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宋史·艺文志
宋史
艺文志
目录
文献
探究
张娅君
中医文献杂志文献研究宋史艺文志医籍目录文献探究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张娅君 孟永亮 摘要:宋史艺文志载书 部 卷。其中子部医书 部 卷,数量庞大,种类丰富,内容繁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医学文献情况及医学水平,对研究古代医书流变和医学知识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宋史 艺文志 医书 目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通信作者:宋史艺文志(简称宋志)子部载录医书书目 部 卷(实载 部 卷)。本文通过对比宋志与崇文总目文献通考玉海通志直斋书录解题 郡斋读书志等宋代目录学专著,从目录概况、目录内容、目录考证 个方面对宋志医籍目录进行文献探究。目录概况下文从书目数量、成书年代及编著特点 个方面对宋志子部所载医书进行概述。书目数量宋志子部载书 部 卷,且有详细分类:“子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释氏及神仙附),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农家类,八曰杂家类,九曰小说家类,十曰天文类,十一曰五行类,十二曰蓍龟类,十三曰历算类,十四曰兵书类,十五曰杂艺术类,十六曰类事类,十七曰医书类。”“医书类”部在宋志“子部”中占比约,数量位居第三,仅次于“五行类”和“道家类”。宋志载录医书数量庞大,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宋代皇帝颁布“医学文献的校定、编撰、刊行和传播”相关诏令达 条,编撰了太平圣惠方庆历善救方简要济众方等重要医学方书。先后建立“崇文院”“秘阁”“秘书省”“宣和殿”“太清楼”等藏书楼,藏书非前代所能及。此外,宋代还设立校正医书局,编校刊行了大量医书,如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等。在历代正史医书类书目载录中,宋志部数最多。可见,宋代政府对医学高度重视,从医书的收集、收藏、校刊及推广使用等方面大力普及医学知识,推进了“以医为仁,安民济世”的治国理念。成书年代宋志载录的 部医书,其成书年代上及上古,下至五代宋元。经考查,成书年代确切的有 部,不详者 部。其中,有确切成书年代的医书分布具体为:上古 部,周代 部,汉代 部,三国 部,晋代 部,南北朝 部,隋代 部,唐代 部,五代 部,宋代 部,金代 部。可见,宋志所载医书,仍以宋代刊印的医书为最多,有 部,占。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宋代之前书籍编刻困难,再加战火不断,流传十分不易;二是因为宋代政府重视医学,通过刊印医书来推广普及医学知识,体现了宋代“医乃仁术”的仁政思想。编著特点宋志医书类目录编排主要包括人名、书名、年第 期卷数 大要素,格式有以下 种。人名书名卷数。此类医书有 部。如徐裔脉诀 卷、赵业黄庭五脏论 卷。其中,有 部仅有姓氏而无名,如“徐氏脉经三卷”。此外,有 部标明了作者籍贯,即“西京巢氏水气论一卷”“汉东王先生小儿形证方三卷”。以“又”连接同作者书目。若两部书为同一作者所撰,且前后排列,以“又”连接。文中出现 处以“又”连接现象。如第 部“韦宙独行方十二卷”与第 部“又玉壶备急方一卷”。但由于宋志体例不一,排序杂乱,有的即使为同一作者所著,却无“又”连接。如第 部“王叔和脉经十卷”与第 部“脉诀机要三卷”,而直斋书录解题云“脉诀机要 三卷,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此外,还有同一作者所撰不同著作排序相隔甚远。如第 部“孙思邈五脏旁通明鉴图一卷”与第 部“又针经一卷”相连,但与第 部“孙思邈千金方三十卷”、第 部“孙思邈芝草图三十卷”相隔甚远。书名卷数。此类医书有 部。如黄帝灵枢经 卷、耆婆脉经 卷等。由于成书仓促,宋志编排顺序混乱,无论是作者、成书年代,还是书目种类,整体上无一定规律可循。但在 部医书类书目中,前 部书目(除第 部)排列较为清晰,其编排顺序大致为医经类、脉经类、五脏类、针灸类、方书类、本草类。如第 部,依次为黄帝内经素问素问黄帝灵枢经黄帝针经黄帝灸经明堂黄帝九虚内经素问释音素问医疗诀,均是以“黄帝”命名的医经著作;第 部是以黄帝脉经起始的 部各家脉经著作,虽然第 部及第 部分别穿插了五脏荣卫论身经要集 部非脉经著作,但总体上以脉经著作为主;第 部是神农五脏论黄帝五脏论黄庭五脏经黄帝五脏六腑图等共 部五脏类著作。以上三种目录编排形式,前两种最为完整。不仅有利于医书的留存,也方便后世查阅整理。但也有部分撰者以“号”代名或仅留姓氏,使后人对撰者认识较局限和模糊。而第三种编排形式,缺少撰者姓名,给后世考证书籍信息增添了不少麻烦。目录内容宋志载录医书种类较多,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伤寒、医经、五脏、病源、本草、方书、脉经、针灸、临证、养生、兽医及其他共 类。经考查,有 部医书亡佚。通过考查目录内容,对了解宋代医学分科及医学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从书目分类和亡佚情况 个方面进行概述。书目分类宋志收录医书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具体为:伤寒类 部,医经类 部,五脏类 部,病源类 部,本草类 部,方书类 部,脉经类 部,针灸类 部,临证类 部,养生类 部,兽医类 部,其他类 部。其中,方书数量最多,且分布比较集中,如第 部、第 部,共 部均为各家方书。宋志所载医书以方书类数量最多,其次是临证类和本草类。说明了宋代社会重视医家实践,因证得方,按方施药祛病,体现了中医“经验医学”的本质;也说明了宋代验方的开放性,摒弃了宋之前秘方不传的现象;同时,还说明了宋代重视本草,普及本草知识。这是宋代政府推行普及医学知识之策略。亡佚情况宋志 载录医书数量庞大,但大部分已经散佚。经考查,在 部医书中,流传至今并可查阅的仅有 部;有部分散存,经整理有辑本者 部;亡佚者 部;情况不明确者 部。散佚书籍数量较多,但部分佚文可见于其他医书中。通过整理零散史料,对了解亡佚古医籍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通志艺文略中所说“名虽亡而实不亡”。如宋志第 部“孔志约唐本草二十卷”(又称新修本草),原书在宋代已亡佚,但其部分内容收录于第 部唐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医方类聚中也散录部分亡佚医书,如第 部“小儿药证一卷”、第 部“龙树眼论一卷”、第 部“食医心鉴二卷”、第 部“夏德懋卫生十全方十三卷”、第 部“川玉集一卷”、第 部“周应简要济众方五卷”均在医方类聚中有辑佚本且存于日本。目录考证关于宋志医书类之考证,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已有涉略。经考查,宋志“医书类”有 处错误。此外,宋志其他类书目中也有医籍载录,共 部。下文从撰者姓名、书名、卷数及其他 个方面对其中错误进行考证。撰者之误考宋志所载 部医书中,未提及撰者的共有中医文献杂志 部,有姓无名的 部。经考证,撰者姓名误字的为 部,如“张向容”应为“张尚容”,“李顿”应为“李頔”等;可考作者的为 部。举例如下。如第 部黄庭五脏六腑图 卷,崇文总目医书类三载“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女子胡愔撰”;医书类五又载“黄庭内景图一卷(锡鬯按:唐志、通志略、并作胡愔撰,考医书类三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亦胡愔所著,或是一书)。黄庭外景图一卷,胡愔撰”。由此可知,黄庭外景图黄庭内景图各 卷,均为胡愔所撰,而黄庭内景图疑为宋志第 部黄庭五脏六腑图。又如第 部普济方 卷,崇文总目医书类二载“普济方五卷,王守愚撰”;通志卷六十九亦载“普济方五卷,宋朝王守愚撰”,故普济方作者应为宋朝王守愚。另有第 部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 卷,崇文总目 医书类一载“徐氏指诀 一卷,徐裔撰。脉诀 二卷,徐裔撰”;通志卷六十九亦载“徐氏脉经诀三卷,徐裔撰”,故第 部中“徐氏”应为徐裔。书名之误考经考查,宋志有 部医书书名有误,其中,误字 部,脱字 部,颠倒 部。究其原因,可能为传抄错误或避讳字替换。如第 部医家要抄卷,崇文总目通志均作“医家要妙”,“妙”为“抄”之误写;第 部青乌子论 卷,而崇文总目通志 均作“青乌子风论 卷”,宋志 脱“风”字;第 部张文懿脏腑通玄赋 卷,通志中国医籍考均作“脏腑通元赋”,宋志避讳“元”作“玄”。卷数之误考由于宋志医书大多亡佚,其卷数几乎无从考证,但对比宋代其他目录专著,发现有 部医书之卷数有误。如宋志第 部应验方 卷,崇文总目通志均作“应验方一卷”。又如第 部食医心鉴 卷,崇文总目通志均作“食医心鉴三卷”。其他考证在宋志其他类书目中,有与“医书类”重复书目。如“传记类”中“甘伯宗名医传七卷”与“医书类”第 部“甘伯宗历代名医录七卷”为同一书;“道家类”“胡愔黄庭内景图一卷”与“医书类”第 部“黄庭五脏六腑图一卷”相重复。此外,宋志其他类书目中也有载录医学类书目,如“道家类”“法家类”“艺术类”均有关于五脏、养生及兽医相关书籍。经整理,共有 部。如“老子黄庭内视图一卷”“抱朴子养生论一卷”“医马经一卷”等。综上所述,宋志载录医书数量庞大,种类丰富,内容繁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医书收藏情况、医学分科信息和医疗发展水平,对了解宋及之前医籍在宋代之流传和变迁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韩毅政府治理与医学发展:宋代医事诏令制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倩医方类聚所引中国古代医籍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王尧臣崇文总目上海:商务印书馆,:(收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