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价值塑造与实践路径_刘文超.pdf
下载文档

ID:2579467

大小:1.2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经济学 专业课程 建设 逻辑 起点 价值 塑造 实践 路径 刘文超
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15【经贸教育】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价值塑造与实践路径刘文超李辉(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只有贯穿教育全过程,构建“通识课程涵养、专业课程深耕、实践课程赋能”的层级递进式思政育人矩阵,才可以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果,提出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考核体系等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关键词 课程思政;逻辑起点;价值塑造;思政育人矩阵;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F08;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3)07-0115-04Analysis on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Values Shaping and Practical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conomics CoursesLiu Wenchao Li Hui(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1)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economics majo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economic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ich includes cultiv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intensive cultiv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empowerment in practical courses,can promot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tween majors and courses.Finally,the practical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were proposed,such as building a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team,building a resource platform,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courses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ogical Starting Point;Values Shap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trix;Practice Path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格局,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实现思政资源的交叉共享、交流互鉴。价值观培养是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基础和灵魂,经济学专业更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和功能。通过对经济学学科性质和课程内容综合分析,明确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总目标,对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进行细化,构建“通识课程涵养、专业课程深耕、实践课程赋能”的层级递进式思政育人矩阵,提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一、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价值判断在经济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关系,在试图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不自觉地站在某个特定的立场1。马克思认为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不同的经济学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产生了各异的研究结论,也即产生了经济学流派或经济学分支。19 世纪 70 年代,边际效用学派、数理学派等经济学流派将诸如数理逻辑、计量实证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研 作者简介 刘文超(1977),男,汉族,河北献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李辉(1979),女,汉族,河北南宫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基金项目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专题项目“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价值塑造与实践路径”(项目编号:2021sz01);河北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经济学说史)。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16究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研究工作。高校教学过程中,加强经济模型、数理推导、计量实证等程式化、标准化的训练,应动态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视野,结合特定社会环境及其历史背景对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浪潮,给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教育载体、教学手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都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人”。通过经济学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塑造经济学专业体系庞大,流派林立,观点各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价值观的引导,学生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进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功能的统一。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要求学生能够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不同经济思想和经济现象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三、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矩阵构建目前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集中于具体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例如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中要着力增强政治经济学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2,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设计的完善等方面,不同学者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3、“普适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4等内容,以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果。另外,有学者分别探讨了发展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设计5、城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6等。建立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育人矩阵,才能有效保证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要实现课程思政贯穿教育全过程,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思政理论,就需要构建“通识课程涵养、专业课程深耕、实践课程赋能”的层级递进式思政育人矩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理论在全学科的课程中进行布局,统一规划,实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精准实施、协同推进。(一)通识课程涵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通识类课程区别于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涵盖学科种类多、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方位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通过通识类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以及新文科、新农科等交叉学科拓展知识。通识类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底蕴和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专业课程深耕专业课教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以正确的视角、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课程之间存在着先后衔接、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在不同专业课讲授过程中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不同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不同以及所处阶段的不同,在思政育人方面也有所侧重,这样才能起到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也才能发挥深耕的育人作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教学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抽象法等特有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立场去分析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来批判地、科学地学习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资本论课程更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读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深刻认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抽象法在研究经济问题中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思政更加侧重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介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一方面围绕产业竞争力认识大国综合产业体系,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国视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竞争观。另一方面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设计“产业+扶贫”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思考产业扶贫的选择、路径等内容,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117并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尤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激发学生的制度自信。(三)实践课程赋能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讲授中,而且体现在经济学实验实践中。课堂思政通过课堂讲授培养了学生审辨式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验、实践能够将审辨思维具体应用到事例之中,实现“知行合一”。首先,经济学沙盘模拟实验等实验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诚实守信与社会责任的担当等。其次,“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7。在实践中才能学真知、悟真谛,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要充分利用教学实习、暑期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多维度关注现实、了解现实、分析现实,将所思所学转化为具体行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座谈访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理想抱负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再次,创新创业大赛融入课程思政。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创青春”等赛事,在参赛过程中,将家国情怀、公益推广、创新创业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专业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实现理论知识与实战演练的有机结合。四、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一)打造一支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融合、实践与理论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团队,谋划课程思政,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并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授课策略,根据课程先后衔接精心设计思政育人侧重点,形成一个涵盖专业教育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团队。首先,提升课程思政师资力量。加强中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修养,打造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底蕴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其次,定期开展思政研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共建共享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案例。经济学课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都和现实经济运行有着紧密地联系,意味着经济学课程思政有大量的、丰富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