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工程
管理
专业
工程施工
技术
课程
教学
探索
实践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年北方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张召冉(),男,山东临朐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张召冉齐园刘心男许炳程正中(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以“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为例,在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基于问题分析,明确了以综合能力为中心、以教学相长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为重心的教学理念,确定了为专业育人、为行业育才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施。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可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关键词:工程管理;教学改革;施工管理;管理能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第 卷第 期 年 月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引言工程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类本科专业体系中第二大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自创建以来,为我国建设领域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巨大力量。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智慧建造背景下 ,存在教学模式僵化、课程内容老旧、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 ,导致学生核心能力落后于工程实践需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 号)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课程,课程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为此,本文以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同类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鲜明特色 ,国家及行业对工程师、建造师能力的需求重点突出职业道德、技术、管理等综合能力,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 。大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如图 所示。图 学生能力培养阶梯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及成长规律来看,本科培养前两年基本处于通识和专业基础教育的阶段,本科培养后两年才是专业强化、知识转化、价值实现的阶段。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进行系统学习。在学生、教师、教材、课堂组成的课程教学系统中,目前存在 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二是教师往往习惯于循规蹈矩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学生脱离课堂;三是教材的编排基本是同一模式和逻辑结构,“先技术、后管理,重技术、轻管理”现象突出,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不匹配,滞后于行业实践,导致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代表行业发展方向,“学而无用”现象突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驱动力,是实现教、学、练、用各个环节有机统一的保障。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认证所秉承的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目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以 理念为导向,厘清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三心”教学新理念。以综合能力为中心在“以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下,教师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部署、行业发展前沿,与时俱进,探索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动态调整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需求为导向,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等要求,通过优化编排教学单元、借助智慧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达到“教一堂课、掌握一套技术和工艺、提升一步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教学效果,培养“技术与管理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以教学相长为核心在“以教学相长为核心”的教学新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应是对等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正向反馈式良性循环,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教与学的角色使命。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情景化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长的力量,从而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教师也能感受到教学的成就、体会到育人的快感。以教学内容为重心在“以教学内容为重心”的教学新理念下,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工作,要着眼于当下和未来。一方面,与建筑企业合作,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目前迫切需求,开发应用型课程内容,适应企业当下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学讲解中加入国内外建筑工程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目的,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获得感。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需求,以“三心”教学新理念为指导,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第 期张召冉,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元素,确定了为专业育人、为行业育才的教学目标。为专业育人:()强化德育为先。结合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发展前景,以我国标志性建筑为背景,介绍创新驱动下新技术、新工艺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团队意识。聚焦理论知识应用,使学生增强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分工合作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关系,为学生就业后融入和带领团队打下基础。为行业育才:()紧跟时代发展前沿。通过邀请专家进课堂,推荐行业发展前沿动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发展动态、行业发展方向等,增强行业归属感。()培养学生格物精神。通过教学过程及工程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工程决策设计、建设施工、组织管理等环节的复杂性,明确技术选择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的影响;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作出正确决策的领导管理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成果汇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敢于表达、重视团队建设,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顺利成长为行业精英人才奠定基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执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实施得以实现。教学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实践性强、案例多的特点,每个知识点的讲授均分为关键案例预习与导入、案例讲解与知识点应用、案例总结分析与能力拓展 个环节。为此,专门建立土方工程、支护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典型案例库。课前提前发放教学案例材料,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课中结合案例讲解,明确包含的知识点及其正确应用;课后布置具有一定扩展难度的同类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打破原有“先技术、后管理”的“直线型”内容体系架构,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将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理论作为整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向“矩阵型”内容体系架构转变,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过程 全方位”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如图 所示。图 教学内容优化前后对比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基于章节,形成涵盖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纵向到底”讲解闭环、覆盖“技术、工艺、施工组织、经济评价”全方位的“横向到边”学习闭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不同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施工活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卷动参与主体众多,涉及多个工程目标,如图 所示。图 教学角色与工程目标为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主体与工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创建不同教学情境。基于工程实际案例,提供不同角色的矛盾碰撞,引导学生通过施工员、技术员和造价员的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主体在施工活动过程中的任务角色和不同利益诉求,提高对施工活动角色的认知水平。结合进度、质量、造价等工程目标,加入安全、双碳、节能减排等热点内容,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目标追求(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从建设、施工、监理等角度,对工程目标的实现进行理性思辨。教学模式基于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等网络教学平台,调整传统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构建智慧化课堂,借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依据 原则,根据个体和群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网盘、公众号、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精准推送行业先进技术与工艺,将技术问题由平面化向动画化转变。依靠积累的大量动画素材,深入讲解技术及施工工艺,将抽象化教材内容具象化。教学评价调整以往的课程内短时效评价,强调过程性综合评价和毕业工作后的长时效评价,采用长时效与短时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图 所示。图 教学效果评价借助专业认证调研报告,分析课程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的支撑关系,对学生专业技能、人文素质、职业发展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增加用人单位反馈性评价,以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双提高。结语本文基于问题分析,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行业归属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综合决策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为专业育人、为行业育才的教学目标。实践表明,学生课堂活跃度、整体满意度、团队协作及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效果较好。随着技术革新和时代进步,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均应与时俱进和持续改进,满足新时代国家、行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王要武,王硕,孙成双,等 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工程管理学报,():袁竞峰,李启明,徐照 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教育教学论坛,():刘迅,林陵娜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价值工程,():蒋文春,王宗明,刘会娥 新时代大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教育探索,():李淑敏 基于应用型转型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质量与“三度”建设 科技视界,():高耀远,颜文 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考: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 高教学刊,():吴晶,胡浩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教育,():(责任编辑:吴静)第 期张召冉,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