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热能
动力工程
中的
环境保护
技术
分析
胡春廷
Application 创新应用278 电子技术 第 52 卷 第 6 期(总第 559 期)2023 年 6 月但也促使机组运行级数的提升,久而久之将出现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资源环境造成影响。而本应优化转化设备运行状态的调节操作,不仅没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生产效率的升高。(3)湿气损失较为严重。在蒸汽轮机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湿气损失会造成热能流失。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若是蒸汽处于降温膨胀状态下,将出现液化反应,进而导致生产线上或是设备中产生水滴,给生产设备造成影响的同时,影响蒸汽流动状态,不利于蒸汽轮机叶片的平稳运转。而且,在水滴颗粒与蒸汽运动速度出现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气流间的互相扰乱不利于蒸汽轮机的能量转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失。2 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融合科学运用“重热”。“重热”现象普遍发生在动力机中,当汽轮机组为多层次,在其运行过程中上一层次缺乏优势,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能量损失。所以,为避免节能的降耗问题,应立足于生产工作明显的动态性特点,围绕工程实际科学调整工况,并回收利用热能,进而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系统负荷的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具体路径如下:(1)调配选择与工况变动。热能与动力工程会受到季节变化、负荷要求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不可规避的“重热”现象,创新方法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热能转化作业的效率与效益。例如,由于冬天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在热能与0 引言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融合,保障了电厂对能源的需求,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热应力、空气污染等,严重污染者周围的水和空气。因此,为实现该工程的转型升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寻其发展模式是必要的。1 研究背景探究阻碍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的因素。(1)发电“重热”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进的机械设备是热能向动能转化、动能向电能转化的重要基础,随着电力需求的加大,多级能源转化规模也处于明显上升状态,在该情况下,参与生产的机械设备将产生特有的“重热”现象。所谓“重热”现象,主要是指相应标准值(热焓下降)与行动单位相同值之间的关系,即前后环节的焓值差异等,若是未及时控制该现象,将无法避免的产生能源损失,进而影响能源利用率,无法保证供电稳定性。当能源利用率下降后,煤炭等发电方法中投入的资源以及产生的废气量将会加大,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会造成水资源、电力成本等方面的浪费,难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1。(2)节流调节不够理想。节流调节环节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其实际开展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通常情况下,节流调节需要考虑设备的容量定额,多适用于较小的容量定额。若是设备电荷在额定功率之上,虽然能够减少机组数量,作者简介:胡春廷,南京信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热能动力。收稿日期:2023-02-09;修回日期:2023-06-12。摘要:阐述阻碍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的因素,探讨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融合策略,基于工程实际科学调整工况,回收热能,实现对设备、系统负荷的有效控制。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调整工况,系统负荷。中图分类号:TK1文章编号:1000-0755(2023)06-0278-02文献引用格式:胡春廷.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6):278-279.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分析胡春廷(南京信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211800)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cientifically adjusts working conditions based on engineering practice,recovers heat energy,and achieves effective control of equipment and system loads.Index Terms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adjus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system load.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rmal and Power EngineeringHU Chunting(Nanjing Xiny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Jiangsu 211800,China.)Application 创新应用电子技术 第 52 卷 第 6 期(总第 559 期)2023 年 6 月 279动力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压力进行调节,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风机转速;由于夏天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环境温度、负荷变化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仍要在合理范围与参数内提高循环水平与风机,例如调整风机高低速及其叶片角度等。在做好上述工作后,对循环水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依托于工况变动法和调配选择法的使用引入先进辅助装置,优化汽轮机效率,例如低压凝器装置等2。(2)回收利用余热。由于“重热”现象是无法规避的,所以除了对工况进行合理调整,要想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发展,海英做好余热回收工作,提高热能利用率,将现有损失转化为能源基础。例如,可以根据热能规模落实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在该装置中涵盖锅炉、发电机、循环风机等,依托于环冷机实现对废气热能的有效处理与回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回收直接关系到热能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和资源浪费规模,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余热回收装置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余热回收技术是加热冷凝,该技术的节能原理是利用高温烟气进行冷凝物的加热,一方面减小加热蒸汽的提取体积,另一方面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当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利用直接接触的烟气进行冷凝物的间接热交换,该方法传热效率较高,但是带给设备的压力水平也相对较高,选用该方法前应对现有设备进行统筹分析;第二种方法是中间介质作为传热介质,依托于水热交换器实现对冷凝水的加热,但是该方法遇到的传热阻力相对较高,因而传热效率可能不够理想。无论选用哪种方式,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项目与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针对设备运行产生的大量废气,为避免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应围绕即将生产的工件开展余热处理,这是因为200以上的废气无法直接运用于熔炉锻造场景,所以通过提前对设备、工件进行处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热能循环利用。科学落实节流调节技术。要想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发展结合,节流调节这一节能降耗技术必不可少,针对上述分析的技术实施不到位现状,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把握以下要点:(1)切实分析工程场合,统筹把控发电效率与供热量。具体而言,由于存在没有调节等级的节流阀,所以此时落实的节流调节仅仅能够实现厂内的全周进气,若想要提高调节精细度与实效性,应根据实际工况落实级配,进而在降低通道负载的同时实现节流阀调节。这一方法的适用性相对较强,相关要求不高,尤其在蒸汽运输、动能转化方面3。(2)合理选择场合。由于节流调节能够很好应用于大机组(高发电功率)和小机组(容量较小)中,但是相关人员仍要认识到实际运行中机组级数对发电效率、发电载荷的影响。其中,机组级数与发电载荷成反比例关系,即前者越高,后者越低。所以在发电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落实调压调节,即便是单个机组也要采用调压调节技术,保证此项节能技术的覆盖范围,进而提高设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对整机收益与经济性的有效调节。减少蒸汽损失。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能源的转化,其间难免发生能量的损失,例如热量、湿气等,尤其在蒸汽传输环节。在蒸汽凝结的情况下,汽轮机所获得的蒸汽量减少,这使得动能转化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针对这一现象,为推动热能与动力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结合进步,应落实蒸汽损失控制举措,具体如下:(1)牢牢把控蒸汽运输环节,结合使用重新加热的技术方式提高蒸汽流动速度,以此实现对热损失的有效控制;(2)设置去湿装置,最好在蒸汽传输管道内部设置,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蒸汽损失;(3)结合使用空心喷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热损失相对较小的装置,且不会出现蒸汽冷凝现象;第四,做好蒸汽运输管道的内部防腐工作,增强其抗腐蚀能力与抗冲蚀性能。推广使用燃烧控制工艺。在环境保护的理念下,除了要采用节能技术改善热能与动力工程现有的不足,还要注重污染排放的减少与能源消耗的控制。因此,在推动二者协同发展时,可以采用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利用气体分析装置进行检测,在PLC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获得当前生产参数的偏差值,以此控制锅炉内部温度。或是运用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依托于空气流量阀和燃气流量阀的自动校准,准确定位流量阀,测量空气流量与燃气流量,进而精准控制生产工程中的温度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以PLC技术为基础,通过结合使用电动执行机构和差压变送器装置完成各项工作。3 结语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热能和动力工程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热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量巨大等问题,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及时调整工况,并科学落实节流调节、燃烧控制、蒸汽损失控制、热能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改善工程不足,以此推动该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 徐怀德,袁荟岭,李芸等.发电厂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1(18):232-234.2 王海铮.新时期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创新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