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青海旅游规划案例
青海省
旅游
开发
规划
忠实
青海
案例
评介
钟林生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1200 多公里,南北宽 800 多公里,面积约 72 万平方公里;境内不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作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青海,既是三江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水土涵养区,也是高海拔地区多样生物生活的重要区域,在国家生态安全和西部地区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漫长的地史演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及多民族交融,造就出青海省类型众多、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质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但由于经济总量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青海旅游资源长期处于待开发状态,即使有开发但也不尽如人意。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地方政府对旅游的重视,青海旅游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旅游收入在全省 GDP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接待游客 1.9 亿人次,旅游收入 2100 亿元,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实地考察,先后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擘画了“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发展蓝图。2021 年 3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将青海打造成“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要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目的地旅游开发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抓住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发展平台,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构建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及生态协调发展,对最终实现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青海独特旅游资源,如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一个时代新课题。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旅游规划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编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旅游始于规划。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发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是依托规划区域的旅游资源及内外部条件,对区域旅游业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对旅游业未来发展进行的科学谋划,其核心是围绕旅游者多样化旅游需求和各种潜在资源作进一步规划和设计。旅游规划可称之为一套法定的规范程序,以及对目的地或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进而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可以说,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规划的有效指导。旅游规划工作是紧密联系旅游地与旅游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对旅游地投资者而言,是实现其意图的抽象体现方式;对旅游者而言,则为达到其旅游目的的一种理念表现形式。具有风景园林学和旅游管理学背景的马延孝和窦建科两位作者,投身于旅游规划工作,编制各类旅游规划案例,为青海地方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两位作者在长期实践工作中,经过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共同完成青海旅游规划案例一书的撰写工作。青海旅游规划案例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共 36 万字,收录了 3 类共 10 个案例,系统地将全省各地、各类型的旅游规划案例做了充分展示。上篇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类,涉及海北州祁连县、海东市平安区和(下转封三)青海省旅游开发规划的忠实纪录马延孝等著青海旅游规划案例评介钟林生(中国科学院,北京 100101)DOI:10.15899/ki.1005-5681.2023.01.025作者简介:钟林生,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设计、生态旅游、旅游地理、保护地与国家公园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海南州共和县三个区、县,从整个区、县域规划到局部重点区域规划,应用规范的编制方法、科学规划手段、创新解题思路,助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篇为乡村旅游规划类,涉及尖扎县古浪堤村、河南县双鱼湖景区和祁连县卡力岗村三个村,编制这三个村落旅游规划时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村落规划按照旅游扶贫项目的形式推进,助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下篇为专项规划类,包括巴音河水利风景区、老爷山和天峻山风景名胜区及林业生态旅游规划,该部分突出专项内容,具有行业特色,为做好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读全书,这部专著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旅游规划案例类别齐全。我国进行旅游规划文本编制的旅游规划人员来自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林学、经济学等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旅游规划人员从自己学科的视角去看待旅游规划,对旅游规划内容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规划分析方法、概念体系、指标体系、技术标准和规划类型等。本书中的十个案例中既有发展规划类,也有乡村旅游规划类,还有专项规划类。专项规划类中类型众多,既有风景名胜区规划,也有水利风景区规划,还有林业生态旅游业规划;从整体宏观的全省林业生态旅游到中观的县域总体规划,再到微观的村落旅游扶贫规划。案例包括青海 5 市、州的 8 个县、区,为青海省旅游规划工作和旅游案例类型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二是旅游规划案例具有借鉴意义。当前青海省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已成为青海省支柱产业之一。在此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文旅企业对当前规划有必要进行完善或重新制定。就青海省而言,已编制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文本,对青海省文旅发展作了总体规划,明确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行动方案。下一步还要编制黄河、长城、长江青海流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项规划。旅游规划是否成功取决于旅游市场对旅游地开发建设的认可程度,决定了旅游地投资者是否能够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并有效带动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旅游规划的作用效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自主行为模式。随着本书的出版发行,落地见效的 10 个案例进入大众视野,旅游业相关的人员可以阅读和参考书中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今后地方政府和规划人员制定或者完善旅游规划具有借鉴价值。三是旅游规划案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自然的馈赠造就了雄奇壮丽的青海风光,光辉灿烂的历史铸就了辉煌的高原文明。绿色、生态是青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底色和本色。青海文旅融合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不断彰显“三个最大”省情魅力,把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本书作者熟悉青海旅游资源,其中一位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从小受当地文化的熏陶,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的研究,可谓学院派的代表;一位是长期从事旅游规划的文旅人,踏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对青海持有特殊情感,是实践派的代表。两位作者发挥各自特长,精诚合作,撰写的案例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操作性强,是助推青海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探索和实践,也是接地气的好旅游规划案例。四是可以作为培养本土人才的教材。青海是资源大省,但又是经济小省,加之地处西北地区的地理大环境,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有旅游高层次人才的智力支撑。从省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力的方式无法解决人才需求时,更要注重本土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青海省各级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文旅企事业单位和省属高校近年来在培养适应青海文旅发展的各类人才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通过长短期培训从业人员、招收高层次人才等渠道,已经形成社会培训和高校培养相结合、从高职高专到本科生再到研究生的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逐步改进硬件条件的同时,还需要软件环境的改善,其中合适的教材和典型案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青海旅游规划案例一书正好具有教材和案例的双重属性,可以作为高校、规划企业培养本地旅游人才的教材。总之,青海旅游规划案例是一部将青海旅游规划案例结集出版的专著,是作者多年来实践研究的结晶。青海旅游规划案例与读者见面,相信能为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青海旅游规划案例也存在基础理论阐述不足、相关分析有待加强等问题,尚有许多提升的空间。期待作者在这部专著的基础上,今后能更上一层楼,有更好的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