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文化育人实践探究_张凌雁.pdf
下载文档

ID:2580594

大小:1.5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一站式 学生 社区 模式 文化 育人 实践 探究 张凌雁
163大众文艺近年来,国务院多部门连续多年出台针对加强文化育人的专门性指导文件,并将“文化育人”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以文教育成为中国高校开展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由此可见,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此外,“一站式”校园社团建设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自二一九年开始尝试到二二三年加速推开以来,已全面开展并落实。由此可见,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背景下加快探索适用于新时代的文化育人模式将成为高校育人的关键点,体现着高校对于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变革。一、文化育人的必要性1.文化育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全民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加快落实“五育并举”,让受教育者能够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更为远大的志向,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于心。文化育人响应着“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文化育人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超前性和渗透性的特征。高校将资源优势、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构筑育人文化阵地,通过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氛围、弘扬校园精神和培育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1。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推动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高校应构筑育人文化阵地,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对广大高校学生深入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民族品格和品质,增强爱国报国情怀。2.文化育人是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强调高校应该把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理念不断发展,全新的理念被解读,文化育人促进解决了学生学思分离、知行合一等问题。在高校近四年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德育与智育教学活动相融合,课堂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文化活动相同步,在高校中加强了思想文化创新教育建设,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全方位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积极推动了文化建设蓬勃高涨,积极地践行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了学校的校规教风学风,打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生态环境,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必然之为。3.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实然进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表示,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各学校将借助独特的校园文化符号、大型庆典活动、关键时期的重大文化节点活动等,积极开展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现代校园文化、传播中华民族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文化育人实践探究张凌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 241000)摘要:文化育人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载体与重要形式,新时代文化育人与学生社区治理相结合促使教育模式发生新的变革,构建完善一个“一站式”的学生社区平台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论文分别从高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社会文化教育工作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文化育人特色,探索“一站式”实践等四个角度展开了探讨,以推进学校社会文化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社会文化教育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德育条件,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13-0163-03DOI:10.20112/ki.ISSN1007-5828.2023.13.054文化教育164大众文艺文化的活动。通过校训、培养特色校园文化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和精神,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校园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各类校级社团通过开展文艺演出,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如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文明风采活动、青少年科技节、校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读等活动等。在新形势下,高校应着眼于立德树人,通过文化育人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培养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2。二、溯源文化育人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学校社区为丰富大学生生活,大学生个人发展,大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提供了主要场地,是新时代提升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新管理体制下,深化学校管理变革的重大抓手。学生社区治理从过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高校育人思路从社区育人模式阶段转变成社区育人实践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阶段。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资源碎片化、部门条块分割化向实现资源整体性配置、部门协同育人转变,但现阶段,还面临着整体管理效果不佳、管理整合度不高、网格化管理效率较低及管理功能发挥受限等问题,文化育人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面临挑战。一方面是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领导力量。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深层次、综合性的工程。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观,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浸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被挖掘。而挖掘文化发展文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工作部门、教务处、团委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力,才能取得更多进展。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缺乏文化指导意识、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安排不够合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导致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仅仅把学生社区作为住宿场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如设施设备老化,对学生学习和活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都不利。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重管理轻教育,使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受到制约。长期以来,学生社区重管轻教,导致管教分离,限制了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三、“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文化育人特色开展“一站式”与学校的一体化管理工作,是进一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校建设工作的一次重大举措。改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范式、改变教育实践活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下开展文化育人推动了三全育人的落实,是文化育人工作的深刻变革。1.全员育人,齐抓共管,进一步增强协同性“全员育人”的关键,在于建立全员参加、权责清晰、良性互动、各尽其责的工作组织架构。“全员”育人队伍指的是“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新时代,高校师生逐年呈现出育人主体多、面广的整体态势,党办、院办、教务、学工等部门的育人边界清晰,在育人环节很好地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班子成员整体职责定位准确,岗位分工明确,但也使教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独立分裂的状态3。学生社区建立了文化活动场所集群,从教师帮带、朋辈互助、学生自助,层层过渡,充分发挥教育传帮带作用。“一站式”的学校社区,采用社会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实践训练等各种形式,让校园、家长、社区、学校一起积极地参与社区建立、楼宇活动、塑造特色文化,如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等。“一站式”学生社区融合了各部门资源优势,工作中形成各科室上下齐动手,齐抓共管的全员育人局面。2.全过程育人,环环相扣,进一步提高契合度从时间发展来看,所谓“全过程育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思想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也贯彻于学生的发展、成才的全过程,涵盖了招生、毕业、就学各阶段。但由于全过程育人头绪多、牵扯面广而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一站式”的社区形成了全新的教育社区,相对缓解了各教育阶段的脱节现象,集聚性的合力开始凸显。由于文化背景和教养方式的冲击和迭代,各领域教师挂联学生社区制度推动了师生“面对面”,通过助学习、助生活、助成长与普通学生交朋友;设立博士朋辈考研帮扶、一生一策就业帮扶政策,打造有温情的韧性社区,促进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专业教师体察学情学风、关爱学生、答疑解惑,新型的联系方式大大增强联系效果,使管理服务下沉,教育引导延伸,保障了“全过程”。3.全方位育人,协调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一站式”学校社区管理模式下,文化教育逐步建立了全覆盖、多互动、深融入的教育布局和良性发展的教育体制,破解了不同领域、不同层级教育主体的协调发展与资源整合问题,推动全面教育。校院领导、机关干部、思政教师、服务队伍等资源整合,下沉社区一线,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一站式”模式建设走稳走远4。从教育目标设定、内涵融入、载体互动、标准互通等方面达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成效得以了发挥。文化育人内容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教学重心由“教师讲”向“学生评”转变等教学、教辅、学工、行政等部门之间存在的衔接障碍,育人资源的高效调配,各部门发挥互补效应的问题得到良性解决。各部门上下联动、高效协作,很好地实现了教育人的资源。四、探索“一站式”实践,为学生社区文化育人保驾护航1.打造平台,统筹资源融入校内外资源的配备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互通性的校园社会体系。高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利用校内外资源,包括将社团资源、职能部处、培文化教育165大众文艺训力量、社会机构等各类资源引入社区体系,推动机制创新、推动流程再造。其次,学校社区服务工作要以服务校园社区为基础,将服务的社会供给和学生需求有效结合。高校也应统筹利用社区的服务资源,将服务领域扩大至整个校园社区。在校园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等,打通“最后一公里”,将散点式的服务工作向集约式服务转移,以方便在校园社区内集中处理各项工作。最后,我们要搭建一个互动型的学生社区平台。社区里聚集了各个年龄段、各种专业领域的在校生,是学生开展跨年龄、跨学科、跨专业师生、生生互动的首要平台。高校从平台思维入手,在空间保障、配套服务、项目引领、项目保障等几个层面为各种规模、主题的教师互动提供顶层设计和后勤保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交流、社会共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教育主体的功能,完善师生双向交流、深度互动的激励机制,推动共享社会资源教育制度创造的红利5。这样的平台不仅能够促使各种资源、服务、活动的供需关系由粗放式向精准化匹配过渡,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得到更好的支持。2.齐抓共管,协同育人学院要强调部门合作,全院各部门上下联合、齐抓共管,破除区域隔阂和制度障碍,形成教务处、学工处等各部门合作机制,各司其职、联合承担责任、合作履责,提高培训的质量效果。在立足岗位实际的基础上,合作、互补,实现工作目标的同向同行。通过在社区街道设置榜样荣誉墙,着力宣传曾获得过国家级先进工作者、校级至善教育奖,以及学校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荣誉的教师,并宣传在学校身边的好道德榜样;同时利用社区阵地举办学科竞赛会客厅活动,邀请在学科竞赛中获胜的学校教师代表等开展教学分享活动,举办“系主任面对面”的系列教学交流活动、开展好朋辈教育引领交流活动,并邀请学科辅导员、党员代表等和学校教师开展演讲活动等,以推广交流学校教育的先进经验。以社区为单位,分楼宇,分楼层,分宿舍,实行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朋辈帮扶机制,学生先进典型引领机制。以“党员教职工联系学生宿舍”为主要抓手,让全体教师走近学生、服务学校,将处理现实问题和处理思想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教师、关心师生、服务教师,抓住教师的成长发展需求,积极进行靶向服务,提高教育供给能力,主动协助学校处理教师工作与学习中的合理需要,从关注人、支持人、服务人中培育人、引导人。教辅工作重点抓住“时”与“场”,全面深入推进“一线工作法”,在离校园最近的地方,在学生们最需要的时间,时时处处有老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