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探究.pdf
下载文档

ID:2580920

大小:1.1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背景 农村 初中 地理 作业 设计 探究
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作者简介:乔雅莹(1979),女,甘肃镇原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乔雅莹(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初级中学,甘肃镇原744517)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将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支点,以作业减负实现学习减负,使“学”的活动更加有效。在以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质量不高、内容统一、缺少实践性和趣味性等问题,造成作业低效。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关注素养培育,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实施分层设计,支持学生异步学习;增加实践性作业,体现地理学科特征;设计趣味作业,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关键词:“双减”;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质量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8-0097-04“双减”政策出台,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并指出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初中地理课程旨在让学生积累地理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探究与实践能力发展。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促进知识巩固,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平台,助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立足减负增效的理念,积极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一、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业与课堂教学并行,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相对照,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业质量不高,影响学习实效高质量的作业应当题量适中、难易适度,紧扣课程的重点知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地理在部分农村初中学校是一门受忽视的学科,这导致作业设计质量不高。部分教师设计作业的方式过于简单随意,学生只需要对照课本内容就能完成作业,缺少自主思考和知识迁移应用的机会,只是对课堂所学的重复。有些教师出于学科本位思想,布置较多的作业,但对作业的适宜性缺少充分考虑。有的作业内容偏离课程重点知识,有的则有偏、难、怪的倾向,导致作业难度加大,增加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2.忽视学情差异,内容统一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而是自主建构的结果。作业就是一种知识建构的支架,作业的难易度应与学情相适应。只有当作业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才能激发学生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建构知识。农村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但在以往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会将学生视为能力均质的个体,习惯采取“齐步走”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相同的作业,对作业的完成方式也进行统一要求。这样的作业设计往往与学情不符,使得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虽然能勉强完成作业,但能力并未得到提高。3.书面作业为主,实践性不足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应具有实践性。但在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学中,作业大多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很少布置实践性作业,使得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4.作业缺少趣味,难以吸引学生作业应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体验到乐趣。但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与测试题相近,而且内容缺少趣味,难以吸引学生。作业大多有固定答案,学生缺少发挥个性、展示创意的空间。輭輵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作业成为枯燥的活动,便无法起到促学作用。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做作业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并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针对农村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1.关注素养培育,提升作业设计质量(1)把握课程标准,科学设计作业。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规范,提出许多教学建议。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必须要紧扣课标,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出现设计不严谨、偏离教材范围的现象。高质量的作业不在于难度,而在于能体现核心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例如,课标在“课题内容”主题三“地球的表层”中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课标提出的要求涉及学生对地理科学资料的分析能力,以及绘图、读图能力。根据课标要求,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以及“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时,教师可分别提供某地的气温资料和降水资料,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资料绘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在绘图的书面作业以外,布置口头作业:同桌之间结对学习,说说在一年内气温和降水是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课标设计作业内容,能保证作业的适宜性,确保作业设计建立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之上。(2)区分教学目标,拓展作业维度。通过做作业,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会比课堂学习更进一步。教师对于作业能在何种方向和程度上促进学生进步,要有明确的目标。为此,教师可参考著名教育目标分类学者罗伯特 马扎诺提出的目标层次理论进行作业设计。马扎诺将教育目标分为六个水平,前四个水平是学习者认知系统应达到的水平,包括信息提取、理解、分析和应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对核心知识进行拆解和延伸,以丰富作业的维度。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世界的气候”一节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1)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找出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用表格进行归纳。(2)说明影响我国青藏高原、黑龙江省、海南岛三地气候的主要因素。(3)说说本地气候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其中第一项作业可达成信息提取和理解目标,第二项作业可达成分析目标,第三项作业可达成知识应用目标。教育目标的区分可以深挖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价值,促进学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2.实施分层设计,支持学生异步学习(1)针对发展层次,区分作业难度。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同层次,因此作业设计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区分不同的作业难度。在农村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对而言更加显著。教师可根据能力的强弱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其分为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分层式作业能满足学生异步发展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基点上学习。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学期“河流”一节时,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作业。对基础层学生,作业内容主要关注课内知识巩固和知识初步运用,如提供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图,让学生读图说明各条河流的流向;对提高层学生,作业内容要关注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如提供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让学生说明湖泊如何调节长江的水位和流量;对拓展层学生,则要求他们自主查阅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本课的拓展层作业除了一些基本的读图和材料分析外,还包含一项“认识黄河的忧患”专题调研。(2)创设选做模块,增加弹性空间。初中地理作业可创设选做模块,以增加作业的弹性空间。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中,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缺少自主权。选做模块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做和不做的模块,选择做的学生也可以自己调节用时,自主选择探索的范围和深度。选做模块的创设,可以让作业更好地适应“学”的需求,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例如,八年级上学期“气候”一节中“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降水量对气候的影响。在教学本模块时,教师可为各层次学生设计读图、绘图的作业,以确保学生消化关键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设计选做作业:不同的干湿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请从植被、农业生产、建筑、饮食、民俗等角度,列举干湿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进行说明。对基础层和提高层学生,教师可不要求他们完成这项作业。而对拓展层学生,教师则要求他輭輶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们完成这项作业,但可在完成度方面自主掌握。选做模块的创设,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再勉强自己完成过难的作业,这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为他们地理学业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3.增加实践性作业,体现地理学科特征(1)关联实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生活蕴藏着应用知识的契机,教师借助生活可以为学生创设即学、即练、即用的平台。布鲁姆学习层次理论提出,学习层次分为理解、记忆、应用和创造。实践性作业属于“应用”层次,能够让学生在新情境下迁移运用知识。在实践任务中,学生会发现影响知识的更多要素,积累地理学习经验。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之后,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图例、方向等,掌握了理解地图的方法。教师可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平面图要反映学校的主要建筑区域,并附有比例尺、图例和方向。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将作业完成过程分为“初步规划”“获取数据”以及“绘制图像”三步。首先,制订规划,初步拟定图例表示法。其次,获取有关学校地理环境的真实数据,确定比例尺,并换算成地图上的长度。最后,完成绘图并修润。学生做实践性作业,可以促进教、学、做的融合,提升学科素养。(2)利用本地资源,调查区域地理。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具备“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应当能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知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本地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调查区域地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类作业能够打通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可以将地理知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本章中从地形和地势、气候、河流与自然灾害四个方面,介绍有关自然环境的知识。教师可让学生查找家乡的有关地理资料,完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实践作业。本次作业中包含多项任务:查找家乡地形图或电子地图,分析地形地貌的分布特点和河流分布的特点,找出家乡的“青山”“绿水”,并分析其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了解本地“青山”和“绿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状况,明确其有无污染破坏现象以及是否会引起洪涝灾害等,并针对后续保护措施提出建议;将实践调研所得的资料汇编起来,制作成手抄报。基于本地资源的调查实践作业,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3)设计实验作业,自主实践探究。实验作业是地理学科实践性作业的一部分,同样强调关注实际生活、开展动手操作。在实验作业中,学生要自主搭建实验模型,创设控制变量的条件,再观察现象并分析,进而得出结果。与常规的书面作业不同,实验作业要求学生深度参与。设计实验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可行性高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用生活材料进行实验。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一节时,学生了解到水土保持和植被覆盖率有关,了解到黄土高原的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低下。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布置实验作业:使用矿泉水瓶、沙土、青草种子、喷壶等做实验,验证植被具有水土保持能力。针对这次作业,教师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实验,通过共同交流形成初步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家中利用材料模拟不同的水土环境,用喷壶对沙土均匀喷水,从而发现种有青草的水瓶中沙土流失少得多,达到实验目标。在完成实验后,学生要写实验报告,提交书面作业。布置实验作业能够体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环境中运用适当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4.设计趣味作业,优化学生学习体验(1)基于课程内容,创设探究项目。初中地理作业应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应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重复的练习,而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感知、思考的过程,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对知识的再发现,能让学生产生乐趣,获得成就感。学生以新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再次体验、推理时,产生的印象会更为深刻。因此,教师可基于课程内容创设游戏化的探究项目,让学生一探地理世界的奇妙。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