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与工资溢价--基于Shift-share工具变量的估计.pdf
下载文档

ID:2580072

大小:1.33MB

页数:2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本科毕业生 专业 工作 匹配 工资 溢价 基于 Shift share 工具 变量 估计
第2 1卷第1期2 0 2 3年1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R e v i e wV o l.2 1,N o.1J a n u a r y 2 0 2 3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与工资溢价 基于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的估计杨素红 叶晓阳(中央财经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 0 0 0 8 1)(布朗大学 安纳伯格学校改革研究所,普罗维斯登0 2 9 1 2)摘 要 当前我国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这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就业质量又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深入剖析不同类型高校和专业毕业生就业匹配对工资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关于专业工作匹配影响工资收入的研究大多忽视了专业工作匹配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没有采用因果推断解决内生性问题的相关结论可能有偏甚至是错误的,识别因果效应是助推专业工作匹配研究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江苏省2 0 1 42 0 1 8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和大规模就业调查数据,利用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估计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平均来讲,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能够带来工资溢价,但院校类型、同伴竞争者规模、专业类别、行业划分都对工资溢价产生异质性影响。同一年相同高校相同专业大类学生规模增加会稀释培养过程和求职环节的教育资源,降低专业工作匹配的可能性。同时,专业工作匹配通过学以致用获得工资溢价。本文的政策意涵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现阶段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需要全局思维,同时更多参考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等因素,推动本科专业布局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良性互动。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专业工作匹配;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工资溢价中图分类号:G 4 0-0 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9 4 6 8(2 0 2 3)0 1-0 1 0 7-2 7D O I:1 0.1 2 0 8 8/p k u 1 6 7 1-9 4 6 8.2 0 2 3 0 1 0 0 7作者简介:杨素红,女,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叶晓阳,男,美国布朗大学安纳伯格学校改革研究所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 1 7 0 4 0 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 2 J J D 8 8 0 0 0 4);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 0 2 2年度资助课题(2 0 2 2 X Y J G 4 7)。致谢:感谢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感谢匿名评审人、丁小浩教授、杨钋教授、哈巍教授、蒋晨阳老师和赵亚楠博士对论文完善提出宝贵建议,文责自负。1 0 8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2 3年一、引 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同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教育结构体系,中央和地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教育部关于做好2 0 2 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 0 2 25号)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就业反馈机制,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同时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1早在2 0 1 2年,教育部就提出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2同年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 0 1 29号),赋予高校更大的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对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的基本专业每五年调整一次,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3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如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苏教规2 0 1 32号),明确规定全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准入机制、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其中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是重要参考条件。4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增1.7万个本科专业布点,撤销和停招1万个本科专业布点,5 2 0 2 1年全国就撤销了8 0 4个专业点。6 我国本科专业调整的政策初衷是为了推动高校专业设置适应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专业工作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如果相当比例的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那么本科专业调整的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通过专业学习积累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如果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也难以做到学用结合,对个体和社会都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不仅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关键决策,也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教育回报的有力信号。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收入回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部分源自专业选择的能力偏差,能力越强的学生越有可能选择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专业。不过对于同年毕业于同一高校同一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如果以高考成绩作为读大学之前的能力代理变量,那么他们具有相近的能力基础,其工资收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所选工作岗位的不同。由于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积累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不同工作岗位对相同专业技能的工资回报存在异质性,即专业工作匹配状况会影响工资收入,同时毕业生的工作匹配决策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预期收益紧密相关。78,因此,深入剖析和理解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对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优化大学生就业决策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第1期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与工资溢价1 0 9 本文剖析不同专业大类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对工资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制,丰富和拓展了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探讨人力资本专用性价值的研究范畴。国外学者主要从大学专业学习积累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素维度探讨专业工作匹配对工资收入的影响,而国内学者主要关注高校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本身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91 1已有不少文献探讨中国高校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只有少数学者尝试采用内生处理效应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控制专业工作匹配的选择性偏差,1 21 4其余研究大多忽视了专业工作匹配的内生性问题,而且对于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尚未形成“共识”,甚至存在相左的研究结论,这主要与“是否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是否针对专业工作匹配影响的异质性进行分析”有关。如果没有采用因果推断解决内生性问题,那么研究结论很可能是有偏甚至错误的,准确识别因果效应是进一步推进专业工作匹配研究的关键步骤。已有文献中使用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是因果推断中假设最强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解决基于可观测变量的选择偏差,却无法控制基于不可观测变量的选择偏差;而内生处理效应模型着重解决由不可观测因素带来的选择性偏差问题,这两种方法在识别因果效应方面各有利弊。本科毕业生通过专业学习积累的人力资本并非适用于所有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岗位对同一专业本科毕业生工资回报的异质性影响可以用专用性人力资本(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这一经典理论框架进行解释。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有研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需求角度侧重工作经验和教育年限在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中的作用。2 0世纪6 0年代初贝克尔(G a r y S.B e c k e r)和欧伊(W a l t e r Y.O i)最早提出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概念(f i r m-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1 51 6半个多世纪以来,专用性人力资本已经拓展到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o c c u p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i n d u s t r y-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地区专用性人力资本(l o c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等领域。1 71 9同时也有学者关注任务专用性人力资本(t a s k-s p e c i f i c h u m a n c a p i t a l)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并开展了丰富的研究。2 0相比之下,从劳动力市场供给角度探讨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研究比较稀缺。近年来有学者开始聚焦大学专业学习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金斯勒(J o s h K i n s l e r)和帕万(R o n n i P a v a n)基于美国本科毕业生在1 9 9 4年、1 9 9 7年和2 0 0 3年劳动力市场表现的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比较相同专业毕业生从事不同类型工作产生的工资差异,识别本科专业学习积累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他们的研究发现,本科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匹配的工作会获得1 5%左右的工资溢价,其中理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高达3 0%。2 1西洛斯(P e d r o S i l o s)和史密斯(E r i c S m i t h)基于美国大二学生同期群在1 9 8 0年、1 9 8 2年、1 9 8 4年、1 9 8 6年、1 9 9 2年的追踪调查数据,将其大学修读学分划分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商科和传媒类课程等,分别对1 1 0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2 3年应不同类型专用性人力资本,并将不同类型课程学习积累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与毕业后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分析发现专用性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拥有稳定职业群体的工资水平。2 2莱特(A u d r e y L i g h t)和维尔茨(S y d n e y S c h r e i n e r W e r t z)基于美国俄亥俄州约9 5 0 0 0名2 0 1 02 0 1 4届大学毕业生的行政管理数据,探讨其所学专业的职业专用性(某专业大学毕业生从事具体职业的比例)和所修学分的职业专用性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关系,分析发现这两类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均有助于显著提高其收入水平。2 3 本文对专业工作匹配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在于,使用一个新的、可信度更高的因果推断方法估计专业工作匹配的因果效应。基于2 0 1 42 0 1 8届江苏省普通高校全体本科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和就业调查数据,在控制年份、高校专业大类双向固定效应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估计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及其异质性影响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了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实证应用。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专业工作匹配工资溢价效应的识别策略;第三部分为数据介绍、样本描述和模型设定;第四部分报告主要的回归结果;第五部分为异质性分析;第六部分为机制分析;第七部分为结论和讨论。二、专业工作匹配工资溢价效应的识别策略为了估计专业工作匹配影响工资收入的因果效应,本文基于移动份额法构造专业工作匹配的工具变量,也称为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或B a r t i k工具变量,这也是近年来基于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比较热门或讨论较多的方法之一。2 42 5较早使用此类工具变量的是2 0世纪9 0年代初巴蒂克(T i m o t h y J.B a r t i k)的一项分析县级层面就业人数对工资水平影响的劳动供给工资弹性研究,为了解决县级层面就业人数由反向因果和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他利用全国各行业就业率变化和县级层面滞后期分行业就业份额构造当期县级就业人数的工具变量。2 6 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构造的基本逻辑是:外生共同冲击(s h i f t)对具有不同前定特征的分析单元影响不同,S h i f t-s h a r e工具变量是外生共同冲击的加权均值,权重代表各分析单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