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群体性
孤独
社交
媒体
使用
影响
许琪
第 卷 第 期总第一八期 作者简介:许琪,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付哲,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社会分层状况的新变化”()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群体性孤独 社交媒体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许琪,付哲摘要: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是否会加剧孤独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取决于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的关系。对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了民众与亲朋好友的线下交往和亲密关系,因而对孤独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也取决于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常态化使用能够缓解孤独,而病态化使用则会加剧孤独。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存在阶层差异。如何提高社会下层民众的数字文化资本以使其养成更加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关键词: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体;孤独感;常态化使用;病态化使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在线社交工具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我们已进入一个“随便敲几下键盘就可以在社交媒体同时和几百个人聊天交友的时代”,但社会交往圈子的扩大和交往的便捷化并不意味着现代人能够从频繁的在线社交中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孤独”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似乎并未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而得以消除,与之相对,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提出了“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她甚至认为,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新的沟通技术正在改变现实中的人际纽带,社交媒体表面上促进了人际交往,但实际上却使彼此的关系更加疏离,因此,在社交媒体广泛使用的今天出现了一种人们虽然在一起但依旧孤独的现象,这就是“群体性孤独”。特克尔的观点很快引起了欧美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在国内,学者们关于“群体性孤独”的讨论也日渐增多,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将结合线下社交更加深入地评估线上社交对孤独感的影响。特克尔认为,频繁的线上社交会挤占原本用于线下社交的时间,这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的重要原因。然而,线上社交是否一定会挤出线下社交仍然有待检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大多数社交媒体使用者会通过社交软件维持和巩固原有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发展新关系。这与特克尔描述的人们沉溺于缺乏线下基础的线上生活的现象有很大不同。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结合起来,系统评估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因果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其次,本文将区分常态化()与病态化()这两种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孤独感的不同影响。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只有病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才对用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如变得更加焦虑和孤独等。因此,对二者进行区分非常重要。实际上,如果仔细阅读特克尔的群体性孤独一书,可以发现,她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人们使用社交媒体,而是在批判一种病态化的社社会科学版 交媒体使用方式,即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络而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状态。很显然,将这种病态化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外推到常态化使用、笼统地研究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无法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将对社交媒体使用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类型学分析,并基于此讨论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社交媒体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社交媒体会让我们更亲密还是更孤独?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学术问题。一些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社会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得我们即便足不出户也能非常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往,甚至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因此,社交媒体可以起到推动社交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会侵蚀原有的面对面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年,罗伯特克劳特()等心理学家率先发起了对在线社交的批评。他们通过对早期互联网用户的追踪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使用时间的增加,个人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时间有所减少,社交规模不断缩小,社区参与程度日益下降,而孤独感和抑郁水平则不断上升。他们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的在线活动会挤占原本用于面对面沟通的时间,而线上的弱社交纽带并不足以取代线下社交,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因此,出现了所谓的“互联网社交悖论”。克劳特等学者的研究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一些学者支持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互联网减少了人们的社会联系,导致社会孤立,从而催生孤独感。例如,罗伯特普特南()认为,互联网技术最初的目的是娱乐而非社交,并且由于时间配置问题,人们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会挤占社会活动时间,进而造成社会孤独。米勒麦克菲森()等也发现,美国人正变得更加孤独,核心交际圈也变得越来越小,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克劳特等提出的“互联网社交悖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例如,朱迪思夏皮尔()认为,克劳特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社区精英,这些群体即便不使用互联网也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因此,不能由此得出互联网增加孤独感的结论。此外,很多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孤独者更倾向使用互联网来缓解孤独,因此是孤独影响了其对互联网的使用,而不是相反,克劳特等混淆了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因果方向,因而错误地得出了互联网会加剧孤独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都是在 时代开展的,当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 时代以后,在线社交已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一项核心功能,而且在这一时期也诞生了各种以社交为主要目的的社交媒体。但是在社交媒体诞生的那一刻起,学术界对它的批评也随之产生,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特克尔提出的“群体性孤独”。她认为,社交媒体会加剧人们对在线社交的依赖,进而催生出更加严重的孤独感。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能够提供一种现实中无法获取的舒适社交环境,例如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非常轻易地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扮演各种身份、肆意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这都是在面对面社交中无法实现的。一旦人们沉溺于这种虚假的线上社交,就会减少现实中的社交投入,但只有高质量的面对面社交才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因此,随着线上社交逐渐取代线下社交,孤独感也会不断上升。特克尔的观点很快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争论。在国外,很多学者研究了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在国内,学术界对特克尔的观点也是褒贬不一。一些学者认为,特克尔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技术对人际关系的侵蚀和异化。但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群体性孤独”只不过是人们对新媒介技术产生的道德恐慌而已。在实证研究方面,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也很不一致。有研究发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加剧孤独感;也有研究发现,使用社交媒体能缓解孤独感;还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孤独感之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形关系。纵观这些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缺陷。一是这些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但大学生群体有很强的特殊性,就像夏皮尔在批评克劳特等的研究时所指出的,基于大学生样本得到的结论第 卷 第 期总第一八期 很难外推到一般人群。二是很少对潜在的反向因果问题进行统计控制。如前所述,使用社交媒体会影响孤独感,但反过来,孤独感也会影响社交媒体使用,如果不能剥离二者之间的反向因果关系,就无法评估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真实影响。三是没有对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加以区分。近年来的多项国外研究发现,常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用户有益,只有病态化的使用方式才会加剧孤独感。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讨论。(二)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类型学分析 年,埃米莉欧戴()和理查德亨贝格()在一项最新的关于社交媒体使用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中写道,要弄清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孤独、焦虑等负向心理状态,研究者必须将常态化和病态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区分开。区分常态和病态的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上瘾,或者说使用者是否沉溺于社交网络而脱离现实生活。很多实证研究发现,病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会加剧用户的社交缺陷和心理问题,导致他们变得更加焦虑和孤独。而常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与之相反,将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交工具来使用,可以维持和拓展现实中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参与以及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我们认为,区分常态化和病态化这两种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特克尔所说的“群体性孤独”。事实上,特克尔并非笼统地讨论社交媒体的危害,而是认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使人们患上一种社交病。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特克尔对多位社交媒体的重度成瘾者进行了精神分析,描绘了他们沉溺于社交网络的各种病态表现以及内心极度孤独的症状。但遗憾的是,后续关于“群体性孤独”的很多讨论却把特克尔的研究问题扩大化了。例如,国内很多学者是在笼统地讨论社交媒体,进而得出各种非黑即白的结论,很明显,这些结论都只看到了社交媒体的某些方面,因而都有失偏颇。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大多以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其对孤独感的影响。虽然频繁使用与病态化使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我们认为,要想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必须对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类型学分析。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是否上瘾这两个维度将社交媒体的使用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社交媒体的轻度使用者,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较低,也很少上瘾。对这类用户来说,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小,他们主要依靠线下的面对面交往来维持现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第二类是常态化的高频使用者,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较高,但并未对之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对这类用户来说,社交媒体只是他们开展社交的一个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他们能较好地处理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之间的关系,因而也更可能从频繁的线上社交中获益。最后,第三类是病态化的高频使用者,这类用户不仅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较高,而且高度上瘾。他们因为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络而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所以很可能在持续不断的线上社交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群体性孤独”。(三)研究假设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拟提出以下研究假设。首先,参考特克尔对“群体性孤独”的论述以及后续研究对这一概念持续不断的争论,我们认为,社交媒体和孤独感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形成定论。因此,提出以下两个竞争性的研究假设:假设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加剧个体的孤独感。假设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其次,本文还将结合线下社交对社交媒体影响孤独感的机制进行分析。参考特克尔提出的“线上社交挤出线下社交进而导致群体性孤独”的观点以及反对者提出的对立性观点,本文提出如下第二组竞争性的研究假设:假设 社交媒体使用越频繁,人们线下的社交关系会越疏远。假设 社交媒体使用越频繁,人们线下的社交关系会越亲密。最后,参考现有研究,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取决于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具体方式:病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对用户有害,而常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则对用户有益。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 病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会加剧孤独感,而常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会降低孤独感。社会科学版 三、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使用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开展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设计实施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社会调查。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样本覆盖全国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龄在 岁的成年人口。于 年正式启动,此后在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和 年先后执行了九轮调查。本研究使用的是最新一期的 年调查数据。与国内其他调查相比,拥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它是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因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民众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状况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其次,的调查问卷包含一个精心设计的“网络社会”模块,该模块详细询问了受访者在社交媒体等多个方面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因而能较好地满足本研究对变量的基本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仅随机抽取了 人回答“网络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