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_张宇甜.pdf
下载文档

ID:2582657

大小:1,007.24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类文明 形态 基本 内涵 马克思 社会形态 理论 视角 张宇甜
第 卷第期 年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历史方位与世界意义 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张宇甜(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这一重要论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最新概括。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所具有的重要世界意义和历史作用。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宇甜(),女,江西弋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阐扬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性,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和实践的新发展,是对未来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新指引。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视野下,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和价值取向,并就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带来的世界意义深入探讨。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马克思的理想社会形态在特征上有着密切联系。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有助于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一)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具体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种的文明形态。关于文明形态与社会形态,有学者认为,两者的涵义与内容大体上相同,是可以相互置换的概念。颜晓峰认为,国家社会制度与其发展道路的状况深刻影响着文明形态的性质与特征。但有学者则认为,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徐春在 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辨析 唯物史观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文中指出,相对于社会形态,文明形态被理解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时,是一个外延更广、跨越更大、内容更多更丰富的概念;韩震从生产组织方式基础着手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在 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 中提到:“文明形态归根结底无非是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文明形态与社会形态都是表征社会整体性特征的概念,相对于社会形态,文明形态的概念跨度更大,内容更加宽泛,并且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方向保持一致性。DOI:10.16125/ki.1009-8224.2023.03.004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而每一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概念在马克思的著述中有过详细的论述。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类”,从社会形态的演进中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年,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此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最终的一种对立,这种对立并不是针对个体,而是从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中产生的。可以看出,马克思最初是从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出发来对人类发展史进行划分的,然后再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展开了基础、全面的分析。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对抗形式的生产力,同时也产生了容纳生产力的物质基础。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形态的分析,总结了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规律,最终“人类社会史前时期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二)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其演变过程,从而为理解人类文明形态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想。其中“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都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但是两者存在人类历史审视角度的差异。从“五形态说”来看,马克思主要以西欧国家和东方社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社会类型的特点,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五个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以“跨越”为核心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指出另一条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并不是完全按照既定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特殊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阶段,而是直接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直接跨越了现存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 历史终结论 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我国采用“两个结合”的方式将外来文明本土化、中国化,从而创造了一种内生型文明,即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三形态说”来看,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三种形态依次演进,不能直接跨越任何一种形态而发展。关于社会“三形态”,马克思在 年经济学手稿 中对此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在第一种社会形态中,人的活动直接受到自然运动规律的支配,“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人类主体的作用表现为物质关系下的独立性;在第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类主体则是在共同体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独立自由。这是马克思从历史主体视角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人作为历史主体,其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虽然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但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会形态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种形态向第三种形态过渡的时期。在社会转型变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突破了当前历史阶段的局限,实现了新的历史飞跃,正在坚定地迈向第三种社会形态。总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以世界历史的变化为背景,全面把握社会形态演变发展一般规律而作出的一种探索,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以及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图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同时也是涉及社会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理论体系。那么,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结构与功能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文明形态新在何处?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呈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并不是对现代文明的成果进行直接的借鉴和吸收,而是重新系统性地建构了社会主义文明概念,并赋予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首先是中国在整个人类社会范围内跨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将社会主义建设贯穿始终。当然,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程的跨越,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却无法跨越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因此,将世界的文明成果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应有之义。其次,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指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相互依存”、活的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 。中国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理念,并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内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遵循着社会有机体的活动规律,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确立了和谐有机的关系。最后,马克思认为,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目的。中国共产党将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始终坚持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创造也由人民共享。人类文明新形态把发达的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地统一起来,既满足人民的需要,又将文明建设贯穿各个方面以及全过程。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推动文明整体进步为主体内容,关于人的历史主体发展的系统性范畴。这与追求共同利益、维护社会共同体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涵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灵活运用。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社会形态理论深入思考,探索未来理想社会并落实到实践中。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方位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普遍追求,西方国家利用资本与世界市场创造了现代文明形态。然而,具有丰富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社会始终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消除现代性危机。从历史方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现代性危机和经济全球化催生下形成发展的,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代性文明危机,是一种超越现代性文明的新模式。确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方位,既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需要,也是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性的需要。(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近代以来,“对内剥削”和“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典型特征,而不断涌现的西方现代性困境危机呼唤催生了新的文明形态。马克思认为,西方社会发展之路并不是人类文明发展唯一或必然的道路,东方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实现跨越式发展。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东方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的“跨越论”使得社会形态理论体系更加完善,这也为科学的社会文明形态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超越现代的,与马克思所构想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文明”相一致的新形式。一方面,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野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从“物的依赖性”的第二社会形态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第三社会形态过渡的阶段。按照马克思“三形态”理论的要求来说,“第二社会形态”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现代社会形态之一,资本也只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工具。第二社会形态中的商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类型,并不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所有制相结合,由此构成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不同时期的自我革命和完善,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批判地继承现代文明并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成为一种新型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建立起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具体而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超越了资本主义所有制逻辑,为中国经济的长远、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优越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筑牢强大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尊重市场规律和发挥政府作用的辩证统一,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创造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生产资料公共所有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坚持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意味着要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转化为现实,从而获得超越资本主义的比较第期张宇甜: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历史方位与世界意义优势。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要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然选择。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