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兼评Romer和杨小凯的分工模型.pdf
下载文档

ID:2580533

大小:1.37MB

页数:1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创新 分工 推动 经济 增长 内在 机制 兼评 Romer 杨小凯 模型
第 22卷 第 2期2023 年 4 月Vol.22 No.2 Apr.2023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兼评 Romer和杨小凯的分工模型赵坚(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摘要:经济学文献通常分别考察创新和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创新与分工两个概念(特别是杨格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本文在分析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概念的逻辑联系基础上,说明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按照杨格的思想,较为模糊地把创新与产业间分工联系在一起解释报酬递增。罗默的模型把资本分解为一系列生产耐用品,从而可以用新产品创新导致产业间分工的发展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杨小凯更注重通过数学化斯密的分工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和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对报酬递增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都陷入用数学模型解释复杂经济机制面临的困境,难以深刻揭示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而新近发展的新演化经济学能够给出更好的解释。关键词:创新;产业间分工;经济增长;经济网;相邻可能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23)02-0046-17经济学文献通常分别考察创新和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创新与分工两个概念(特别是杨格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本文在分析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概念的逻辑联系基础上,说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按照杨格的思想,较为模糊地把创新与产业间分工联系在一起解释报酬递增(Romer,1990)1。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即不是简单地把资本等投入要素量的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而是进一步把资本分解为一系列生产耐用品,从而可以用新产品创新导致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杨小凯更注重通过数学化斯密的分工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和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对报酬递增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都陷入用数学模型解释复杂经济机制面临的困境,难以深刻揭示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而新近发展的新演化经济学能够给出更好的解释(赵坚等,2022)2。一、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的逻辑联系熊彼特在 1912 年出版的 经济发展理论 德文版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发展,但熊彼特没有说明他的创新理论与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推动经济增长思想的关系。熊彼特的这一著作直到 1934年才被翻译成英文。杨格在 1928年发表著名的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一文时,大概还不了解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但杨格已经表达了与熊彼特类似的观点。首先,杨格进一步扩展了斯密的分工概念。杨格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劳动分工在范围上比亚当斯密心目中的主要由专门手艺的职业化和发展专业技能的分工宽广得多”,杨格更强调的是“间接或迂回生产方法的增长和产业间分工(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industries)”,他认为产业间分工是“劳动分工经济最重要的现代形式”(Young,1928)3。这种分工主要不是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或操作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是因出现生产新产品的新产业导致的产业间分工,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的演化。杨格关于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导致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观点,与熊彼特关于创新是“不断地从内部改变经济结构,不断破坏旧结构,不断创造新结构”(Schumpeter,1976)4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观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13ZD026)的后续研究。作者简介:赵坚,男,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第 2 期赵坚: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兼评 Romer和杨小凯的分工模型点,实际上是对同一经济过程的不同表述。他们都是从产业结构演化、产业间分工深化的视角解释经济发展或经济进步。“创新”和“产业间分工”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企业家的产品创新总是伴随着出现生产创新产品的新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结构”,形成新的产业间分工。熊彼特的循环流转理论可看作是对杨格产业间分工运行机制的描述,新产品创新和新产业的逐步发展,打破了以往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推动了产业间分工的深化。其次,杨格认为“逐步发展的分工和产业专业化(progressive 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industries)是报酬递增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杨格“逐步发展的分工”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不是静态的劳动分工。导致产业间分工逐步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知识的增加,杨格指出导致报酬递增的“最有力的因素可能是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Young,1928)3。在熊彼特那里,杨格的“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相当于其创新的 5种新组合中“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的内容。杨格的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专业化不过是熊彼特创新 5种新组合中“实行新的产业组织”的内容。因此可以说,熊彼特的创新导致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导致产业间分工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报酬递增。(一)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在分析经济“循环流转”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经济发展理论 的第一章是关于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理论,在该著作中熊彼特这样表述循环流转(circular flow)的涵义:“在经济系统中的一项需求可以说正等待一项供给,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处是有商品而没有补充物,这里的补充物是其他人拥有的,基于经验确定的条件用来交换该商品的其他货物。根据所有商品都找到市场这一事实,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就完成了。或者说,所有商品的卖方又以买方的身份出现,其购买的货物恰好在下一时期维持以往达到的消费和生产设备水平,反之亦然”;“在交换经济 每 一 时 期 内 所 能 观 察 到 的 所 有 无 数 交 换,在 总 体 上 构 成 了 经 济 生 活 循 环 流 转 的 外 部 形 态”(Schumpeter,1934)5。该时期经济完成了循环流转,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循环流转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逻辑基础。“循环流转”是从运行机制的视角对市场产业分工体系的描述,而“创新”是打破现有的循环流转,是扩展现有的产业分工交换结构。在此基础上,熊彼特区分了经济的量变和创新引起的质变、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趋向均衡和改变均衡之间的差别。熊彼特的创新是指实行新组合,这包括五种情况:提供一种消费者还不熟悉的新产品或具有新特性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或半制成品来源,实行新的产业组织。熊彼特指出,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生产并没有在物理意义上创造出什么东西。新技术或新产品不过是一种“新组合”(new combination),是人们所能支配的物体和自然力(能源)的组合。例如,汽车是车厢、车轮和动力装置的组合;最早的汽车不过是马车和内燃机的组合。当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组合,例如新产品,原有的分工交换结构和原有的循环流转就被打破了。因 此,创 新 不 同 于 科 学 发 现 或 技 术 发 明。熊 彼 特 严 格 区 分 发 明 与 创 新 的 概 念,强 调 创 新(innovation)“必须同 发明 区别开来,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Schumpeter,1934)5。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是思想观念层次的知识,只有技术发明物质化为新产品才能在经济上发挥作用,才能融入新的产业分工交换体系,进入新的循环流转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熊彼特把发明家和企业家的职能区分开,企业家的职能仅限于实现新组合。“尽管企业家可能是发明家,就像他们可能是资本家一样,但他们之所以是发明家并不是由于企业家的职能,而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反之亦然”。实现新组合和进行新发明是完全不同的工作,需要完全不同的素质和能力(Schumpeter,1934)5。技术发明与创新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先进性,后者更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经济性。只有当创新产品能够融入经济循环流转,该产品才能称为是创新产品。因此,经济性是创新产品的必要条件。在熊彼特看来,每一种生产方法都意味着某种特定的组合。“但是经济组合不同于技术组合,前者关注现有的需要和手段,后者关注方法的基本构思。技术生产的目标实际上是由经济4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系统决定的;技术只为需要的产品研发生产方法。经济现实不一定按照技术组合方法的逻辑结论和技术完整性来实施,而是服从于按照经济观点的实施。不考虑经济条件的技术组合理想被修改了。经济逻辑战胜了技术逻辑”(Schumpeter,1934)5。科学发现的主体是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技术发明的主体是工程师或工匠,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家和企业。科学发现的成果形式是阐述尚未发现的事实和规律的论文或学术著作。技术发明的成果形式是专利、新的解决方案或设计。创新则是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融入经济循环的过程。创新只能是企业和企业家推动的渐进演化过程,是新产品不断迭代、新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不是突发的一次性事件。熊彼特的创新是与企业、产业相联系的概念,而不是关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创造性破坏过程”。他指出:“开动和保持资本主义发动机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新消费品、新生产方法或运输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组织形式。从木炭炉到我们炼钢炉类型的钢铁工业生产设备史,从上射式水轮到现代发电厂的电力装备生产史,或从邮车到飞机的交通运输史。国内国际新市场的开辟,从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到像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企业组织发展,表明了同样的产业变异过程如果我可以使用这个生物学术语的话这个过程不断地从内部改变经济结构,不断破坏旧结构,不断创造新结构。这个创造性破坏过程(proces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Schumpeter,1976)4。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汽车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和创造性破坏过程。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是人们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5年末,戴姆勒将马车改装,增加了转向、传动装置,安装了功率为 1.1 kw 的内燃机,装上四个轮子,车速达到了 14.4 km/h。卡尔本茨于 1885年 10月研制成功三轮汽车,该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 0.9马力的汽油机,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把手。他于1886年 1月向德国专利局申请了汽车发明专利。1900年前后,马匹和马车是人们出行和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方式,虽然欧洲和美国已经有多家手工作坊式汽车生产厂家,但 1900年欧美的汽车总产量还不到 1万辆,汽车普遍被认为是有钱人的奢侈品,而美国人福特决定生产普通民众买得起的车。1909年,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只生产单一品种的T型车,他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当年产量达 1.8万辆,售价 950美元。这时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马车和马匹。1913年,福特借鉴芝加哥肉类加工厂加工牛肉的空中滑轮,安装了第一条组装汽车部件的流水线,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是重大的生产方法创新,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1915年,福特公司的汽车产量高达 53.4万辆,T 型车售价降到 440美元,而福特公司工人的最低工资是每天 5美元,即不到 4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 T型车。1915年,在美国的马车和马匹的数量达到最高峰后开始急剧下降。汽车这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技术发明因为比马车更便宜、更便利,才逐步替代马车融入经济循环流转,成为 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这就是说,出现一种新产品新技术,会同时出现一个新产业,如汽车和汽车产业,并不断破坏一个旧产业,如养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