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楹联题跋款探赜_姜洋.pdf
下载文档

ID:2581768

大小:1.78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清代 楹联 题跋 款探赜 姜洋
070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总第334期清代楹联题跋款探赜姜洋内容摘要:题跋款是楹联书法发展至清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落款样式。题跋款借助楹联自身的空间优势,一方面打破了原本平阙制度限制下的题写准则;另一方面,其所承载的信息说明、叙事与抒情、学术考据等内容是过去传统落款所不具有的。楹联题跋款的出现,促使楹联落款与联文之间成为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的关系。此外,落款也从过去书法作品中被忽略的次要组成转变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关键词:题跋款 落款 清代楹联落款,指在书画、书信、书作等文本的指定位置处题写上时间、地点、作者姓名等基础信息的文字。古代书写文本皆有落款,落款是书写文本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从现存楹联实物可知,清代之前的楹联落款样式与其他传统书文的落款表现基本一致,俗称“单款”。楹联发展至清代成了清人日常必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周世德在集唐对联序中这样描述大众对楹联的需求情况:“今夫对联之相需也,亦甚广矣”。(周世德集唐对联,乾隆十一年抄本)大量的楹联需求致使楹联自身也随之进行着不断的革新与改造楹联的内容更加丰富、书法表现更加多样、落款信息更加具体等。为了充实联文无法承担的信息内容,书家借助楹联自身独特的“对开”格式,将四条窄长空边皆划归入落款范围,这样,增添进落款中的文字内容就有了足够的题写空间。在这场革新中,清代楹联在落款方面出现了“对款”“多款”“题跋款”等新落款样式,其中,以“题跋款”最独特。本文通过对清代楹联书法的梳理,对其中题跋款相关的题写规范及内容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及说明。“题跋款”是对信息进行扩充与完善的落款类型,因其题写的内容与传统跋文相似而称为“题跋”款,所谓“为原书或原文引申发挥、记录读书心得之作”。(邓安生古代题跋试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书家将本人信息、赠予者信息、创作意图、创作经历乃至联文释读等内容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安排于上下联两侧的空白位置。正因其具有能够承载联文之外文字信息的功能,“题跋款”一度成为清代楹联书家题写最为频繁的落款样式。在现存楹联实物中,楹联题跋款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说明性题跋款、叙事性题跋款、议论抒情性题跋款、学术性题跋款。(一)说明性题跋款。说明性题跋款在整个清代楹联题跋款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本着“一联一人”的要求,每幅楹联皆需作具体说明,说明的信息越具体、内容越详尽,楹联的专属性就越强。题跋款的说明指向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说明赠予对象。题款内容是对赠予对象个人优秀的品行、爱好、能力等情况进行具体说明,通常带有褒扬性质。清刑部郎中曹广桢所书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联,题款所记:“人华仁兄性淡逸,好收藏古书、名帖及名人书画,鉴别所精,小窗多明,焚香静对,饶有雅人,深致书联,请正不置。”款中交代了选用朱彝尊诗句作联文的缘由:一来符合赠予对象“人华仁兄”淡逸之品性,二来迎合二人相交时共赏古玩时的情景。第二种是说明书者与赠予对象间的社交关系。清诗人袁枚总持掩雅刘公是,批抹云霞李义山一联落款题识:“蕉元世兄同年出纸索书联句,予素不能书且又不能作,苦不能辞,勉强应命,殊自愧耳。嘉庆元年清和月随园老人袁枚,时年八十有一。”此款交代了友人求字的具体时间与经过,以及袁枚本人创作时的状态,这为后世对袁枚书作的收藏与鉴定,以及其社会交往情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种是说明联文内容。清代楹联中,集联创作比重极高,样式也极为丰富。有集单人诗词的独联,如李鱓“眼前醉后”七言联的题款说明此联集自“书罗隐句”,即姚岩杰律诗报颜标中的颔联。也有集双人诗词的混合联,如郑簠隶书“昼泥醉闻”七言联,其在上下联的右侧落款,分别注明集自唐代诗人元稹、杨乘诗句,但留有笔误。再有集古文字词进行重新组合的拼接联,如王文治擅“集修稧帖”为联,例如“古怀静类”五言联 “静者快然”七言联 “竹静兰修”八言联等,这些集联题识都会予以说明。综上可知,这类楹联题跋款一方面强调书者对集联出处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肯定了集联在清代楹联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第四种是品鉴楹联书法。题跋款中对书法的品评可以反映出清代书法的审美趋向。以道光年间刑部侍郎袁保恒文当为古今极品,人不可俛仰随流为代表,此题跋款就简明扼要说明了清代帖派以大王为主体的取法渊源:“同治己巳初春三日西安戌幕录家弟旧集右军稧序字,奉敬伯尊兄雅属。弟袁保恒仿大令笔意书。”而清代碑派的楹联作品同样表现突出,以碑派大家邓石如著名的龙门对沧海日长联为例,此联书于“嘉庆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识“铁砚山房正书”,下联本幅右下有清康有为跋一段,其在题跋中称:“完白山人篆分固为近世集大成,即楷书亦原本南北碑而创新体,笔力如铸铁,画法尤厚。”此联书法古茂沉雄,法于魏碑,存隶书孑遗,体现出深厚的碑学基础,是碑派楹联的代表佳作。(二)叙事性题跋款。叙事性题跋款的楹联极具文学内涵,其内容或涉笔成趣,或融情于事。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通常以描摹、联想、想象和追忆等表现手法再现场景、凸现人物个性、拓展记叙空间,从而达成文约而事丰的境界。因此,叙事性题跋款为楹联赋予了诸多光彩与趣味。典型叙事性题跋款当属邓石如的行草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其题跋曰:“嘉庆甲子夏,寓兴岩佛庐,遇灵隐见初禅友行游于此。往来旬月,见其行持修洁,颇志于书学,有永禅师风,因乐与之游。今将归虎林,书此十字以赠其行。完白山民邓石如。”这则题跋款为邓石如对游历修行之旅的追忆,尽管全篇仅有七十余字,然记事完整清晰,概述了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流露出邓老对人生知足常乐的平淡追求。恽寿平名花未落如相待,佳客能来不费招一联的落款则是叙事性题跋款“文约而事丰”的典范:“丙午春三月,舣舟娄东,同人观挑于城南之潮音阁,小憩西田之农庆堂,欢呼剧饮,分韵擘残,极一时文醼之盛。暇日,子俶道社兄索作楹联,愧手腕生踈,信笔涂鸦,竟成恶札,徒有辜于嗜痂癖耳。清和上澣,匆匆返掉,聊书数语,藉作跋文,或可当观挑续游,为异日相思之券尔,时在康熙五年。书于黄薇花畔,毘陵同社小弟恽寿平。”通过跋文,我们知晓了“佳客”信息、“招”与“待”的具体经过,以及恽071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学院文萃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2023-06老对此联书作并不满意的创作状态等,使楹联作品既挥洒自如,又不离题万里。(三)议论抒情性题跋款。议论抒情性题跋的特点在于与楹联的联文内容联系更加密切。基于议论和情感的跋文通常是对联文内容作进一步阐发,因其所感所议皆出自于书者自身,因此,这类楹联性质更倾向于自作联,或者赠予对象是与书写者关系较为亲密的交际联。王文治溪云拂地送残雨,谷鸟向人啼落花一联题识为:“宋黄养正真人诗句,有飘然欲仙语。偶游汉隐庵小憩,频思昔日读书,此处时值暮春天气,淡云微雨,鸟啼花落,因忆宋人诗句,遂为录之。戌申夏四月六日,无余居士王文治。”此联摘自宋代黄知微句其一中一句,此联题跋由景至词再至己,表现出王文治对自己过去读书时光的思忆,自抒自作,颇具意趣。(四)学术性题跋款。以金石书写的楹联成为清代独特的楹联书法样式之一,以金石考据为内容的题跋款亦成为清代楹联款中最具特色的落款类型,书家将当时流行的金石文字上的字迹样式融入于楹联创作中,这类楹联一方面展示了金石文字独特神秘的美,另一方面又是书家借金石彰显自身学术功底和文化素养的手段。书家将考据出的金石文字,通过集字方式排列出具有文学性的对偶联文,因为金石文字复杂难辨,因此需要题跋对联文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对金石文字的出处来源、译文、学术考据以及金石书法等。以清代古文字学家徐同柏所书赤环金琳宝鼎,吉金镈铝乐和钟为例,此金石联集曶鼎 鄦钟两铭文字而成。其题跋款为:“愚亭先生世缘四兄属书古文大篆,为集曶鼎 鄦钟二铭以政。曶鼎旧藏镇洋毕氏灵岩山馆。鄦钟旧藏阳湖孙氏冶城山馆。环象连环形;赤环,赤玉之环。金,纯玉也。琳,玉之美者。古文将奉也,曶作鼎而纪王锡。赤环金琳也,论语仲忽,汉书 古今人表作仲曶,吉金善金镈,业上金华。铝古文鑢,以金涂器之名。鄦以吉金,铸钟其华美镈铝也。此为楚良臣。余义钟澉浦吴叔明经东发商周文拾遗作。鄦钟,鄦 今文作 许。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十月二十六日丁字溪南,徐同柏籀庄并识。”此款首先说明所集古字之古器渊源及收藏情况,后以联文为中心依次概述了两件古器的颜色、材质与古器类型,并对曶鼎、鄦钟中的“曶”“鄦”进行考据。落款楷书与联文金字正对,内容又是对正文的阐释,与正文相互衬托辉映,极富趣味。清代楹联题跋款将书法与跋文结合于一体,这种结合为楹联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落款也开始在楹联中凸显其重要作用。题跋款的出现使得楹联落款由一种辅佐性成分转变成为楹联的重要构成,并且与联文之间互相依附又各自独立。具体来说,从文化内涵来看,题跋款为楹联提供了联文不能表达的内容信息,所题跋的具体内容以创作目的、思想内涵、情感表现、书写风格等方面为中心,这是过去落款中所不具有的。从书法表现来看,书家根据联文的字体凭自己喜好和擅长书体书写题跋款,不同字体的运用不仅增添了丰富性,也展现出书家对多种技法的掌握。从艺术效果来看,题跋款可以丰富楹联的整体布局,丰富画面使作品饱满而增加可读性,并在楹联中起到了对联文大字的协调、点缀作用。姜洋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作品对比,结合邓石如师承交游、碑版取法的考察,发现其行草书既非“未入体”,也不“少规矩”,而是呈现了融碑入帖之“新”,同时也阐述了其对乾嘉以降书法史上行草书碑帖融合创变的重要作用及特殊意义。关键词:邓石如 行草书 碑帖融合 一代宗师邓石如,曾被曹文敏赞为“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为何其行草书多被微词?而更有甚者,直接斥其草书为“野狐禅”。邓石如草书果真如此未入门径吗?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与公允评价一代大家邓石如的书法成就,而且对于客观认识清代行草书的演变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邓石如行草书的渊源取法、探索创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探析。一、诸家势评多不一包世臣在其国朝书品中,以“神、妙、能、逸、佳”五品分陈当朝之书家书体。邓石如草书被列在“能品上七人”之列,行书则被列到了“逸品上十五人”之列。虽然其草书未有其本人篆、隶、分、真品次高,但若比于他人之草书,所获得的评价亦为最高之一。然而,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则评曰:“夫完白唯有篆足名家,自负八分,而驰骤其势,第糜其完,适成别裁,绝无雅度。真行皆未入体。草则野狐禅耳。”(书林藻鉴 书林纪事,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193页)在这里不仅把邓石如“真行”二体排斥在书道正统之外,对其草书则是更进一步否定。此外,张之屏在书法真铨中亦曰:“吾友罗颂西谓:邓完白书有匠气,是诚不诬。然匠人有规矩准绳,而非野狐禅可比,是亦不容漫视也。”(陈涵之主编中国历代书论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534页)邓石如草书,果真是异端邪僻的“野狐禅”吗?这对于一代宗师邓石如的评骘与接受来说,确实是个“不容漫视”的问题,有必要依据其作品,结合其师承取法一探究竟。二、师承取法有渊源有关邓石如行草书的取法,从其师承、交游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窥其线索。(一)梁巘对邓石如行草书的影响。胡长春曾在邓石如书学师从考论一文中提出:“从现有的材料来看,邓石如书法师从梁巘是毫无疑问的。”(胡长春中国书法与古文字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页)梁巘与当时大书法家梁同书并称“南北二梁”,他所擅为帖学行草,但邓石如却成碑派宗师,所以文中之“师从”应该主要是对于帖学而言的。梁巘的行草书,曾于赵孟頫、董其昌、李邓石如草书“野狐禅”之辨兼论其行草书碑帖融合的意义陈昌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