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源流》古籍版本考_白曜玮.pdf
下载文档

ID:2596358

大小:1.54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学源流 医学 源流 古籍 版本 白曜玮
年第 期医学源流古籍版本考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白曜玮 陈丽云 摘要:医学源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家传记专著,是由明代熊宗立广搜博引,在吸收前代医家传记资料基础上编撰而成。该书对已散佚的唐宋医家传记名医传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文献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实地调查,对该书现存版本和馆藏情况作了全面梳理,纠正了现有版本著录存在的部分错误,并对该书作者、内容源流及学术价值作了概括介绍。经考证,该书流传至今初刻本已经亡佚,国内外现仅存日本翻刻本。现存版本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日刻本体例完整,内容无缺漏,刊刻精美,较好复刻了原书的全貌,是现存较好的版本。关键词:医学源流 医家传记 版本考述 熊宗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编纂”()通信作者,:医学源流是明代熊宗立于明景泰元年(年)编撰的医家传记专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家传记专著。唐代以前医家传记史料相对稀少,多散见于各类史书、方书,且仅为单篇传记,如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代甘伯宗编撰名医传 卷,记录了唐代以前 名医家,比国外最早的医家传记专著古医源流()早 多年问世,但该书宋代以后即亡佚,仅在新唐书艺文志医书类、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等书目中有所记载。据中医文献学家范行准考证,名医传成书后多次更名,流传至宋代,由许慎斋据改名之名医录,撰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增补医家至五代,并附图、赞,可惜原书亦已亡佚。及至今日,除书目记载和宋代治平伤寒论序中有一小段引用之外,仅有熊宗立的医学源流保留了前面两书的部分内容,对医家传记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诸多刊本,现大多目录工具书对其书名、作者及版本信息的著录均有沿袭错误。如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医学源流,又名历代名医考原医图”,将本书与熊宗立的另一本书原医图(后更名为历代名医考)混为同一本书。版本信息也相互混杂,如所录“明景泰元年庚午(年)刻本”中的“明景泰元年庚午”,实为熊宗立作序时间,也被误作刊刻时间,等。因此,为进一步准确探究该书的版本及流传情况,以下对医学源流 的基本情况作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医学源流概况作者生平熊宗立,字道宗,号道轩,又号勿听子,建阳崇化里(今福建建阳书坊乡)人,明永乐、成化年间(年)著名的医家和刻书家。生于医学世家,熊宗立受家学影响,“袭祖父之医术,皆不计酬”(潭阳熊氏重修宗谱),亦颇有医名。除医中医文献杂志学之外,熊宗立又精于校勘、刊刻之学。其家族以刊刻医书为主的书坊“中和堂”“种德堂”,在明代刻书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熊宗立本人更是一生致力于医书的整理和刊刻,著述甚富。据统计,从正统二年(年)至成化十年(年)近 年间,熊宗立以“熊氏种德堂”“熊氏中和堂”“鳌峰熊宗立”等名号刻书达 多种,是福建刻书史上自编自刻书籍最多的人。熊宗立所刻医书,擅长运用“图要”与“俗解”,使医理浅近易学,力求“使初学之士,开卷披玩,便得见其意趣”,方便普通人自学入门,代表著作如新编名方类证医书大全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勿听子俗解脉诀八十一难经经络解俗解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原医图等。成书背景熊宗立所处地建阳为明代刻书业的中心,书籍资源丰富,且建阳地处沿海,与日本海上贸易频繁。因此,熊宗立所编刻医书大部分都东传日本,影响广泛,被日本医家多次翻刻重印。其中,名方类证医书大全(简称医书大全)卷传至日本,于大永八年(年)由日本妇科医生阿佐井野宗瑞翻刻,日本名医僧月舟为之作跋,是日本翻刻的首部中国医书,开启了日本翻刻中国医书之始。医学源流初成即载于熊宗立的医书大全卷首刊行,医书大全东传日本也是该书版本已知最早的流传方向之一。主要内容医学源流不分卷。不同版本结构有所差异,有的版本序跋俱有,有的无序无跋,开卷即正文,但整体内容结构基本一致。开卷首为吴高作“新编经方类证医书大全序”及“熊氏正统十一年序”,次为“医学源流”正文及“附遗”,卷末为熊宗立“景泰元年庚午”跋文。“医学源流”正文以朝代为序,汇集了自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始,至殷、周、秦汉、魏、吴、蜀、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后魏、后周、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有名的医家,包括如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孙思邈、朱彦修等共 位医家人物姓名、传记和赞文。其中,姓名、赞文、传文俱全的有 位医家,多数医家有姓名和传文,少数仅有姓名,传文内容主要包括医家生平事迹、学术传承、刊行著作等方面。学术思想和价值编纂态度严谨熊宗立精于校勘之学,因此对所编纂书籍及参考文献都进行过详细的校勘、考订和筛选。对年代、姓名错讹之处,如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中将唐代医家苏恭误编入南梁、范汪误为范注、孝崇作宗之类,结合掌握史料加以订正;对记载不详的医家及未得见的医家著作,于文末列“附遗”篇专门说明;对所引资料医说中的“朱有张子充善能诊味,知人生及生平贵贱,祸福凶吉,克应如神”记载,能理性鉴别,不予收录;对同为明代的医家,认为年代较近,资料不全,也不予著录。所有修订删节之处,熊宗立在跋文中皆有详细记述,可见其编纂之严谨。对医家流派研究有重要价值医之门户肇始于金元,金元既是中医学术争鸣的时代,也是学术流派形成的关键时期。医家理论诸如张洁古、李杲的脏腑辨证、脾胃学说,张子和的祛邪扶正汗吐下三法、王好古的伤寒内感阴证说、朱丹溪的相火论等,无不自成一派,互为辉映。而医家之间的传承关系是研究中医学术源流发展的重要线索,对此医学源流传文中也有精练的记述。如“李杲传”云:“李杲,字明之,自号东垣先生,洁古老人之门第也。”“王好古传”云:“王好古,宇进之,号海藏,东垣弟子也。”“罗天益传”云:“天益,号谦甫先生,东垣子弟也。”“朱彦修传”云:“朱彦修,元至正年间人,得东垣、海藏之传,医振南方,为一时名医之最重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本医学源流(简称上中医藏本)第 页以上寥寥几则传文,文辞简要,虽无繁琐考证,但清晰点明了张完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朱丹溪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对研究医家流派的发展脉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史料价值高“熊氏自跋”云:“唐甘伯宗撰历代名医,自三皇而迄于唐,会列成图”“宋许慎斋又录唐及五季、五代之人续次乎伯宗所作,名之曰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然穷其图,虽显名医之名,但无传文可考,未免不有年代差讹,姓名个别之患”“予不揣庸愚罔知,窃以前图详加校订,讹者正之,阙者增之,间尝讨寻史子百氏诸医方书,作为传意,以发乎行事之实。复以元人裨续于后”(上中医藏本第 页)。由上可知,医学源流内容是在宋代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一书的基础上,经详细校订、增补删减而成,并增续医家人物传记至元代。据统计,该书有关名医图历代名医图的直接引用达 多处,对已散佚的名医传及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文献内容的保存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医家传记,尤其是唐宋以前医家人物传记的重要史料。此外,熊宗立所处地建阳作为明 年第 期代刻书业的中心,可收集的资料相对更多,且其精于校勘,史料价值更高。原医图与医学源流原医图与医学源流在多部工具书中被混为同一本书,但原医图实际成书于明成化十二年(年),即医学源流刊行 年之后。该书主要内容为唐以前从伏羲到韦慈藏享有盛名的 名医家的传文、图赞。虽然两书中 名医家的传记、赞文内容均相同,但熊宗立跋文有明显差异。医学源流跋文在“倘或搜求不及,姑阙之矣”下仍有大段论述,而原医图跋文则以“或搜求不及,而姑缺之斯乃图绘相名,具载传文,余则惟具姓氏而己,名之曰原医图。倘要穷究其出处事实,则详究源流本传云”简略带过。又按熊宗立跋文自述,名医传及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最初都是有图的,而最初医学源流仅有传无图,可以推测原医图当是熊宗立时隔 年之后,为补无图医学源流之憾而作,重在增补 位历代名医图像。相较最初无图之医学源流,原医图图绘、传记、赞文俱全,其中所载名医图像承袭名医传,是自唐代迄今遗留下来最古老的名医画像,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现存版本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简称总目)所载,该书现存版本及馆藏情况如下:()明景泰元年庚午(年)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日本宽永九年壬申(年)刻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日本刻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本草蒙筌附本。医学源流初成载于医书大全卷首刊行,明成化三年(年)由熊宗立种德堂刊刻出版,这也是医学源流最早的一个版本,总目未收录,当为遗漏。此外,通过数据库找到了另外两种日刻版本:一种日本刻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另一种日本刻本有 本,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以下对各个版本的实际情况一一介绍。医书大全附本现今目录书对医书大全的版本著录存在错误之处。经牛亚华考证,以现存日刻本卷尾新增的日本医家幻云寿柱的跋文及“辨误”独有的 处校改记录作为依据,实际对比后发现,总目所载三个医书大全的版本,皆属于同一日刻本,并非明初刻本。其中,附有医学源流的医书大全刻本分别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藏书馆。但两者稍有不同,前者将医学源流附在卷首,后者附在卷后,当为装订差异。此外,通过数据库查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国立大学图书馆现存名方类证医书大全的一种残卷和日本大永八年的翻刻本,但这两种版本均无医学源流附本。总目所载版本总目对上海图书馆藏本(简称上图藏本)医学源流著录为“明景泰元年庚午(年)刻本”,然该书单行本流传最早也当在医书大全刊行之后,即“明景泰元年庚午”实为熊宗立作序时间,被误作了刊刻时间。经实际考察,上图藏本从纸质、刊刻风格等方面综合判断也不似明初刻本,疑为日本翻刻本。此外,在宋代医家“掌禹锡”传文下有“大明极宋部戟刘禹锡刘唐人也,恐字误欤,今该刘作掌,盖掌禹锡宋人也”(上图藏本医学源流第 页)一句注释,该句字体刊刻风格与全文字体迥异。且明人自编刻书不会在书中自称“大明”,只有朝鲜、日本古书中会称明朝为“大明”,由此可以判断上图藏本并非原刻本。随后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该版本与上中医藏本行款版式、刊刻字体极其相似,以下一并介绍。上中医藏本,书高 ,外封题“医学源流(全)”,左右双边,双鱼尾,黑口,版心题“源流”。首页为吴氏序,序首有一枚“堀井藏书”图章,序末有吴氏阴刻“癸丑进士”、阳刻“吴氏尚志”“参政之章”处刻章。次为熊宗立“正统十一年”自序,序末有熊宗立阳刻“熊立”、阴刻“鳌峰”“道轩”处刻章。卷首题“医学源流”,全文有日文片假名注释和朱色批注,多页框上皆有繁体眉批,批注亦有日文注释,卷末为熊宗立“景泰新元庚午岁”跋文。相较于上中医藏本,上图藏本书高 ,封面无书名,无吴氏、熊氏的两篇序文,开卷即“医学源流”正文,正文首页有卷末熊宗立跋文,全书无任何批注。除此之外,两者行款格式、刊刻字体风格、印章等均完全相同。由此可以判断,上述两个版本当属同一日刻本。总目所载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的“日本宽永九年壬申(年)刻本”,据调研,实际为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之“明崇祯元年戊辰(年)金陵刘孔敦万卷楼刻本”,该书所附“历代名医考及药图”即熊宗立原医图一书,而非医学源流。中医文献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藏仅有日本京都万物喜兵卫刊行的日刻本,具体信息不详,并无总目著录的另一日刻本。此外,总目所载“本草蒙筌附本”著录有误,实际内容为原医图,并非医学源流。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本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有 本。其中一个藏本,书高 ,外封题“医学源流”,内封有日文批注及“西村正卫图书”刻章。四周双边,双花鱼尾对尾,版心书名“源流”。首页为吴高序,次为熊宗立自序,卷首题“医学源流”,全书有朱书标记及日文片假名注释,多页框上有繁体眉批,卷后有熊宗立跋文,卷末题“宽永九年壬辰孟春良月”,并有“西村正卫图书”刻章。另一个藏本,书高 ,外封题“新刊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一”,四周双边,双花鱼尾对尾,版心题“源流”。卷首为“吴序”,并有一枚印章刻“明治四十五年(年)五月”,次为熊宗立自序,再次为“医学源流”正文。全书无朱批,全文有日文片假名注释,框上有眉批,卷末为熊宗立跋文,题“宽永九年壬辰(年)孟春良月”及“相活宋”名字刻印。上述两版本行款格式、内容及结构均相同,当为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