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pdf
下载文档

ID:2593791

大小:1.32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教育 融入 高校 思政课 价值 意蕴 实现
第 卷第期 年月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董怀良(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政课需要融入新的教育素材,以揭批和摒弃错误思潮,解决大学生困惑的问题,塑造大学生的正确三观,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实效。“四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素材,它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理论、内容和现实的基础,这使“四史”教育容易融入高校思政课。同时,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也有助于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整合和完善各方面有关因素,高校要重视顶层设计,要完善“四史”教育的方式,或把“四史”作为一门思政课,或把“四史”内容有机融入现有思政课;还要组织有关教师阐释“四史”内涵,深挖“四史”的教育价值,并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好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键词:“四史”教育;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的回信中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视对青年人进行“四史”教育。“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它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四史”教育在这方面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把“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思政课建设的新的发力点,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何为融入?或者是把“四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独开展有关活动,或者是把“四史”教育的内容与高校其他思政课课程融合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就融入的基础、价值和途径进行分析,以推动高校更有效地落实“四史”教育,提升思政课的实效。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理论、内容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使两者存在较好的契合关系,使前者更容易融入后者。“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相贯通,“四史”的内容是高校思政课的素材,高校思政课在本质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四史”。“四史”中的每一“史”都与高校思政课存在内在的契合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在 年成立以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 利,新 中 国 成 立 后又 领 导 了国 家建 设,并 在 年开启了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的历史。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促使大学生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不可能发展新中国。党史是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重要时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政课,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理解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觉性,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史的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编号:。作者简介:董怀良(),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深刻理解“四个选择”。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经历了诸多挫折,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对新中国史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能更加清晰地认清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脚踏实地,脱离中国国情的建设目标要不得,另外,党进行自我革命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历了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城市的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等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日趋繁荣、富强、民主、和谐。通过对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识到发展主要应该立足中国国情,并且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不能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产生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为中国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仅包括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而且包括从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数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还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大学生放眼世界,看清和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变迁,看清社会主义如何走向高潮,如何在上世纪末陷入低潮,中国扛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并且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领域和新境界,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着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国也以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学习,大学生会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具有现实基础。对于高校来讲,需要以新的元素推进思政课改革,增加思政课的活力,提升思政课的实效,“四史”教育立足历史问题,关注现实问题,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困惑问题,能为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而且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求高校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从实践中看,这项工作在高校已经开始落实。从另一方面来讲,“四史”教育的对象必须包括大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实现“四史”教育的目的。总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好的基础,通过“四史”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四史”教育,促使大学生对这四方面的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观念,而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用“四史”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实效,而且有助于优化“四史”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群体,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大学生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祖国的贡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世界的风云变幻,“四史”在激励和教育大学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重视以史为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如果看不清当下和未来,那么就研究历史,鉴古知今,当下和未来是历史的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理解了历史,大学生就会更容易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四史”教育有助于揭批和摒弃错误思潮,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的。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提升,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范围的多元化的、鱼龙混杂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各种方向的冲击,由于他们的三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充满了认识世界和自我塑造的冲动,但他们对各种思潮缺少全面的、辩证的判断和深刻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消极影响,这使大学生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四史”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总结与认知,为大学生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四史”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批驳错误思潮,有效地回应学生所迷惑的问题。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是与历史真相相悖,往往表现为不辨真假、黑白颠倒、无中生有,通过“四史”教育可以让学生溯源正本,分辨清楚真相和假象,看清假象背后的谎言甚至阴谋。社会上曾经有相当多的人质疑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的部队,忍受被火烧的真实性。还有抗日神剧把日本侵略者描述成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这或许能发泄国人对日寇的仇恨,但是这种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的表现形式不能解释中国人民抗战十四年的艰难,还会误导国人。“四史”教育拨开了迷雾,让学生看清历史真相,从而批判错误思潮,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四史”教育有助于筑牢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落脚点。爱国主义不仅是个人对祖国的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还是个人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献身的精神。正是因为一代代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广大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奋斗,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才摆脱了近代以来的屈辱,中国才逐渐走上了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道路,当代大学生只有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继续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就世界局势来看,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他们为了扩大自身利益,利用全球化输出西方价值观,这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会产生消极影响,“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认同危机等问题。”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自由,经济全球化为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增加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个人主义也逐渐勃兴。以上因素合力冲击着人们对国家的归属感,撕裂着对集体和国家的情感诉求,动摇着人们热爱祖国的价值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四史”教育通过历史和理论并结合现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教育,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才能推翻三座大山,才能繁荣昌盛,才能为中国人缔造幸福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只有为祖国增砖添瓦,才能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个人利益不能脱离国家利益,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四史”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高校思政课要实现教学目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教学的理念、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四史”教育的融入使思政课具有了独具特色的魅力。首先,推动了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理念是相对宏观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影响着教学活动向哪个方向用力,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向,思政课教学理念就像无形的指挥棒让思政课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思政课教学就要与时俱进地应对局势变化产生的问题,新的教学元素融入思政课对教学理念的创新就尤为必要,“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从“史”的角度指引教学活动,关注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促使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思的意识,这也是教学艺术的变化,这无疑会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其次,“四史”教育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四史”以历史故事、人物和事件为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感觉思政课教学比较枯燥、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问题,事实证明,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单纯地讲道理,很难激发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的心理共鸣,一堆大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