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评价
理论
视角
COP2
新闻
报道
积极
话语
分析
梁璐
153对外传播评价理论视角下对“COP27”新闻语篇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梁璐本文选取英文媒体China Daily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有关中国的相关报道作为话语分析文本进行归纳与整理。基于UAM Corpus软件,依托Martin的评价理论,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系统对文本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寻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同时拓展此类新闻语篇报道文本的分析模板,拓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关键词:评价理论;COP27;积极话语分析一、引言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在其推动下,过去八年已步入有记录以来最暖八年的轨道。气候变化的预兆和影响愈发令人关注。2022年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7)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召开。此次会议共有六大看点: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进行气候融资的进一步讨论;关注依赖煤炭的中等收入国家,并与其建立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继续讨论甲烷承诺;对碳排放制定严格的指导原则;各国的气候承诺。此次会议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损失与损害”基金,要求发达国家为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与损害买单。China Daily是“认识中国的窗口”,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本文拟选用China Daily对COP27报道中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自建语料库,对语料进行手工标注,并运用UAM Corpus对语料进行标注与统计。依据统计结果,探究中国形象的构建以及评价理论视角下此类大会的新闻语篇的分析范式。二、文献综述(一)积极话语分析下的评价理论。马丁在1999年正式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的新概念。积极话语分析立足于褒贬与建构,倡导以和谐、平等、友善的方式对目标话语进行分析,协调和均衡谈话双方的关系。通过积极话语分析,揭露话语背后的正能量以及积极面,同时引导探索解决问题之道,进而推动和谐美好社会的建设。积极话语分析,在马丁的指引和启示下,常以评价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根据韩礼德所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具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功能。评价理论正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扩展。其关注语篇所协商的态度,所涉情感的强度以及表达价值,联盟读者的方式。评价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态度有关情感,介入有关态度来源,级差有关态度的介入程度。其中,态度是核心子系统,表达说话者对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又包括三个相互交错的子系统,即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概念,用来表达话语发出者对现象或事件的情感反应或情绪表达。判断用来表达语言发出者根据习俗或规范对人的行为或举止做出的衡量和判定。鉴赏即对事物的评价。介入通过词汇语法资源来实现,有两种实现方式,自言与借言。自言意味着评价活动通过单人声音得以实现,排除对话性;借言意味着评价活动通过投射声音得以实现,具有对话性。级差分为语势与聚焦,对可分级程度的上扬或下降的强调叫做“聚焦”,对不可分级范畴的清晰或模糊的描述叫做“聚焦”。在分析态度方面,三个子系统互为补充。(二)评价理论对中国形象的研究。评价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1世纪引入中国。目前,评价理论被运用于多个实证研究领域,其中就包括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但是对于中国形象的研究,大多是专注于外媒报道。例如,董丹利用评价理论分析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共十九大报道,其选取中共十九大开幕会报道作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工具,探寻文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而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成就。而分析国内媒体相关报道从而探究中国形象的构建,目前多见于“一带一路”,例如,陈俊、王蕾从国家形象建构视角下,以话语分析为工具,分析中国日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然而,对中国日报中有关国际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内容提要2023年第7期采写编154对外传播进行话语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特别是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的相关分析。因此,本文选取国际会议COP27的相关报道为分析语料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从而探究中国形象的构建,同时提供此类文本的分析范式,拓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三、语料分析及讨论本文以COP27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有关中国的相关报道进行语料分析。使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统计旨在揭示各类评价资源在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定性分析旨在解释这些分布规律以及其所蕴含的人际意义。以“COP27”为关键词进行索引,通过对索引文章进行筛选剔除,共有22篇报道与会议内容相关,其中12篇与中国相关。本文选取12篇报道作为语料进行分析。采用语料库统计软件UAM Corpus Tool 作为分析过程的标注与统计工具。该工具已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本文的分析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用统计软件对各类评价资源进行标注,进而统计各类资源在文本中的分布。其次,根据已标注的评价资源,结合文本语境,深析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评价资源的定量分析。根据标注结果得出三种评价资源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其中,态度子系统占比最多,其次是介入子系统,级差子系统占比最少。态度子系统,共有283处,其中鉴赏资源出现次数最多,共有198处;其次是判断资源,共有70处;情感资源最少,共有15处。介入子系统,共有126处,其中自言共有26处,借言共有100处。级差子系统,共有78处,其中语势共有77处,聚焦有1处。接下来,分别对三个子系统中资源的分布情况做进一步划分。(二)评价资源的定性分析。1.态度资源的分析。根据态度资源的标注统计结果,鉴赏资源占比最多,其次是判断资源,情感资源占比最少。在新闻语篇报道中,为了报道的公正性,判断和鉴赏资源使用较多,而主观性较强的情感资源则较少出现。根据本文统计结果,判断资源的分布少于鉴赏资源,这说明关于这一话题的新闻语篇中,报道者多从美学与非美学的角度来评价新闻,而较少从伦理范畴角度来报道新闻主题。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报道者一般会避免使用过多情感意义的表达。情感资源是指对行为、过程以及现象的一种心理反应。文本中关于情感的分布并不多见,只有15处。新闻报道需要客观公正地向读者传递信息,而情感资源的使用,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双方的关系。“I hope the conference this time will meet the dema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much as possible as it is held in Egypt,a developing country.”上述例子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此次大会中的相关发言。此次会议提出了“损失与损害”基金提议,要求发达国家支付由于其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带来的损害。针对该事项,中国代表团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使用“hope”来表达对该提议的态度;支持该倡议并希望此次会议可以尽可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这些国家污染排放量少,但是所受环境影响却是最大。这一举措体现了中方对国际事务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采。判断资源主要是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按照不同标准的道德原则对某种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意义的评价。文本中积极的判断资源共有55处,消极的判断资源共有15处。积极的判断资源主要是关于对“损失与损害”提案的评价,以及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评价。消极的判断资源主要是关于发达国家拒绝向发展中国家支付“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评价。“When the world is facing an energy crisis,China continues to make solid progress in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这是联合国一位高级官员在此次气候峰会中的相关发言。在发言中,他高度赞扬中国所做的一切努力。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引起气候变化,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各国正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该句中,“solid”以及“important”正是对中国应对环境变化最积极的评价,在世界各国纷纷寻求能源出路的大背景下,赞扬中国依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扎实前进,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官员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评价,恰恰反映了其对中方所作努力的肯定,体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为国际事务贡献力量。鉴赏资源不仅仅是对事物本身的评价,也包括鉴赏事物所体现的价值,还包括事物对读者是否有吸引作用。态度系统中,鉴赏资源出现次数最多,其中积极鉴赏共有185处,消极鉴赏共有13处。“The fruit of Chinas South-South cooperation with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climate change isvisible,tangible and effective,which are welcome and highly prais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这段话是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在会议中的相关发言。近年来,中国一方面在要求发达国家履155对外传播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适应能力。该句中应用一系列评价词语来肯定中方在此方面做出的努力,表明,中国南南协定的成果是显而易见,并且在应对环境变化方面是有效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南南合作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始终作为一个积极的倡导者和务实的实践者。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订45项有关气候变化的协议,组建了三个低碳示范区,开展了42项气候变化行动项目。因此,中国在南南合作中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所做的工作对应对环境变化也是及时有效的,同样也受了发达国家的肯定与高度赞扬。2.介入资源的分析。根据介入资源的标注统计结果,借言出现次数较多,共计100处;自言出现次数较少,共出现26次。自言主要是关于会议内容基本介绍,中国对环境变化所作努力的客观介绍。借言主要是通过引用不同人物的话语以及评价来增加报道的真实度与可信度。文本中介入主体分为三类:中方代表,外国发言人,各类报告。根据介入主体分析,中方代表与外国发言人比重基本持平。根据介入内容,中方发言人主要是讲对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的计划以及贡献,外国发言人主要讲的是对各个国家的呼吁以及对其环境保护行动的评价。因此根据介入主体探究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态度是可行的。“As a development nation and a major responsible country,China has always been an active advocate and pragmatic practitioner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climate change.”上述例子来自中国发言人赵英民对待中国在南南合作中表现的叙述。中国发言人称在南南合作中,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始终在积极配合,努力参与实践。与此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高度赞扬中国此举,特别是建立了补助基金来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国家的恢复与重建。上述例子表明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拥有大国风采,认识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特别是一些落后国家。3.级差资源的分析。根据级差系统标注统计结果,其中语势出现次数较多,共计77次,聚焦只出现一次。语势子系统中,根据运用对象,分为量角度以及度角度,其中量角度一共出现了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