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pdf
下载文档

ID:2579798

大小:1,021.61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新课 背景 初中 数学 有效 教学 思考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王丽君(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 安徽合肥 2 3 0 0 0 0)摘要: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特别注重从多个环节入手来优化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出发,对“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双减 新课标 初中数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地把握住学生的需求,开展灵活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性强的数学教学,真正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育人价值,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更要实施有效的教学,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在初中这一阶段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对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一、借助数学预习活动,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教师要特别注重预习这一环节。有效预习能够促使学生的灵活性得到一定的培养,使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帮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预习去分析线段、直线、射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教材上的图片以及结合教材中的概念阐述,学生对于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不是很大,是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初步掌握的。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习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在预习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二、营造良好导入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有效的导入,能够充分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以积极的状态进行学习。在设计导入时,数学教师要注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地利用趣味性的、开放性的、生活化的元素来展开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积极利用一些趣味性的因素、生活化的因素。这样不仅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有理数”这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在导入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妨设计一个游戏。游戏能够让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有利于调整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让学生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等游戏活动。比如教师呈现一些有理数,要求学生进行抢答,从而促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实现有效的学习。教师还可以为最终取得胜利的小组提供一些奖励,如一些圆珠笔或者一些装饰品等,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三、创设问题任务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必要的。问题是促使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促使数学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关键。在“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针对数学问题不断进行探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一些数学概念和知识,探索数学知识的精髓和内涵,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942 0 2 3年5月下 第1 5期(总第1 5 1期)明确概念、公式的具体应用方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促进思维发展,并学会举一反三。例如,教学“有理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一些问题:“小学时学过的数可以被归纳为整数和分数。在进入初中之后,学过的数又有哪些?如何分类?如果由a点向南走了三千米,用3 0 0 0米表示,那么-5 0 0 0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数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出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等相关的概念。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这样的生活问题有利于学生以兴趣为基础开展探究活动。可以说,贴近生活的问题,既不会太难而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又不会太简单,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四、通过协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是不全面、不深入的,有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多样化的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地灌输知识,而应该切实地通过合作探究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更全面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习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可能思考问题比较片面,所以难以获得全面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差异,将学困生、学优生和中等生分到一个小组中,同时鼓励学生对任务进行一定的分解。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将自己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同组的伙伴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升思考能力,同时也会对二次函数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比如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也难以解决的,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地点拨思路,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五、构建实践操作活动,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科目的实践性较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它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新课标也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重视实践,利用生活化的资源来优化教学。因此,在引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从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通过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等,去调动自己的多种思维,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确概念、深化认识等。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据,比如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收入情况,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如,在教学“比例线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广场上的旗杆高度进行测量,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迁移与运用。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事物,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三角形。类似地,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任务。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这比单纯地布置书面作业所取得的效果要更好。六、发挥数学评价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发展性等功能。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积极性;诊断性评价可以促使初中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而发展性评价则能够真正地让学生从学习过程出发去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数学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价。有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肯定他们,比如说“你的思路非常的正确,你回答问题的勇气非常值得鼓励”等,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信心,同时调动一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以及在小组中的表现等,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评价;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让小组学生互相说一说他们在小组中的表现,促使小组合作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05“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七、注重利用数学作业,实现知识巩固与总结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对以往枯燥的、单一的书面作业进行改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并不一定要利用题海式的作业来进行巩固。教师应该注重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尤其是要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等,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思考,切实地认识到作业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为了给他们造成负担。例如,初中教材中有很多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包括“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然后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单元作业,以“三角形”为主题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总结。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出发来进行学习,切实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不断地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让初中生能够在有效教学的引导下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 施秀娟.问题导学,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J.知识窗(教师版),2 0 2 1(1 2):2 6 2 7.2 蒋锁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 0 2 1(A 5):5 2 5 4.3 敏学礼.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 0 2 1(A 5):6 4 6 6.4 刘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J.高中数理化,2 0 2 1(S 1):3 0 3 1.5 田莉.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新智慧,2 0 2 1(3 6):1 0 8 1 1 0.责任编辑:唐丹丹(上接第4 5页)又如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节时,书上提供了关于预防艾滋病的小资料。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学习并告诉他们以后结婚领证前会体检排查传染病,艾滋病就是其中需要排查的一种,教导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要学会洁身自爱,保护好自己。教学关于核酸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核酸检测的原理对前些年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进行交流探讨,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中的知识点跟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合理利用,选取学生感兴趣且和书本知识有关的事例,提高学生听课的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介绍跟生物学有关的新发现等,比如关于人类起源,中国科学家在 自然 杂志中提出人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打破了原先人是从猴进化而来的认识。教师能与时俱进,学生就不会觉得老师是“老古董”,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六、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教师工作的有力帮手,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塑造的双向奔赴、双向共进的关系,更是一种平等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总之,生物老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过于刻意明显,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喜欢上生物课,乐于跟生物老师相处,不排斥生物测试、作业等,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参考文献:1 申淑丽.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 0 1 4(4):2 9.2 魏鑫.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探讨J.大观周刊,2 0 1 3(4):2 6 4.3 赵屹.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 0 0 4.4 孟繁红.俄罗斯高校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J.教育评论,2 0 1 1(4):1 6 0 1 6 2.责任编辑:唐丹丹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