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
出土
西周
青铜器
铭文
文学史
价值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u n 第 卷第期(总第 期)J o u r n a l o fB a o j iU n i v e r s i t y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 s(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 (S u m N o )【周秦文化与青铜器】D O I:/j c n k i j b u s s 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文学史价值王渭清,赵磊(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摘要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礼乐制度的遗存实物,宝鸡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青铜器之乡,出土的众多青铜器铭文在内容上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祭祀、赏赐、册命、盟誓、约剂、征伐等方面的历史事实;将其与 尚书 对比,可以印证诰、誓、命、典等 尚书 类文体在西周时期的实际运用,旁证 尚书 中与西周相关文献语言的真实性.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呈现的独特鲜明的文学特质和体式美、伦理美、实用美三者统一的艺术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因.关键词 宝鸡;青铜器铭文;礼乐制度;文体;文学特质;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宝鸡作为周文化发祥地、中国青铜器之乡,曾出土过大量铸刻铭文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铭文在西周制礼作乐的大背景下产生,透露出礼乐制度森严的等级秩序.随着礼乐制度的发展与健全,青铜器铭文所具备的“礼乐政治形态的言说特征”(P)不断凸显,推动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体范式的建立.鉴于宝鸡及西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拟通过对宝鸡出土青铜铭文所体现的文体范式的考察,来探究早期中国文学的特质和精神.一、宝鸡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概述 诗经大雅绵 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溪水浒,至于岐下.”(P )反映了武乙元年,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居周原的历史史实.随后,周部族以周原为中心,向东方扩展,最终成为天下共主,开启了近 年的礼乐时代.周原作为周人的政治中心,周边受封诸侯贵族大夫采邑较多,王公贵族居葬于此,窖藏的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记录其兴衰史事或者墓主人身份情况.因此,近两千年来,以周原为中心,延及周边约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不断有青铜器出土.最早的记录可追溯至“西汉神爵四年(前 年)美阳县出土的 尸臣鼎”(P)此后直到到近 年内,宝鸡出土西周窖藏青铜器数以万计,大多镌刻铭文.“窖藏”的有意保存形式,体现了青铜器作为礼器的重要传承价值.宝鸡出土青铜器另在墓葬中亦多有发现.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应该享有与生前同等的待遇.因此,王公贵族按其生前地位以青铜器陪葬,彰显了西周青铜器重要的礼器地位.当然,祭祀掩埋也是西周青铜器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一)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统计兹据霍彦儒、辛怡华编著 商周金文编 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集成 一书(三秦出版社,年版)中“器物介绍”断代,统计西周青铜器铭文概况如下: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周秦时期关陇区域文化生态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J K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北方边疆族群互动交融研究(项目编号:B Z S ).作者简介 王渭清(),男,陕西武功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赵磊(),男,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地区数据文体概况周原地区宝鸡市区其他县区文体扶风岐山渭滨 金台 陈仓 眉县 凤翔 麟游 陇县 千阳诰誓命史传其他总数 器型钟(镈)鼎 簋 盨 瑚(盬)尊 卣 壶 觥方彝盘 盉 匜其他 字数(字)(字)字以上 功用祭祀 赏赐 册命 盟誓约剂征伐从上表统计可知,宝鸡作为“青铜之乡”藏品丰富,器身镌刻的大量铭文凸显了宝鸡在西周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器身所铸刻铭文揭示了西周王朝的精神文明与政治生态环境,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文体发展提供了文献参考.(二)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文化价值周初以“德”“礼”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奠定了中华伦理文化的基础,周公制礼作乐,在礼仪、制度、意识形态上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P)随着礼乐制度的建设完备,青铜器作为礼器,常常铭记家族大事,宣扬天命,称美先人德行,成为家族身份和荣耀的标志,甚或政治权力的象征.青铜器大部分由贵族制作,在铭文中常见“中(仲)彤乍(作)旅盨(P )、伯作南宫簋.(P )”等字样.礼义立,则贵贱等矣(P ):青铜铭文揭示了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铭文中除了体现作器人之外,长篇的铭文更是再现了礼仪举行的场景.如 宰兽簋 铭文(P ),详细记载了一次册命仪式:时间是“唯六年二月初吉甲戌”,地点是“王才(在)周师录宫”.参与人除了周王外,还有司土(荣)白(伯)与宰兽.宰兽“立中廷,北乡(向)”.随后“王乎(呼)内史尹中(仲)册命宰兽”.接下来是册命内容与宰兽的叩谢.如此完整的记述对于研究周礼的真实面貌价值极大.青铜器是周礼的产物,其上铭文也凝聚着周代贵族的礼乐精神.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演进,青铜器铭文不断发展,形成了能够满足各种礼仪场合需求的铭文体式.完备的体式彰显了周代作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为青铜王朝的礼乐盛况,为我们揭示了西周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图景.二、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礼用分类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依器型可划分为 种.但是按器型划分仅仅揭示了青铜器的外貌及其生活功用,并没有深入到它们的礼乐功用.青铜铭文的考释就为我们揭示青铜器的礼乐功用,发掘它的礼乐内涵提供了帮助,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青铜器作为礼器的文化价值.一般来说,根据铭文记载内容,青铜器的用途可分为祭祀、赏赐、册命、盟誓、约剂、征伐六类.(一)祭祀周代的祭祀一般以祭祀祖先为主.在祭祀祖先时,周王以臣子的身份向祖先祈愿并表达自己的心意.著名的 簋 就是厉王祭祀用器:全篇以“王曰”领起,表达自己牢记祖宗教诲,勤奋国事.随后记载祭祀场面和祈愿,寻求祖先对国家的庇护,以保统治.“乍(作)彝宝簋”以示作器铭记.(P )簋 是西周晚期作品,此后春秋早期的祭祀铭文还有 秦公钟件、梁其器一套 件,其中 秦公钟 的铭文在秦公自述上的形式更加具有文学意味,相较于 簋 更加成熟,也表明了铭文是在不断发展的.(二)赏赐周王对贵族的赏赐是周王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手段,它能把诸侯和王室凝聚起来.在青铜铭文中屡次写到赏赐场面,有的甚至专因周王赏赐作器.宝鸡出土的这类青铜器不在少数,鲜钟就是代表:它的铭文记载了周王赏赐贵族“鲜”吉金,“鲜”作器铭记的历史事件.(P )相比于祭祀铭文的丰富内容,赏赐铭文大多只是记述周王赏赐的情况,但也有记载受赏诸侯对周王的拜谢,内容更加充实.以 盠驹尊 为代表:其中有三句“盠”的话以示对周王的崇敬,分别以“拜稽首曰”“盠曰”领起.(P )同时出土的 盠驹尊盖 盠方彝 都记载了这次赏赐.赏赐铭文流露出周代礼乐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情感:它一方面展现出周王威加海内的气派,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接受赏赐的贵族诚挚的拥护和恭敬的言行.(三)册命册命是周代十分重要的礼仪,通过册命,周王宣示对诸侯臣子的领导权,诸侯臣子则表现对周王的臣服.这类铭文往往记述详细,不仅将册命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而且也详备描述了册命仪式的内容,上文的 宰兽簋 就是如此.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四十三年逨鼎.此次册命发生在“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参与人是周王、司马寿、逨、史淢、尹氏.仪式上,逨站在中廷面朝北,接受册命.由尹氏宣读册命文书,以“王若曰”领起.册命理由详细,内容充实.(P )册命仪式的详细记述,一方面显示出周代册命礼仪的完备,另一方面又说明册命文体的成熟.(四)盟誓与约剂盟誓和约剂在周人那里是一种神圣的协议和承诺,二者在铭文中往往是分不开的.西周初期盟誓较少,因为天子用以分封的土地充裕,诸侯间土地争端不大.但随时间推移,诸侯土地边界逐渐交错,贵族之间的冲突接连发生.这就需要涉事双方协商,签署约剂.周礼秋官司约:“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P )约剂即判决或双方商谈确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签署之后,往往进行盟誓,以示约剂受双方认同、法律保护.散氏盘 就记述了夨、散两国土地纠纷事件的始末:夨人侵占散人土地引发冲突,双方和谈,约定夨人付给散人土地.最后双方进行盟誓,夨人卑鲜、且旅、西宫襄、武父分别“誓”,誓文 中 说 毁 约 会 受 到“隐 千 罚 千”的 惩罚.(P )这篇铭文将事件的前后因果记叙完备,基本上已经可以当作是一篇先秦史传散文来阅读,记叙意识明显,可见铭文在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五)征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P )征伐事关国家安危.宝鸡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关于战争的记载.从中可以发现,战争从周人立国开始就没有休止.西周初期,作战的对象主要是淮泗诸夷.鼎 记 载“隹(唯)周 公 于 征 伐 东 尸(夷)”(P ).西周中期主要面对戎狄,也就是 诗经 中的猃狁.虢季子白盘 中记载“搏伐猃狁,于洛之阳”(P ).西周晚期,战争则又转向淮夷.禹鼎 记载“亦唯噩侯驭方率南淮尸、东尸广伐南或东或”(P ).这些铭文有的只是简单介绍战争的过程,有的记录详备,从侧面反映出铭文在描写战争上的发展.西周铭文能够根据场合运用,表现出题材内容的丰富多彩.这还仅仅只是比较粗略的总结,王渭清,赵磊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文学史价值但也足以证明,在青铜器礼用分类明晰的现实状况下,青铜铭文的体式已经趋向依文体分类.三、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文体类型西周铭文礼用的细分,显示出针对不同事件、场合所运用的文体之间的差异,而铭文文体的形成正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因.过常宝先生指出:“彝器铭文是宗庙活动的产物,尚书 中的诰、命、训、誓等也与宗庙活动有关,因此,铭文和 书面 就共享一个文化传统,也就有着相似的文化功能.”(P )所以,下面笔者通过与 尚书 对照,试检索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的文体类型,这样既可通过铭文与 尚书 文体的相似印证 尚书 与西周相关篇目文体和语言发展的真实状况,又可以透过铭文体会西周散文生成的某些文化基因.(一)“诰”“誓”“命”文体与铭文文体 尚书 的“诰”“誓”“命”文体在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中有直接体现.二者的三类文体样式相近,行文特点相似,证明了 尚书 与铭文产生的时代相一致,也表明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当与 尚书 相较.“诰”“诰”文体属于训诫文,内容多是周天子对贵族的训诫,以期贵族可以和周王室同仇敌忾,共同维护天下安宁.这类文体以周初“八诰”最具有代表性,显现了周天子对贵族的绝对权威.以 大诰 为例: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 宁、武 图 功.我 有 大 事,休!朕 卜并吉.”(P )这段周公训诫贵族的文字,内容整饬,不怒自威,表现出周公励精图治以及其对宗族子弟的谆谆教诲.同样的内容也出现在铭文中:王若曰:“盂,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闢厥匿,匍有四方,田 允政厥民.在于御事,酒无敢,有祡蒸祀,无敢扰.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有四方.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肄于酉,古丧师巳.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剋余乃辟一人.今我隹即井于玟王正德,若玟王令二三正.今余隹令女盂召苟雝德巠,敏朝夕入谏,享奔走,畏天威”(大盂鼎)(P )两段文字均以“王若曰”开头,内容相近.同为“诰”文体的 何尊 之“诰”则显得精练,一句:“呜呼!尔有唯小子亡戠,视于公氏有爵于天.鬲又令.苟享!”(P )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