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青年
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
中的
研究
崔议云
青青年年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者者培培养养中中的的修修德德研研究究崔议云,张冰(长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摘 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未来力量的积蓄。修德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是推进“青马工程”稳定发展、长久有效的现实基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接续前进的根本助力。因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需要与修德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筑牢道德基石。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修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将“德”放在首位,可见,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以修德为首要任务,实现全面发展。一、修德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一)修德固本:以道德修养提高政治修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社会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马克思所讲的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且反映于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中最根本、最首要的就是政治属性。同道德一样,人的政治属性也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为基础。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人们在生产劳动与人际交往中逐渐获得了政治属性;为了避免矛盾冲突的产生,需要形成政治权力,进行约束规范。可以说,道德现象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与人的政治属性密不可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属性应该强于其他青年群体,作为党和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队伍,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度与政治参与感,具备更高层次的政治修养。道德与政治具有同质性。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所进行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政治同样服务于劳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利益关系。总的来说,道德和政治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百年来共青团青年工作的发展逻辑与经验启示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线上课程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医院校三微一体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作者简介崔议云,女,硕士研究生,从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张冰,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都根源于利益关系。在当下多元开放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原则已经渗透到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中,西方大力提倡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冲击着国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针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淡化政治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脱离政治谈道德还是脱离道德谈政治,都会导致过分强调一方而产生政治异化或者道德异化。因此,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道德修养刻不容缓。要通过修德、修身、立德、立志,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坚定、政治坚定、立场坚定,能够透过复杂的外壳看清事物的本质,保持初心不被干扰,提升政治判断的敏锐度,锤炼为党为民、忠诚无畏的政治品格。(二)修德正身:以道德修养提升现实发展定位大学中指出:“是故君子先慎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可见,修德不仅能获得当下人格修养的提升,还能提高人生的发展定位,观照未来。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回首党的历史,我们党面临了无数风险挑战、苦难波折,诞生了无数青年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都是在青年时期临危受命,在人民群众的拥戴下带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上崛起之路。事实证明,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只有德行厚重、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坚定党性修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和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时代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更严格的成长要求和更高的人生定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实现从学习者向创造者的价值提升,离不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和思想境界的超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真正做到明是非、识良莠、分善恶、晓荣辱、知行止,慎独慎微、严于律己,筑牢道德底线、提升道德修养。(三)修德致远:以道德修养带动社会道德建设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只有先实现个人的修德正身,才能推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同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先加强自我道德建设、提升道德修养,才能带动全社会道德素养的提升,营造道德高尚的社会风气。修德在人类文化历史中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儒家文化中,孔子主张“中庸之德”,在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中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德”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引申出道德、品德、美德、公德、私德等多种含义。当今社会对人的德行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德”不仅关乎自身修养,也会影响到他人、社会乃至国家。无论是参与社会实践还是在未来参加社会工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果能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便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影响社会成员的道德养成和人格修养,用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二、修德是推进“青马工程”稳定发展、长久有效的现实基础(一)德才兼备的党委领导队伍是“青马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高校“青马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教育目标的伟大实践,“青马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校党委队伍的指挥领导和统筹规划。高校领导干部肩负着对“青马工程”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作出重大决策和部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国之栋梁的重要使命。实现和完成这个使命,必须有一支工作上有能力、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不偏颇、深受广大师生信任的德才兼备的党委领导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官先为人,我党在干部任用选拔时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领导队伍的德行修养往往能直观地反映出整支队伍的道德水平,也决定队伍未来的发展势位和发展格位。高校各级党委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体力量,肩负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常态化培养的领导责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党委领导队伍,就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高校实施“青马工程”以来,理论功底是否扎实、工作能力是否突出成为高校各级党委任用选拔的主要标准,因此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培养也呈现唯知识化倾向,将概念、原理、结论作为培养的主要内容,忽视个人行为、情感、意志、信念等思想道德方面的修炼和养成。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在道德规范和价值冲突的考验下既实现个性化发展又不忽视社会要求,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党委首先重视自身道德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自身修德的重视和培养,同时将显性的道德认知教育与隐性的道德信仰教育相结合,在修智中改造学生的智力因素,在修德中改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道德,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责任感。(二)多元的道德素质实践教育是青马工程建设的培养载体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沟通的桥梁,人在参与实践中将主观感受见之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从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思想不仅说明了实践对人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能产生正向影响,也强调了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说,实践不仅能修智,更能修德。实践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更多强调的是以实践修智,培养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而忽视了这种能力背后隐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味追求能力的进步,弱化对思想道德的培养,容易导致培养对象对实施“青马工程”的本质意义感到迷茫和怀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既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也是拥有社会意识的统一整体,而当下的青年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追求自由的特点往往导致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产生利益冲突。要将修德与实践相结合,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使培养对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学会重视集体,强化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走入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战争年代革命青年的判断标准是能否与广大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和平年代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发展的正确道路仍然是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要以多元的实践教育为培养载体,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增强对社会权利、社会义务、社会责任的体悟与认知,深化道德教育的实践本质,以社会为熔炉磨炼意志、修炼心性,将为个人利益而学习的目标升华为为人民、为国家而学习的自觉行动。通过多样化的道德实践教育,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引导培养对象将获得的道德知识系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能力系统,提升个体的道德认知力、思辨力,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三)自觉的个体道德行动力养成是“青马工程”建设的长久目标“道德行动力”这一概念由蒋红斌提出,指“道德主体遵照道德规范做出相应言行的能力和效力”。可以说,大多数青年都具备这种道德行动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在此基础实现更高水平的修德目标,即要以自觉的个体道德行动力养成作为“青马工程”建设的长久目标,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更高的道德自觉引导正确的道德行为。高校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也有很多人在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方面存在困惑与冲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会渗透到他们的道德认知领域,导致道德价值误区的产生。因此,必须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觉的道德行动力养成作为长久的培养目标,最终形成个体在修德上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一方面,发挥自觉意识对内在德行的引导支撑作用,表现为在心理层面激发出个体“我要做”“我想做”的自觉意识和道德意志,展示出对道德行为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在对道德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对外在德行的深层追求,表现为在实践层面转换成“我来做”“我能做”的自觉行动,展现出对自觉道德行动力的外部塑造。在培养道德自觉行动力过程中,要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道德意志、能力、动机、行为等多方面的统一,在反复多次的道德教育训练中将内心的情感认同逐渐上升为理想认知,使修德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三、修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接续前进的根本助力(一)修德是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修德归根到底修的是人的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修德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做到关心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一定社会背景下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的发展呈现片面化、不完全化倾向。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明确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崇高价值目标。他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揭示了教育包括德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在实践中育智、育德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不断自由化、现代化,越来越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现修德培养,无疑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二)修德是壮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建设的力量来源道德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产物,可以通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