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超现实作品的无意识记忆元素创作探究.pdf
下载文档

ID:2579470

大小:1.61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 世纪 超现实 作品 无意识 记忆 元素 创作 探究
第 44 卷 S1 期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139 收稿日期:20221223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失能、失智老人培智设计”(2020SBS25)作者简介:边蕊(1988),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研究。20 世纪超现实作品的无意识记忆元素创作探究 边蕊(河南工业大学,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目的 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梦境能促使无意识记忆得到激发,而这些无意识记忆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进而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观者会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去唤醒自身的无意识记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美学中的记忆理论并结合艺术家和作品展开分析,以证明艺术作品鉴赏能够使脑海中潜意识或无意识记忆被唤醒。结果结果 艺术作品的潜意识唤醒功能引发自身无意识深层思考,能缓解观者心理问题,平复负面情绪。结论结论 超现实性作品反思无意识记忆元素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治疗手段。关键词:记忆元素;无意识;梦境;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139-05 DOI:10.19554/ki.1001-3563.2023.S1.022“记忆”是人类思维中信息内容的储备与使用过程,并且它与其他的心理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种特性,“记忆”一直是先古哲人和现代科学家研究与讨论的重要话题,期望通过研究记忆来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为了把记忆完整地记录下来,祖先们发明了文字,用来记录曾经的过往历史。但仅用文字记录经历,有时给人一种碎片化且不够完整的记忆感觉。作为艺术从业人员或许运用绘画元素能够增强个人记忆,改善记忆碎片化,艺术作品有培智的作用等。通过用视觉艺术表现各种经验方法开发和对记忆理论探索,比如一些著名的风景画往往展现的不是眼前的风景,而是留在记忆中的那些东西。那些记忆存在于脑海中,然后再表现在画中,通过观看和理解作品背景,就会触动脑海中与画面表现有关的记忆。本文以多层次记忆为题材的绘画研究,勾勒记忆能成为艺术课题。1 记忆的理解 1.1 艺术作品中记忆元素的理解 记忆可喻为可选择物件,即绘画作品的作者在编辑和描绘过程中可以随意删除、移动或添加这些东西,因此记忆在画面中的表现并不是完整或无遗漏的。记忆是模糊而不可控制的,它不能完整地储存某个事件的一切元素,人们依靠这种不确定和不安定的记忆生活着1。人们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留在记忆中,没有记忆,生活也就不存在了。“记忆中存在的风景既是事件和空间的结合物,也是我们记忆选择的”2。通过记忆将风景形象化绘制的做法,是画者利用绘制作品来表现内心记忆的世界,为作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条件,记忆元素与风景画作品的关联见图 1。记忆中存在的风景本质是将情感体验形象化,这是通过绘制具体形象使感情明朗化。具体来说就是在原有风景上进行删除或修改一些元素,只留下部分元素和作者想强调内容的印象的行为。因此很多时候,有些人记不起来一些过往的旧事,却能通过自己曾经画的图片想起一些过去的场景。对于艺术家而言,记忆是人类社会全面的经验内容体现,而作品承载了作者更多的记忆或者是多人的共同记忆。“记忆本身提供的作品创作动机,是以社 图 1 记忆元素与风景画作品的关联 140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会全体成员共同分享的记忆为沟通媒介,艺术家通过在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环境中形成的记忆创造自身独特的艺术世界”3。作为过去时间和现在时间4共同赋予的记忆问题,反省思维逐渐走向多元化。像这样“今天的美术赋予了主体新的意义,成为了艺术发现的契机”5。通过对多层记忆主题在美术名作中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分析和研究艺术中记忆的特殊象征和重要性,从而完成根据记忆理解和分析创作绘画的课题。从主观角度来思考作者的经验在作品上的表现6。这既是个人主体性和时间意识逐渐多元化的方法,也是在文化环境中寻找自我认同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艺术环境中,“记忆”和“心中的感情”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考察了美学和艺术史的可能性,分析了记忆的含义以及哪些记忆点影响着作品。研究者站在作品创作者的立场上,试图通过观察主体来探索作品,进而在作品中寻找记忆的变化。另外,在具有这种脱离中心和脱离边界特点的现代社会,作为画者的本体性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反省性地重构记忆,并着眼于可以找到的观点而构思出新的绘画作品。1.2 记忆元素运用与现代绘画 本项研究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关于创作的研究。在了解具体作品创作过程之前,有必要了解记忆元素意味着什么,以及需要讨论关于“记忆”的理论性考察和作为美术创作动力的记忆问题。人类的绘画与主体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近代以前,人类作为构成宇宙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可以超越主观存在的控制。笛卡尔在第一哲学的沉思录中提出“我思故我在”,认为人类的主观是标准,主观是构成世界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对于克服这种近代主体概念的局限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可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例,即他发现了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无意识”领域,并对笛卡尔之后的主体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无意识引起主体分裂,超越主体意识的领域也开始出现在主体行为上。弗洛伊德主张无意识存在于知觉和意识之间的另一个场所。我们脑子里很大一部分的记忆都属于无意识记忆。记忆以及无意识的排他性。记忆不是与那个作品完全相同的场面,而是以记忆痕迹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性重新构成的场景。这种支点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特性,它可以用来思考记忆与无意识的关系。研究者出于对记忆和无意识关系的关注,了解关于“记忆”的理论方面知识,然后作为美术作品创作的动力,从现代绘画的展开中去审视记忆元素这个问题。2 不同作家对于记忆的理解与理论认知 2.1 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人的记忆包含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柏拉图曾说:“洞穴中存在看不见光是阳光照耀投射在石壁眼前的影子”7。这一点是人类记忆中关于无意识的临时存在性理论,无意识因某种原因而成为存在的痕迹,这就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的关系。许多记忆是无意识的半影,无意识被保管在巨大而深邃的脑海仓库里,而且由于外部条件(联想)或无意识(直观),也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8。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过斑马线时看到陌生情侣吃一种熟悉品牌的冰淇淋时,会想到曾经和前男友一起吃这个品牌冰淇淋的过去场面。这表明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曾经已经忘记的记忆可能由于某种刺激会再次出现在有意识表面,这种非自愿的记忆不能单纯地用我们的意识现象来解释。这种曾经的记忆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深藏在脑海中的某个地方。我们精神世界中记忆是由两种形式构成的,就如冰山由水面上看得见的部分和被水淹没的部分所构成一样,我们的精神也存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双重构造。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存在于意识之下或在有意识之外,人们无法感知,但是无意识总是和有意识有关,因为存在于人脑内部,表现为无意识。他认为,自我正在根据“现实原则”调节无意识的冲动和对立。因此“无意识”是由于严格的脑部检查而无法表达,记忆受到抑制的表现,这些以“被压抑的回归”的无意识记忆侵犯有意识和语言活动,在梦中出现的许多因素都是无意识的记忆痕迹或一种无意识记忆的概念。无意识因素通过自我审查,以妥协的姿态出现在意识中。因此他们把梦境视为一种象征性形态,认为它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梦境中出现元素的是接近脑海中无意识呈现的最佳方法。因为隐藏的无意识元素如:希望、欲望、矛盾、恐惧等会以梦境的形式呈现。在人类的睡眠状态下,随着自我防御体系的弱化,被抑制的欲望或感情就会变成无意识9。无意识与人本身的记忆有关,无意识可能会影响记忆或改变记忆10。因此人类不是理性的,人类意识是伟大的想法也没有意义。“我思故我在”这个理论是近代的主体概念,但当下人类已不再是万物之神,他只是与无法控制自己的记忆碎片和记忆的模糊性一起存在。精神分析学所追踪的支点就是通过这些模糊的记忆变形而去创作过去,通过追踪过去的记忆与经历去分析精神领域。换句话说,记忆可以通过现在的无意识而重组,记忆会变成其他的内容,并根据现在的期望而重新创造。很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其中作者的记忆将通过作品制作重新再现,根据作者的想法和创作意图,作品中蕴含着隐藏的意义,因此去把握艺术家作品隐藏的真正意义和记忆重现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为了分析看不见的无意识记忆,站在精神分析学上提出了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帮助去理解隐藏在作品中的形象第 44 卷 S1 期 边蕊:20 世纪超现实作品的无意识记忆元素创作探究 141 中有意识表达和内在无意识记忆的双重结构。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满足人类无意识记忆表现欲望的活动,艺术是神秘且不现实的世界,艺术创作与想要超越自我的无意识有关,即艺术是通过人类的欲望升华实现的,这是分析艺术家们的作品,并解释为人内心的欲望和幻想通过艺术作品升华的过程。一方面,站在解释和理解无意识记忆的立场上,弗洛伊德于 1910 年发表的达芬奇童年的记忆论述了达 芬奇的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源于小时候的经验和性压抑的“无意识的升华”过程。并于 1914年发表了米开朗基罗的摩西,该文章围绕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摩西展开了多方位解释分析。其中第一章是艺术家对“米开朗基罗的摩西”的众说纷纭;第二章对雕像摩西的细微探讨,对汤德论述的假设与推导;第三章探寻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制作摩西的意愿;第四章为英国人劳埃德小册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该文集大部分内容讨论了作品制作瞬间所形成的无意识的反应。另一方面,超现实主义美术在现代美术中可以被称为是接触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先驱画派。超现实主义将“无意识”元素视为“作品化创作”的中心要素,而不是“意识的形式原理”。换句话说,他们借用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中所强调的梦境形成原理,即 意识的第一过程来制作艺术作品。超现实主义者们通过日常意识表现自我无意识的作品,这就是“自动技术法”。“自动技术法”是指无意识的思考和想象力不受自我(如逻辑、规范、美等因素)干扰,这与精神分析学的“自由联想法”有很大部分是类似的。安德烈马松的作品能够运用自动技术法来制造画面的偶然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受到抑制的无意识突破了自我防御体系,而表现为超现实主义的作品10。其作品自动绘制中所铺开的繁杂线条让人惊叹,这些线条既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内容本身。其中的线条不仅是对潜意识的象征,也是潜意识本身依靠个人技能和自身经验不断改变的体现。作品中的元素表现多是创造者自身受到内、外部刺激所记录下来的潜意识记忆,利用潜意识记忆完成作品,创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得以抚慰,自动绘制见图 2。图 2 安德烈马松的自动绘制 艺术的慰藉 提出艺术作品中的那些无意识标志能够促进欣赏者对自我的认识与理解,艺术具有潜意识唤醒功能。观赏者欣赏画作时,艺术作品的潜意识唤醒功能引发自身无意识深层思考,能缓解观者心理问题,平复负面情绪。2.2“语言体系”:雅克拉康的无意识语言的构成 曾研究弗洛伊德学说的雅克拉康认为无意识不是绝对的原始性或本能性。即拉康主张支配着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无意识像语言一样是用体系构成的,无意识是由“压缩和移动组成的事物”11。他声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模式存在着语言体系,同时他还放弃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力学无意识模型,将无意识整理为 1 种心理或意识间的事物,并将其定义为“那里存在的意识体系”。换句话说,拉康认为“无意识”是人必须解决的课题,也是人作为“主体”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即无意识是创造人类主体的象征性秩序的体系,也是实现主体思维和表达的条件,人的无意识不是潜藏在深处,而是像语言一样,有一定的结构和表现形式12。与拉 康有 类 似主 张的 有 符号 学创 始 人费迪南德索绪尔。费迪南德索绪尔表示,语言的构成与使用语言的个人无关,而是社会规则的客观结构13。语言符号根据符号间的关系和组织符号的固有规则具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把这种规则叫做语言结构。语言和语言的结构是在主体掌握语言之前存在的。这意味着,想要使用语言的人必须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