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职音乐教育探析.pdf
下载文档

ID:2581227

大小:1.1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树人 视角 高职 音乐教育 探析
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高职院校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觉悟、品德修养等。在此背景下,高职音乐教育应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育活动开展准则与重要目标,紧密围绕其开展音乐教育工作。一、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理论追溯音乐教育与德育自古以来就相互关联、相互辅助、相互成就。在我国,德育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 中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均体现出了德育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曾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指出了音乐对转变社会风气、改变民间习俗的积极作用。梁启超也曾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强调了音乐的育人功能。1902 年,新兴学堂开办了音乐课,借鉴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后人探究音乐教育的“育德”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与理论支撑。1912 年,蔡元培在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中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力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此次改革后,音乐课程逐渐成为必修科目,并为依托音乐教育开展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二、高职音乐教育“立德树人”功能分析音乐艺术独有的节奏感、韵律感与动态性、听觉性使其呈现出以情感人、寓教于乐、认知开发的独特功能,为其在“立德树人”中充分发挥美育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以情感人在音乐赏析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做到以情感人。从我国古代起,就有关于音乐与情感之间关系的论述。例如,礼记 乐记中有言:“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这说明人因为外界事物发生情感变化后,会通过“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音乐自诞生以来就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这一功能也可用于高职“立德树人”实践中,以音乐教育为实践阵地,对学生产生美育与德育的双重影响。2.寓教于乐音乐的教育功能需以音乐作品为载体体现出来,其相较于直观的文字表述来说,更注重将道理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SKL-2014-25302);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1406112)作者简介:张洁(1983),女,河南许昌人,讲师,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张洁(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开展音乐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艺术修养。但在实践中,受“立德树人”目标被忽视、教育内容亟待完善、学生音乐素养不足、实践拓展匮乏等问题的影响,音乐教育很难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价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学生素养、教育实践等方面不断完善音乐教育,进而提升音乐教育的广度、温度与深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立德树人”;审美意识;人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711;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8-0065-04輪輳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融入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在作品鉴赏或表演中进行育人。所以,音乐教育功能在应用形式上更生动,即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最终实现寓教于乐。故此,“教”是目的,“乐”是手段,充分发挥音乐这一功能可增加“立德树人”实践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立德树人”的最终实效。3.认知开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演奏音乐能够促进大脑的认知控制机能,这也反映出音乐会对大脑机能产生积极影响。相较于未学习过音乐的学生来说,学习过音乐的学生在辨识音高音调、左右手演奏配合、品读音乐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对音乐作品表演的独特认识等方面具备较高水准,有利于其左右脑机能的协同开发。例如,在对音乐与空间推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莫扎特效应”,即欣赏莫扎特奏鸣曲可提高人的空间能力。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通过曲调传递情感,还有利于开发人的大脑机能。在“立德树人”中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实现思想引领的目标。三、“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立德树人”目标被忽视“立德树人”视角下,部分高职院校忽视音乐教育,导致“立德树人”空有口号,师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例如,一些教师在音乐教育中仍存在重音乐知识、轻德育的问题;一些学生过于重视学分,忽视道德品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对“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贯穿不彻底,并未将其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不仅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育人效果,还不利于“立德树人”实践的可持续性发展。2.教育内容亟待丰富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虽然讲解了部分与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有关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无法与音乐教育的内容深度融合,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德育内涵也无法发挥育人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启发效果不佳。而且这种教育内容不仅无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教育中,还容易使音乐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出现敷衍应付课程的情况,难以体现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3.学生音乐素养不足高职学生接受基础音乐教育的程度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学习基础音乐知识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上。受学业繁重、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的音乐课“名存实亡”,导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未获得优质的音乐教育,音乐基本素养薄弱。但高职学生普遍对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感兴趣,传统戏曲、高雅音乐等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其音乐素养,还无法发挥优秀音乐作品“德融音声、涵育心灵”的“立德树人”作用。4.实践拓展匮乏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多元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音乐教育的“立德树人”仅停留在情感熏陶方面,使学生缺乏深层次意义上的实践理解。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虽在艺术节等开展了文艺会演,但参加主体主要是有才艺特长的学生,实践活动覆盖面不足,既违背了音乐实践活动开展的初衷,也不符合音乐教育普遍性、延伸性的要求。实践拓展不足严重削弱了音乐教育的功能,是阻碍其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音乐教育创新策略1.体系构建:促进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1)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建立独立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例如,高职院校可建立“公共音乐教研室”,并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音乐教师,由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需求与“立德树人”要求对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管理,并制订合理规范的教学计划,形成教学方案,推动音乐教育标准化开展,为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支撑。其次,细化教学目标。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细化教学目标,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其品格、品行、品位。例如,在 保卫黄河 鉴赏课中,教师应围绕“立德树人”制定教学目标,将其划分为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与价值目标三个维度。其中,知识目标是从音乐专业知识的角度带领学生分析该歌曲的节奏、旋律、速度等,使学生在享受音乐旋律的同时体验音乐情绪变化,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素质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欣赏与探究、合作讨论等,强化学生对该作品创作背景的理解,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使輪輴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与创造力。价值目标是立足情感角度分析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赏析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强化教师德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遵循,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环节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故此,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教育理念直接决定其能否在音乐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情感、理性认识的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师德育理念,从根本上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守旧观念,深化教师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涵育学生德行,践行“立德树人”。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艺术教育颁布的政策文件,如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深化教师的认识,并在校领导层形成系统、全面的音乐德育理念,以此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2.内容完善:实现“立德树人”全面贯穿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立德树人”要求、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全面涵育学生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提升其人文素养,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首先,挖掘教育素材中的德育元素。“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与课内外教学活动充分互动。对此,教师可选择教材中有先进理念的优秀音乐素材,凝练其德育元素,彰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向学生讲授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的教学内容。例如,在 保卫黄河 赏析课中,教师可向学生讲授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节奏、曲调等知识,并提出“音乐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与感悟,从哪里可以体会出来”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音乐知识与德育两方面入手欣赏这首音乐作品。在欣赏歌曲后半部分时,教师可将短促跳跃的曲调、妙趣横生的音乐所描绘出的跌宕起伏的浩大声势与革命英雄誓将侵略者彻底消灭的决心挂钩,将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将优秀红色中华民族音乐作品引入音乐赏析课程中。优秀红色中华民族音乐作品源于博大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沧桑巨变后表现出的民族精髓。教师可利用歌词、旋律中蕴含的不畏强敌的抗争精神、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敬国之情,促进其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电影 闪闪的红星 片尾曲 红星歌,向学生详细介绍歌曲背后的抗日历史故事,带领学生感受第二乐段宽广平稳、曲调舒展的节奏,感悟小红军对红星的深情、对革命的忠诚,感受第三乐段雄壮豪迈的行进音调,体会精神抖擞的小红军队列形象,进而使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坚定其使命与担当。3.素养保障:打造情操陶冶的科学矩阵(1)拓展学生艺术视野。高职音乐教育受众群体广泛,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秉承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锻炼其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在尊重学生音乐喜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接触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机会,如民族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地方民歌等,并向学生介绍其艺术文化、思想观念等,使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2)营造良好音乐氛围。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内营造良好音乐氛围,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音乐熏陶。首先,美化校园铃声。上课铃声选用舒缓、优美的音乐,安抚学生的情绪;下课铃声选用轻快活泼的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其次,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有意义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在早上播放民间轻快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如 彩云追月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献给爱丽丝 等,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重要节日期间播放符合节日氛围的音乐,烘托节日氛围,如在国庆节期间播放 我和我的祖国 万疆 歌唱祖国 等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能在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4.实践强化:守好“立德树人”关键阵地首先,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