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老年
群体
使用
实践
影响
基于
行动
网络
理论
视角
赵泓
2023年第4期新媒体New Media老年群体美篇使用实践与影响因素作用结构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 赵泓吴晓清【作者简介】赵泓,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清,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脱贫攻坚的集体记忆建构及精神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2BXW11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公益组织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GD20CXW05。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22(2023)040105-4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使用研究成为传播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往往将老年群体视为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忽略了老年人的媒介使用主动性。美篇 App 以其“来美篇,正当年”的产品理念以及便捷的图文创作方式,吸引了大量老年创作者分享人生经验与感悟心得,是他们发布游记、摄影大片、美文,记录美食、生活、情感的极佳选择。作为媒介技术引领之下的传播现象,老年群体使用美篇的实践过程离不开技术、文化、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老年群体在美篇App上的使用实践进行描述,不能孤立地讨论其中的某一个“对象”,而是应该把整个实践过程看作一个动态整体进行把握。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认为,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都是通过行动者之间不断互动建构产生的,主张追随行动者进行客观探讨,这恰好可以弥补过往研究的不足,将老年群体看作是关键行动者,对其行动背后的动因进行剖析。并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转译”环节,可以用于解释老年群体利用媒介进行网络参与过程中各文化社会影响因素相互博弈互动的过程,有利于探索老年群体媒介使用背后的影响因素作用结构。因此,ANT视角的引入有利于弥补当前老年群体媒介使用研究中,对行动者主体性和影响因素结构整体性的忽视,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人、技术、社会之间的渗透与交融过程,从而更好地推动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的良性互动。二、老年群体美篇使用实践及动因剖析(一)个体传记式书写下的自我呈现社交媒体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区别于现实生活中舞台表演性质的自我呈现,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更像一场变“自我”的展览会。在这场“自我展览”中,美篇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一个表演平台,老年群体借助该平台进行内容创作,将个人经历以数字化形式陈列展示。区别于其他展演形式,美篇上的老年用户正以其更熟悉且有深度的文本叙事形式介入网络传播中。老年群体通过对自我过往经历进行描述的传播文本,完成了社交语境中个体传记式的社交记录,也达成了老年个体“理想我”的构建。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个体的社交信息将被全景呈现给他者,记录者在与观看者的交流与反馈中可以重新解读个人文本,进而产生新的理解,促进与他者之间的联结构建。在这场展览中,老年群体得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将为展馆带来新的参观者。美篇平台与老年群体间互相配合,以自我呈现的展览作为联结,吸纳了更多行动者参与其中。(二)求知欲望下的主动式信息寻求在短视频类媒介平台使用研究中,由于短视频产品黏合虚拟和现实世界的拟态界面,以及算法操作推送的智能性,老年群体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极易进入一种“具身沉浸式”的心流体验,进而弱化了时间感知和环境感知,沉浸在算法推荐的内容浏览中。区别于短【内容提要】本文以老年群体在美篇App中的使用实践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将老年群体看作是关键行动者,剖析老年群体进行媒介使用实践的动因,并将技术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探讨这些因素如何通过“转译”影响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实践。【关键词】老年群体;美篇;行动者网络理论1052023年第4期新媒体New Media视频类平台上老年群体普遍偏向的“偶然接触”型信息获取方式,在美篇平台上,大部分老年人有意识地进行信息选择与浏览,也即“主动寻求信息”。在浏览过程中,老年群体自身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全盘接受美篇平台推送的内容,而是具有较强的自我把控意识,带着目的性进行内容选取。新时代的老年群体,健康状况良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且具备一定的经济自由,种种因素促使其产生更丰富多元的求知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获取相对有效的信息来丰富退休生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一方面,老年群体通过主动寻求信息,探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满足自身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对自我及生活品质追求更高的老龄群体的发展性学习需求更为强烈,希望获得更多专业性信息以证明或提升个人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三)认知盈余下的自我价值实现在互联网时代,技术革命使得“认知盈余”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源。“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把自由时间当作一种普遍的社会资产,用于大型的共同创造的项目,而不是一组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体可以随时参与到网络媒介平台的内容生产创作当中,将自身的空闲时间转变为社会盈余价值。“盈余”价值转换与创造不只停留在时间层面,更存在于认知与意识层面。而美篇上的高知熟龄群体完美契合了克莱 舍基提到的创造认知盈余的群体特征: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还拥有较强的分享欲望的人群。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在美篇上进行互动与内容生产创作,可以发挥自身盈余价值,满足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而对于其他平台用户而言,这些具备一定知识水平所生产出来的创作内容也满足了自己的信息获取需求,促进个体对美篇平台感知可用性的增加。而美篇平台方也得以利用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创造认知盈余,进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可循环的良性网络。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励与引导老年群体参与到优质内容生产与媒介互动当中,对于满足老年群体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盈余有着重要意义。三、影响老年群体美篇使用的转译构建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转译是指各行动者不断努力把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利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换,试图与其他行动者达成利益一致,构建利益联盟的方式。作为各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联结、扩张进而建立行动者网络的基本途径,转译正是理解老年群体在美篇使用实践背后,技术、文化等社会影响因素作用构建的关键点,主要包括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三个阶段。(一)问题呈现:老年群体的连接与嵌入已有研究表明,老年群体对于网络平台的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其网络参与使用的显著因素。尤其是在高龄老年群体中,当他们对网络使用感到越简单,则越倾向于进行网络参与。要推动老年群体在美篇上的使用实践转译顺利进行,技术、政府部门以及媒介平台等行动者都要参与其中,共同为老年群体在美篇的使用实践“转译”中作出创造性贡献。首先,在技术可供性的支持下,媒介融合减少了老年群体对美篇的进入壁垒。美篇充分融合了互联网人际传播领域的媒介技术特点和优势,其一键式图文视频发布功能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载量,成为了老年群体传播信息的便捷工具。此外,在跨媒介技术支持下,美篇平台得以消解移动端与PC端之间的物理界限,实现了跨媒介设备的沟通。老年群体可以在电脑以及手机等终端登录同一账户,享受同样的内容与服务,摆脱固定媒介的束缚,自由选择信息发布的时间和空间及发布方式。不仅如此,跨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各社交平台之间的互动。以“强关系”为联结且拥有大体量用户的微信“生态圈”,为老年群体在美篇的协作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美篇在微信小程序端的内容编辑与分享功能,提高了其内容生产传播效率,帮助老年群体破除了多个平台之间的区隔,更好地推动了他们在美篇平台的嵌入使用。其次,在国家工信部发起的互联网产品适老化改造引领下,美篇的适老化设计以及去流行化的平台语境大大降低了老年群体的学习成本。在平台功能设计上,美篇基本不去创造新概念,沿用了老年群体所熟知的物件命名,如鲜花、书信等,其目的是降低学习难度和学习成本;在平台老龄化语境的呈现上,美篇平台的精选推荐作品在选题上并不迎合当下热点,而是选择更能引发熟龄群体间共鸣与回忆的题材;在作品的语言表达上也更加贴近老年群体的表达惯习,极少使用网络流行词汇。因此,美篇通过契合老年群体偏好的页面及内容呈现,优化了老年群体对平台的观感,推动了老年群体在平台上的深度嵌入。(二)利益赋予:声誉激励和社会支持达成利益整合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有形的物质激励,称赞、荣誉等无形的精神激励可以对个体行为产生更多的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网络社区中,个体在网络互动当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能使其产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作为影响个体网络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对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同样有着积极影响。为了提高老年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内容创作与互动,美篇平台采取了很多措1062023年第4期新媒体New Media施:一方面,设置了可见性荣誉标签,如奖章、证书、达人称号等,这些荣誉标签往往被视为一种声誉激励,通过感知声誉的提升从而对老年用户的分享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定期在官方账号上分享平台优秀作者的故事,力图将更多正面积极的、接地气的老年群体形象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强调老年群体的主体性,既为公众对老年群体的重新认知提供了可能,也为他们积极拥抱互联网,勇于表达自我提供了动力。美篇高度熟龄化的平台语境,也为熟龄群体之间的互助与共鸣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域。已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这种影响一般通过社会支持利用度产生作用。老年人从在职转向退休的转变会给老年群体带来社会参与的减少与孤独感的增加,而美篇上熟龄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拓展老年个体的社会网络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积极的社会支持,延缓认知衰退。缓解自我孤独感有助于推动老年群体互动参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平台声誉激励和社会支持的作用下,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得到较大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参与到美篇的使用中,并逐渐由边缘状态的一般行动者转变为核心行动者。在全体行动者共同作用下构成了美篇特有的熟龄化社区语境,而这又反过来深刻影响网络内外行动者的每一次“转译”过程。(三)征召与动员:社会资本的流动与联合“社会资本”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的概念,指社会成员和团体由于各自占有不同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其理论的核心主张是社会间的关系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资源,同时也向成员提供了集体所有的资本。总体来说,社会资本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微观的“个体社会资本”以及宏观的“集体社会资本”。从微观来看,动员老年群体利用美篇等社交媒介进行网络参与,丰富了个体社会资本积累。个体社会资本主要侧重于考察以每一个行动者为中心延伸出去的网络情况,衡量个体在网络中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寡,分析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规模及其特点。对于多数老年人而言,基于熟人圈层的社会交往形式占据着他们的主要交往活动。而得益于社交媒介的发展,老年群体能够在身体缺场的情况下,实现与熟人圈层的无障碍交流。借助美篇,老年群体突破了原有的交往空间隔阂,将线下的熟人社会关系迁移至线上,以一种更便捷的社会交往方式维持并强化原有的社交关系。在这个转译过程中,技术与媒介平台的发展为老年群体的社交关系转变提供了前提,并将自身建立在“熟人”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交关系,包括亲朋好友以及各类兴趣组织等行动者纳入互动网络中,源源不断地推进老年群体的线上使用参与。而部分通过线上交流建立的“弱关系”则可以跨越地理和社会经济的距离,以其存在固有的异质性为老年用户个体提供有用信息和资源,形成桥接型社会资本。借由线上关系发展至线下的社会参与,则更能加深成员之间的内部联系,形成“强关系”,为老年个体提供情感支持,从而形成结合型社会资本。从宏观来看,网络媒介使用参与作为一种公民社会参与的方式,所联合产生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组织繁荣与国家昌盛。依托同城功能的地理接近性,美篇帮助用户组建了包括“上海美友会”“重庆美友会”“大连美友会”等多个同城美友会组织,并开展了摄影采风、观景旅游等线下活动,帮助老年群体延伸社会交往关系链,实现交往空间从线上到线下的转移。对于美篇平台而言,动员老年用户积极进行线上参与,实际上是将退出劳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