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
技术
共谋
青年
异地
夫妻
数字化
亲密
研究
陈拓
个体化与技术共谋:青年异地夫妻数字化亲密研究陈 拓 吴向然基金项目:2020 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国社交网络平台科学传播的参与模式”(项目编号:20NDQN310YB)。Jason Vincent A.Cabaas,Kristel Anne F.Acedera,“Of mobile phones and mother-fathers:Calls,texts,and conjugal power relations of mother-away Filipino families”,New Media and Society,2012,14(6),pp.916-930.Rebecca Chiyoko King-ORiain,“Emotional streaming and transconnectivity:Skype and emotion practices in transnational families in Ireland”,Global Networks,2015,15(2),pp.256-273.Y.Wang,S.S.Lim,“Mediating intimacies through mobile communication:Chinese migrant mothers digital bridge of magpies”,in R.Andreassen,M.N.Petersen,K.Harrison,T.Raun(eds.),Mediated In-timacies:Connectivities,relationalities and proximities,London:Routledge,2018,pp.159-178.摘要:青年异地夫妻是对数字化亲密高度依赖的人群之一。数字媒介已成为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纽带,对割裂的物理空间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影响。由个体化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技术控制理论观点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亲密关系被简化为亲密的“姿态”;易被“透视”的媒介技术通过“暗示促成让步新观念生成”的作用路径赋能数字化亲密,使其向实体亲密关系施放“安慰剂效应”与“黏合剂效应”;数字化亲密难以解决异地“离散”家庭因物理割裂而产生的矛盾,但在个体主义与媒介技术的共谋之下,异地夫妻极易陷入被数字化亲密“操控”的迷局中。关键词:数字化亲密;异地夫妻;个体化;技术控制作者简介:陈拓,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吴向然,管理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讲师。中图分类号:C913.1;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23)04-0186-11数字媒介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引领着“社会媒介化”浪潮席卷而来,社会功能、秩序、交往的数字化转型纷纷展开。其中,家庭亲密关系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媒介化引擎已然触及人类生存的根基,甚至作用于个体存在感与安全感的建构。围绕亲密关系“媒介化”的初步探讨在智能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展开,它伴随着流动家庭的出现,成为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照跨国离散家庭的重要切入点,揭示了在社会文化割裂的生存环境之下异地夫妻为弥合物理距离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彼时的研究视野还未能将媒介化交往和数字化互动逻辑视186DOI:10.13658/ki.sar.2023.04.009作独立的对象,或仅尝试对其作用机制、影响性质进行判断,比照今日之势,显然低估了数字化亲密的重要影响。青年异地夫妻并非数字化亲密的唯一实践人群,但对其依赖度极高。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基于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考量,选择在国际、城际、城乡间离散,数字媒介成为离散家庭维系亲密关系的关键纽带,媒介技术及其运作逻辑影响关系主体的精神世界,左右家庭关系和谐稳定与发展方向。本研究由个体化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技术控制理论观点,通过对 14 位青年进行深入访谈,探索数字化亲密对异地夫妻婚姻关系的影响与机制。一一、数数字字化化亲亲密密的的研研究究向向度度、构构建建实实质质与与现现代代性性逻逻辑辑 (一一)数数字字化化亲亲密密的的研研究究向向度度 移动智能媒介全方位嵌入社会生活后,建构数字化亲密已经成为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研究后现代婚姻关系建构与家庭发展问题的重要视角。但目前学界尚未对数字化亲密做出明确的学术界定,现有研究围绕其两个不同面向展开讨论,一是互联网虚拟环境中的亲密关系建维,二是实体亲密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两个面向虽然同源,却遵循不同逻辑思路,研究结论亦南辕北辙。虚拟亲密关系建维的研究向度关注在互联网虚拟社交环境下的亲密关系实践,探讨对行为人主观世界的影响,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存在一种“反噬”效应。与虚拟亲密关系的建维不同,数字化亲密研究的第二个向度着眼于实体亲密关系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是因人类社会智能化催生出的全新研究方向,也是社会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数字化交往是以“交流-行动”为核心的人类实践向数字空间转移后,因媒介-社会交互性共同演化而产生的自反性社会实践,它以数字媒介的中介性效应为基础,实现了社会生活的媒介化演变。当社交网络成为社会关系的再现平台,亲密关系的展演性和仪式性被空前强化,关系维系与发展时刻杂糅着以媒介规则为载体的权力博弈与自我实现的抗争;在互联网空间深度渗透的生活场景中,人们目的性地运用数字媒介展现亲密关系,主动接受了以“数字互动”补偿实体互动的数字生活规则,这充分说明移动智能媒介仍然具备满足亲密关系“适情”“适景”互动需求的潜力。综上可知,数字化亲密正是媒介化交流的产物,是数字传播媒介对社会187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6 期。熊景维、钟涨宝: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中的社会理性,中国农村观察2016 年第 4 期。王昕:时间维度下的“数字亲密”基于青年群体互联网实践的质性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9 年第 10 期。张娜、陈寒寒:感性交往:网络时代异地恋青年的网络交往过程的质性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22 年第 1 期。Branden H.Henline,Leanne K.Lamke,Michael D.Howard,“Exploring perceptions of online infidelity”,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7,14(1),pp.113-128.程萍: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2 页。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周逵、刘菁荆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 89 页。杜骏飞:数字交往论(3):从媒介化到共同演化,新闻界2022 年第 3 期。李华伟、徐开彬:信息渗透与权力博弈:社交媒介在青年亲密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关系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国青年研究2022 年第 6 期。孙信茹、王东林:“抖音之家”:新技术与家庭互动的文化阐释,新闻大学2021 年第 10 期。胡春阳、姚玉河:移动传播第二现代 手机传播的形而上学解释,学术月刊2012 年第 4 期。生活中亲密关系建维需求的“补偿”,亲密关系双方借助数字媒介可供性,主动适应符码化的关系建维方式。虽然目前有关亲密关系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但研究结论总体上呈现统一的积极态势,即承认数字化亲密对实体亲密关系的补充作用,并预示这一效应的泛化趋势和不可逆性。不论遵循何种向度,围绕数字化亲密的研究归根结底在探索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嵌入对个人、组织与社会结构的作用性质。然而,“反噬”与“补偿”两种相悖结论同时出现引发学界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对“数字化亲密”的差异化影响可能指向其自身作为自变量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但通过对两个面向的梳理,我们发现实体亲密关系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存在维度偏差,即针对亲密关系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文化阐释都在试图勾勒出数字互动影响实体亲密关系的路径与机制,却尚不足以对其影响性质给予评估和判定。虽然,数字化亲密极有可能通过重塑交往方式,从而使媒介交往观渗入亲密关系建维实践且无法逆转,但这仅仅是一种推论。证实这一猜想仍需回归关系主体的精神世界,观照主体认知与感受。异地夫妻的数字化亲密实践与第二向度紧密贴合,研究也将由实践者切身体验与感知出发,探究在虚实互嵌的离散生活中亲密关系正在经历的变化。(二二)数数字字化化亲亲密密的的构构建建实实质质数字化亲密是移动通信技术与现代人类文明深度交织的产物,是在媒介技术主导下,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与传统社会观念对立统一的矛盾集合体。媒介技术的嵌入、支撑,以及对文化形态和个体认知的强大作用力直接形塑数字化亲密的影响路径。这是基于技术垄断局面勾勒出的“技术统治文化”路径。媒介技术通过对身体某类感官的强化或叠加,实现了使“某一种感官体验另一种事物”的偏向性居间交合效应,相应地构造出具有偏向性的媒介视域。经过长时间的社会扩散与渗透,技术性能被内化为个体身体机能的延伸、形成习惯,并在无意识间从逻辑与思维层面左右个体新认知论的形成,即技术世界观。这种技术对人类文明施加“专制”力量的作用逻辑在移动智能时代尤为常见。移动数字媒介打破时间线性流和物理空间边界的运作逻辑给予了人们逃离时空束缚、摆脱传统社会机制捆绑的可能性。但是,面对这似乎唾手可得的自由,人们依然踟蹰不前,因为技术从来不曾向世人提供数字化生存的法则与哲学依据。在自由的召唤与安全性的考虑之间,人们往往尝试着一面怀抱新自由的理想,一面紧攥传统观念不放,就如同数字化亲密试图链接的两端:自我意识与家庭观念。于是,在“技术统治文化”的路途中,技术世界观与传统世界观总是在不安紧张中对立且共存。对于两种世界观的对弈,技术世界观在媒介扩散力的加持下,力量更加强大,并在技术垄断形成后将传统世界观彻底淘汰。个体化作为后现代社会范畴内技术内生性世界观,正在成为亲密关系数字化转移与转型的意识形态原动力。(三三)个个体体化化:亲亲密密关关系系的的现现代代性性逻逻辑辑 不论虚拟还是现实,亲密关系都是生命个体基本安全感的最初来源。除技术的物质性188东南学术2023 年第 4 期 Michael Chan,“Mobile-mediated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 analysis of smartphone use from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87(8),pp.254-262.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13、14、52,52-53 页。戴宇辰:作为历史认识论转换枢纽的媒介 伽利略的望远镜与媒介“透明性”,新闻与写作2022 年第 8 期。Anthony Giddens,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23.居间效应外,数字化亲密实践背后还隐藏着触及亲密关系现代属性的“个体化灵魂”,它与数字媒介技术生产逻辑相得益彰,共同左右着数字亲密关系的建构逻辑和现代社会家庭婚姻观念的未来走势。作为现代化动力典型形态的“个体主义”(又称个体化)是区别于政治视角下“个体主义”的普世性转向,它意味着社会成员从包括阶级、社会地位、家庭在内的传统社会制度束缚中解脱出来后,以自我实现为核心驱动的生存状态。个体化在驱动生命个体臣服于社会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同时,通过婚姻关系实践渗透进现代家庭领域,形塑了婚姻家庭的现代性样态:婚姻关系的经济与政治功能逐渐让位于情感,使得构建的“纯粹关系”成为现代婚姻的支柱;强调情感基础与个体成长历程相交织的现代家庭观出现,包括非婚家庭、丁克家庭、离散家庭在内的多元家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