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Web3
技术
对开
获取
出版
影响
创新
数字出版025*通讯作者:吴新骍。1刘勇.开放存取出版的原理、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J.出版广角,2016(21):36-38.2赵兵,吴奇,张露,等.开放存取期刊ACS Omega现状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1):125-127.3解傲,康银花,王明华,等.德国Projekt DEAL与Springer Nature的开放存取协议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4):425-432.4Ajaye B,Ellen A,Carolyn M.Open for All:Promoting Diversity,Equity,and Inclusion Through Open Access Publishing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22,39(4):449-452.5张小玲.开放获取的发展及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22(26):75-77.6宁笔.学术传播净收益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新框架J.科学通报,2022,67(Z2):3367-3371.7Omorodion O,Iroroeavwo A E.Digital Librarianship Practice and Open Aaccess Technology U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igeriaJ.Digital Library Perspectives,2022,38(3):318-331.8 徐晶晶,路纳新,葛红梅.图书馆开放获取期刊遴选与编目实践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2,41(8):55-61.9王菲,平安.开放获取环境下国家图书馆外文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4):93-101.10 毛振钢,刘素琴,张利田.国际OA出版平台现状及“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改革建议J.编辑学报,2017,29(3):299-303.11 李琦,梁帅.区块链在开放获取出版版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1(3):146-151.12 Anton N.Virtual Worlds:A New Open Access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 Technologies,and Their UsesJ.Virtual Worlds,2022,1(1):18-19.Web3.0技术对开放获取出版的影响与创新 唐伶俐 李思蕊 吴新骍*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回顾了不同 Web 环境下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区块链、智能合约等Web3.0技术对开放获取出版的影响和创新,接着探讨了基于Web3.0技术的开放获取出版新平台、新模式和新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以上方法,本文揭示了 Web3.0 技术可以为开放获取出版提供更加安全、透明、公平、智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Web3.0 技术在开放获取出版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也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和伦理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关键词:开放获取 Web3.0 区块链 智能合约 出版模式中图分类号:G237开放获取出版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出版模式,旨在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术研究成果免费向公众开放,促进学术研究的可见性、可读性和可用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传播。1自 2002 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提出以来,开放获取出版已历经了 20 多年的发展,在此期间获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开放获取出版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学界对开放获取出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从开放获取的概念、发展历程出发,针对开放获取期刊、平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开放获取出版发展的重要意义;234其二是围绕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以机构知识库、学术期刊56、高校图书馆789等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与开放获取出版结合的优势,探索更加智能化的应用实践101112;其0262023年第3期三是结合开放获取发展现状,分析开放获取出版面临的困境,131415为开放获取出版的未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近年来,Web3.0 技术如区块链、智能合约等逐渐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为开放获取出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Web3.0 技术不仅能提供更安全、透明、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也能支持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分布式存储、加密货币等新型应用。这些技术如何影响和创新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行逻辑、价值目标和发展路径,目前学界对此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 Web3.0 视角切入,探讨 Web3.0 时代开放获取出版的新格局,并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建议。Web3.0 时代将为开放获取出版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行逻辑和价值目标将发生重大变革,开放获取出版的平台、模式和机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优化,以适应 Web3.0 时代的新需求和新挑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回顾不同 Web 环境下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历程,分析 Web3.0 对开放获取出版的影响和作用;第二,重塑Web3.0 时代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行逻辑和价值目标,探讨Web3.0 对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的重构;第三,展望 Web3.0 时代开放获取出版的优化路径,提出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加密货币等技术构建开放获取出版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的思路和建议。一、回顾:开放获取出版发展之路开放获取出版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作为开放科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获取出版是平等获取和利用知识、创造科学的基础,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新模式。16自 2002 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简称 BOAI)提出以来,开放获取出版已经历了 20 多年的发展,在此期间获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放获取出版也经历了从Web1.0 时代到 Web3.0 时代的演进,并在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获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Web1.0 时代是互联网的起步阶段,主要是以静态的网页形式提供内容,信息传递以只读为主。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为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获取渠道,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也推动了知识的民主化进程。然而,鉴于这一时期互联网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开放获取出版的内容创作者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创作者都是领域专家,普通大众用户很难参与其中,缺乏交流和互动,呈现出信息单向传递的特征,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未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和分享,从而很难发挥其影响力。这一时期,受到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传统出版商和图书馆掌握开放获取出版的主导权,集中控制开放获取出版的内容。同时,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之目的,传统出版商和图书馆往往会对信息进行限制性的访问控制,限制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导致信息垄断和知识不对称。此外,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内容主要依靠超链接连接不同的网页,实现信息的检索和浏览,缺乏社交网络和协作工具的支持,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有限的信息。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图书馆数量不足、采购能力较弱以及缺乏经费等问题,很多学者通常只能进行有限的内容获取,甚至无法获得所需的科研成果,不利于学术研究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开放获取出版的逐步普及,Web2.0 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前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Web2.0 时代主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社交互动和用13 卞长云.基于移动互联环境下信息服务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开放获取版权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3):14-16.14 陆彩女,顾立平,聂华.开放获取政策与实践的关键问题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1):51-57.15 Bloomstone A,Amatangelo E,Morris C.Open for All:Promoting Diversity,Equity,and Inclusion Through Open Access Publishing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2022,39(4):449-452.16 陈曦,许延芳.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天津科技,2022,49(1):85-88,92.表 1 不同 We b时代开放获取出版的特征比较时期类别We b 1.0We b 2.0We b 3.0底层技术电子化、网络化环境初期 HTML语言(论坛)RSS、IM、P2P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信息传递单向传递双向传递分布式传递信息交流集中控制协同共享智能共享信息获取有限访问广泛获取去中心化获取数字出版027户生成内容,推动了互联网从静态信息的展示向动态、互动、社交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已经摆脱了 Web1.0 时代内容单向传递的局限,读者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方式对所读内容进行实时评论、点赞、分享等,作者则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内容的更新和调整,读者和作者之间便于互动,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呈现出内容双向传递的特征。协同编辑、众包等成为开放获取新方式,多位作者甚至读者可以共同参与到一篇文章的创作中,实现多人分工合作、多角度协同创作,不仅丰富了开放获取出版内容的维度和深度,也增强了读者对内容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和协同工具,研究者可以在网上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获得来自其他领域学者的反馈和建议,更好地实现学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此外,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打破 Web1.0 时代内容资源有限访问的局限,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源,如学术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数字化期刊等,而这些资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共享和交流,使得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更加开放的参与形式及用户内容生成方式,使得开放获取出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得到保障,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以及版权等方面的问题,亟须基于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行质量控制和筛选,构建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Web3.0 时代去中心化、智能化、去中介化成为趋势,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也在逐步向分布式传递、智能共享和去中心化获取方向转变。借助区块链技术,Web3.0时代的开放获取出版使得区块链技术下的每个节点都能成为信息的传递者,信息可以在多个节点之间流转,实现更为高效和快速地分布式传递。同时,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出版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每一位参与用户,更加注重内容的智能化、个性化。目前,已有部分开放获取出版平台可以基于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搜索服务,且有部分开放获取平台可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献进行自动化的标注和分类,以提高内容的智能共享与交流。此外,这一时期的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基于区块链等技术搭建的开放获取平台,可以记录学术资源的信息和交易,使得资源的获取不再依赖于中介机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访问、使用学术资源。然而,需要强调的是,Web3.0 时代的开放获取出版也面临着一些技术应用、法律规范等方面的挑战,例如,区块链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扩展性、隐私保护等难题亟待解决,从而实现开放获取出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晓,开放获取出版在不同的Web 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从 Web1.0 时代的单向传递、集中控制、有限访问,到 Web2.0 时代的双向传递、协同共享、广泛获取,再到 Web3.0 时代的分布式传递、智能共享、去中心化获取,开放获取出版在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获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越来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