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地方性生产——基于豫园的历史文化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2596184

大小:2.29MB

页数:1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意象 形成 地方性 生产 基于 豫园 历史文化 分析
城市景观与文化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地方性生产 基于豫园的历史文化分析陈 阳内容提要 豫园在近现代上海的城市发展史中历经了私家园林、公园、旅游景点的角色转变。对豫园的历史文化考察,揭示出豫园“成长”为上海意象与其在不同语境和不同力量作用下的地方性生产有关。其一,物质性和视觉性的地方性生产,即作为历史建筑以鲜明的观瞻性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豫园中独特的“湖亭桥”结构作为视觉装置成为人群会集的地方。其二,作为交往空间的地方性经验的生产。豫园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因人群及其行为的差异性成为当时的“公众游览场”,也因为地方性经验的汇集生产出人们对豫园的地方性感知和记忆。其三,城市中各方力量的交织和角逐推动豫园形成城市的向心力,使豫园生产出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和角色。总之,豫园因其地方性生产形塑了杂糅传统与现代的多元意义,因意涵的混杂性成为“稳定”的上海意象。关键词 豫园 城市意象 地方性 视觉性 交往空间引言晚清进士李瑞清,自号梅花盦主,20 世纪初曾寓居上海,他不仅精通091本文系上海哲学社科青年课题“现代性视野下的摄影与上海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5EXW001)成果。诗书画,还“恣意图史”,遂以图文解说的方式遴选出“申江胜景”,豫园作为继徐家花园、张园、愚园、也是园之后第五个“登场”的申江胜景,被突出描绘的是“豫园湖心亭”。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宣传片用三秒钟展现了豫园景观,镜头聚焦豫园湖心亭;2018 年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之“大美”篇,在一分半的时间里聚焦豫园三秒钟,取景点亦是湖心亭。豫园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是上海现存古典园林的五处胜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通常被视为私人场所,有研究认为中国园林是存在于公共世界却又不受公共领域干涉的特殊空间,它与外部世界存在物质的或精神的互动。对豫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物质性,即豫园作为建筑空间的特殊性。从建筑学角度看,豫园的造园艺术特色在于山环水绕,“建筑物穿插于山水之间”;从空间性角度看,城隍庙和豫园相互关联的城市空间结构,使豫园具备世俗化和商业化的特征;从旅游学角度看,作为旅游景点的豫园常被纳入评估和规划的范畴,从而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体验。其二,象征性,即豫园被编织进不同叙事中的意义赋予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中西比较视野中,中国园林的西方叙事常常被注入西方的自然观和意识形态。在本土语境中,豫园被视为中国士人“大隐隐于市”的象征物,它以“溪谷山林入城市”的方式成为闹市中的景观。豫园的变迁反映了上海城市的发展,豫园被视为老上海的象征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上海的传统特色,建议去旧城里的豫园,在那里,191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地方性生产刘绍唐主编 民国人物小传 第 6 册,三联书店,2015,第 113 页。梅花盦主:申江胜景图说 卷下,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 第 4 辑第 78卷,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0 年影印本,第 6 页。梅占奎:上海建筑秀,学林出版社,2009,第 346 350 页。美 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文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 1 6 页。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 601 页。张晓春:老上海县城的庙园节场 城隍庙豫园地段的仪式与场景分析,杨鸿勋主编营造 第 3 辑(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刘安宁:江南古典园林声景的评价与优化 以上海豫园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9。美 吴欣主编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三联书店,2015。余志超:细说中国园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第 92 100 页。上海 19 世纪以前的古老历史依然活灵活现”,由此豫园与“旧”和“传统”画上了等号,通常成为“现代”的对照物。既有的研究无法解答豫园在不同时空中作为上海意象的“稳定性”特征的原因。如果说百年前的豫园胜景是个人心中的上海意象,百年后的宣传聚焦是官方眼中的上海意象,那么作为上海意象的豫园在百年间经历了哪些变化?为何湖心亭成为豫园的视觉焦点?倘若将豫园视为凯文林奇(KevinLynch)所说的“公众意象”,即“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那么在不同时空语境下豫园以何种方式成为公众意象?公众意象是“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林奇的表述点明了构成和考察意象的三要素:物质性、文化性和经验性。即城市意象要由一定的物质实体构成,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人们所感知和体验。如果从这三方面考察豫园如何被编织进不同语境的城市空间和文化脉络中,豫园的地方性生产是一个重要维度。“地方”(place)是文化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包含地理性、物质性的一面,还包括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面。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蒂姆克雷斯韦尔(Tim Cresswell)将地方看作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地方被定义为“有意义的场所”(a mean-ingful location),可从地理位置(location)、空间场所(locale)、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三方面加以理解。其中地理位置强调地图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属性;空间场所指人们居于其间发生社会关系的物质性场所,关注场所的社会性和社会性的场所;地方感强调人们对地方的情感依赖。地方具有生产性,在不同的时空和历史文化中生产出地方性。本文试图探究豫园作为上海城市空间格局中具有特定地理方位的建筑空间和场所,在时空脉络中如何形塑人们的社会交往、地方经验、地方感,并如何在各方力量的作用下被编织进城市社会发展脉络中,成为“有意义”的城市意象。291日 中村苏人:江南庭园: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刘彤彤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第 188 页。美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第 5 页。Tim Cresswell,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4,p.7.一生产“可读性”的地方:豫园的视觉凸显沿湖一望水迢迢,步向红栏九曲桥。屋角纵横林木盛,豫园风景胜前朝。湖心亭子即蓬莱,风起荷香馥郁来。欲觅仙瀛何处是,此间尽可小徘徊。豫园始建于 1559 年,建园者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辞官回上海故里后凿池建林,费时累计 30 余年,于 1590 年建成。建成后豫园占地 70 余亩,以规模之宏、奇石之多被冠以“东南名园之冠”“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潘氏建园冠以“豫”字,取“愉悦老亲”之义。潘氏家道中落后,豫园几易其手,历经战乱毁损,几经修整,至康乾年间形成了“豫园(西园)内园(东园)”的格局。豫园位于城隍庙西北部,彼时以“西园”为名,“先庙寝之左有东园,故以 西 名之”。据时人记载,“沪上花园向以邑庙东、西园为最池心建亭,左右翼以石桥,名曰九曲桥”。可见当时的沪上花园,以豫园为最;豫园之景,以湖心亭九曲桥为最。(一)作为视觉焦点和视觉装置的“湖亭桥”19 世纪后半叶,作为豫园组成部分的“荷花池湖心亭九曲桥”被视为豫园的代表性景观被文字和图像反复描述和再现。湖心亭在潘氏建园时名为凫佚亭,豫园记 述之曰:“池心有岛横峙,有亭曰 凫佚。”1855 年豫园在布业商人集资重建的基础上始在湖心亭开设茶楼,初名“也是轩”,继名“宛在轩”,后又恢复“湖心亭”旧名。湖心亭是砖木结构建筑,其特色在于有 28 个角,区别于普通亭子之四角,“与正统的中国传391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地方性生产上海园林志编纂委员会编 上海园林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 617 618 页。参见 上海园林志,第 85 87 页。池志澂:沪游梦影,胡珠生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 161 页。潘允端:豫园记,陈从周、蒋启霆选编 园综(下),赵厚均校订、注释,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第 1 页。统建筑不同,这座建筑并不受任何法式的约束”;亭内“屋脊牙檐,梁栋门窗均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及花鸟草木,还有砖刻和绘画”。九曲桥是抵达湖心亭的唯一通道,“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来游者必须行经此桥,弯弯曲曲,平添游兴”。“荷花池湖心亭九曲桥”成为豫园的视觉焦点,离不开其建筑构造的物质性和视觉性。在当时的图像中,湖心亭的繁复亭角和九曲桥的曲折回廊成为重点展现的对象。英国人麦克法兰(W.Macfarlane)1880 年旅沪时记载了游览豫园的见闻:“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老茶馆和它的人工湖。通过一条长长的九曲桥可以到达茶馆这个茶馆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但规模很小,面积不大,只有两层高,有一个经过装饰的屋顶。”如果将“湖亭桥”看作建筑组件,居于中心位置的湖心亭则具有统摄作用,在游者、行者的空间移动中成为不断逼近的视觉焦点。湖心亭构成了一个视觉装置,湖心亭好比眼睛或镜头,登亭览胜其“所现之景”乃“静观万类”。“静观万类”出自康熙为西湖湖心亭所题匾额,点明了作为类别的湖心亭观看理念的相似性。以湖心亭为视觉中心,得以据一点而遍览全景,这种环形式的全景观,使湖心亭变成一个敞视的视觉装置。图画日报 介绍沪上建筑时强调湖心亭之于豫园的意义:“实以是亭为中心点,是以登临之人尤众,亭中有额曰人境,壶天楼上有联曰:一亭明月清风,在水上如在天上;四面峰回路转,是西湖或是南湖。系昔时旧有,屡经髹漆者,盖豫园当日一切建筑,颓废者半,改易者亦半,惟此亭如鲁灵光之巍然独存,放古者不可不知也。”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桥相连、湖亭相映是常见的布景,如苏州狮子林、西园寺都有湖心亭和九曲桥。可以说,“湖心亭式的观看”以环形之敞视,集波影镜照之看,观寒暑朝夕之姿,生虚实相生之感,融物我、天地、虚实于一体,这种观看方式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491伍江编著 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 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第 10 页。薛顺生、娄承浩编著 上海老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第 48 页。上海园林志,第 639 页。蔡耕:茶熟香温二集,三联书店,2010,第 96 页。英 麦克法兰:上海租界及老城厢素描,王健译,三联书店,2017,第 65 页。璧:邑庙之湖心亭,图画日报 第 7 期,1909 年,第 2 页。(二)可读的多义性:湖心亭的中西审美“视差”豫园自上海开埠后声名就远播海外。胡道静有言:“若夫东方造园之奇,誉弥人间。上海故有豫园,一邑之秀,声闻所及,西徂白金汉宫。”梅花盦主不惜笔力记述西人慕名造访豫园时的啧叹,“泰西人亦慕其名,每逢星期时一行,为入方丈登蓬瀛,俗尘万斛廓清,一时啧啧心为倾”。在西人眼中,豫园之美在于中式建筑对其而言的异国情调。麦克法兰造访时不无夸张地设想,“这个由花草、树木、岩石、凉亭构成的安静的小园林如果能被移到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肯定会引起极大的注意,它堆叠起来的假山就可以击败锡德纳姆(Sydenham)的任何东西”。类似这样的描述见诸西班牙文学家伊本纳兹 20 世纪 20 年代游览湖心亭的游记:“亭前有桥,不作直行,因为这样简单的式样太不合中国的趣味。桥身曲折作多角形,行程增长,更多奇观。我们所欲参观的目的物,就是这座茶亭和曲折的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个著名的建筑,等于是我们心目中的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堂、华盛顿的白宫一样。”豫园在当时为西人所盛赞除了其造型具有异国情调,还在于它是西人“乱中取静”的好去处。豫园承袭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有别于市井风貌,符合西方的花园式审美,“在园林里面,你看不到包围它的肮脏的城市,我们都认为无论如何它是值得参观的”。相比之下,国人对豫园的审美则强调它的“画意美”,“轩窗四辟,在水中央。想见当时擅一园之胜。亭外小桥九曲,绕以疏阑,颇具画致”;“池中萍荇密布,绿油一碧,虽无荷蕖绰约之姿,而曲桥回环,亦掩映饶591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地方性生产胡道静文集序跋题记 学事杂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 151 页。梅花盦主:申江胜景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