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于
中国
古代史
教学
思考
第25卷第2期2023年4月Vol.25 No.2Apr.2023安顺学院学报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关于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思考杜志明李云根(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 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而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进行内容更 新,把学术前沿性的知识与科研成果融入其中。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党的 教育方针,在课程教学中主动融入思政元素,积极进行课程劳育。关键词:中国古代史;科研成果;课程思政;课程劳育中图分类号:G6 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3-9507(2023)02-0093-05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长,从距今约200万年前 至中英鸦片战争之前的1840年。纵然从文明史的 角度来讲,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内容繁杂,从 人类的起源、进化,到文明的出现,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 金元、明清。讲述时都必须面面俱到,涉及历朝历 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社会 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中国古代史的教 学不能泥古,钻进历史的故纸堆,埋头具体知识而 不顾时代的变迁,而应把握规律性、本质性的历史 联系,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学科专业核心素 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中国古代史教学必须把准时代脉 搏,紧跟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落实新时代党 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及二中 全会、全国两会精神,紧跟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 学内容,认真实施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劳育。一、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明确提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 学内容。”E由于各种原因,与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比较滞后,这就造成当前使用 的很多教材没有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学术前沿性 知识吸纳进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 攻关项目之一,是我国首个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相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 等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大型科学研究项目。2022 年6月正式出版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其中的 夏商周年表规定:夏代的起止年份为公元前 2070年至1600年;商代的起止年份为公元前1600 年至1046年,公元前1300年的盘庚迁殷是商代前 后期的分界线;西周的起止年份为公元前1046年 至771年。把帝王的具体在位年代从公元前841年 向前推移到公元前1300年。商代后期的小辛、武 丁二王以及武乙以后的各王都给出了具体的在位年 代。除此之外,西周所有的王在位的起止时间都有 了明确的界定。工程实证了夏朝的存在,夏朝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図这些都已经写入了 中学历史课本,但是有的大学教材却没有纳入。教 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有必要向学生详细地介 绍这个工程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使学生明白史 记等史籍记载的夏商的历史是年代较清晰的信史。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前期研究的积累,为了搞 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情况,我国又启动 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 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夏代 中晚期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 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 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收稿日期:2023-02-25基金项目:安顺学院校级“一流课程”中国古代史(201 7XJYLKC1)。作者简介:杜志明(1975-),男,江西萍乡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明清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李云根(1 971),男,江西宜春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93 安顺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 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 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华文 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献直接记录 下来的历史。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重点向学生 详细介绍东方人类的故乡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九千年前的家园一贾湖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多 年文明史的圣地一良渚遗址、古蜀先民的家园-三星堆遗址、长江中游史前文化-城头山遗 址、甲骨文的故乡一殷墟遗址、最早的王朝一 二里头遗址,以及西坡遗址、王城岗遗址、新磐遗 址、陶寺遗址等等。通过包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 内的近百年来的考古积累,到今天,可以对这个历 史时段各地方社会的复杂化、文明化进程作出梗概 式的描述,从而填补了中国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 空白,也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块空白。这些 最新成果必须引入中国上古史的教学,深化学生对 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 史”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 感,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 信、制度自信。除此之外,课程教师应把自己的科研活动与 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现 象。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是丰富、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经验型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 主性,按照特定的教材按部就班,课堂教学局限于 知识的年复一年的重复传播。由于教师只是简单的 知识传播机器,经过多年反复与重复,教师可能对 所授知识很熟悉,课堂也可能很精彩,甚至受到学 生的欢迎。然而,由于教师缺乏科研支撑,缺乏科 学精神的熏陶,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往往没有 与时俱进,无法直面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的 迅速更新,因此,对学生提出的很多现实问题采取 回避,甚至压制的态度。“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 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这有悖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出发点,与高校高质 量转型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不利于创 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当然达不到地方及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 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形成的成果往往具有时代 性、先进性。把这些成果有选择地及时补充到教学 内容中去,能够弥补教材内容的陈旧与刻板,把最 新的学术观点、研究动态、学术前沿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联系自己科研的心得体会,用治学的严 谨态度及科学方法影响感染学生。这些都是培养创 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因此,把科研成果 融入教学内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专业 课及专业基础课在讲清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 时,把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用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 生,例如,经济史专题、文化史专题、民族史专 题、地方史专题等等。还应该把与本课程有关的最 新研究方法、研究动态等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思 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的一 些学术前沿性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 究成果,可以直接用开选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 学生比较系魏接的?W理论与雉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中国古代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 论成果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 学、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生、发展和演 变,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规律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 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学科核心 素养,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为学习历史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牢固基础,也 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和塑造人 文精神奠定基础。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国古代 史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素材,在课程思政内容供 给,包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植家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等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须有什么样的生 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增长 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 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 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规律,正 是这一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 高级阶段发展。理解和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够从 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看清历史发展的本质,就能 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春 94 安顺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 期,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各国 竞相变法等等历史事件。这些历史现象看起来纷繁 复杂,涉及到背景、经过、意义或影响,学生记起 来不容易,理解起来也费劲。之所以这样,其实就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 动的结果;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人们常说 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现象,也是这一 矛盾运动的结果;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的封建化 改革或变法、北魏统治者进行的封建化或汉化改 革、唐朝中后期的税法改革、北宋仁宗时期的政治 改革运动与哲宗时期的熙丰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 革、清朝康雍时期的税法改革,这些改革之所以发 生,无一不是这条规律作用的结果。等等。在这条 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 阶段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亦是这条规律作用的结 果,目的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 分,以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新 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一定能够建成。通过教学,学生透过历 史现象看到规律、本质的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对 一些历史问题的疑惑就能够迎刃而解。理解了这条 规律,对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 有裨益,进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想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是一个常识问题。然 而,对于夏、商、西周三代的具体纪年问题,司马 迁的史记只明确到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此前的历史要么有王无年、有世无年,要么历史年 代不清不楚,甚至没有记载,形成了有明确纪年的 历史只有三千年的尴尬局面,以至于有不少中外学 者,尤其是西方学者怀疑夏朝是不是真实存在,文 献记载的商朝历史是不是信史。还有人质疑,就是 把夏、商计算在内,中华文明也达不到上下五千 年。这种情况下,对我们来说,谈起五千年文明 史,就显得“理不直,气不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以及取得的成就填补了这 一空白。通过对古代文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 的研究,以及典型的西坡遗址、王城岗遗址、新碧 遗址、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良渚遗址等等的考 古调查,确证了夏朝的存在,我国古籍中有关夏朝 的记载是信史。距今5300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先 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华文明是与古印度、古埃 及、古巴比伦文明并驾齐驱的有独立起源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埃及历 史、古巴比伦历史、南美洲古印加历史等等,有哪 一部历史是当地人写的。它们要么是西方人撰写 的,要么至少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西方人掌握了 世界文明史的发言权、定义权,这是西方文化霸权 的一部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没 有西方人参与,因此,工程的开展以及成果的公 布,引起了西方学者的一片质疑。通过夏商周断代 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学者打破了由西方 来定义文明的概念、内涵的传统,改变了由西方来 书写世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