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青衣
浅析
毕飞宇
艺术
门类
改编
差异
启示
贝宁
评析165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 要】毕飞宇经典作品青衣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冲突矛盾的人物关系和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成为多种艺术门类进行改编的热门对象。其语言特点的多种解读、思想主体的多元升华、情节内容的多元增值和叙事视角的立体转换等改编技巧为艺术门类改编提供了丰富成功的艺术实践和立体多样的启示意义。【关键词】毕飞宇 青衣 多艺术门类 改编毕飞宇(2011)的小说青衣围绕京剧演员筱燕秋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生活,讲述了她令人唏嘘的一生。筱燕秋因演出奔月而红极一时,却因为妒忌师辈演员李雪芬而将热水泼在她的脸上,自此青衣生涯中断,成为一名教师,并与普通人面瓜走进婚姻的殿堂。二十年后,因为烟厂老板的投资,奔月 得以复出,筱燕秋再次妒忌自己的徒弟春来,她的孤傲与自我导致她身心俱疲,最终走向了崩溃。这篇小说发表后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主人公筱燕秋这个人物形象充满了人性张力,为多艺术门类改编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审美路径;同时,其文化审美性、情节的可塑造性、思想情感和社会历史性也有利于其进行多艺术门类改编。一、青衣不同文本语言特点的表现差异作为文学形式的小说与作为艺术形式的舞剧、京剧依据各自不同的艺术规律,在语言特点、主题凝练、叙事方式、表现方式、审美价值、情节与人物变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来源于文学与舞剧、京剧艺术的性质、功能与表现手法的不同,也来自小说创作相对的自足性与艺术创作相对的对象性之间的差异。总体上,对小说青衣进行多门类艺术改编,既是小说审美内涵的自然发展,也是不同艺术门类各自的艺术规律发挥能动作用的艺术结果。这些改编实践在艺术经验的成功与缺憾值得重视和总结。(一)语言特点的差异小说文本作为文学语言构成的独特载体,更多依靠小说作者熟练的文字运用技巧和读者的审美活动完成。小说的语言文字描写倾向于视觉化,试图利用文字的延展性,借助作者富有魅力的情节构思和语言表达,使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去品味人物命运及其所处场景的真实性。而影视剧、戏剧语言更为丰富,可以通过环境语言来丰富人物语言的缺陷。小说文本的青衣以口语化的诗意、清冷悲凉的氛围为其特殊的语言特征。首先,作家毕飞宇在青衣的小说文本中试图以口语化的语言结构形式将“嫦娥”拉入凡间,沾染上烟火气。例如乔炳璋在宴会上对于金钱权力的直接感受和口语叙述,筱燕秋在美容护肤时的内心感受,都是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叙述的,让人感觉亲近又幽默。其次,作家毕飞宇在小说文本青衣中熟练运用诗意化的意象,将戏文中的词句用于白话的现代语场中,在这种极致的反差下,形成一种矛盾的美,这种语言的美也衬托出主人公复杂矛盾性格的艺术美,一种诗意油然而生。最后,小说文本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类语言的特点与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及内心活动紧密联系。相较于小说文本的语言来说,电视剧的语言风格更温和,更具娓娓道来的故事性叙事意味。多艺术门类改编后的语言,除了小说文本中的对于情节、人物环境的文字语言,他还有丰富的其他艺术手段,例如擅长运用音乐来烘托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熟练运用画面语言来展现场景,带领欣赏者进行直观感受。除此之外,青衣的语言特色为诗性语言,尤其注重对语言的雕琢。电视剧浅 析 毕飞宇青衣多 艺 术 门 类 改编差异及艺术启示丁贝宁 孙霁芸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江苏作家经典作品的多艺术门类改编研究以毕飞宇为例”(编号:202211117014Z)的研究成果。DOI:10.14014/11-2597/g2.2023.08.052评析1662023 年第 8 期(总第 332 期)改编注意到了这一点,旁白利用了这一特点。电视剧青衣在开头时便利用“风雨乾坤三声叹,天上人间一回眸。青衣是一个人的梦,同样也是一代人的梦这不是别人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这一段第一人称开场白概要地介绍了整部电视剧的剧情发展与主题思想。语言不仅简约灵动、独具韵致,而且充满了对后续的伏笔与暗示,让人浮想联翩,很好地展现了原小说诗性语言的特点。而筱燕秋的青衣生活则通过第三人称语言叙事视角呈现在观众眼前,语言客观且带有幽默效果,使读者具有代入感。(二)情节内容的想象增殖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改编形式,电视剧的时空局限较小,时间跨度较长,给创作者提供了有较广的艺术表现时间和空间。这种特点也决定了电视剧的主题往往是通过故事情节来体现,因此电视剧改编往往需要对原作的故事情节进行大量想象性增殖。第一,丰满的故事情节可以适应电视剧大容量的艺术表现,让小说文本中需要读者自行想象的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等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例如,电视剧青衣增加了裴锦素和筱燕秋相处的情节,通过闺蜜的对话将筱燕秋的心理状态和想法形象化,便于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和领悟筱燕秋的情感结构与精神特质。这样的改编方法不同于小说文本的留白艺术,将人物心理以更加显性的方式展示,符合了电视剧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审美态度。第二,增添的相关故事情节适应了时代潮流,考虑受众的兴趣感受,让改编后的作品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电视剧青衣第 6-9 集加入了大量的筱燕秋夫妻生活,加强筱燕秋的现实羁绊,将生活的鸡毛蒜皮更大程度地包围筱燕秋,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增加了人物命运的悲惨性,凸显女性生存困境的思想内核。第 7 集、第 10 集大篇幅加入了婆媳关系的情节,通过面瓜妈为了给乡下的儿子付罚款而卖了筱燕秋家的电冰箱和电视机等情节。电视剧将矛盾冲突推向高潮,家长里短的婆媳矛盾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提高观众的观赏兴趣。(三)人物形象的审美重构文学作品与多艺术门类改编后的作品之间差异性是审美建构的基础。一方面,由于改编前后一定程度的受众改变,多艺术门类改编后的作品往往更加注重倾向主流话语和主流审美;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形式的改变,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讲述也有了不同的技巧和规律。文学作品多艺术门类改编的审美建构在人物形象的添加上面有较为鲜明的体现。1.重要人物的艺术增添小说中主人公筱燕秋像是一块冰,高傲,自负,自私,她对嫦娥的执念近乎神经质。作者在原著中不加掩饰地写出她的嫉妒,她的渴望出名。为了演出嫦娥,她可以减肥、打胎、陪睡。这些情节和性格奠定了小说相对低沉、黑色的整体基调。不同于小说,电视剧中增添了“第二个嫦娥”柳如云。她与筱燕秋有太多相似之处:她们都爱上了奔月里的后羿,她们都痴迷于嫦娥而多少年走不出来,她们的结局都是被迫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戏台。经历与心境的相似让筱燕秋和柳如云惺惺相惜,也让观众承受着双重悲剧的打击。柳如云这个人物形象的增添让筱燕秋的悲剧拥有了社会历史性,这不单单是筱燕秋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代代青衣的悲剧,是处于不同时代女性生存的悲歌。2.主要人物的艺术加工小说中的筱燕秋性格是善嫉、执迷不悟的,她不可自拔地迷恋着嫦娥这个角色,这种为艺术而死的畸形心理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而戏剧中筱燕秋的性格是相对理性和善良的,她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七情六欲,在家庭与事业、现实与理想中挣扎,这种矛盾使她的身心痛苦。从小说青衣到舞剧青衣到京剧青衣,从主题思想的多元升华到情节内容的想象增殖,到叙事视角的立体转换,到人物形象的审美重构,每一次故事的解析与重构都体现了多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舞剧“舞”的形式,京剧“戏”的形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享受。二、青衣多艺术门类改编的艺术启示根据黄会林(2002)在“改编体”电视剧论中的观点,文学作品的改编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再现式改编、节选式改编、取材式改编和重写式改编。而本文讨论的电视剧 青衣、京剧 青衣、舞剧青衣是多种改编类型相结合的成果。(一)深刻把握原著是改编的前提与基础文学与影视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跨媒介改编不仅改变了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同时也改变了其传播方式及渠道,时代背景与大众审美会对作品产生新的效果。在这过程中,文学与影视双方的独特性与独立性都应被保留并互相成就。忠于原著是创造者最大程度展现其影像艺术能力的最大保障,而升华原著则是对二创者创造智慧的考验,也是其个性色彩与影视独特性的体现。影视改编应忠于原著,深刻理解并把握原著,注重展露原著思想内涵、人 评析167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物形象、地域特色与情感基调等。影视改编更应追求升华原著,形成耳目一新的影视魅力,做到更为立体、深刻的创造性改编。1.把握人物形象精髓电视剧青衣、京剧青衣与舞剧青衣对女主筱燕秋都采用了再现式改编,较大程度地保留了主角的原著个性。再现式改编严格依照原著,通过生活细节呈现等方式最大化还原文学文本。与其他改编相比,其优点在于,再现式改编忠于原著,能够较精准地复刻出筱燕秋在原著中为理想献身的执着性格,将孤傲“嫦娥”形象可视化。这种改编避免了改编后作品与原著作品的脱节,满足原著读者的心理期待,降低了大众对改编后作品的理解难度。2.把握情感色彩基调对于风格情调方面,改编需要将改编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融入独特的风格特点。原著风格和改编后的作品风格需要进行协调。小说青衣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舞剧青衣与电视剧青衣保留了其理想破灭的悲剧色彩,但京剧青衣则通过改变筱燕秋与春来的性格,将故事改成了“大团圆”结局,背离了原著悲剧的风格情调。同时,小说青衣通过调侃的第三人称叙事者风格与筱燕秋的第一人称心理活动来叙事;改编后,舞剧青衣加强了筱燕秋第一人称心理刻画的抒情性,而电视剧青衣则是保留了与原著相比更温和的第三人称视角与筱燕秋内心独白相结合的叙事形式。电视剧青衣保留却淡化了原著的悲剧色彩。电视剧青衣的结局仍是筱燕秋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舞台,但筱燕秋收获了现实生活的幸福。编剧为筱燕秋安排了时常宽慰她的知己裴锦素与全心全力支持筱燕秋事业的面瓜与女儿。与原著遭受理想与现实双重失败的筱燕秋相比,电视剧的改编弱化了筱燕秋的偏执与不甘。(二)在审美与市场之间追求平衡小说写作大多数时候是不强调市场的,因而更具有作者的个人色彩,但艺术改编的实践结果更多的是艺术产品,例如影视艺术是大众艺术,具有大众文化特征,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因而其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艺术之外的因素。海德格尔(1996)认为当今的时代本质是“世界图像时代”,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图像时代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的本质”。这是一个电子媒体时代,大众更注重视觉文化。因此,创造性改编为满足大众的欲求,需要采用通俗策略,更注重视听刺激与情感付出,从而达成感染和启迪观众的效果。影视艺术追求审美感觉、知觉、想象,减少理性思维冲击,增强影视符号的持久的感性渲染效果。与影视艺术相比,小说受读者的复杂思维影响产生的主观审美感受更加持久。影视艺术往往要加强视觉刺激才能使审美感觉更为持久。视觉效果最明显的应该是舞剧青衣,舞剧要用肢体来讲述故事。舞剧青衣以古典舞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舞剧青衣中的“戏中戏”中,筱燕秋的饰演者王亚彬利用抖袖、出收袖、扬袖、绕袖、推袖等袖法与脚下流畅的圆场步相配合,脚下步伐产生连续变化的身法,从而带出流畅舒展的袖法,展现出当时红极一时的“名角”的风采。电视剧青衣的结尾则是设定在了雪地中,通过洁白的雪地与彩色嫦娥戏服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筱燕秋理想破灭后不得不离开舞台的悲戚。注释黄会林 2002 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 1996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参考文献毕飞宇 2011 青衣,重庆大学出版社。陈法玉 2017 删繁就简三秋树评现代京剧 从文学到戏剧的改编,戏剧文学第 8 期。彭 媛 2020 浅谈毕飞宇小说的剧本改编以 为例,汉字文化第 15 期。张玉霞、于超然、马 健 2021 二维文学空间伸出的立体触须论 的影视改编艺术,中国文艺家第 11 期。王廷信、元娇阳 2022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一领青衣任尔愁论小说 的舞台剧改编,艺术百家第 2 期。(通信地址:225009 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