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烟火
特殊
解放区
时期
大连
摊贩
治理
城市“烟火气”:“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摊贩治理 刘 东内容提要“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市场管理处于极端混乱的状态,街头摊贩数量急剧增加。这一时期的大连城市摊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但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影响着战后大连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为此,大连市政府陆续通过整顿街道摊贩、设置街头摊亭、分类征收税金、动员摊贩转业等举措,有效地整顿了“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混乱的摊贩市场,较好地规范了经济秩序。“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摊贩治理工作,不仅保证了战后大连城市的社会安定和工商业的恢复发展,而且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后援保障,也为城市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特殊解放区”时期 摊贩治理 城市治理 大连近代中国,摊贩是活跃在城市底层的一个社会群体。城市地域的扩展为摊贩群体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摊贩的存在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在饮食、日用、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大众娱乐,生动彰显了近代中国城市街头生活的互动图景。“特殊解放区”初59本文系 2021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发展研究(1949 1957)”(项目号:21BZS016)的阶段性成果。从 1945 年 8 月 22 日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并对旅大地区实行军事管制,到 1949 年 10 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期间旅大地区的党组织处于半地下状态,国民党则以“自卫委员会”等名义进行活动,大连既不像解放区,也不算苏占区,既不是日占区,也非国统区,称为“特殊解放区”,大连这一历史时期也被称为“特殊解放区”时期。期,大连工厂、商行停业者众多,大量失业人员涌入街头从事摊贩行业,城市摊贩数量急剧增加,“当时大连市内有 1.2 万余户摊贩聚集街头”,城市市场管理处于极端混乱的状态,不仅严重影响了大连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也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为此,大连市政府从 1947 年至1949 年陆续采取整顿街道摊贩、设置街头摊亭、分类征收税金、动员摊贩转业等措施,对城市摊贩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不仅规范了大连摊贩市场秩序,也改善了市容市貌,实现了大连战后经济较快恢复与发展。目前,学界关于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的研究关注点多集中于战后的政权建立、经济发展、战争支援以及中苏关系等领域,且多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宏观视角进行相关探讨,对其背后微观环境之变化的关注较少。“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摊贩治理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开展大连城市改造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关系战后大连社会稳定、市场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基础工作,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治理和改造城市的一次实践考验。本文以“特殊解放区”时期的大连城市摊贩问题为研究中心,通过梳理和探讨“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城市摊贩治理的背景、过程及其成效,进一步分析“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摊贩治理的特殊意义。一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摊贩治理的背景近代大连先后被俄国、日本殖民统治长达 47 年,饱经磨难。日本投降后,大连的殖民地经济很快崩溃,工厂、商店纷纷关闭,许多小商人、工人、市民和穷苦农民纷纷涌上街头转向摊贩经营,以求温饱。但是,由于一般摊商对民主政府推行的政策不了解,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因此造成“特殊解放区”建立之初大连市场管理极端混乱,市场上的摊贩经济畸形发展。69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大连市志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2004,第 413 页。相关研究有李秀芳 “光明中的阴影”:国民党军队在大连登陆的失败,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1 年第 1 期;周红 新中国成立初期旅大地区苏侨集体遣返问题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 年第 4 期;柳直 从 1948 年旅大货币改革看中共城市经济管理能力,史学月刊 2020 年第 5 期;肖瑜 试论中苏关系中的旅大问题(1945 1955),中共党史研究 2012 年第 10 期;韩大梅 苏联红军占领旅大与中共当地政权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年第 4 期;栾景河主编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等等。(一)大连“特殊解放区”建立之初的摊贩概况日据时期,大连的大小市场主要包括完整市场、露天市场、摊贩集中地和夜市等。虽然日据期间在大连也投资建立了一些企业,地方经济也有一定基础,但绝大多数属于为其侵略战争服务的军工企业,并为日本人所垄断。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上述各工厂便普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商行关闭者众多,大量工人、店员失业。于是许多失业人员为谋求生计,纷纷转向街头从事摊贩买卖,街头摊贩人数骤增,“一时竟达 1.2 万余人”,“其间各式各样的代理店也骤增到 813 家”。在“特殊解放区”建立之初,大连市政府为发展生产,活跃城乡物资交流和方便群众生活,便普遍恢复和建立了城市综合市场,大力发展集市贸易活动。随后,大连人民政府又发出布告,“号召商民进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另外,还办理发给 运搬执照 采办粮食执照 等”,对混乱的摊贩市场进行了简单的整理。1945 年 11 月,大连市政府还曾“对日本统治时期的部分市场设施进行整理和修缮”,重新开设了一些公立市场,但并未对市场上的摊贩进行系统整顿。1946 年大连市政府开始对市场摊贩进行初步登记与清理。截至当年 4月末,“大连市内原有商店呈请登记的有 1091 户,批准发照 511 户(其中,中国人252 户,日本人259 户);私营工厂登记者433 户,批准发照者295 户;原有 28 个露天市场摊床 4998 户,批准发照 1581 户;各业公会呈请登记者 15 户,批准 9 户;公司呈请登记者 7 户;各种营运车辆呈请登记者 2620 台,批准发照 2535 台;新开设商店呈请登记者 3324 户,批准发照2387 户(其中,中国人 1534 户,日本人 847 户,其他 6 户)。设在西岗、自由、新华、聚乐、中央、华民 6 个商场内的商店呈请登记者 484 户,批准发照 332 户”。在此期间,大连市政府对其中的摊贩市场进行了一系列69城市“烟火气”:“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摊贩治理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大连市志财政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第 108 页。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大连市志工商联志,大连出版社,2002,第 229 页。大连市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第 183 页。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 辽宁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第 57 页。大连市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第 183 页。的整理,主要是进行集中划片,固定经营,“共清理整顿市内公立市场 6处,有 486 家商店在公立市场内经营。同时,划定市内露天市场 28 处,有4998 户摊贩在场内经营”。通过划定摊贩的经营场所,大连摊贩市场的混乱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通过整理,“大连摊贩市场已达七十三个,相比日寇时期增加了四十个,且主要集中在天津街、火车站前、大连市场周围、大同街附近等人流密集的地段,摊贩数目约有八万八千四百五十余人”。但是,“数万人的摊贩群体,和近千家的投机性代理店,搅乱着城市的经济生活”。由于当时所采取的整理办法只能将妨碍交通要道的市场进行直接转移,如把天津街摊贩移至火车站前的广场等,并未能有效解决摊贩市场杂乱的分布状况,仍需要进行系统整顿。(二)大连“特殊解放区”建立之初摊贩的经营乱象影响工农业生产,阻滞经济发展。大连解放之初,百业待兴,但是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工业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不少工厂停产,大连当地 70000 多名工厂工人无工可做。许多大连当地工人要么选择返回关外老家,要么只能在大街上兜售从工厂和日侨人家偷来的东西,以赚取一些养家糊口的钱。因而,各种摊贩纷纷涌现街头,极大地影响了大连的市容市貌,同时也阻碍了大连城市工商业的良性发展。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不久大连市便有效地克服了国民党的封锁等困难,使当地的工商业得到了较快恢复与发展。据统计,1947 年初大连市开业的商店有 9630 家,开业的工厂有 1350 余家。但是,大连市很多区域仍存在大量摊贩经营。这些劳动力不仅不从事各种生产事业,反而增加很多消费,如不通过适当的整理减少其人数,必将对人民政府“增加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起到消极作用,背离“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工作方针,影响工农业生产,阻滞经济发展。趁势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大连解放之初,市内经营粮食的商贩89辽宁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第 13 页。生产的城市 大连访问记,人民日报 1949 年 7 月 31 日,第 2 版。旅大概述编辑委员会编印 旅大概述,1949,第 271 页。大连地方党史编辑室编 中共大连地方党史资料汇辑,1983,第 385 页。尚有 3000 多户,虽然“这些粮贩在当时为调剂市场余缺,方便市民的(原文如此 引者注)购买粮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国民党军队封锁大连造成粮食短缺之时,也有“一些不法粮商、粮贩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同时,很多商贩趁着大连复杂的形势,欺行霸市,投机倒把,哄抬物价,偷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也十分普遍。一些街道上的摊贩也经常胡乱要价,没有统一标准,还经常以次充好,拿品质低劣的东西冒充高端商品,欺骗广大民众。时常会出现同一个市场、同一段时间的同一件商品价格相差甚大的现象。“其中部分代理店没有固定业务范围和佣金标准,伺机进行黑市活动”,他们通过经营所谓的代理店,进行非法物质的交易,只靠电话牵线,不少货物倒手几次,虽然原主和买主彼此并不见面,价格却涨了几倍,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这些市场乱象对大连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从事人员复杂,影响社会治安。苏军进驻旅大地区之后,着手城市各处的军事布防,无暇顾及地方治安,以致社会秩序严重混乱。虽然大连市公安局也通过建立坊警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组织协助进行社会管理,但是由于这些组织管理和工作都无经验,因而有些工作不够协调,有的组织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1945 年 9 月 5 日至 9 月 22 日,仅大连市内被抢劫的就有粮厂、煤场、木材厂、酱油公司、青果会社、油脂会社、山林、仓库、码头、飞机场等 19 处和 24 家居民住户。”同时,由于城市各处的摊贩太多、太杂,市场混乱,小偷等时有出现,同时敌军特务、土匪也经常利用摊贩市场的杂乱场面或者伪装成市场摊贩,进行破坏活动。摊位阻塞道路,妨碍城市交通。由于工厂停工,商店市场关闭,大批失业人员为维持生计,便纷纷开始从事摊贩生意。由于缺少政府部门有效管理,一些摊贩便经常摆在城市的交通要道或者繁华街道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当时大连有大量失业的工人和店员“从事摊贩活动,到处板棚林立,99城市“烟火气”:“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摊贩治理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大连市志粮食志,大连出版社,1998,第 49 页。大连市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第 383 页。大连市志工商联志,第 229 页。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印 苏联红军在旅大,1995,第 7 页。阻碍交通”。由于很多摊贩沿街设立,极易聚集,且少有定制,多是东拉西扯,造成交通堵塞,行人和车辆经常通行困难,扰乱了大连的公共交通秩序。运营缺乏管理,污染公共卫生。大连解放初期,“由于正规商业没有及时恢复,行商、摊贩叫卖街头,自发形成早市、夜市”。有些摊贩在运营过程中,随处倒秽物、泼污水,使街道经常脏乱不堪,对公共卫生造成较大污染,还极易传染疾病。还有一些随着摊贩而逐渐发展的露天饮食铺子,尘土飞扬,极不卫生。(三)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摊贩治理的缘起解放之初的大连地区,中共党组织处于半地下状态,国民党、帮派、大汉奸等则以“自卫委员会”“维持会”等名义进行活动,实际上形成了一处治权空白区。随后不久,中共成立了人民政府,当时大连的“地方政权和主要经济部门(除苏方管理的中长铁路、大连港等外)都掌握在我党手中”。国民党在接收大连失败后,随即宣布暂停大连港的开放,人为地阻隔了大连与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大连地区的工业原料、粮食、燃料来源遭到切断,一大批工厂被迫停产,大连市有几万工人失业,数万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同时,由于粮食供应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