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探讨.pdf
下载文档

ID:2578124

大小:1.2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遗文 融入 幼儿园 美术 活动 探讨
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非遗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园浸润式美育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xczx22-223)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苏艺森(1983),女,福建泉州人,一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研究。苏艺森(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福建泉州362000)摘要:深入挖掘和体验非遗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非遗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弘扬下去。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能让幼儿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开阔幼儿视野,提升幼儿美术素养。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可采取以下途径: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身临其境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请进来,走出去”,丰富美术教育形式;以项目课程为依托,进行深度的学习。关键词:幼儿教育;非遗文化;美术活动;传承;弘扬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8-0137-04美术在我国有着丰富且悠久的历史,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幼儿园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了解美术形式,学习美术知识。非遗文化是地方民俗、民情、文化形式的缩影,将其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开阔幼儿的视野,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进行探讨。一、泉州本土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实施背景1.政策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传统文化和历史见证的珍贵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明确提出,非遗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承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育,并以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出,要带领幼儿观看和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非遗文化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将其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尤为重要。2.实践背景泉州是重要的商贸中心,是宋元时期与外面世界连接的重要窗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拥有庞大完善的贸易体系。经贸往来造就了泉州多元文化。泉州不仅有 22 处“世遗”代表性古迹,还有 6 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为“南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送王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侨批档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基于这 6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座城市成为我国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泉州还有 3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居全国前列。这些文化之花在泉州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融入人们的生活。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充足的资源作支撑,既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传统非遗技艺的尝试与学习过程中,发展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泉州本土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筛选原则非遗文化有许多种类型,从音乐到戏曲,从文学到手工艺,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幼儿教师,觼訊記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对如何将非遗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入美术课堂,如此多的非遗项目,在与美术活动进行融合时该如何选择,要进行深入思考。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教师积极思考以上问题,在深入分析泉州 6 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础上,将其与幼儿教育实际联系在一起,以保证这些非遗文化项目更好地与幼儿课题研究衔接在一起。为更好地将泉州的非遗文化遗产项目与幼儿园美术活动衔接,课题组教师在内容的筛选上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遵循亲身体验性原则,就是把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幼儿,最大程度地提供环境和材料的支持,让幼儿在体验中逐步积累经验。例如,“闽南泉州城”来自幼儿的兴趣,它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蕴含触手可及的课程资源。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底蕴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教师们思考着:是否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发现泉州的美,体验作为泉州人的自豪感呢?让幼儿进行了一周的课程预热。在这一周中,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了游泉州活动,还迫不及待地把这次活动分享给教师与同伴。非遗文化项目中的“南音”是幼儿不容易听懂的,但也是最好奇的。为此,教师们选择南音特色服饰和妆容,让幼儿进行观察和体验。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幼儿能进一步了解本土地域特色。二是遵循发展性原则,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例如,在非遗文化项目中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美术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针对幼儿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要一脉相承、动态管控,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创作和表征。根据上一次的活动调查和分享可知,幼儿调查的内容和分享的焦点都集中在“闽南古厝”和“开元寺的东西塔”上,并对“火鼎公婆”的表演特别感兴趣。由此,教师可开展“红砖古厝”“线描东西塔”“火鼎公婆”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闽南特色建筑红砖厝观察得最为细致,发现得最多。他们观察到古厝的屋顶是弯弯的,有不一样造型的雕刻,屋脊是燕尾式的。在活动中,幼儿还画下他们心目中的闽南红砖厝、东西塔。三是遵循趣味性原则,把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变成美术素材,激发幼儿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各项美术创作活动中。例如,在非遗文化项目“木偶”美术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观看表演,感受木偶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利用彩泥和勾线笔勾勒木偶人物形象,并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台进行表演,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课题组教师遵循以上三个原则,选择“南音”“木偶”“木结构建筑”“送船王”等非遗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探索,在体验中进行美术创作,提高了幼儿美术素养。三、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途径1.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身临其境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本土非遗文化有极大的资源优势,教师要多渠道、多角度地创设具有地方非遗文化特色的生活化、游戏化和趣味化环境,让环境在幼儿发展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充分考虑课程建设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营造浓郁的、具有地方特色意蕴的环境。(1)在幼儿园班级公共环境中,教师可依托走廊楼梯转角等墙面,用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示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呈现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例如,楼梯两侧可布置“民俗风貌区”,内容包括“民风民俗图片展”“家乡文化影视集”“民间工艺制作展”等,让幼儿随时随地接触非遗文化、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2)班级环境创设充分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诸如木偶台、南音服饰、古代船摆件等,让非遗元素进入幼儿视野,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亮点。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做到一周或两周更换一次,让幼儿在非遗文化环境中,充分感受本土非遗文化的魅力。(3)建立非遗文化“创客坊”。非遗文化“创客坊”设有古船建构、木偶表演等活动区域。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及发展需求,开展特色技艺的探索与交流,力求使非遗文化“创客坊”成为不断追随幼儿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幼儿园非遗课程内涵的实习场。泉州古建筑充满神秘色彩,教师可围绕其开展美术创意活动,让幼儿感觼訊訙訝2023 年 6 月 第 18 期(总第 754 期)受沉积在岁月中的美。(4)开设“非遗”特色美术区域。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开设探究特色技能及体味非遗文化的角色游戏区域,让幼儿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特色。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创设班级独有的特色美术区域,注重班级非遗文化美术特色项目建设,并将其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2.“请进来,走出去”,丰富美术教育形式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儿童要积极走进大自然、社会中,在大自然、社会的亲身实践(体验)中获取幼儿园内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同幼儿园环境相比,大自然、社会拥有孩子们想体验的各种活动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幼儿学习的第二课堂。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社会,学习幼儿园难以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不能局限于教室,而要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方式需要联系幼儿家长,通过家长的参与,让幼儿园美术活动得以拓展和延伸。为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泉州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如泉州的名片“十八景”,幼儿有亲身游历和探索的优势和契机。教师可让家长带领孩子游历“十八景”,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这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有了丰富的认知经验,教师在将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才能更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例如,幼儿家长组织了前往泉州“刺桐时代村”开展“探寻海丝之美,助力文化传承”的亲子研学活动。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幼儿手牵着手,走进“刺桐时代村”的各个场景中。在各式各样的泉州老店铺里,妆糕人精致、元宵花灯精湛、金苍绣精微、德化陶瓷精美、糖画栩栩如生,幼儿一站式领略了泉州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匠人为这座城市留下的瑰宝。接着,幼儿又来到泉州社会发展历经的各个阶段的场景,满怀新奇地翻阅着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兴致勃勃地走进“国民小学”,穿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课堂无论是难忘纯真的知青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抑或是新世纪初年侨乡发展的新貌,每一个时代场景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征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彩的“布偶戏武松打虎”“高甲戏家婆骑驴”“提线木偶小沙弥下山”以及古风舞表演,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家长和小朋友还品尝了泉州的特色小吃,脸上写满了喜悦与满足,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爱。亲子活动还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孩子们被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深深吸引。面对眼前的非遗文化宝藏,孩子们都惊叹不已。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丰富多样的非遗展品,有泉港福船、光彩夺目的花灯、精致细腻的惠安石雕和木雕、精美的泉州刻纸、栩栩如生的提线木偶、小巧多彩的泉州妆糕人、俏丽的惠安女服饰等,还有五祖拳、南音、梨园戏、高甲戏。3.以项目课程为依托,进行深度的学习在充分发现、挖掘、利用非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求,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运用适当方法,在内容维度上对非遗文化进行改编和创新,让幼儿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经验。一是在保持原有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非遗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创新。在课程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选择教学内容,把目标、内容开发成主题网络资源,开展项目式多领域的整合活动,有效开发注重探索、体验的各项活动课程。教师要根据某个项目进行开发,做好项目式课程开发的准备,在有效的项目课程中做好深度学习设想,从多元的学习角度去探索,做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备。例如,六一儿童节,泉州木偶剧团来园给孩子们表演传统曲目 木偶奇遇记,观看完演出,孩子们叽叽喳喳聊开了,恩恩:“木偶的身上为什么那么多线?”文聪:“我看到阿姨的手一拉线,小娃娃的喇叭就抬起来了。”博元:“阿姨还唱歌了,但我没听懂唱的是什么,哈哈,感觉有点好听。”浩宇:“对呀,还有人在讲故事,这样我们就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