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本叙事、家国空间与新国风...文化类纪录片的三重美学维度_王若璇.pdf
下载文档

ID:2582000

大小:2.0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叙事 空间 国风 文化 纪录片 三重 美学 维度 王若璇
79TV RESEARCH电视研究2023年第3期(总第400期)王若璇人本叙事、家国空间与新国风影像: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三重美学维度摘要: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多元化、台网联动常态化时代,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创作实践的纪录片,通过以人为本的叙事模式、“家国”意识的空间建构与“新国风”审美思潮下的数字影像制作呈现出三重美学维度,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下创作形式、媒介语境的衔接,探索出传统艺术形式与新兴技术、审美趋势的融合之道。关键词:纪录片以人为本家国意识新国风美学维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由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历经千年演化汇集而成的,其概念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往往是“文博”“非遗”“考古”或“历史”等多元题材的交集。随着受众圈层的多元化与播放平台的丰富化,纪录片不断突破题材与形式,“纪录片+”成为创作主流。纪录片与短视频样式、剧情演绎形式、互动体验模式进行重组的同时,题材亦呈现出交融的趋势。近年来,融合了多样题材、多类媒介以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纪录片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一、人本观念: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叙事美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载体,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具有明显的叙事转向,它们以“人”的微观切口作为叙事起点,以“人”的情感驱动与生活走向作为叙事逻辑,以串联“人”与传统文化作为叙事目的,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叙事美学。1.从“个体命运”到“历史时代”围绕人本观念,以古代人物为叙事重点的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呈现出以个体命运为线索,以历史时代兴衰为母题的叙事特点,并延伸出“羁旅”“忧患”等子题,将传统文化寓于叙事之中。这些纪录片以专家学者口述、史料文本描述以及演员“搬演”等方式再现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同时围绕“个体命运历史时代”的逻辑展开叙事。千古风流人物作为“历史+人物传记+诗词文化”融合的纪录片,选取了中国古代十余位著名诗词家,通过“以人写史”的叙事方式展示中华诗词文化。“苏轼”专题围绕苏轼的宦海沉浮、飘摇不定的“羁旅”主题,将其创作的经典诗词与人生历程相结合,贯穿了苏轼才华横溢的少年时代、锋芒毕露的仕宦初期、乌台诗案中的人生骤变、贬谪黄州时的归隐田园、看淡浮沉后的心安异乡等生命历程,诗词与作者的人生、性格相辅相成。同时,苏轼的命运也被嵌于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与“元祐更化”等时代改革背景中,形成了“个体命运历史时代”的叙事逻辑。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以曹雪芹的人生际遇与红楼梦的人物故事为两条并行线索展开人本叙事。曹雪芹的故事作为“真实历史”使用“搬演”手法重现其本人与家族的曲折命运;而红楼梦作为“虚构历史”则以动画形式演绎其中六位人物的人生经80DOCUMENTARIES纪录片之旅历,以人物书写作为叙事逻辑折射这部经典著作在历史、社会、文化层面的意义。此外,片中“真实历史”中的曹家与“虚构历史”中的宁荣二府兴衰也预示了清代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凸显“忧患”主题的同时折射了“个体命运历史时代”的内涵。2.从“个体生活”到“文化传承”以当代社会为叙事背景的传统文化类纪录片注重个体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结,以个体生活流动作为叙事内容,以个体事件发展作为叙事思路,突出了文化传承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形成“个体生活文化传承”的叙事逻辑,彰显“人本”叙事的美学内涵。围绕“个体生活”进行叙事“更加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参照,或者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在社会背景、社会生活、人物类型等方面获得与现时的互认性;要么用现实性的眼光演绎和呈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家庭和人物,追求精神和心理上的日常性”。纪录片我们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文物工作者的生平回溯、社会生活描述串联起清明上河图的修复、保护与研究。纪录片过年的画则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通过“人本”视角切入个体生活事件,将个体与杨柳青年画的故事串联起这一传统艺术的历史发展、文化意蕴与技艺细节。其中,点染丹青一集平行讲述了“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古稀老人的寻根之旅”与“版画藏家的年画情缘”三个主要故事,通过个体生活的叙事脉络引出了杨柳青版画在晚清的发展状况与雕版技艺、“齐健隆年画店”的兴衰历程等故事,展现了老、中、青三类不同年龄、身份与诉求的个体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缘分”。二、“家国”意识: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空间美学纪录片的空间既是故事的发生地,亦是文化价值传达的“场所”。对于传统文化类纪录片而言,空间所承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对文化的呈现与展示,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唤起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与族群归属感,从而形成一种“家国”意识。“在中华民族,家意识与国意识是相连的,可以称之为家国意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家国”意识在纪录片空间被转译为“家乡”“家园”与“家国”三种空间形态。1.家乡:“地域标识”作为文化符码“家乡”所代表的空间在“家国”同构的文化语境中表现为一种携带鲜明区域标志性的空间。因而,在传统文化类纪录片中,“家乡”空间通过具有“地域标识”的文化符号进行具象化的媒介转译,这种文化符号“包括某种特殊文化形式存在或传承的时间与空间、与该文化相关的群体、连续性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民俗礼仪活动,等等”。中国传统音乐题材纪录片国乐的侧脸第四集离骚中,将文化空间置于楚国诗人屈原的家乡及其流放地,以充满荆楚之地标识的文化符号建构了屈原的“家乡”。诸如,湖北秭归县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人们以传统的游江仪式齐唱招魂歌;秭归县乐平里村“骚坛诗社”的团体活动中,村民以类似嗟叹的腔调诵唱离骚;湖南平江县的民间皮影戏团送戏下乡时,团员以唢呐腔改编的方式表演离骚记该片将民俗仪式、民间诗歌、地域方言、民乐演奏等文化符号融入了以屈原生平活动为核心的荆楚区域,建构了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屈原之乡。2.家园:“自然山水”作为精神原乡古人认为,天地是生命之本,亦是家国之本。一方面,古人往往将山河等自然景观比喻为国家,诸如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诗句;另一方面,山水自然亦被古人认为是精神原乡的象征,诸如宋朝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通过人在山水之间的“居”与“游”将自然隐喻为人类的“家园”。在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空间建构中,蕴含自然之美的空间被赋予了“家园”的内涵,象征着中国人的精神原乡。同时,以“家园”为意象的自然空间在纪录片中往往与人物精神相照应,形成了自然空间与人物情感的互文。国乐的侧脸第一集知音的开篇便是蕴藏“天人合一”精神理念的自然空间,四川青城山道观的陈道长在山间弹奏古琴,于天地间汲取音81TV RESEARCH电视研究2023年第3期(总第400期)乐精神。绿树成荫的山林,鸟鸣声声的山间,驼铃阵阵的山路与水声潺潺的山泉构成了彰显拙朴之美的自然空间。该片通过自然空间呈现出“人琴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结,将人物精神、古琴文化与山水构成的“家园”融为一体,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妙造自然”的审美意趣。敦煌师父采取了“纪实+考古+文化传承”的主题结构。茫茫沙漠空间与敦煌考古工作者隐含着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对敦煌守护者这份孤寂与执着的钦佩,与敦煌遗址相伴的大漠自然风光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与精神原乡。3.家国:“古今空间”映射传承主题“从时间角度看,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的产物。人类依靠集体记忆传承文明,不仅能把个体的心理感受变成群体的历史记忆,而且能把记忆从生存本能的需要上升为文明进化的动力。”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基于往昔时空的呈现需求,常常将重构的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进行融合、交替呈现,从而生成一种交叠着民族历史、集体记忆与现实意义的“古今空间”。“古今空间”的交融意味着媒介时空的重构,而串起这种时空重构的核心便是纪录片对于“家国”情怀的主题诉求。纪录片荣宝斋通过“历史影像资料+话剧舞台搬演”方式建构了荣宝斋跌宕起伏的历史空间,8K 高清投影为底幕投射晚清以来的真实影像,构成“国家”意象的历史背景;话剧表演为台前演绎荣宝斋作为“小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当下空间则突出荣宝斋作为现代文化企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风貌宽敞雅致的柜台、文艺交流的雅间、展览书画的工艺坊,等等。波澜壮阔的历史空间回溯“家”与“国”的共生共荣,焕然一新的当下空间则映射出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古今空间”的交融书写了荣宝斋的传奇,折射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赓续。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陆游”专题在历史空间的建构中采用了“真人搬演+动画再现”的方式还原陆游的人生经历,而当下空间则聚焦于陆游居所、驻足地点改建而成的史迹景点。绍兴陆游故里、杭州陆游纪念馆、崇州陆游祠等历史遗迹在当下时空均留存陆游的“痕迹”,不仅是他辗转一生的“家”之所在,更是他“伤国之痛”的情感依托,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形成呼应,凸显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三、“国风”创新: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数字影像美学传统文化类纪录片中的数字虚拟影像构成了近年来“新国风”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所谓“新国风”,“即新兴的中国风格,指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中大量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崇尚历史文化的流行风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纪录片中,以高新技术制作的影像成为了诠释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新国风”在数字虚拟影像维度的美学内涵。从其视觉构成的参照角度可以窥见中华传统绘画的美学形式,从其审美体验的转向角度亦可发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1.融画入影:数字虚拟影像的视觉参照“融画入影”是通过视觉元素的使用、画面要素的排布、镜头运动的形式、视觉透视的方式等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要素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内涵融入纪录片之中,是“新国风”文化思潮在数字虚拟影像领域的创新转化。西方美术以“焦点透视”作为绘画的基本视觉原理,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则注重“散点透视”。这种视点来自“游观”的观照方法与审美态度,“即运动地观看,移步移景,眼睛游目骋怀。中国画从画者到观者,其观看方式都是以游观为特定,动是中国画观看的主要模式,从早期隋唐绘画到明清绘画,画者以游动的视点俯察万物骋怀观像”。以中国美术为题材的纪录片将名家绘画制作为数字化的影像,观众的目光成为镜头语言结构下的观赏者视点,随着镜头的上下流动、远近推移而形成“游观”的视觉体验。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将近现代的经典美术作品以三维水墨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笔墨技法被解构为视觉元素,并以动态化的镜头语言对其重组。诸如万松烟霭的动画从大远景视野的“远观”开始,观众跟随视角的收缩与镜头的推进停驻在“积墨”笔法造就的山体之上,摇镜头以特写方式“俯察”在风中摇曳的茂密松枝,继而“近察”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水与蜿蜒连绵的山谷;忽而,镜头切换为“仰观”山峰的远景,题字落下,镜头拉出并静止在“诗82DOCUMENTARIES纪录片之旅画相衬”的整幅画作上。同样,画作待细把江山图画的动画则展示了“皴法”绘制的山峦,镜头俯仰、游移之间彰显明暗交错、轮廓参差的国画技法。2.“灵境”生成:数字虚拟影像的审美转向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在于精神的感受与内心的想象。正如“澄怀味象”强调通过“坐忘”与“心斋”的虚静状态欣赏艺术或山水之美,从而把握“道”的真谛。虚拟现实技术在纪录片中对传统艺术品的重构打破了以静为主导的审美方式,创生出了围绕“灵境”的审美变迁。“灵境”即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既是一种技术手段,又是一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沉浸感与交互性成为“灵境”审美体验的脚注,不仅象征着“新国风”的审美转向,亦是在承继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转化。“作为灵境之特征的沉浸感,是由于当事人深入到特定环境中去而产生的切身感受。”纪录片中的人物代替观众“在场”,具身沉浸于艺术作品所织构的情境中。纪录片年画画年中不乏由虚拟现实、三维动画、人工智能与真实影像合成的数字影像。在美术馆奇妙夜一集中,观众进入了主持人马凡舒的梦境世界中国美术馆,导演围绕杨柳青年画琵琶仕女图使用了“戏中戏”的沉浸演绎模式,观众跟随马凡舒进入 VR 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中,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月下荷塘,手握“画笔”勾勒莲花,循声而去巧遇年画中的琵琶少女,体味“晓月蛙鸣荷塘行,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