油醚混合液(1+1):取等体积的乙醚和石油醚,混匀备用。3.2.3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2%):取2g氢氧化钠溶解在1 0 0m L甲醇中,混匀。3.2.4 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3 6 0g氯化钠溶解于1.0L水中,搅拌溶解,澄清备用。3.2.5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 o l/L):将1 3.1g氢氧化钾溶于1 0 0m L无水甲醇中,可轻微加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澄清溶液。3.3 标准品3.3.1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C3 6H6 8O6,C A S号:1 3 5 5 2-8 0-2)。3.3.2 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品。3.3.3 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品:见附录A。3.4 标准溶液配制3.4.1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5.0 0m g/m L):准确称取2.5g(精确至0.1m g)十一碳酸甘油三酯至烧杯中,加入甲醇溶解,移入5 0 0m L容量瓶后用甲醇定容,在冰箱中冷藏可保存1个月。3.4.2 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取出适量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移至到1 0m 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稀释定容,贮存于-1 0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3.4.3 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将单个脂肪酸甲酯分别从安瓿瓶中取出转移到1 0m 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冲洗安瓿瓶,再用正庚烷定容,分别得到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单标溶液,贮存于-1 0 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4 仪器设备4.1 匀浆机或实验室用组织粉碎机或研磨机。4.2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 I D)。4.3 毛细管色谱柱:聚二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1 0 0m,内径0.2 5mm,膜厚0.2m。4.4 恒温水浴:控温范围4 01 0 0,控温1。4.5 分析天平:感量0.1m g。4.6 旋转蒸发仪。5 分析步骤5.1 试样的制备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试样污染。固体或半固体试样使用组织粉碎机或研磨机粉碎,液体试样用匀浆机打成匀浆于-1 8以下冷冻保存,分析用时将其解冻后使用。G B5 0 0 9.1 6 82 0 1 63 5.2 试样前处理5.2.1 水解-提取法5.2.1.1 试样的称取称取均匀试样0.1g1 0g(精确至0.1m g,约含脂肪1 0 0m g2 0 0m g)移入到2 5 0m L平底烧瓶中,准确加入2.0m L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加入约1 0 0m g焦性没食子酸,加入几粒沸石,再加入2m L9 5%乙醇和4m L水,混匀。根据试样的类别选取相应的水解方法,乳制品采用碱水解法;乳酪采用酸碱水解法;动植物油脂直接进行步骤5.2.1.4;其余食品采用酸水解法。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内标,对于组分不确定的试样,第一次检测时不应加内标物。观察在内标物峰位置处是否有干扰峰出现,如果存在,可依次选择十三碳酸甘油三酯或十九碳酸甘油三酯或二十三碳酸甘油三酯作为内标。5.2.1.2 试样的水解酸水解法:食品(除乳制品和乳酪):加入盐酸溶液1 0m L,混匀。将烧瓶放入7 08 0水浴中水解4 0m i n。每隔1 0m i 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入溶液中。水解完成后,取出烧瓶冷却至室温。碱水解法:乳制品(乳粉及液态乳等试样):加入氨水5m L,混匀。将烧瓶放入7 08 0水浴中水解2 0m i n。每5m i 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入溶液中。水解完成后,取出烧瓶冷却至室温。酸碱水解法:乳酪:加入氨水5m L,混匀。将烧瓶放入7 0 8 0 水浴中水解2 0m i n。每隔1 0m i 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入溶液中。接着加入盐酸1 0 m L,继续水解2 0m i n,每1 0m i 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入溶液中。水解完成后,取出烧瓶冷却至室温。5.2.1.3 脂肪提取水解后的试样,加入1 0m L9 5%乙醇,混匀。将烧瓶中的水解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5 0m L乙醚石油醚混合液冲洗烧瓶和塞子,冲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盖。振摇5m i n,静置1 0m i n。将醚层提取液收集到2 5 0m L烧瓶中。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提取水解液3次,最后用乙醚石油醚混合液冲洗分液漏斗,并收集到2 5 0m L烧瓶中。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残留物为脂肪提取物。5.2.1.4 脂肪的皂化和脂肪酸的甲酯化在脂肪提取物中加入2%氢氧化钠甲醇溶液8m L,连接回流冷凝器,8 01水浴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从回流冷凝器上端加入7m L1 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在8 0 1 水浴中继续回流2m i 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凝器。停止加热,从水浴上取下烧瓶,迅速冷却至室温。准确加入1 0m L3 0m L正庚烷,振摇2m i n,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大约5m L,至2 5m L试管中,加入大约3g 5g无水硫酸钠,振摇1m i n,静置5m i n,吸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待测定。5.2.2 酯交换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5.2.2.1 试样称取称取试样6 0.0m g至具塞试管中,精确至0.1m g,准确加入2.0m L内标溶液。G B5 0 0 9.1 6 82 0 1 64 5.2.2.2 甲酯制备加入4m L异辛烷溶解试样,必要时可以微热使试样溶解后加入2 0 0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盖上玻璃塞猛烈振摇3 0s后静置至澄清。加入约1g硫酸氢钠,猛烈振摇,中和氢氧化钾。待盐沉淀后,将上层溶液移至上机瓶中,待测。5.3 测定5.3.1 色谱参考条件取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和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对色谱峰进行定性。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气相色谱图,见附录B。a)毛细管色谱柱:聚二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1 0 0m,内径0.2 5mm,膜厚0.2m。b)进样器温度:2 7 0。c)检测器温度:2 8 0。d)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 0 0,持续1 3m i n;1 0 01 8 0,升温速率1 0/m i n,保持6m i n;1 8 02 0 0,升温速率1/m i n,保持2 0m i n;2 0 02 3 0,升温速率4/m i n,保持1 0.5m i n。e)载气:氮气。f)分流比:1 0 01。g)进样体积:1.0L。h)检测条件应满足理论塔板数(n)至少20 0 0/m,分离度(R)至少1.2 5。5.3.2 试样测定5.3.2.1 试样溶液的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将脂肪酸标准测定液及试样测定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以色谱峰峰面积定量。6 分析结果的表述6.1 试样中单个脂肪酸甲酯含量试样中单个脂肪酸甲酯含量按式(1)计算:Xi=FiAiAC 1 1C 1 1VC 1 11.0 0 67m1 0 0(1)式中:Xi 试样中脂肪酸甲酯i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 0 0g);Fi 脂肪酸甲酯i的响应因子;Ai 试样中脂肪酸甲酯i的峰面积;AC 1 1 试样中加入的内标物十一碳酸甲酯峰面积;C 1 1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 g/m L);VC 1 1 试样中加入十一碳酸甘油三酯体积,单位为毫升(m L);1.0 0 67 十一碳酸甘油三酯转化成十一碳酸甲酯的转换系数;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 g);1 0 0 将含量转换为每1 0 0g试样中含量的系数。G B5 0 0 9.1 6 82 0 1 65 脂肪酸甲酯i的响应因子Fi按式(2)计算:Fi=S iA1 1AS i1 1(2)式中:Fi 脂肪酸甲酯i的响应因子;S i 混标中各脂肪酸甲酯i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 g/m L);A1 1 十一碳酸甲酯峰面积;AS i 脂肪酸甲酯i的峰面积;1 1 混标中十一碳酸甲酯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 g/m L)。6.2 试样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试样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按式(3)计算,试样中单饱和脂肪酸含量按式(4)计算:XS a t u r a t e dF a t=XS F Ai(3)XS F Ai=XF AMEiFF AMEi-F Ai(4)式中:XS a t u r a t e dF a t 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