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JG305-2011
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
JG305
2011
自动门
安全
要求
I C S1 3A9 0中华人民共和J B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 G3 0 5 2 0 1 12 0 11 _ 0 2-1 7 发布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S a f e t yr e q u i r e m e n tf o rp o w e r e dp e d e s t r i a nd o o r s2 0 11-0 8-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一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5 试验方法6 检验规则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标识附录B(规范性附录)主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范围示意附录C(规范性附录)不同类型自动门示意附录D(规范性附录)冲击力测量位置示意J G3 0 5 2 0 1 1,20m 他刖吾J G3 0 5 2 0 1 1本标准第4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 B T1 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宝盾门业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纳博克自动门(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凯必盛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多玛门业控制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瑞可达自动门(i n 海)有限公司、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辽宁圣维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欧尼克自动门有限公司、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费向红、林自立、张雷、叶增光、张国庆、陈明月、卫浩文、唐峰、毛宏伟、刘会涛、李荔、王杰堂、王淼、徐武锰。1 范围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J G3 0 5 2 0 1 1本标准规定了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中供人通行的推拉自动门、平开自动门、折叠自动门和旋转自动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T5 8 2 3 建筑门窗术语G B1 5 7 6 3 建筑用安全玻璃G B5 0 0 0 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 G J1 1 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 G T1 7 72 0 0 5自动门3 术语和定义G B T5 8 2 3、J G T1 7 72 0 0 5 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人行自动门p o w e r e dp e d e s t r i a nd o o r供人通行的自动门。3 2活动扇前竖梃l e a d i n gm u l l i o n对于作直线运行的活动扇,是指最后关闭出入H 的活动扇的竖梃;对于作旋转运行的活动扇,是指远离旋转中心位于运行最前方的竖梃。3 一,传感器s e n s o r能感受被检测的人或物体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电气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又称感应装置或感应器。3 4存在传感器p r e s e n c es e n s o r检测指定区域内人或物体存在的传感器。3 5压敏传感器p r e s s u r e s e n s i t i v ee q u i p m e n t受到一定压力产生相应的压缩量并同时向控制系统发出电气信号的传感器。3 6对射传感器p h o t ob e a ms e n s o r一端发射光束另一端接收光束,同时向控制装置发出电气信号的传感器。1J G3 0 5 2 0 1 13 7运行速度r u n n i n gs p e e d对于推拉、折叠自动门,是指最后关闭出入口的活动扇前竖梃的速度;对于平开、旋转自动门,是指活动扇外边缘的线速度。3 8安全间隙s a f e t yg a p活动扇面、玻璃、边梃以及侧面与相邻接口界面的间隙。3 9安全间距s a f e t ys p a c i n g活动扇开启到最大位置时活动扇面或侧面与相邻墙(或框、柱)面的间距。3 1 0最大动态冲击力m a x i m u md y n a m i ci m p a c tf o r c e活动扇对人或物体发生夹持时,冲击力大于或等于1 5 0 N 起0 7 5S 内,所产生的最大夹持力。3 1 1静态冲击力s t a t i ci m p a c tf o r c e继最大动态冲击力后,持续4 2 5S 内,活动扇对人或物体所产生的平均夹持力。3 1 2剩余冲击力r e s i d u a li m p a c tf o r c e继静态冲击力后,活动扇对人或物体继续保持的最大夹持力。3 1 3主危险区域m a i nd a n g e r o u sa r e a活动扇前竖梃与门右框(或运行前方框、梃)相距5 0 0t r i m 内,可能造成夹持伤害的空间区域。3 1 4次危险区域s e c o n d a r yd a n g e r o u sa r e a旋转自动门活动扇运行前方2 0 0m m 内,可能造成撞击伤害的空间区域。4 要求4 1 通用要求4 1 1 人行自动门应采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的选用应符合G B1 5 7 6 3 和J G J1 1 3 的规定。4 1 2 用于建筑物外门的人行自动仃,其风荷载计算应符合G B5 0 0 0 9 的规定。4 1 3 平开自动门活动扇应单向开启。4 1 4 在旋转自动门内、外出人口外侧方便操作的位置,应分别安装手动(复位)无障碍低位按钮,安装高度距地面10 0 0m r f l 13 0 0i T l m。4 1 5 在人行自动门明显位置应张贴下列安全标识,安全标识的图样规格见附录A。4 2 安全间隙活动扇在启闭过程中对所要求保护的部位应留有安全间隙。安全间隙应小于8m m 或大于2 5m m(图1)。2J G3 0 5 2 0 1 1说明:1 活动扇;2 玻璃或门芯板3地面;4 扇挺;5 天花板。4 3 安全间距a)推拉自动门活动扇安全间隙示意b)旋转自动门活动扇与固定扇、地面殛天花板安全间隙示意图1 安全间隙示意图单位为毫米4 3 1 推拉自动门活动扇面与相邻框(墙、柱)面平行距离小于2 5 0 m m 时,活动扇侧梃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 0 0 m m 见图2 a);当平行距离大于或等于2 5 0 m m 时,则安全间距不应小于5 0 0 m m 见图2 b)。单位为毫米a)平行距离小于2 5 0 m m说明:l 活动扇;2 固定框。b)平行距离大于或等于2 5 01 1 1 1 1 1图2 推拉自动门活动扇安全间距示意图3砖刮J G3 0 5 2 0 1 14 3 2 平开自动门、折叠自动门活动扇面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5 0 0 m m(图3)。a)平开自动门b)折叠自动门图3 平开自动门、折叠自动门活动扇安全间距示意图4 4 运行速度人行自动门运行速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人行自动门运行速度单位为毫米单位为毫米每秒启闭推拉自动门折叠自动门平开自动门旋转自动门扇数开启速度关闭速度开启速度关闭速度开启速度关闭速度正常速度残障慢行速度单扇5 0 03 5 03 5 03 5 03 0 03 0 07 5 03 5 0双扇4 0 03 0 03 0 03 0 03 0 03 0 04 5 冲击力4 5 1当主危险区域存在传感器被屏蔽时,活动扇前竖梃与门右框(或运行前方的梃、框)对人或物体发生撞击夹持时的检测距离、冲击力与主危险区域存在传感器设置应符合表2 的要求。主危险区域按附录B 的规定,活动扇前竖梃与门右框按附录c 的规定。表2 检测距离、冲击力与主危险区域存在传感器设置要求活动扇前竖梃与门存在传感器被屏蔽时的最大动态冲击力、主危险区域存在右框或运行前方的。静态冲击力、剩余冲击力界限传感器设置要求梃、框之间的距离最大动态冲击力F d静态冲击力F。剩余冲击力F,1 5 0N F a 4 0 0N1 5 0N8 0 N应符合4 6 1 1 要求2 0 0 m mF d 4 0 0N1 5 0 N8 0 N应符合4 6 1 2 要求1 5 0N F d 7 0 0N1 5 0 N8 0 N应符合4 6 1 1 要求=3 0 0 m mF d 7 0 0 N1 5 0 N8 0 N应符合4 61 2 要求1 5 0 N F d 14 0 0 N1 5 0N8 0 N应符合4 6 1 1 要求5 0 0 m mF d 14 0 0 N1 5 0 N8 0N应符合4 6 1 2 要求注1:当活动扇前竖梃和运行前方框、梃敷设保护外套(或吸震材料)时,表中所示的距离应为保护外套(或吸震材料)前端之间的距离。注2:推拉自动门、折叠自动门主危险区域存在传感器可为对射传感器。44 5 2 当发生夹持撞击时,活动扇冲击力一时间变化曲线示意见图4。冲击力,t d1 5 0N说明:F d 最大动态冲击力F,静态冲击力;F,剩余冲击力。0。v-1”。、一时间0 7 554 2 5s图4冲击力-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J G3 0 5 2 0 1 14 6 传感器功能及设置4 6 1 存在传感器4 6 1 1主危险区域中一般存在传感器当人或物体进入主危险区域时,该区域安装的存在传感器应被触发,活动扇应停止运行。4 6 1 2 主危险区域中具备故障输出功能的存在传感器当人或物体进入主危险区域时,主危险区域安装的存在传感器应被触发,活动扇应停止运行;同时此传感器应具备故障输出功能,当括动扇从开启后至主危险区域前,门的控制装置应对此传感器进行至少一次故障信号检测,当检测出此传感器有故障时,活动扇应停止运行。4 6 1 3 盲区高度主危险区域的存在传感器盲区高度距地面应小于2 5 0m m。4 6 1 4 次危险区域传感器当旋转自动门最大动态冲击力大于l4 0 0N 时,次危险区域应安装存在传感器。当人或物体进入次危险区域时,此传感器应被触发,活动扇应减速或停止运行。4 6 1 5 对射传感器存在传感器为对射传感器时,人和物体遮挡对射光线,活动扇应减速或停止。J G3 0 5 2 0 1 14 6 2 压敏传感器4 6 2 1 触发压力在4 0m m X4 0m m 接触面上,压敏传感器触发压力不应大于4 5N。4 6 2 2 门右框和活动扇前竖梃压敏传感器旋转自动门的门右框和活动扇前竖梃安装的压敏传感器防护高度不应小于20 0 0 m m,压敏传感器被触发时,活动扇应停止运行。4 6 2 3 次危险区域压敏传感器旋转自动门活动扇下梃前方安装的压敏传感器应覆盖自旋转中心3 0 0m m 至活动扇边缘全长,人或物体与压敏传感器发生撞击时,活动扇应停止运行。4 7 制动距离两翼旋转自动门的制动距离不应大于活动扇前竖梃和门右框安装的压敏传感器防护外套(或吸震材料)的压缩之和。4 8 安全检查和维护4 8 1 安全检查和维护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定期安全检查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 2 个月,定期维护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个月。4 8 2 安全检查和维护应由自动门生产商或其授权的公司的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4 8 3 安全检查和维护内容应包括:确认门体及紧固件是否有松动或位移,全部传感器是否灵敏可靠,驱动、制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安全标识是否齐全。5 试验方法5 1 安全间隙用精度为1m m 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检测。5 2 安全间距用精度为1m m 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检测。5 3 运行速度检测方法应符合J G T1 7 72 0 0 5 中有关规定。折叠自动门的检测方法同推拉自动门;旋转自动门在连续运行3 6 0。后选择起始点进行检测。5 4 冲击力a)冲击力检测仪:1)接触面直径为8 0m m,弹性比率应为5 0 0N m m-+-5 0N m m;2)时间检测的精确度5m s;3)垫块材质为松木或硬质树脂,断面尺寸为8 0m m 8 0m m,长度尺寸符合检测要求。b)检测步骤:6J G3 0 5 2 0 1 11)活动扇前竖梃与门右框(或前方框、梃)冲击力测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