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进路_乔占泽.pdf
下载文档

ID:2582716

大小:188.27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媒体 时代 视频 提升 思政课 亲和力 逻辑 理路 实践 进路 乔占泽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进路乔占泽殷旦丹程丽丽(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摘要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拓宽了途径,提供了素材,创新了形式。深刻理解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催生思政课的课程供需、课堂场域、师生关系之变,把握思政导向、内容为王、情理融合的不变逻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学生满意;坚持主流价值、回应学生关切;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技术赋能,才能更好地应用短视频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关键词 融媒体;短视频;思政课;亲和力 基金项目 年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利用短视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与实效性研究 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苏州红色文化资源图谱的挖掘编制及其在思政课 行走课堂 的应用研究”()作者简介 乔占泽,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殷旦丹,女,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程丽丽,女,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前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考察调研,就思政课建设多次发表意见,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强调“思政教育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再到 年教育部联合十部门推出的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都强调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有效性提供了可行性和操作性。一、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应用催生思政课的时代之“变”第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 至 年 月 底,我 国 网 民 规 模 达 亿人,其中 岁 网 民 占 比 。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报告进一步指出,短视频推动知识传播,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广度上,平台知识内容已涵盖生活、教育、人文、财经、军事等众多领域,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在深度上,平台通过推出视频合集等功能,打造名校名师直播公开课等形式,促进知识体系化传播,提升知识学习深度。短视频不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而且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渗透到大众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丰富了思政课的开展形式,成了思政课开展的重要载体,也打破了思政课在实施时间和空间上的单一性。(一)课程供需之“变”高效、及时、密集、接地气是短视频能够在传播领域逐渐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短视频的出现与流行不仅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带来了冲击,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尤其对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施有效性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会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探索世界的渴望与需求。一方面,短视频的流行扩大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娱乐消费等认识的广度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让学生对课本中的“过时”案例意兴阑珊。另一方面,短视频具有节奏轻快、语言轻巧的特点,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摆脱传统知识传授过程中严肃沉闷“刻板”姿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短视频的明快性与趣味性强有力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以“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对国内外时事、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娱乐轶事等领域有较强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思政课教师如何供给这些知识,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从多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兼顾教学方法的创新,依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质量的供给。(二)课堂场域之“变”有研究者将高校课堂场域定义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其他真实或虚拟的教育参与者,在高校课堂中所形成的以知识灌输、生产与传播为旨归的真实或虚拟的关系网络”。众所周知,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课堂三要素,而课堂的固定性使得这三类要素在固定的教育场域中发生关系。“场以载道”,短视频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场域,短视频可以使知识在特定的情境中出现,通过视频中的情境再现、实物演示以及以身示范,将抽象知识结合具体情境具象化,通过引入场境,打破传统课堂中场境的单一性、空间的局限性与教育的空洞性,充分发挥“课内与课外互通、线上与线下互联、现实与虚拟互补”的优势,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不断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感受性、创造性、渗透性和实践性。(三)师生关系之“变”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凭借其制作难度低、传播速度迅速、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传播模式。随着短视频在青年中的流行和在教学中的应用,高等教育也深受其影响,除了传统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师生关系的嬗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师生之间不再是“教学”的单向、封闭、依赖的关系,教师应该利用短视频海量及现实的信息,为学生提供适当且充分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会洞察、思考,培养其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思政课不再是“死的”而 是“活的”。二、躬 身 入 局,提 升 思 政 课 亲 和 力 的“不变”逻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手段影响和改变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将短视频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短视频在课堂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扩大了信息来源,提高了传播速度拓宽了参与广度,但思政课的“理论内容必然具备一定深度和复杂度,在追求信息 短平快 的竞争中本就不占优势,在 娱乐 至 上 的 文 化 中 更 面 临 被 边 缘 化 的 风险”。因此,应用短视频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务必坚持自身的“不变”逻辑。(一)思政导向“不变”思想教育是思政课的根。短视频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信息传播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迎合人们社交的需要。不可否认,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娱乐密不可分。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短视频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泛娱乐化和浅思维化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增加了学生的黏合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参与度。但短视频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思政课与短视频在形式上的“嫁接”不能等同于真正的融合,尤其是高校思政课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筑牢思政课堂这一育人“主渠道”,用好短视频这一“好方法”,必须坚持思政课讲信仰的价值导向不变,讲政治的根本目标不变。借助短视频的“技术之长”“全民参与”,教授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大学生走正路。将短视频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二)内容为王“不变”思政课作为一门课程,既与一般的课程有着共同性,在内容上也有其特殊性,决定一堂课好坏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学内容,思政课同样如此。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中介,教学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价值目标、情感基调以及赋予学生思考的方向与空间。作为以思想引领为核心的思政课,其内容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铸魂育人”的核心使命。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思政课的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等课程内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方面,我们应明确思政课的内容有着其本身的组织架构和逻辑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无论是何种课程,在内容上都应具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思政元素,即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无论是思政课还是思政课外的其他课程,内容上务必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思想引领的价值追求,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点燃课堂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内容,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重视内容呈现形式而忽视内容本身思想性的问题。(三)情理融合“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要讲的道理讲好,是引导好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思政课的道理、学理及哲理讲好,一方面要注重情感,另一方面要创设情境。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共同参与的一种认知活动”,“认知过程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情与理是开展思政教育两个紧密相关的要素,发挥好“情”的作用,做到情理融合,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说服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讲好知识本体的价值,即所蕴含的道理外,还要充分运用方法、技术和载体来调动师生的“情”,把这个“情”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情与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同时,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情感,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增强情感的认同,进而增进对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及哲理的认识,最终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目的。三、短视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进路随着短视频渗透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必然要求,也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以及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载体。但是作为一种手段,短视频必须与思政课的内容选择、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目标有效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短视频在思政课教学和育人中的作用。(一)坚守人民立场,在实现学生满意中提升亲和力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也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这决定了思政课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载体面向学生都应该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性。同时,思政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这就决定了思政教育要通过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师,学生就是心中的“人民”,让“人民”满意就是让学生满意。何谓“学生满意”?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什么、会什么、成什么”,进而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的形式和载体,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学习中实现自己“要什么、会什么、成什么”的愿望,最终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就业、快乐成才。短视频在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是时代对“做到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思政教育的实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手段、媒介,都必须坚持人民立场,遵循思政教育属性本质规律才能保证思政教育道明、理清、效优,才能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思政教育应有的贡献。(二)坚持主流价值,在回应学生关切中提升亲和力思政课堂是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的主渠道,是大学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阵地。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短视频的出现为传播主流价值拓展了宽度、提高了精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个“信息源”。短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崛起,以强烈的视觉张力给观者带来极强的视觉记忆力和情感共鸣度。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出现为学生认识事物、了解社会、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在这个“信息高地”“舆论广场”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容易被一些西方思潮、本土腐朽价值观念侵蚀,严重影响着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短视频热”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必然,如何充分发挥短视频作为思政课育人的新媒介、新阵地作用,只有在坚持主流价值的前提下,不断回应学生的关切才能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在内容选择上,要特别注意社会热点与青年关注,尤其是网络上的领袖意见、大众痛点,选择正面的价值观点解读与回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在教学形式上,要让学生成为思政短视频的创作者,通过制作脚本、自导自演短视频让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学习中,通过短视频将抽象的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