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_薄宏涛.pdf
下载文档

ID:2596303

大小:1.37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更新 价值 创造 薄宏涛
6 学术沙龙 ACADEMIC SALON(扫描二维码观看完整发言视频)主办:当代建筑编辑部 时间:2023年2月25日 地点:筑境设计(上海)主持人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嘉宾(按发言顺序排列)张 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韩冬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曾 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张鹏举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庄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斌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客座教授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THE VALUE CREATION OF URBAN RENEWAL张杰薄宏涛韩冬青胡越张鹏举曾群庄慎张斌CA 2023/06 当代建筑 7薄宏涛:很荣幸邀请到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期“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专刊的沙龙活动。我作为本次沙龙的主持人,想与各位老师探讨在当下城市更新中我们面对的一些更新内容及问题。城市更新最早面对的对象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如历史街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等,它们的更新进程都是从重要、专项、特殊向普通、一般、大众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城市更新项目的类型。我们想探究这些项目的空间形态和产业文化,究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抑或是产生了哪些更深远的影响?今天请诸位老师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碰撞出一些关于“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的崭新理解。谈到中国的城市产业更新,尤其是一些历史片区重塑城市空间价值的项目,势必会谈到“陶溪川”这个品牌。在过往的十几年中,“陶溪川 CHINA坊”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以下简称“陶溪川”)使景德镇这个逐渐衰败的瓷都重塑了它的城市规划。陶溪川的产业格局从“1.0版”“2.0版”升级为“3.0版”,已经完整地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空间“IP”和城市“IP”,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不仅重新焕发瓷都的魅力,还吸引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艺术家和媒体工作者。这样的“IP”呈现了非常好的聚集效应,同时陶溪川品牌的驱动力,为周围及关联的城市复兴注入了崭新的动力。首先,有请张杰老师发言。张杰:在做陶溪川项目初期,我们对有些东西是确定的,对有些东西是不确定的,经历了项目“生长变化”的过程。确定的方面:第一,我们清楚什么样的环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式,如何做才会让城市苏醒;第二,我们清楚如何改造这些破旧的工厂才能使其对市场及文化的回应更有持久性。不确定的方面:第一,2012年景德镇的城市秩序比较差,只有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才能确定环境经过改造后是否会形成文化遗产的感召力;第二,我们缺少营造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氛围的信心。所以,开始时我们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陶溪川的产权归属于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文旅”)。陶溪川的一部分工厂在关闭后租给了不同的私人业主,因此需要将产权收回并进行整合,再统一由平台处理。这么多老工厂更新后给谁用,老工厂中大量的厂房应导入什么样的功能,是设计之初亟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因此,确定引入何种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与人群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说实话,尽管我们做的很多项目最终都成了旅游场所,但我一直与旅游业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开始做景德镇规划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以业态人群为主,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目标。最后锁定了“景漂”人群为业态人群,再结合现有的资源和环境,设计了陶瓷博物馆、美术馆。设计一个尺度宜人、界面易于交互的环境很重要。当时在设计陶瓷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时候,我们明确要把建筑与环境的界面改成店面形式,在陶瓷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两边都安排了商业。原有厂房一般都是高墙落地,没有太多的门窗与外界道路相呼应,因此我们想要把它们变成街区,就必须把硬墙变成可交互的界面,如将仓库的东、西立面变成廊,将原有工厂的道路变成城市的街道。“景漂”们来到这里工作,可以带动其他业态的发展,如住宿等。为此,我们还做了陶公寓的策划。我认为,建设一个支持年轻人长期居住的、廉价的公寓,可以稳定当地人才的就业与发展。陶溪川项目设计收尾的时候,陶文旅也陆续将陶机厂出租的车间收了回来,这些老房子面积共计4万多平方米。我认为当时的陶瓷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建议引入相似的艺术业态。我了解到玻璃和陶瓷是“姊妹”艺术,都是用火烧制而成,可参与性高。所以,我和陶文旅领导刘子力先生商量后,决定以玻璃艺术为主,再营造一个新的艺术社群。随后,陶文旅又请人策划了包括金属、木材、塑料等媒介的艺术作坊等。同时,我们在陶机厂的保留设计中,尝试多种功能空间的再利用方式,除了博物馆、美术馆之外,还引入办公、体育等功能空间。这样就形成了现在陶溪川一期和陶公寓二期的混杂的业态。它们不仅很好地带动了经济发展,还扩大了城市艺术和文化的价值品牌影响力。同时,整个街区是对外开放的,每个地方都成为人们可以遛弯、休闲的好去处。另外,从塑造艺术产业社区的角度来看,这里提供了不同薪资待遇的工作机会,参与的人群多种多样,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就业网络。从原来传统的陶瓷业态向关联的艺术业态拓展,从艺术街区向多维度、多产业的社区扩展,整个过程是渐进式的,但是没有设定的时间、路径,因为一开始的一期、二期受制于产权。我们之所以选择一期的范围是因为一期的产权比较明晰,周边道路规划比较明确,而选择其他地方则不会这么顺利。而且我们要做混合功能的信念非常明确,但具体混合到什么程度,能引来什么样的人,是不明确的。这是一个方向明确、逐渐尝试的过程。我们做了很多量化的研究,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可以帮助业主进行决策。温哥华的一位总规划师曾说,温哥华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规定,在老城里不许做大型购物中心,所以温哥华的老城区里没有购物中心。我们在陶溪川项目中也没有设计大型商业,因为我认为大型商业会毁坏城市,这也是我的一个信念,所以我们做的都是小型商业。陶瓷博物馆和美术馆两边都是开放的,我们没有把它做成一个硬壳,而是将功能最大限度地外显到城市可被人感知的界面上。薄宏涛:在陶溪川街巷里,有很多惊喜呈现在街区的不同角落。刚才张杰老师谈到了很多中间进阶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关于背后机制建立的问题。在南京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实践(以下本次沙龙关注物理空间、产业更新、创意文化带动的系统性城市价值回归与提升,并关联政策、技术策略、实施路径、典型实践案例。当代建筑诚邀多位学者、建筑师集聚一堂,结合他们最新的研究与实践,围绕“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主题自由发言并讨论,以引发业界对城市更新的关注。8 学术沙龙 ACADEMIC SALON简称“小西湖街区”)项目里,韩冬青老师谈到该项目的一个核心成功点来自自主更新机制的建立,这是国内老旧历史街区更新的一个典型范式。接下来,请韩老师分享这种机制的创立及其推动城市更新的一系列故事。韩冬青:关于小西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建设问题,我将了解的内容向大家做汇报。该项目是由南京市秦淮区历史文化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历保集团”)开发的,历保集团是南京市秦淮区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关于这个项目,我从三个方面和各位进行交流。第一个是该项目中的文物建筑。文物建筑资产归国家所有,由历保集团负责修缮,并发挥其功能,探索活化利用的有效方式。第二个是街巷结构的保护和公共空间的再创造。沿着这些公共空间,有一部分小的服务设施,它们的运行机制不是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按服务半径、社区等级画半径,找一块地将它们放在其中。我们沿着街道探寻有哪些空间资源可以被释放出来,为将来的公共服务提供空间。历保集团对外发布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空间资源信息(组织招商活动、发布会、交流会等),让企业、商家知道哪些空间可以被使用。房屋的产权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比较灵活,不管房屋产权归属于谁,只要产权方愿意让出来,租赁、销售都可以。如果产权方暂时不愿意,就暂时不做。大部分的方式是通过历保集团和商家、产权人共享房产带来的一些增值,如房屋租金的分配等,叫作“微利共享”。第三个是私房更新。工作过程中,政府根据安全等级将危房改造划定了几个不同的等级。对鉴定为比较严重的危房改造,政府承担60%的费用,居民自己承担40%的费用。根据政策,居民可以自主更新危房。规划的条文明确了自主更新需要的程序、条件,以及必须遵守的规则等。更新建设按规则,既可以找人做,也可以委托历保集团来做。不同危房更新改造的管理程序是一样的,只是政府与居民各自承担费用的比例不同。按照这种方式去处理这些私房,改建的时间、方式等都是居民自己决定。一开始我们认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经费,后来发现最麻烦的是很多老社区的产权太复杂了,有的产权涉及三代人,想要把全部产权人凑齐来商量改造的事,变成了一件很难操作的事儿,而政府不能介入家庭内部事务。总之,根据产权的所属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就是想让大家共同参与完成这些改造工作。小西湖街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是去场地调研后即可画图,因此怎么去实现规划目标成为最大的问题。最终,规划设计变成了一个协调整个空间改造进程的工具,从而促进城市更新的完成。因为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设计的前期阶段并没有明确、先验的任务书,重要的是把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厘清。我们将一些建议和想法落实到图纸上,但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还会有不同版本的设计图。每个项目都会有很多版本,工作量很大。小西湖街区的改造是在探索工作的方法,所以大家都比较努力且感兴趣。如果设计企业按照既有的行业经验和规则去做,是无法完成的。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的叶斌局长就曾说:“完成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需要讨论对于设计资源的投入怎么才能是持续有效的。”设计不能按常规套路进行,给居民看图,就得给他们看容易理解的图。例如:我们认为用SketchUp软件绘制的设计图是立体的、直观的,但对于业主来说,他们看到的则是满屏钉在一起的各种线,看不懂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城市更新的价值是多元的、立体的,我们对不同项目的性质及价值认知非常重要,不能只从专业角度出发,凭自己的经验和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这些价值认知去设计。我们所遇到的每一类项目,都会在过程中发现它新的价值,而且不同角色的价值观都值得被尊重。我们有时候会比较重视一方面,而忽略另外一方面,或者感觉有的价值是不值得被珍惜的。事实上,只有把不同角度、不同人的价值理念聚在一起,并通过我们的工作去解决,才会对城市更新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些不同的想法和期待都是非常值得被认真理解的。薄宏涛:每一个城市更新项目都需要伴随式的、参与式的设计。刚才两个经典的城市更新案例,在更新之初,它们原始地貌的情况还是很出色的。这些年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如何通过设计者的力量去重新盘活它们的价值,并在文化价值方面为社会带来一种更大的推动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接下来,请胡越老师谈谈他的一系列城市更新实践。胡越:听了前面两位大师的发言,我认为他们提到了城市更新的根本性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对原住户的了解。城市更新项目和新建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即城市更新项目所在地的住户和产业已经存在。在这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及产业的价值,是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真正实现价值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谈到价值提升,我想用一个项目作为引子,即2005年我参与的上海市青浦区体育馆、训练馆改造实践项目(图1图3)。当时我们接到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建筑立面,因为建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在审美趣味上与现在相差甚远;二是更新原来的建筑(体育馆、训练馆)内部。当时资金短缺,并且原体育馆是在室外篮球场基础上逐渐改建而成的,没有技术图纸,因此改造在结构安全性上存在一定风险。此外,建筑本身也存在缺陷。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想在建筑的外侧单独做个外墙将建筑覆盖起来。2008年,我们携上海市青浦区体育馆、训练馆改造项目参加世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